改变“行走”方式,让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2022-05-16古敬居
古敬居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应该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使其能更好地理解知识,获得数学体验。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思想的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迫在眉睫。着力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使教学方式更人文、更民主、更开放,学习方式更强调主体体验、主动探究、有效合作,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让学生成为适合时代发展,适应国际需求的卓越人才。
关键词:数学,新课程改革,合作式学习
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改变我们的“行走”方式,势在必行。我对自己的数学课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注重自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长期以来,教师习惯在课堂上向学生倾销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致使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潜能被无情地扼杀了。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以及从他们的认识角度出发,会碰到哪些困难,提出哪些问题。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采取“先学后导”,即学生先预习新知,教师后精心疏导。学生预习课文可采取以下方法:首先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主干,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其次是细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最后,带着研究者的态度去精读,即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识结构。当学生掌握了这三步读法,形成习惯之后,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了。在掌握新知识后,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或预习学案。学生带着对教材的理解,带着学习成果和方法,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展示,从而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为了避免流于走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学习小组,采取预习评价机制来检查学生究竟预习了没有,预习效果怎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认真完成自主学习,通过课堂展示预习成果,让自觉主动预习新知识的学生获取成功快乐的体验。
二、注重探究,让学生在经历探究中体验过程和方法。
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而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选择不同的组织方式,让学生经历观察、尝试、操作,完成探究活动。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数学认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使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探究活动可以是一个学生的独立行为,也可以是多个学生的交流互动,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探究活动,当好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在探究活动中,问题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哪些问题是有利于主动探究的,怎样呈现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通过设计一连串递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因势利导,给以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结构,提升能力。
三、注重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倡导的合作就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集体的智慧,使智慧资源共享。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的最佳途径。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改善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数量,扩大参与面,同时,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共同操作,互相交流、讨论,可以养成良好的参与意识,集体意識及协作意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成绩的进步。集体的探讨会开启自己的思路,互补同学之间的不足,只要方法得当,问题的解决就很轻松。
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即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均匀划分学习小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选定组长,制定小组学习目标,明确每个小组成员责任。在该模式下组长的培养十分重要,组长不仅要组织课堂活动,而且要帮助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设计好合作学习的内容、时间和进程等,在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当旁观者,而应当是学生合作的参与者,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放在重点、难点上,体现合作的必要性,注意内容的开放性、可行性、趣味性和探究性。在组内进行有序的交流后,总结小组结论,通过小组发言人在班上展示合作成果。当然,引入适当的激励机制,对小组及成员进行评价将会促使合作更加扎实有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和总结,摸索出最佳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实现理想的数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小娟.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探究[J].新课程,2021(39):23.
[2]钱怡.基于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的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一节习题研究课的教学活动与思考[J].中学数学,2021(17):21-22.
[3]刘达,肖彩凤,穆晓东,陈双双.一节好课是怎样炼成的——兼谈我国四级教研特色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作用[J].中国数学教育,2021(17):22-26+39.
[4]文利霞.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第一课的教学思考——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80-84.
[5]殷玉波.学习中进步,研究中成长——我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1(22):2-3+14.
[6]朱续强. 德育教学,深化目标——加强初中数学德育教学的几点方略[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