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词句段运用”教学价值探寻

2022-05-16沈新芳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融入

沈新芳

【摘要】“词句段运用”是统编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板块,其教学目标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巧妙地将“词句段运用”与课文教学相融合,可将其前置到课文的导入部分,或融入课文的品悟过程,或链接为课文的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在自然、合宜的时机中习得语言,学习表达。

【关键词】词句段运用,课文教学,融入

统编教材的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板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词句段运用”与课文教学相融合,或前置导入,或融入品悟,或链接拓展,既利于学生找准“运用”的起点,生长“运用”的智慧,也益于提升“运用”的品质。

一、前置:在趣味情境中找准“运用”的起点

“词句段运用”紧扣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与单元主题或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可适当地前置学习,与阅读教学相融合,有助于教师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

1.游戏——激趣设疑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文章,旨在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语文园地三“词句段运用”中有一项“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的练习,教师可以将其前置到《蟋蟀的住宅》导入部分,让学生在趣味连线中帮助动物找到“家”,进而引出《蟋蟀的住宅》课题,引导学生勾连第二单元的“提问策略”,结合预习,围绕课题提问:蟋蟀的住宅建在哪里?怎么建成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把蟋蟀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这一系列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兴趣,也让其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2.聊天——创设情境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神话故事单元,语文园地四“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是“说说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罗列出了“腾云驾雾”“三头六臂”“未卜先知”等八个成语。这一练习同样可以前置。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单元导语页的学习,在明确本单元的主题之后,出示这一组成语。学生初读后,交流自己看到某一个成语后想到的人或故事,简要地讲讲故事的情节,引领学生初步感受已知故事的神奇。这样,不仅能营造出浓厚的故事氛围,还可以让教师更准确地找准学生对故事内容把握的能力起点,从而培养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关键能力。

二、融入:言意兼得中生长“运用”的智慧

统编教材“词句段运用”板块以课文内容为出发点,以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为旨归。因此,对于一些完全以课文中的语段为内容的练习,可以将其融入阅读教学的精读品析中。

1.朗读——加深体悟

(1)读一读,培养语感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中“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为“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练一练,然后和同学交流”,本题涉及的三个句子都出自课文。第一句出自《花的学校》,第二、三句出自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这句话饱含诗人丰富的想象,把儿童视角下的花朵写得那么自由而有趣。“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课文中像这样新鲜有趣的句子还有很多,怎样才能读得更好呢?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这不就是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吗?试想,这样的练习如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关注、不落实,等到学习语文园地中的内容时,再重起炉灶,学生的热度已然消减。

(2)悟一悟,揣摩情感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词句段运用”中有一题“读下面的两段话,想象画面,说说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练习中呈现出来的两个语段,一个描写的是《慈母情深》中母亲工作的环境,另一个描写的是《父爱之舟》中父亲带“我”一起逛庙会的情景,“我”看到庙会的热闹与繁华。这两处场景描写都与作者的情感紧密相连。“我”找母亲要钱买书,看到母亲在这样拥挤而闷热的环境下工作,工作得这样辛苦而艰难,却又那样慷慨地支持“我”读书,梁晓声的内心充满了心疼和感激。父亲带“我”逛庙会,热闹繁华的庙会与我们的贫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深知自己的家境,“不忍心”的背后藏着的是“我”的懂事;父亲为“我”买热豆腐脑、糊万花筒,这份爱是那样细微而浓烈,以至于多年以后想起往事时仍记忆犹新。

在教学过程中,将“词句段运用”融入阅读教学,教师及时地引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联系上下文思考、交流,学生方能深入领悟场景描写背后蕴含的深情,才能感受到细腻的文字中流淌着的爱的温度。

2.比较——思辨生智

深度学习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是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有思考。“词句段运用”板块中有许多练习渗透了比较的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而且对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也有重要作用。

(1)减一减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两组句子,分别选自《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句中“逐渐”与“最多”两个关键词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第一组句子旁边还有一个泡泡图提示学生“‘逐渐’说明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意图在于帮助学生明确“逐漸”一词少不得,否则,语言就不准确了。“逐渐”一词,恰恰反映出作者观察得仔细。这也正指向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在学习课文时,将“词句段运用”融入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在“减一减”的过程中发现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准确,为学生学习准确表达提供了范式,同时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变一变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词句段运用”第一题,选用的是略读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中的三个句子:“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本题要求学生读读想想,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不可以互相调换,再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在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时,我们把“词句段运用”中的要求融入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将三个句子放在一起,试着调换一下顺序看看有什么问题,在具体语境中进行比较,训练学生对意思相近词语的区分和运用,趁热打铁,即学即得。

三、延展:多维度训练中提升“运用”的品质

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板块,不仅可以与阅读品析相融合,还可以从说、写、读等多维视角,进行及时有效的训练,充分延展练习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经历练习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说说——内化语言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词句段运用”第一题,选择了《纸的发明》中蔡伦发明纸这一部分内容,给出“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的简要流程图,并根据流程图,对造纸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要求学生在对照流程图读完介绍之后,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過程。

在学习《纸的发明》时,教师就将这一板块的学习融入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读课文,画出蔡伦造纸的流程图,并结合流程图,简要介绍造纸的过程,再看看别人是怎么介绍的,学着介绍造纸过程。这是一个语言内化的过程,当学生看着流程图进行简要介绍的时候,经历的是语言的处理与吸收;流程图则帮助学生厘清了造纸的顺序和条理,把这些流程按顺序、有条理地讲出来,就是学习语言的过程。接下来,教师由课文链接生活,让学生想想自己曾经做过什么手工,先简要地把流程图列一下,再根据流程图有条理地讲清楚自己做手工的过程。因为有了习得语言的过程,学生的说也自然变得条理清晰,内容简洁了。

2.写写——学会表达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照样子再写一个事物。三句话分别出自《飞向蓝天的恐龙》和《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两篇精读课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第一句话融入课文的学习中,习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初步了解作者为什么要把“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进行比较,从而明白作比较就是把人们没见过或不常见的事物与我们常见的事物相比,让这种事物更直观、形象。在《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再品析“把直径为1 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的好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例子,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比如:“这个会场可真大,________。”“东方之门可真高,________。”最后,让学生自己写一个事物。这样循序渐进地训练,充分地延展学生练习的过程,对作比较这一说明方法的运用,会成为学生日后的自然能力。

3.阅读——超前体验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神话故事单元,语文园地四“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为阅读三篇课文中的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并交流在其他神话故事中见到的神奇地方。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现代诗单元,语文园地三“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列出了三句话,分别是《白桦》中的一句诗,孙荪的《庐山落霞》和冯君莉的《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中写有颜色的句子,并引导学生交流积累的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

无论是神话故事中神奇的地方,还是课外阅读篇目中描写颜色的句子,学生如果没有提前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与积累,交流便是无效的。因此,将“词句段运用”中与阅读积累相关的练习适当提前到课文的学习中,指导学生超前阅读,不仅为词句段的学习铺设道路,同时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以单元课文为出发点的“词句段运用”,通过多种有效策略,与课文教学有机融合,可以让此板块的学习价值最大化。当然,这一板块的教学,还藏着很多秘密,还有更多价值等着我们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融入
论少先队活动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教育中的作用
户外拓展融入排球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要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传统文化融入党校教育的路径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融入
探讨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