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多发性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2022-05-11朱春伟

智慧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多发性皮质激素硬化

朱春伟

(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0 引言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疾病属于罕见并恶性多发性硬化,由于临床难以识别,患者死亡率极高[1]。临床发现多发性硬化中脱髓鞘受病变影响出现血红症状,导致患者血脑屏障破坏对患者血管周围产生炎症细胞。临床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疾病主要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控制疾病严重性。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疾病多发于年轻群体,以20~40岁期间较为常见。其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极大,不论是对患者的身体还是精神均有严重不良影响。发病患者临床症状多样,常表现出四肢无力、功能障碍、感觉异常,以及精神方面症状。伴随研究不断深入,为进一步探究多发性硬化的有效治疗办法,我院特开展了本次研究,通过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多发性硬化疾病患者,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9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40例多发MS患者随机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男12例,女8例;年龄在22~45岁,年龄22~45岁,平均(25.8±8.5)岁。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在25~52岁;年龄25~52岁,平均(35.2±3.6)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临床对照的基础资料,进行实验探究。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多发性硬化;患者短时间内无复发情况;②头MRI检查提示小脑幕以上部位T2病灶超过3个,同时强化扫描提示小脑幕以上部位超过1个强化病灶;③无严重疾病及器官受损患者;④患者几家属完全知情,自主参与并签署同意书;⑤本试验已经医院伦理学会审核,可进行本次试验探究。排除标准:①肿瘤及脑组织感染患者;②药物过敏史患者;③不能遵医嘱,且不能全程参与实验,中途中断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临床治疗干预,但干预方法不同。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米托蒽醌药物(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964)加入氯化钠注射液650mL,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连续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比利时: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国药准字号H20130301),进行治疗干预,每天1次,剂量为1000mg,对患者治疗3天后,调整药物剂量,注射剂量调整为500mg/天。伴随治疗周期的延长,结合患者病情,不断阶段性减少剂量,直至药物剂量调整至40mg/天。之后不再进行注射,采用口服。继续减少用药剂量,直至逐渐减少至4mg,最后减完,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多发性硬化临床试验探究结束。总结两组治疗效果,及两组急性多发性硬化患者治疗满意度。

1.3 疗效观察及评判

治疗效果评定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患者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四项指标。经过本试验,不同组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EDSS评分变化,患者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其中,治疗效果用治疗有效的百分率表示,包括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已呈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公式: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人数]×100%;神经功能评分方面,以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能量表(EDSS)进行评估,采用百分制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情况越差,反之得分越低[2],患者情况有所改善;患者治疗满意度方面,患者治疗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总人数]×100%。不良反应方面,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越少说明治疗的综合疗效越好,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例数越少,治疗效果越好。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实验组治疗效果更为优良(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n(%)]

2.2 神经功能能量表(EDSS)评分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能量表(EDSS)评分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DSS评分结果()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DSS评分结果()

2.3 满意度评估

实验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n(%)]

2.4 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

治疗干预后,实验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7例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临床上,复发患者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预后效果不良。此外,由于多发性硬化患者并不常见,导致其诊断标准较差。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即相关研究显示多发性硬化疾病正在逐年递增。目前,多发性硬化从发病率增长趋势来看,必须得到广泛重视。基于此,很多医学研究者开始对其展开研究。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与患者发病年龄大有关,或环境污染、转基因食品及预防性免疫注射因素有关[3-4]。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中免疫抑制作用,通过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同时抑制淋巴细胞DNA、RNA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加速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减少血中淋巴细胞,发挥其抑制效果。甲基强的松龙属于中效糖皮质激素,有效降低患者分泌细胞水平,抑制患者体内炎性脱髓鞘脱失情况[5-6]。本次实验经过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的比较,进一步探究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多发性硬化临床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急性多发性硬化临床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7-8]。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实验组急性多发性硬化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0.0%,而经过静脉注射米托蒽醌药物对照组急性多发性硬化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0.0%。利用神经功能能量表(EDSS)对两组急性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实验组急性多发性硬化患者治疗后EDSS评分为(95.14±5.24)分,对照组急性多发性硬化患者治疗后EDSS评分为(84.25±3.17)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9-10]。通过满意度调查,利用满意度百分比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实验组急性多发性硬化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急性多发性硬化患者满意度为65.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急性多发性硬化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数据表明,经过治疗干预后,实验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7例不良反应。对两组急性多发性硬化患者治疗后以上四项评估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有效治疗急性多发性硬化疾病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及使用[11-12]。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中甲基强的松龙有效治疗急性多发性硬化疾病,具有强大抑制功效,增强患者神经传导能力。临床治疗上,对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价值方面均有正向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多发性皮质激素硬化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变化及发展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人参皂苷Rg1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小儿支原体肺炎实施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效果
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糖皮质激素真的是“灵丹妙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