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卵巢囊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5-10董锡明赵喜彦
董锡明 赵喜彦
摘要:目的:探究卵巢囊腺肿瘤患者良恶性鉴定时,实施多层螺旋CT的价值。方法:择66例卵巢囊腺肿瘤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金标准为病理诊断,分析良恶性鉴别准确度。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为卵巢囊腺癌(恶性)患者39例,卵巢囊腺肿瘤(良性)为27例。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敏感度为95.00%(38/40)、特异度为96.15%(25/26)、准确度为95.45%(63/66)。结论:对卵巢囊腺肿瘤患者进行良恶性鉴定时,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准确度较高,临床医师能够对患者肿瘤及其周边情况有更为全面了解,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卵巢囊腺肿瘤;多层螺旋CT;准确度
【中图分类号】 R711.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7--01
卵巢囊腺瘤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其中最多见的为良性浆液性囊腺瘤[1]。卵巢囊腺瘤可发于任何阶段,多见于20-50岁,在各类妇科疾病中,该病病发率占比在20%左右[2-3]。当前我国影像学发展速度加快,卵巢囊腺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措施较多,为后期临床诊治提供较大的便利[4]。基于此,本次研究择卵巢囊腺肿瘤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层螺旋CT鉴别良恶性的准确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卵巢囊腺肿瘤患者66例,年龄为27~69岁,平均为(45.13±1.21)岁;病程为1~6月,平均病程为(2.19±0.02)月。
1.2方法
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前叮嘱患者需禁食4h,并保持膀胱充盈,准备工作完成后,利用64层螺旋CT扫描机(上海 西门子 型号go.Top128层)实施检查。在进行检查时,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并嘱咐患者配合医生不要随意移动身体。扫描参数设置如下:层厚为5mm,矩阵为512X512。对患者进行扫描囊腺瘤所处的位置、与子宫的关系、囊壁以及囊腺瘤大小等。进行平扫结束后,开始增强扫描,即使用高压注射器,将碘海醇造影剂作为对比剂,进行CT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速度为3.0ml/s,用量为70-100ml(具体量根据体重决定),浓度300mg/ml。扫描结束后,依据实际需求,用1.0mm层厚重建图像,形成矢、冠状多平面MPR图像用于诊断。
另对本组66例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1.3 观察指标
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相对比,总结在该检查方式下卵巢囊腺肿瘤(良性)与卵巢囊腺癌(恶性)患者的图像特征。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检查结果分析
66例患者中,金标准检查结果为40例为卵巢囊腺癌(恶性),剩余26例为卵巢囊腺肿瘤(良性)。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为卵巢囊腺癌(恶性)患者39例,卵巢囊腺肿瘤(良性)为27例。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敏感度为95.00%(38/40)、特异度为96.15%(25/26)、准确度为95.45%(63/66)。
2.2 卵巢囊腺肿瘤(良性)多层螺旋CT表现
卵巢囊腺肿瘤患者一般轮廓较光滑,且具有清晰地边界,囊壁、分隔均较薄,其厚度应在3mm之内,且二者数值一致。浆液性囊腺肿瘤患者,主要为单囊、均匀薄壁,多见单房,多房例数较少,且其平均直径在107mm,囊内密度处于均匀状态,表现为水样,CT值则在7~21Hu不等,增强并无强化。
2.3 卵巢囊腺癌(恶性)多层螺旋CT表现
卵巢囊腺癌一般均有较大的体积,其直径在5cm以上,会对患者体内膀胱、子宫与肠管进行压迫,出现位移情况。卵巢囊腺癌占位均表现为不规则型,且主要为分叶状,边界并不清晰,较模糊,囊壁厚度较高、分布不均匀。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存在囊壁乳头状赘生物,且乳头的数量与患者肿瘤进展为正相关,主要为实性成分,囊性成分则较少。绝大多数占位在增强扫描后,实性成分表现为中等强化、不均匀;而囊性成分均不强化。
3讨论
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可知,卵巢囊腺肿瘤患者良性在向恶性转变时,临床主要表现并不具备典型,并且病灶部位所处较为特殊,因此在早期对该类患者实施鉴别诊断时,检出率较低。当前对于卵巢囊腺肿瘤进行临床鉴别诊断时,金标准诊断方式为病理检查,但其属有创性检查,对患者具有较大损伤。而影像学检查属于无创性检查,操作简单,检查费用低,且时间较短,因此在临床中使用较为广泛。
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敏感度为95.00%(38/40)、特异度为96.15%(25/26)、准确度为95.45%(63/66)。多层螺旋CT检查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较高。
究其原因,主要因素如下:在对卵巢囊腺肿瘤患者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时,多层螺旋CT是利用不同灰度,对患者病变组织吸收X线的程度进行反应,并且在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进行多平面重建,因此可以将患者软组织结构形态进行较为理想的展现,可以在解剖图像上,清晰將患者病变的组织相关信息进行反应。现阶段临床在对卵巢囊腺瘤患者实施诊断时,多层螺旋CT使用频率更高。分析因素,主要是因为临床在采取多层螺旋CT进行鉴别诊断时,费用较低,且操作简便,检查准确度较高,能满足临床诊治的需求。采用多层螺旋CT机做横断面扫描技术能够精细扫描出卵巢内部和周边情况,帮助医生快速准确获取相关知识,并且可以对囊肿病变情况进行清晰判断。
综上所述,对卵巢囊腺肿瘤患者进行良恶性鉴别时,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准确度较高,可为后期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后期治疗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忠举.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22): 46-47.
[2] 孙振福, 马向林, 马向英. 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卵巢囊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21, 36(10): 2407-2410.
[3] 牛雅欣, 刘爱连, 李烨,等. 单源双能CT能谱成像综合分析对卵巢癌与囊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20, 36(7): 1085-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