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于诊断鼻骨骨折的法医学意义

2016-11-30张杰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摘 要:目的:主要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于诊断鼻骨骨折所体现的法医学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我市某医院进行鼻骨骨折治疗的患者共50例,分别对患者进行DR平片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外伤所致骨折位置、走向等情况可以明确判定,多层螺旋CT检查相对于DR平片检查具有显著优势,由于P<0.05,对两组患者在法医学临床诊断以及伤情鉴定中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诊断验证,在对鼻骨骨折法医学的研究中,运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鼻骨骨折,准确性高、敏感性强,可以为法医诊断和伤情鉴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值得在法医临床应用上推广。在此,对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应用于诊断鼻骨骨折的法医学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鼻骨骨折

鼻子由于突出于面部中央,导致其极易受到伤害而发生鼻骨骨折。但是鼻部骨质结构细微且复杂,鼻部骨折是较易造成漏诊或过度诊断的部位,若诊断不准确,易将骨折认为骨缝,或将正常的鼻骨缝或鼻骨孔诊断成骨折,延误了法医对伤者的诊断和伤情的鉴定。以往鼻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赖X线平片或CT常规检查,漏诊或过度诊断的现象严重,而如今多层螺旋CT的发展,实现了容积采样及各向同性扫描,不仅能清楚直观显示骨折位置和鼻骨骨折的立体形态,还能不同方位精确地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使准确诊断鼻骨骨折成为可能,有利于法医精确的诊断。因此,本文对50例鼻骨骨折的后处理技术进行跟踪检查,探讨MSCT的法医学临床诊断以及伤情鉴定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在医院收集的鼻外伤病例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15~60岁,临床主要表现包括鼻部疼痛、鼻出血、鼻部肿胀淤血及鼻塌陷畸形,伤者有明确的外伤史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2h内直接进行数字X线摄影和MSCT扫描。DR为鼻部侧位片。应用Philips公司MX16-slice多层螺旋CT扫描机及后处理工作站。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扫描范围包括整个鼻骨及其周围结构的骨组织。扫描参数:管电压140KV,管电流250mAs,准直16×0.75mm,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螺旋比1.375∶1。薄层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对鼻部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容积在线法(volume rendering,VR)后处理,利用实时显示的多平面图像进行三维的定点显示。

1.3 疗效判定标准

将DR影像学资料分成X线组、将MSCT影像学资料分成MSCT组,评估鼻部损伤影像学表现,主要以鼻骨损伤为标准,采用双盲阅片,由两名高年资副主任法医师对鼻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进行评价,比较骨折检出率的敏感性。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线平片和普通CT相比的作用和局限性

在颌面部外伤的常规检查中运用X线平片的方法是基本的,由于此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快捷,所以会在初步的检查中使用此方法,对是否骨折的初步判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使用X线普通平片检查出来的是二维图像,图像结果会出现重叠的情况,在一些隐匿骨折以及粉碎骨折等方面不够科学,并且很多的投照体位因为患者病情的影响出现质量下降的情况,就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X线平片检查只能够检查出部分单纯性的骨折,对于那些上颌骨额突骨折、鼻中隔骨折、鼻骨间缝分离等情况不能很好的检查出来。进行常规CT检查,特别是常规X线侧位像容易漏诊的鼻骨侧缘的骨折,尤其是对合并周围骨组织的损伤有较大诊断价值。但常规CT的轴状位或冠状位检查时,很难实现双侧结构对称的情况,患者在受到外伤限制的情况就很难实现对冠状位直接的扫描。除此之外,传统的CT扫描属于一种二维采集,在Z轴上不能实现连续的采样,那些经后处理技术得到的冠状位、矢状位的图像不是很清楚,容易出现将正常情况的骨结构诊断为骨折等,在临床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2 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及其应用价值

在目前的影像学检查中,多层螺旋CT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大大提高了Z轴的分辨率,实现了不同情况下的扫描,能够实现任何方位CT图像的重组。多平面重组的图像,能够显示出CT直接扫描不能出现的图像,从不同的方位显示出鼻骨的细微结构,对CT只能够轴状位或者冠状位显示鼻骨结构的弊端都是彻底的改变,很好的为鼻骨的定性以及定量提供了新的信息资源。

3 法医学意义讨论

鼻骨骨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直接暴力导致的,发生率约占鼻部外伤的10%~15%。X线平片操作比较快捷,对于骨折的判断有一定的作用,X线普通平片得到的仅仅是二维的图像,由于结构互相重叠,X线平片不能很好的显示隐匿骨折、骨折线形态以及鼻骨粉碎等,只能发现部分单纯性骨折,而不易检出上颌骨额突骨折、鼻中隔骨折、鼻骨缝分离等。CT的冠状位扫描由于受到患者外伤的限制常难以直接做到,而在轴位上只能断续釆样,这种普通CT的后处理重组获得的冠状位、矢状位的图像不清楚,容易漏诊或者误诊,影响其法医临床诊断以及伤情的鉴定。MPR主要是把MSCT的薄层数据图像输入之后进行处理,图像的质量和直接扫描的情况是一致的,能够显示多方位的图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鼻骨的变化,更加直观清晰,更好的判断鼻骨粉碎以及与周围骨缝间的关系,从而让法医能够清晰的识别是单、双侧骨折,还是鼻骨粉碎性骨折,或是合并有上颌骨额突骨折(或鼻中隔骨折),使诊断更加准确、完善,为法医的伤情鉴定提供了更好的依据,法医的鉴定错误率有了明显的降低。

参考文献:

[1]渐楠,韩永健,赵鹏,毕万利.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04:665-668.

[2]周泽俊,高斌,巢惠民.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诊断鼻骨骨折[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5,04:299-302.

[3]刘新玲,高长青,孟祥飞.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06:356-358.

作者简介:

张杰(1986.10~ ),男,籍贯:安徽宿州,学历:大学本科,毕业院校:安徽医科大学,研究方向:法医临床与法医病理损伤,职称:法医师。

猜你喜欢

多层螺旋CT
探讨X线腹部立位平片、多层螺旋CT在上消化道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不明原因腰腿痛运用多层螺旋CT腰骶神经重建诊断的价值分析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技术在肾脏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在肝小静脉闭塞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