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2-05-09柴婉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血管性高脂血症溶栓

柴婉滢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开封 47500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由于脑部缺血、缺氧导致的脑组织软化或坏死,可对患者神经功能产生损伤,致使患者出现反应迟钝、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具有较高病死率及致残率[1,2]。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常用治疗方式,采用纤溶酶原激活剂直接或间接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实现阻塞血管再通,挽救患者生命[3]。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引起多种神经精神症状,不利于患者预后。积极找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对应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溶栓治疗的82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中急性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4];发病至入院接受治疗时间<4.5h;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溶栓治疗前即存在血管性痴呆者;合并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者;Hachinski 缺血量表评分<7 分者。入选患者中男40 例,女42 例;年龄51~76 岁,平均年龄62.15±3.61 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审2018(009)号)。

1.2 方法

溶栓治疗:取0.9 mg · kg-1阿替普酶(规格:50 mg,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批准文号:S20160055),最大剂量不超过90 mg,其中10%剂量于1 min 内静脉推注,剩余90%剂量持续静脉泵注,泵注时间60 min,同时给予降压、降糖、调脂等对症支持治疗。

观察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生情况,调查员制定临床资料调查表对比发生和未发生血管性痴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指标。

1.3 观察指标

1.3.1 血管性痴呆发生情况

血管性痴呆判定标准[5]:溶栓治疗后3 个月内突然出现认知功能衰退或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则判定为发生血管性痴呆。将发生血管性痴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血管性痴呆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

1.3.2 临床资料指标

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男、女)、年龄、体重指数、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患者入院时,采用NIHSS 量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包含凝视、上肢运动、意识水平等15 个条目,总分42 分,评分越高则神经缺损程度越重)[6]、吸烟史[有、无,吸烟指数(每日吸烟量×吸烟年限)≥200]、饮酒史(有、无,饮酒时间超过5 年,且平均每天饮酒量≥40 g)、脑梗死病史(有、无)、高血压(有、无非同日3 次血压均高于140/90 mmHg)、糖尿病(有、无,非同日2 次空腹血糖≥7.0 mmol ·L-1或餐后2h 血糖≥11.1 mmol · L-1)、高脂血症(经血清生化检查结果显示,总胆固醇>5.17 mmol · L-1或甘油三酯>1.7 mmol · L-1、低密度脂蛋白>3.12 mmol·L-1)、冠心病(存在典型性心绞痛,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脉硬化、狭窄)[7]、稳定期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该表包括地点定向力、时间定向力、注意力及计算力、语言、即刻记忆、延迟极易、视空间7 个维度,共30 个条目,0~30 分,评分越低则精神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4.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性痴呆发生状况

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17 例,占20.73%。

2.2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NIHSS 评分、饮酒、脑梗死病史、糖尿病、MMSE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发生组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占比明显高于未发生组(P<0.05)。见表1。

2.3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将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得到的可能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并赋值,将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状况作为因变量,经二元回归分析后将表1 中比较结果P 放宽至<0.2,将符合条件的变量全部纳入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表2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建立多元Logistic 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烟草中存在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因子,升高血胆固醇,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脑局部血液微循环,损伤神经组织,增加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8]。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可使脑部小动脉痉挛、缺血、血管壁呈透明样改变或发生纤维样坏死,致使血管腔逐渐变窄,影响脑局部血液微循环,增加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9]。高脂血症患者脂质在血管壁中聚集,产生粥样硬化,致使血管顺应性降低,增加血液粘稠度,易诱发脑血管疾病,故而血管性痴呆发生率较高。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阻塞,易降低患者脑灌注压,减少脑部血流量,加重脑白质深穿支动脉末梢缺血情况,增加血管性痴呆发生率[10]。临床应综合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身体状况,及时给予降压、降脂等对症治疗,以降低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性痴呆发生率。

综上所述,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因素尽早实施预防措施,以降低血管性痴呆发生率。

猜你喜欢

血管性高脂血症溶栓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脑梗死后并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血清VEGF、MMP-9 的早期预测价值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血管性痴呆,预防胜于治疗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治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