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2-05-09王德峰牛广宪
王德峰 牛广宪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耳鼻喉,河南 濮阳 457000)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恶性肿瘤,喉癌发病人数占耳鼻喉恶性肿瘤7.9%~35%,占全身肿瘤患者1%~5%[1]。声门型喉癌属于临床常见喉癌类型之一,早期患者可能出现发声无力、声音嘶哑症状,及时实施有效治疗是维护患者生命安全,改善预后的关键。
目前,早期声门型喉癌主要治疗原则为充分清除肿瘤病灶,并尽最大限度保留发声、吞咽等重要生理功能。既往临床应用发现,传统喉裂开术需切开气管后再行癌灶切除,易形成较大创伤,术后并发症多,且对咽喉部正常功能影响明显,极大降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2]。从生理解剖层面分析,早期声门型喉癌仅侵犯局部声门区组织,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或涉及周围软骨、肌肉等,因此,治疗时,应追求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注重保留器官功能,进而满足生存率、生活质量平衡的目的[3]。
近年来,在遵循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主要治疗原则的基础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RFA)、CO2激光切除已逐渐成为主要术式[4]。但相关研究指出,CO2激光切除术易形成一定热损伤,对医师操作技能要求较高,限制了其临床广泛应用[5]。为此,本研究从嗓音声学指标、血清学、创面黏膜恢复评分等多方面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低温等离子RFA 是否更具优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8 月至2020 年7 月我院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9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RFA 组、激光切除组(各47 例)。
RFA 组男29 例,女18 例;年龄41~67 岁,平均53.43±5.87 岁;临床分期:Tis期12 例,T1a期18 例,T1b期17 例;体质量指数18.8~25.8 kg·m-2,平均22.46±1.62 kg·m-2。
激光切除组男31 例,女16 例;年龄42~67岁,平均54.44±5.68 岁;临床分期:Tis期10 例,T1a期19 例,T1b期18 例;体质量指数 19.0~25.6 kg·m-2,平均22.24±1.57 kg·m-2。
两组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均经临床表现、颈部彩超、增强CT、纤维喉镜、病理检查等确诊,且未侵犯甲状软骨,无淋巴结转移;术前综合评估结果显示身体状况良好,均可耐受手术及麻醉,无相关禁忌证;认知、精神状态正常;患者均知情、签订知情承诺书。
排除标准:既往颈部手术史;既往抗肿瘤治疗史;凝血功能异常;重要器官(肝肾等)功能异常;合并其他咽喉部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1.2 方法
1.2.1 RFA 组
采用低温等离子RFA 术治疗:取仰卧位,肩下垫枕,经口插入气管套管,全身麻醉,将支撑喉镜置入,促使声门、肿瘤病灶充分显露,仔细探查病灶情况,连接美国Arthro Care 公司的显像系统及低温等离子系统,消融初始能量:7 档,止血功率:3 档;采用纤维喉钳将肿瘤部位提起,经7070 型低温等离子刀头一次性切除肿瘤,消融范围扩大至病灶边缘外3~5 mm,并紧贴声带,电凝,等离子刀深至甲状软骨内膜及软骨板,消融功率:8 W,止血功率:4 W,期间注意保护声韧带;确保切缘(距肿瘤周边5 mm 处)检查呈阴性,否则进一步延伸切除。
1.2.2 激光切除组
采用CO2激光切除术治疗:取仰卧位,肩下垫枕,经口插入气管套管,全身麻醉,将支撑喉镜置入,促使声门、肿瘤病灶充分显露,仔细探查病灶情况,在德国Leica 公司的MS3 高分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放大术野(20~30 倍);耦连CO2激光器(ZLC-D),设置为连续脉冲,功率:5~20 W,光斑直径:270 μm;病灶周围黏膜、气管插管气囊表面采用湿纱布覆盖,沿肿瘤区域外沿切除肿瘤及其周边组织,以显微喉钳取出,期间注意保护声韧带;肿瘤切除边缘确定同RFA 组。
两组术后均予以3~5 d 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围术期情况
围术期情况包括手术耗时、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其中术后疼痛程度于麻醉清醒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实施评估,0~10 分,分值越高,疼痛越重。
1.3.2 两组术后创面黏膜恢复评分
采用喉镜复查,观察黏膜恢复情况,创面伪膜于1 周内脱落,黏膜呈光滑状态为1 分,2 周内脱落为2 分,3 周内脱落为3 分,4 周内脱落为4 分,4 周内未脱落为5 分;即评分越低恢复情况越好。
1.3.3 两组术前后嗓音学指标
分别在术前、术后7 d、术后1 个月,嘱患者坐于检查室内,保持环境噪音<45 dBA,以嗓音声学分析软件(德国 XION)实施测定,患者口与话筒间保持30 cm,持续发元音/a/ 3 s 以上,记录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谐噪比(HNR)。
1.3.4 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约3 mL,离心分离血清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1.3.5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术后并发症包括咳血、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等。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情况、创面黏膜恢复
RFA 组手术耗时短于激光切除组,创面黏膜恢复评分低于激光切除组(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情况、创面黏膜恢复比较(,n=47)
表1 两组围术期情况、创面黏膜恢复比较(,n=47)
注:与激光切除组相比,*P<0.05。
2.2 嗓音声学指标
术前两组jitter、shimmer、HNR 水平比较无差异,术后7 d、术后1 个月RFA 组jitter、shimmer均低于激光切除组,HNR 高于激光切除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嗓音声学指标水平比较(,n=47)
表2 两组嗓音声学指标水平比较(,n=47)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与激光切除组相比,*P<0.05。
2.3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
术前两组血清VEGF、IL-2、IL-6 水平无差异,术后1 个月两组血清VEGF、IL-6 水平降低,IL-2 水平升高,且RFA 组均优于激光切除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比较(,n=47)
表3 两组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比较(,n=47)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与激光切除组相比,*P<0.05。
2.4 手术并发症
RFA 组术后出现咳血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47);激光切除组出现咳血1 例,肺部感染1 例,呼吸困难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8%(3/4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CO2激光切除术主要是利用高能量激光束促使癌灶组织快速气化,但易因高温切割灼伤周围正常组织,且无法灵活改变切割角度,整体效果不理想[6]。而低温等离子RFA 术是以电化学为基础的新型微创术式,主要是利用射频能量促使病变组织液化,从而使其凝固性坏死、脱落[7]。既往临床研究表明,其可在低温下消融癌灶,避免损伤周围组织,且等离子刀头灵活性高,能够大范围转换角度,从而有利于避免病变组织残留[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CO2激光切除术比较,低温等离子RFA 术手术时间较短,且有利于创面黏膜恢复及嗓音功能恢复,不增加并发症风险;由此可见,低温等离子RFA 术可减少对癌灶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且手术操作更为简便,安全性良好。低温等离子RFA 术是集癌灶切除、消融、止血为一体的微创术式,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病变组织切割,与CO2激光切除术比较,其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1)解剖层次分明,对周围正常组织不产生热损伤,对喉腔黏膜具有保护作用,进而为创面愈合发挥积极作用;(2)角度调节操作更为方便,易于消融切除较为隐蔽部位的病变组织,治疗更为彻底,且治疗费用低,便于临床广泛展开[9]。
病理学研究表明,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癌变细胞可分泌大量VEGF,其属重要血管生成因子,在促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方面均有重要作用;此外,受肿瘤细胞增殖影响,患者机体亦存在一定程度细胞免疫缺陷,可增加IL-6分泌量,进而加重病理损伤,同时限制IL-2 表达,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10]。本研究血清学检查中,术后1 个月两组血清VEGF、IL-6 水平降低,IL-2 水平升高,RFA 组均优于激光切除组。由此分析,采用低温等离子RFA 术治疗对癌变组织清除可能更为彻底,进而使机体免疫功能逐渐恢复,调节肿瘤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在癌症控制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可知,以低温等离子RFA 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具有损伤小、病灶切除彻底、安全易行等优势,整体效果理想,但本研究尚未对其远期效果、适应证等进行探讨,可作为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