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味

2022-05-09林文真陈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4期
关键词:悲秋赤壁郁达夫

林文真 陈琳

統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写景抒情散文,《教师教学用书》将其归入“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教材在单元提示中明确了“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味”的学习要求,并在课后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中特别就《故都的秋》一文提出探寻郁达夫笔下悲凉的“秋味”,体会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分析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寻民族审美心理,成为本单元尤其是经典文本《故都的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而课程标准关于“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的教学提示为教学实践指明了路径。

一、比较阅读——感受郁达夫笔下的“秋味”

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当然也能通过梳理散文的思路,在文章结构和画面特点上把握故都的“清”“静”“悲凉”的“秋味”,但是如果不进行作家间的横向比较,可能将难以把握郁达夫的写作特点和审美风格。新课标任务群视角下的单元教学即是围绕人文主题的多篇目阅读的教学,比较阅读的能力是新高考、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的关键能力。把握郁达夫笔下的“秋味”,必须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如,可以将老舍的《济南的秋天》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比较,思考同写秋天,两位大家在景物选取、氛围意境上有何不同。不难发现,老舍的《济南的秋天》选取了古城、青山、绿水、晴空、淘气的鸭子等景物和红袍绿裤的小妞,营造了活泼、清新、明静、愉快的氛围意境;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却选取了破屋、破壁腰、碧空、驯鸽飞声、蓝白牵牛花、落蕊、扫帚纹、秋蝉残声、利落的秋雨、淡绿微黄的枣子等景物和都市闲人,营造了清、静、悲凉的氛围意境。景物的选择与描写方式能够表现作者的审美倾向,教师还可以通过回顾第一、三单元诗歌教学中的经典篇目,如《沁园春·长沙》《登高》《声声慢》等,从中比较不同诗人对秋日意象的不同选择和笔下秋日意境的不同特点。

二、群文阅读——探寻中国文人的“秋士”情怀

写景抒情散文,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不少,如《春》《济南的冬天》,感受景物描写的特点、欣赏写景的手法并不困难,而新课标要求高中生学习这个单元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螺旋式上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文章置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来审视,挖掘文章的深层意蕴,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倾向的理解。

“悲秋”并非郁达夫独创,他在文章中就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诗文加以印证,教师也可以做适当的补充。如,宋玉的《九辩》、曹丕的《燕歌行》、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陆游的《秋兴》,以及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等等。我们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分析、归纳出中国文学中的“悲秋”传统:“秋”在中国传统文人眼中是一个由盛转衰的季节,当文人看到秋日衰败零落的景物、凛冽肃杀的气象或寂寥凄清的山河,常会情不自禁地触“秋”伤悲,以“秋”抒情,联想到生命的流逝、人事的忧劳、政治的失意或家国的没落,这就是中国文人的“秋士”情怀,也是“伤逝”情怀。郁达夫的“悲秋”正是以这种中国文人的“悲秋”传统为后盾的。

三、专题阅读——理解郁达夫的“悲秋”审美

孙绍振教授在《解读语文》序言中提到阅读不但要“读出文本结构深层的文化密码来”,还要“读出作者驾驭文体形式的才华”。郁达夫的“悲秋”情怀虽能找到渊源,但实际上,他笔下的“悲秋”还是呈现出与他人不太相同的审美特征的。引导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有深入的体会,是对学生文学欣赏品味的提升。郁达夫笔下的“悲秋”可以归纳出以下特征:一是悲中品美,郁达夫认为秋的悲凉、秋带来的衰颓本身也是美好的,把衰亡也写得生机勃勃,能够欣赏景物残败的美是对自然生命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观照;二是以雅赏俗,郁达夫的审美还带上了对世俗的关怀,文人关注世俗,更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

学生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知人论世”,郁达夫自己也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要探究郁达夫何以会有这样独特的审美趣味,需要了解郁达夫的人生经历和性格气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郁达夫的生平经历,并适当阅读郁达夫的其它散文代表作,如《悲剧的出生》《雪夜》《寂寞的春朝》《零余者》《骸骨迷恋者的独语》等,尤其是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与《故都的秋》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郁达夫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他留日饱受屈辱,爱国激进又忧伤愤世,也曾流连山水,一度消沉,后又重新投入时代洪流,参加政治工作,成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他的一生可以归纳为:一是徘徊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既寄情山水自然,又关心国家命运,“是进亦忧,退亦忧”,很有中国传统文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怀;二是挣扎在颓废与清醒边缘,贫困、屈辱、对政府的失望,使其忧郁、消沉、颓废,然而他又有对现实清醒的认识,有一种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和家国担当。郁达夫就是一位“秋士”,颇有魏晋名士的风度,他对“故都的秋”的“悲凉美”的赞颂,恰是因为北平的沧桑与落寞和郁达夫个人的沧桑忧郁气质暗合,又因“故都”是“故国”的象征,北平又成了郁达夫家国情怀的寄托。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可以照鉴千千万万中国文人的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这也就是郁达夫这篇文章的题目不用“北平”而用“故都”的原因。“故”,旧的,有多层含义:曾经住过,有感情,常怀念,多了情怀的意味;“故”有曾经繁华的意味,此时的国家动荡不安,北平难免落寞萧条,多了沧桑的意味。我们还必须在学生对郁达夫的“悲秋”情怀有了深入感受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深度品味,给予自然与人生更多的人文观照。

四、拓展阅读——探寻中华民族多种审美传统

《故都的秋》中映射出“秋士”情怀,那么同一单元的其余篇目是否也有这类似的文化意义呢?单元学习任务中就有探寻“赤壁文化”和“泰山文化”的要求。在《故都的秋》的教学中,教师已经“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深度阅读理解的方法,接下去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比较阅读、群文阅读、专题阅读来探寻关于赤壁和泰山的民族文化。可以通过阅读与赤壁相关的诗文,如李白的《赤壁歌送别》、杜牧的《赤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苏辙的《赤壁怀古》、文天祥的《读赤壁赋前后二首》、何景明的《题苏子瞻游赤壁图》和袁枚的《赤壁》等探寻中国古代文人的赤壁情结,比较苏轼时代前文人咏赤壁的英雄情怀与后苏轼时代文人容纳了壮志难酬、淡泊旷达、随遇而安、归隐山水等复杂心性的赤壁情结。也可以通过阅读与泰山相关的诗文,如谢灵运的《泰山吟》、陆机的《泰山吟》、李白的《游泰山六首》、杜甫的《望岳》、梅饶臣的《登泰山日观峰》、苏辙的《游泰山四首》和张养浩的《登泰山》等,探寻中国名人的泰山情结,从而挖掘出泰山雄奇壮丽的审美形象、博大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建功封禅的正统象征。

专题阅读和拓展阅读教学环节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专题研讨的层面,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要求若合一契;同时,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中“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专题展开交流研讨”“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展视野”等要求也密切关联。

“整合”是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征。通过比较阅读、群文阅读、专题阅读和拓展阅读等四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探寻民族审美心理”,以单元为单位,以单篇为索引,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学习为载体,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自主阅读、深入阅读,注重作家作品、人文主题、文学现象的专题整合,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审美鉴赏从浅层感知到深度探析,再到广泛拓展,既能帮助学生实现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还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梁一儒.民族审美文化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5]梁琴.《故都的秋》中的民族审美传统[J].学语文,2021(3):74-75.

[6]上官文金.“物哀美学”在《故都的秋》中实现的三重内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21):47-50.

[7]陆云霞.从语文教材中的三篇文章看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心理——以《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为例.[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21(3):30-31.

[8]贺根民.郁达夫的魏晋名士风度[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60-67.

[9]于倩.論郁达夫的传统文人气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136-138.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1年度开放课题“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大单元教学的项目化设计研究”(课题编号:KCZ2021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林文真,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教师。陈琳,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悲秋赤壁郁达夫
古人为什么喜欢“悲秋”
新语
睡仙亭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贵人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不是所有的坦白都是对的
你是电影《赤壁》中的谁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