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Vlog+时政新闻”的发展与创新
2022-04-29范蕾蕾
范蕾蕾
摘要:融媒体时代下,传媒产业生态系统变化明显,传统时政新闻生产、传播模式难以满足广大受众新需求、新诉求,寻求创新迫在眉睫。本文将以“康辉的Vlog”为例,从生产能力、新闻专业主义和IP品牌角度深度剖析“Vlog+时政新闻”的发展与创新,以促进其模式持续优化,为主流媒体创新时政新闻传播模式提供新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媒体融合;“Vlog+时政新闻”;“康辉的Vlog”
基金项目: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一般项目“国家治理视域下新媒体参与公共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BXW1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了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1]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成为时政新闻面临的更具挑战性问题。“Vlog+时政新闻”模式成为破除当下困境的重要尝试,其中“康辉的Vlog”脱颖而出。
一、“康辉的Vlog”传播模式特点
(一)情境前台后置,主题以小见大
欧文·戈夫曼提出,社会生活如同舞台,有前台与后台之分,人们在前台进行表演行为,在后台进行自我行为。[2]“康辉的Vlog”将后台前置,内容真实独家,主题以小见大,在满足受众窥探欲的同时也拉近时政新闻与公众的心理距离。
后台前置,满足受众窥探欲。与传统时政新闻拍摄方式不同,“康辉的Vlog”以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的个人视角进行拍摄,通过“个人化语言+视频画面”的复合形式,重点介绍幕后花絮、工作场景、采访道具等,带领受众窥探新闻节目背后的秘密故事。它将作为私人区域的后台行为置于前台表演区域,破除受众对传统时政新闻“严肃”“疏离”的刻板印象,增强其现实感与亲民性,如第一支视频中要出远门,康辉将镜头对准了视台总部大楼内部摄影录像工作人员、自己的行李箱、护照、乘坐车辆等较为私人性事物,热心网友甚至调侃评论道“快让我们看看康辉的化妆包”。背景宏大但选题切入点小。“康辉的Vlog”第一季主题是“大国外交最前线”,内容围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希腊、巴西等国家的重大外交事件,从康辉的个人工作视角切入,叙述了他眼中的“另类外交”,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此外,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更具人格特征和情感色彩,既有利于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又在一定程度避免内容同质化。
(二)语言风趣幽默,互动双向及时
“康辉的Vlog”节目借康辉之口,以“游客”视角,运用口头语言,呈现出时政新闻的幕后台前,语言风趣幽默,与受众互动双向及时,更插入了许多流行网络用语,增加了时政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区别于《新闻联播》中的严肃端庄形象,在“康辉的Vlog”中,康辉作为时政新闻博主,以“游者”的视角,用业余手机镜头记录其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国访问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主题轻松、内容琐细、语言亲切、表情自然。例如,在介绍巴西的水晶宫时,康辉用夸张的语气发出“它真的像漂在水上一样”的惊叹,细腻丰富的语态变化,营造出与观众对话的氛围感,使时政新闻更具人格魅力和渲染力。在用词方面,尽量避免“官腔官调”,少用晦涩难懂的词汇,多用通俗易懂的网络词汇。以迎合Z时代网民的用语习惯,增加视频的网感度。“康辉的Vlog”打破传统时政新闻单向传播的弱势,广纳网民意见,调整节目录制,重视激发受众参与感,提升用户体验感。在第二支Vlog中,康辉接受网友建议,用调侃性语言回应并纠正“Vlog”的发音,并采用自拍杆以拉远镜头拍摄。
(三)“去表演化”叙事,重构官方话语
“康辉的Vlog”借助平民化叙事风格和私人化镜头语言,与央视《新闻联播》取长补短、综合传播,并重构传统时政新闻中严肃单一的官方话语风格,让时政报道真正走近受众,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深入群众心里。
“去表演化”叙事和“去中心化”传播是“康辉的Vlog”的主要特征。作为我国传媒业的国之重器,央视新闻一改往日严肃风格、单一语境,让“康辉的Vlog”从私人视角、平民视角报道《新闻联播》等时政新闻节目的幕后工作,实现“去表演化”新闻叙事,内容更具可信度。例如,康辉在节目开头常使用打招呼作为开场白,在叙事过程中以第一人称“我们”自称,借助Vlog的自拍形式让受众迅速进入与博主平等对话的网络人际传播场景中,更具新闻沉浸感与参与感。此外,在后期制作中,融合网络流行元素,如纠正Vlog发音时画面蹦跶的小贴纸“捂捞个”,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谐音梗,巧妙化解了央视主持人读错发音的尴尬,显得更生动有趣,在轻松喜感的氛围中提升用户观看体验。“康辉的Vlog”将“后台”内容搬至“前台”区域,既能以真实亲切风格打动人心,还能增强《新闻联播》等央视新闻节目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催化官方话语新形式的诞生。
二、“Vlog+时政新闻”传播模式问题
Vlog 是一种以日记风格记录个人生活的短视频新形式,“去表演化”叙事风格和私人领域展示是其区别于传统短视频的根本特征。根据陆劲、杨念明对Vlog新闻的定义,可将“Vlog+时政新闻”理解为通过采用私人表达、个性呈现和纪实记录来区别于其他短视频呈现时政新闻的一种报道模式。[3] “Vlog+时政新闻”模式在取Vlog之长的同时兼具其短。
(一)非专业化拍摄,降低视听体验
受非专业个人独立拍摄的影响,“Vlog+时政新闻”的镜头转换较为单调,运镜手法更显业余,视频画面质量较差,声音效果较显粗糙。私人化表达、个性化呈现,意味着传者需以个人视角,运用手机等业余设备,对较私人领域进行拍摄,这是“Vlog+时政新闻”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内容质量的高低深受个人摄影技术和手机设备的严格限制,若在画面构图、分镜转换、收音、稳定性等效果上大打折扣,将极大影响视频内容的传播效果,降低受众视听体验感。一些博主手持设备进行自拍时,镜头往往直接“怼”脸拍摄,脸部构图或倾斜或切割或混乱,难以呈现出专业构图之美感。“Vlog+时政新闻”主要依靠个人借助自拍杆进行手机拍摄,受摄影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距离限制,可用景别较少,镜头单一。另外,由于缺少摇臂等专业设施辅助,博主在“推拉摇移”过程中,主要依靠人力完成,镜头拍摄极易随人体的运动而上下抖动,画面稳定性差且转换单调,在观看过程中造成受众生理不适和心理乏味,降低时政新闻产品体验感。为了让时政新闻更贴近受众,“Vlog+时政新闻”多采用手机全程拍摄,在画质上无法与专业录像设备媲美,极易发生因运镜不当而导致画面模糊和因现场嘈杂导致收音效果差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受众对主流媒体专业度和权威性的质疑。
(二)强调技术赋能,消解新闻深度
“技术赋能”通常是指高效、便捷、智能的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个体行动效能提高的作用。[4]作为新形态短视频的“Vlog+时政新闻”,在Vlog、5G、流媒体、个性化信息推荐等新技术的高效赋能下快速发展。时政新闻产品依靠技术赋能可增强其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市场性,但与此对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新闻深度,降低新闻价值。
一方面,主题以小见大但内容琐细微小。在主题选择上,“康辉的Vlog”整体背景宏大,力图实现“以小见大”的政治宣传效果,视频内容以重大时政新闻节目的幕后花絮为主,单集视频主题集中在“细枝末节”上,虽然具有较强趣味性和娱乐性,但极易分散受众注意力,消解重大新闻的政治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例如,在第一季中,“大国外交最前线”是宏观背景,但行李箱、补光灯、摄像师调试相机等细微事物却成为视频主角(详见图1),而出访的重大事件却容易成为配角,受众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在“细枝末节”而非重大时政新闻事件上;另一方面,受节目的补充性定位影响,其娱乐性重于新闻性。“康辉的Vlog”同《主播说联播》一样,是央视《新闻联播》主体内容为适应新媒体形态而推出的补充性产品,因而在产品定位、内容题材、传播策略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均与《新闻联播》既有关联性,又存在差别性。前者严肃权威,以政治宣传、信息传播为根本目的,后者专为社交短视频平台设计,相较于新闻性,更重视娱乐性和市场性,因而内容短小有趣,但缺乏新闻深度。
三、“Vlog+时政新闻”发展的创新之道
(一)专业能力加持,生产精耕细作
“Vlog+时政新闻”模式的长久发展离不开产品价值链上专业生产能力的加持,基于整体策划、专业制作和全方位审核,才能生产出时政报道精品。传统时政新闻以传者为中心,严肃端庄;Vlog等新媒体则以受者为中心,通俗趣味。二者在“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严肃端庄与通俗趣味上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受众层面的心理反差感可以为“Vlog+时政新闻”模式带来短期社会热点效应,但依靠短暂新鲜感难以形成长期优势。随着5G技术的普及,移动短视频的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还是优质、稀缺内容的抢夺。“内容为王”的理念永不过时,优质、独家的专业内容才是“Vlog+时政新闻”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根本方向。每个产品价值链环节的精细制作才能保证视频质量,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强化主流媒体的威信力。媒体应该致力于培养专业“Vlog+时政新闻”团队,集中资源发掘选题的深度与广度,开发Vlog的技术优势,深耕时政新闻垂直领域,建立健全“Vlog+时政新闻”内容生产体系。
(二)技术为形,回归新闻专业主义
媒介技术更新换代永不停歇,但“内容为王”是新闻报道的根本理念。海勒认为,新技术本身无关好坏,它有多大能力服务于善,就有多大能力服务于恶。人和社会是技术的控制者而非被奴役者,新闻媒体应以更加谨慎的态度运用它,始终坚持内容为核,技术为形。
“Vlog+时政新闻”模式的社交属性决定其娱乐化现象与浅显化问题比传统时政新闻更加明显。一方面,基于营利性需求和市场导向需求,不少“Vlog+时政新闻”媒体在经营中假借“新媒介技术”之名,大行“娱乐肤浅”之道,使时政报道的新闻价值和信息有用性备受影响;另一方面,Vlog的内容以短视频为主,轻松随意、短小精悍,导致“Vlog+时政新闻”在深度报道上较为受限,往往割裂为系列报道。时政新闻是政治宣传的主要阵地,承载着党和政府喉舌的重担,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唯技术论”“渠道为王”等错误理念又沉疴泛起, “Vlog+时政新闻”更应重申回归新闻专业主义的课题,在强调政治宣传内核的基础上推进时政新闻媒体融合的新发展。
(三)增强用户黏性,打造个人IP
从媒体形态上看,Vlog的本质是“社交+短视频”的深度融合,而社交媒体是基于用户关系进行内容生产与交换的互联网媒体,因此Vlog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用户关系的维系与拓展,“Vlog+时政新闻”模式亦是如此。
拓展多元交互,增强用户黏性。社交属性是“Vlog+时政新闻”模式的基本属性,广泛发展用户关系,增强用户黏性,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重难点。库利认为,互动性传播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得以建立和发展的机制。社会关系的建立亦促进了互动性传播活动的可持续发生。因此,基于互动性传播活动建立广泛、良好、双向的用户关系成为“Vlog+时政新闻”模式发展的首要内容。“康辉的Vlog”第一期视频一经推出,就因其“去表演化”和“平民叙事化”的特性迅速走红,然而截至目前,视频内容累计推出8期,尤其是2020年仅推出一期视频,可见其尚未形成周期性发展态势,未能通过持续互动性传播活动建立起良好的用户关系。“Vlog+时政新闻”模式应积极拓展多元交互方式,灵活开发双向传播渠道,重视后期用户关系维护,强化Vlog与受众之间的关系黏性。
注重口碑营销,打造个人IP。传统观念认为,Vlog和时政新闻在运营理念上存在根本不同,绝大多数的Vlog注重全面策划、整体包装,打造“网红”人设,建立个人IP品牌,而时政新闻的本质是大众传播,根本目的是传递时政信息,塑造组织品牌。近几年,王冰冰等多位央视新闻记者在社交媒体的走红说明,打造时政网红记者切实可行。Vlog新闻常有,而康辉不常有。“Vlog+时政新闻”模式应该借助Vlog打造网红人设的优势,注重口碑营销,积极建立个人IP品牌,开启发展新路径。
四、结语
媒体融合是时代所向、大势所趋。“Vlog+时政新闻”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媒体融合的必然结果。Vlog技术形式与时政新闻内容的本质结合不仅仅是“形式+内容”的升级,更是传播力、受众、内容生产等层面的全方位深度融合,这为主流媒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绍忠,谢文博.“四全”媒体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N].吉林日报,2019-04-01.
[2]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9): 102.
[3] 陆劲,杨念明.VLOG新闻的界定及基本特征[J].声屏世界,2021(20):18-20.
[4] 郭小平,彭媛.从技术可供到技术赋能:新型主流媒体两会报道的融合创新[J].电视研究,2022(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