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图表在时政新闻中的可视化传播路径

2016-12-10李唯嘉

记者摇篮 2016年10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可视化

李唯嘉

【摘 要】 时政新闻是一种重要的新闻题材,然而传统的文字表达却使时政新闻面临着内容枯燥、可读性低的困境。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信息图表这种可视化的方式,来提高时政新闻可读性。将时政新闻进行可视化处理,可以加强新闻的亲切感和透明性,但是要注意秉持以人为本的可视化传播理念,帮助读者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切忌喧宾夺主。

【关键词】信息图表 时政新闻 可视化 路径

时政新闻一直是新闻生产的“富矿”,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内容严肃,影响力大,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典型的“硬新闻”。

然而,时政新闻往往存在着报道形式僵化、内容枯燥、语言生硬等问题。中共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切实改进文风,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这意味着时政新闻的呈现形式或将发生改变。

数据显示,2013年新华社在报道全国“两会”时,篇幅明显变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消息通稿比往年少400字,第二次全体会议消息通稿减少500字。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图表等可视化手段。据第三方数据监测机构缔元信监测显示,自网易新闻“两会”专题上线以来,页面浏览量增长了51%,平均访问页数与“两会”前相比高出了34.2%。由此可见,将这种“硬新闻”进行可视化的“软包装”,在视觉上吸引读者,的确增强了传播效果。

然而就国内媒体而言,时政新闻信息化图表究竟有哪些设计路径?这些可视化手段是否有规律可循?为了更好地报道时政新闻,上述问题是很有必要探讨的。

一、时政新闻可视化表达的天然困境

时政新闻因其自身的特点,在可视化表达中具有天然的局限性。时政新闻往往题材重大,某些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又具有深刻内涵,如果没有掌握好可视化手段的分寸,很容易有不严肃、戏说甚至戏谑之嫌。

首先,近几年来国家领导的漫画形象增多,体现出了时代的自由度和包容性

但是相比于普通的公众人物,如企业领袖和娱乐明星而言,对领导人的形象进行漫画处理尤其要把握好尺度,切忌肆无忌惮地变形夸张,而是要在保持尊重的前提下,表现出领导人物的亲和力,既要适当变形,突出个性,也要突出时代感和尊重历史事实。这就对设计师提出了挑战。

其次,大部分信息图表流于叙述表层事实,对于某些内涵深刻的时政新闻而言,这种可视化手段难以解释背后的深层次意涵

信息图表的功能之一,即在于将复杂的议题简单化,使难以理解的讯息变成满足用户“浅阅读”“懒阅读”的资讯内容,然而这一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反而限制了信息图表的表意功能,图片难以表达抽象的信息,新闻的深刻性或许会大打折扣。

二、亲切感与透明性:时政新闻可视化的意义

笔者认为,信息化图表最基础的功能在于简化信息的呈现方式,使复杂的议题转变为容易被受众理解的资讯。针对时政新闻而言,可视化传达还具有两层特殊的意义,一是营造亲切感,使普通读者感觉时政新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冰冷的硬新闻,而的的确确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015年的两会报道,网易新闻客户端推出了“萌拟人化”的可视化新闻策划,例如《人民大会堂,小明带你玩》,该策划结合了一定的用户场景,为用户营造了一场浸入式的新闻体验,同时传达出内容逻辑。

时政新闻可视化传达的第二层含义在于,增加了信息的透明性,这一点在交互式的信息图表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图表使得文字内容以及数据信息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如财新网的时政新闻可视化作品《三公经费龙虎榜》,统计了从2010年起我国党政部门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我国三公经费在几年中的变化一目了然,用户点击某一单位名称,即可查看该单位三公经费的花费情况、历年变化趋势等隐含在数据中的信息。在这里,不仅仅是数据的呈现,而是通过数据分析,对时政新闻进行挖掘和深化,以发现隐藏的新闻点。

三、从阅读到悦读:信息图表在时政新闻中的呈现方式

视觉传播中,图像符号比文字符号更深入人心,很重要的原因是图像符号的自然化。图像符号具有再现事物的特性,这一点是语言符号所不具备的。将时政新闻进行可视化的处理,将信息处理成最易于读者理解的呈现方式,可以实现受众从阅读向悦读的转变。针对时政新闻而言,信息图表主要有以下三种应用路径。

1.基于时间或流程线索

时政新闻事件往往是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环环相扣,基于时间顺序的梳理,是时政新闻可视化呈现的一个基本手段。如人民网图解新闻频道的信息图表作品《2015年,习近平在国外的42天是这样度过的》,整篇信息图表以时间为逻辑线索,回顾了习近平全年的出访行程以及成果。相比于单纯的文字叙述而言,信息图表除了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之外,同样突出了要点,提高了用户阅读效率,其次,多数信息化图表会嵌入领导人出行的照片,最大程度地还原领导人出行的场景,一方面,照片可以起到美化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能够呈现出某些难以言说的细节。

2.基于地理特征

针对某些突发事件,如爆炸、矿难、恐怖袭击等,新闻事件的地理要素特征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地理特征制作信息图表,可以有效展现事件发生地的事实情况。如“8·12”天津塘沽爆炸事件,交互地图《直击天津滨海新区爆炸现场》。在事故现场的地图上,标注出“爆炸地点”“临时安置点”“现场周边”以及“周边小区”等信息,用户点击图标即可链接出现场照片。省去了繁琐的文字叙述和现场描写,有利于读者直接了解灾难的严重程度以及事态进展情况。

3.基于数据分析

近年来,数据新闻在信息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孕育而生。以《卫报》为代表的欧洲媒体,开创了以“数据叙事”为特点的新闻可视化传播路径。信息图是数据新闻报道最常用到的一种可视化表现形式。报道者希望借助此类包含数据、信息的图像来阐释较为复杂的信息。

以时政新闻数据为逻辑搭建信息图表,是时政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常用手段之一。如《盘点天津港爆炸七场发布会,数据告诉你哪里没说清?》中,盘点了新闻发布会现场的高频词汇,结合信息图,用短短1000字即回答了“媒体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出席发布会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哪些问题回答得比较详细”等问题,挖掘出了数据背后的新闻点。

四、以人为本:信息化图表在应用中的核心理念

信息图表的可视化应用中,仍然暴露出很多问题,有些信息图表陷入形式大于内容、图表设计难以理解等误区,很多花哨的设计并没有真正方便读者的阅读理解。笔者认为,时政新闻的可视化传播要以受众为本位,以读者的视觉习惯为出发点,以服务读者为最终目标。

1.重视人性化阅读特征

所谓人性化阅读,就是指传播内容要以用户为本位,呈现形式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

首先,长图的设计的确适合了手机窄屏阅读的特点,然而受到屏幕大小的限制,往往出现图表中文字过小,难以识别;图片上传压缩后不清晰;以及由于电脑和移动终端的显示器的不同而出现色差等问题。

其次,信息化图表的制作应“因地制宜”,长图适合手机终端观看,然而相比于纵向阅读的长图而言,横向的图片更加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由于人类的左右眼是横向排列,市场上大部分银幕产品都是宽屏的,16:9的比例理论上更加适合人类的视觉习惯。信息图表,尤其是以电脑、平板电脑等横向屏幕为终端的信息图,可以尝试横向的构图模式,让读者以最舒服的状态观看信息图。

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可视化应用研究指出,首先 “人类可识别物体”即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元素最容易让人记住;另外色彩丰富的作品比单一色调的更让人印象深刻;拥有圆度的作品比那些条形图和线性作品更容易增强人的记忆性。信息化图表的制作并不是仅仅画一张图那么简单,如果将人类的视觉习惯纳入图表制作的考量范围之内,甚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增加动态的信息图表,提高趣味性

目前国内关于时政类的信息图表多以静态图表为主,缺少和读者的互动。然而互动式信息图表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媒介融合的传播理念,突破了传统信息图表符号单一、缺乏趣味的局限,以传受互动来提升传播效能。在交互的信息化图表设计中,国内的财新网可以说是排头兵。

财新网可视化实验室在微信客户端相继推出系列反腐报道,采用了多元的内容创作和呈现形式。以财新“打虎”系列报道为例,适当地带入了游戏元素,吸引年轻读者的关注,《你对反腐600天的成绩了解吗》《贪官连连看》以单选题形式让受众一一作答。这类报道严肃又不失活泼,一扫读者对时政新闻枯燥无味的刻板印象。

3.注意视觉传播的整体效果

视觉效果的构建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信息图的嵌入要和整个页面环境相适应,否则会显得突兀,再精美的图表也难以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视觉传播的连续性还体现在“视觉起伏”上,版面设计风格既要统一,又要制造亮点,建立阅读起伏,防止读者出现麻钝。澎湃新闻在视觉起伏的制造上,值得国内其他媒体借鉴。澎湃新闻“美术课”栏目以报道时事新闻为主,整体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将页面整体分为三栏的布局,每张信息图表也采用微信公众号的版式,即封面图配合一小段文字叙述。然而每张封面图是动态呈现的,用户在浏览页面时不会产生疲乏感。

五、小结

信息图表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还意味着新闻操作理念的转型。这就要求记者和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要树立起图表意识,打破单纯地以文本讲故事的思维定式,明确认识到图表也可以独当一面,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此外,时政新闻的信息化图表的设计,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图表的设计要以帮助普通大众理解新闻内容为最终目标,切忌华而不实。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帆,闫修彦. 大数据时代报纸时政新闻的可视化探索[J]. 传媒,2014,06:27-29。

[2]徐腾飞,颜清华. 一张图表教你读懂“两会”——信息图表在媒体“两会”报道中的应用[J]. 新闻界,2013,08:38-42。

[3]龙志,许秋里. 网易新媒体实验室专栏:硬时政新闻中的萌拟人化可视化操作——以网易新闻客户端2015年两会报道为例 [J]. 中国传媒科技,2015,03:39-41。

[4]张静. 论罗兰·巴特符号学与视觉传播理论[J]. 人文杂志,2013,09:70-74.

[5]图解:2015年,习近平在国外的42天是这样度过的,取自人民网图解新闻: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208/c1001-27900912.html.

[6]天津滨海新区爆炸现场直击,取自澎湃新闻: http://image.thepaper.cn/html/interactive/2015/08/binhai/index.html#p2.

[7]王齐龙: 《怎样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图》,取自数据新闻中文网:http: / /djchina. org/2013/12/03/how - to - make - a - memorable -infographic /.

[8]盘点天津港爆炸新闻发布会,数据告诉你哪里没说清,取自新华网数据新闻:http://www.thepaper.cn/www/v3/jsp/newsDetail_forward_1365239.

[9]Borkin MA,Vo AA,Bylinskii Z. What Makes a Visualization Memorable. 取自:http://cvcl.mit.edu/papers/Borkin_etal_MemorableVisualization_TVCG2013.pdf.

[10]许向东. 互动式信息图表的应用及设计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13,01:67-72.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可视化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政治传播中非语言符号在编解码过程中的非同步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