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SQ3R阅读教学模式的课例探索
2022-04-29罗俊娥
罗俊娥
【摘要】以一节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索使用SQ3R(浏览、提问、阅读、回想、复习)的阅读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从而深度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生思维能力;SQ3R阅读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SQ3R(浏览、提问、阅读、回想、复习)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整合教材,解读以话题为主线的阅读文本内容。第二步是教师基于解读设定合理、有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三步是基于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已有知识教师能设计环环相扣的有意义且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下面笔者以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Module 6 Accidents Unit 2“If you tell him the truth now,you will show that you are honest.”为例展示叙述:
一、解读文本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从单元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和作者观点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回答“文本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它的深层含意是什么”“作者为什么选择了这种体裁”“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段”“它承载了怎样的价值取向”等问题。
九年级上册Module 6 Problems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Unit 1“If I start after dinner,Ill finish it before I go to bed.”是一节听说课,对话介绍了托尼和父亲的矛盾:托尼想多参加课外活动,但是父亲认为应该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课外活动可以放一放,双方各持己见。这也是目前青少年和家长容易产生矛盾和分歧的地方。通过学习与讨论,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期望,懂得合理分配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第二部分:Unit 2“If you tell him the truth now,you will show that you are honest.”是一节阅读课,以杂志中读者来信寻求建议及回复给出建议的形式出现的,讲述了一个男孩针对生活中的困惑向杂志社写了封求助信,杂志社的编辑帮他分析困惑产生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建议。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开展语言训练活动。此外,课文也在提示学生:当自己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和烦恼时,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采取非理智的极端行为,这就充分体现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第三部分从听、说、读、写、看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模块的语法重点是条件状语从句“If从句(一般现在时)+主句(一般将来时)”。这是初中生比较难掌握的一项语法内容,教材中提供了充分的语言材料供学生理解和运用,其难点是将条件状语从句运用于真实的语言交际中。
以下是基于what、why、how三方面对Unit 2的文本解读:
[What](主题和内容)本课的文章是两封信件,属于“人与社会”的主题语境。第一封信是读者Steve给杂志社的编辑Diana写了封求助信,信里具体描述了事情发生的全过程及自己的担忧。第二封是Diana给Steve的回信,帮他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Why](主题和写作目的)本文以讨论问题为主题,学生通过阅读关于Steve和Diana的信件,学会分析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建议,了解一些报刊或网络论坛中收集读者问题并提出建议的栏目,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向他人寻求建议,并能积极、及时地解决问题。
[How](文体和语言)第一封信分三段,含事情的起因、经过和作者的困惑。第二封信分两段,含问题分析和建议方案,明线是Steve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和烦恼并向杂志社的Diana写信求助,Diana帮忙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暗线则揭示了Steve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以及问题解决后的不同情绪变化。在词汇上,文章多次用不同的形容词表达不同阶段人物的情绪变化,在句式上文章用了条件状语从句、祈使句及使用should等表述建议的句式。
二、SQ3R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
制定好教学目标后,就要进入课堂活动设计环节。课堂活动的设计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能否关注到每位学生,能否帮助达成教学目标,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好坏。所以,课堂活动要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教师要对照教学目标和课堂活动来设计教学评价,并使教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从而确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1.Survey。笔者出示一张有父子的图片及题目(Module 6 Problems Unit 2“If you tell him the truth now,you will show that you are honest.”),并提出以下问题:“What are we going to learn about?What may 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people?”学生可对文章的内容及人物关系进行大胆预测,激发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的原有认知及记忆。教师继续提出以下问题:“Do you often have problems in your daily life?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have a problem?”激发学生思考与共鸣,并引导其回答遇到生活难题时他们通常是怎么处理的。教师在这时可很自然地建议:“If you have a problem,ask for help instead of hiding it into your heart.”引导学生明白遇到问题或困惑时要学会寻求帮助而不是藏在心里,否则对心理健康会造成影响。同时把条件状语从句引出来,如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When you have a problem,how will you ask for advice?”学生可能会说给朋友、家人或老师写信、打电话、面谈等。这时教师给出建议:(1)send letters to magazines or newspapers to get some advice;(2)post the problems online and get answers quickly.并引导学生关注到这两种方式的优势:对方不认识当事人,可以避免出现尴尬的场面,同时能毫无隐瞒地说出问题所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教师再次提出问题:“Steve had a problem.What did he do to solve the problem?”笔者借此问题很自然地引出文章的主人公Steve,同时学生会思考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来解决问题。笔者适时呈现教学文本,学生从中明白Steve是通过给杂志社写信来寻求帮助的。
2.Question。笔者抛出两个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Steves problem?”“What questions would you like to ask?”引导学生用“5W1H”方法进行提问。提问题可以检测学生对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的掌握情况,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期待了解的问题如下:Who did Steve have the problem with?When did the problem happen?Where did the problem happen?What happened?Why did the problem happen?How did the problem happen?当有学生提出问题时,其他学生应注意倾听并能判断语言表达的正误,这个环节学生会调动思维积极地去思考与提问,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3.Read。
(1)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通过阅读获取Steve遇到问题的基本信息(包含who、when和where),检测所预测问题的正确性,保证阅读的好奇心与兴趣,体现了阅读学习的自主性。
(2)再次阅读Steve给Diana的信件,完成表1的填空练习(画线部分是需要学生填空的部分)。
表1 填空练习
学生通过阅读,利用填写表格信息来梳理、概括、整合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困惑,形成结构化知识,呈现出思维的多样性,体现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接着笔者追问学生:“If you were Steve, what would you do?”(条件状语从句),学生就会设身处地地思考应该怎么解决问题。笔者邀请个别学生谈谈他们的想法及做法,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在自然地引出Diana给Steve的回信的情境后,笔者又抛出另外一个问题:“If you were Diana, 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to Steve?”(条件状语从句)问题链会让学生思考怎么给别人回复求助信以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到不同的建议。接下来学生阅读Diana的回信,并与自己的建议进行比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
阅读Diana的回信并提出建议的句子:
①Tell the truth and apologize to his father.
②Pay the bill to repair the computer.
③Give up his pocket money.
④Play football instead of computer games.
接着向学生提问:“If Steve follows the adv-ice,how will he feel?”(条件状语)学生回答:“He will feel happy,relaxed or comfortable.”学生从中可以明白:好的建议会给人带来积极与正面的影响。
4.Recite。学生四人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思维导图(如图1)描述事情发生的全过程(Steve所面对的问题及问题如何解决)以及Steve情感变化的过程。学生需使用目标语,可从中加上他们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向全班汇报时,其他组的学生需认真倾听并进行补充及合理地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了解掌握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及Steve情感变化的过程,同时也能用目标语表述出来,这是语言的内化过程。
小组根据思维导图展示事故发生的过程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How did Steves feelings change?”学生能用关键词归纳:worried→happy→worried→terrible→happy(relaxed),并能深刻感受到事情解决后Steve的放松心情。笔者接着追问:“Steve change after the whole problem?”学生回答:“He will ask his father before using the computer./He will not play games on his fathers computer any longer./He will play football more./He will…”学生的思维会非常活跃,他们的思维能力不仅能得到提升,同时会明白正确的做法能为他们带来好心情。笔者归纳:“If we deal with the problem well,it will be a chance for us to grow up/make progress.”(条件状语从句)
5.Review。学生再次阅读Steve的来信,了解这三段的中心思想及它们的逻辑关系:事情的起因、经过和作者的困惑,学生明白写求助信的格式及内容,同时能对自己的预测进行证实,接着阅读Diana的回信,了解求助信的回复由两部分组成,即帮忙分析和给出合理建议,为下一步的写作及提建议打下基础。
6.Write。该环节为写作应用环节。笔者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Dia-nas advice?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two letters?”通过学生的思考及讨论,最后得出结论:“Dianas advice is useful and helpful.When we have problems,we should try to solve them in positive ways.”接着笔者引导学生: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惑,既然我们一致认为Diana的建议非常有帮助,那我们就给Diana写封信谈谈我们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这时学生根据要求以匿名信的方式把自己生活中的困惑通过求助信的形式表述出来。
在学生写完求助信后,笔者组织小组之间进行交换,要求学生真诚、保密、友善、热心地写回复函并给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仅能用所学知识写出自己的困惑,同时能进行内化,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用之来帮助同学解决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能自我发现问题并积极地解决问题,落实了学科的核心素养。
总之,SQ3R阅读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动预测、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互助,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环节,在真实的语境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深度涵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秋会,王蔷,蒋京丽.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观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01).
[2]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的理论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1(10).
[3]张东斌.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阅读教学设计优化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1(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海南省教育科学专项课题“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SQ3R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H20211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