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先哲,起蜀学”

2022-04-29陈名扬

文史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近代化

陈名扬

摘   要:四川大学彭华教授近著《民国巴蜀学术研究》旨在考论并呈现民国时期“巴蜀之地”上“巴蜀之人”的“巴蜀之学”,以巴蜀近代学术的产生、四川大学、华西协合大学、战时高校内迁、李庄战时文化、近代四川佛教、近代蜀学人物七个篇章,呈现了巴蜀学术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及代表人物、学术成就。《民国巴蜀学术研究》是一本民國时期巴蜀学人与学术的上好的“学谱”,值得读者细细品味,深化研究。

关键词:巴蜀学术;蜀学;近代化;学谱

巴蜀之地,居亚洲腹地,参井奥区,奇山幽水,润育中华,历代人才辈出。自古以来,在中国学术界就流传着“易学在蜀”(程颐)、“麟经在蜀”(青阳梦炎)的说法。文学方面,司马相如、李白、苏轼独步天下;史学方面,陈寿、李焘、李心传领跑群杰。古代巴蜀学术至两宋达于鼎盛,后历宋元、明清鼎革,巴蜀惨遭荼毒,人文毁丧至极,然而依然有元之虞集、明之杨慎、清之彭端淑这般的卓越人物。进入晚清,巴蜀又是如何冲破地理、旧学与政治的束缚,发展出近代样态的巴蜀学术呢?四川大学彭华教授的近著《民国巴蜀学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赋予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探索空间。

《民国巴蜀学术研究》将“巴蜀学术”析为“巴蜀之人”“巴蜀之地”“巴蜀之学”三要义,旨在考论并呈现民国时期“巴蜀之地”上“巴蜀之人”的“巴蜀之学”。全书计分七章——

第一章考论晚清民国间重庆、四川的新式学校、学会,梳理了尊经书院、中西学堂、存古学堂的脉络,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学科在民国巴蜀的简况。新闻出版业方面,其指出成都第一家近代报刊《蜀学报》“开风气”的价值,以及重庆报刊业的繁荣,继又针对民国巴蜀学术人物及其成果进行分科考述,如语言文字学方面之宋育仁、廖平、赵少咸、郭沫若、徐中舒、吴玉章等,正是这些优秀学人构筑了巴蜀学术在历史上的“第三次高峰”。

第二章通过考察民国间四川大学(含其前身)的学校与学科建设、学人及其成就,展现民国巴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轨迹;考察了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吴玉章、国立成都大学校长张澜、国立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等前贤的办学成绩,特别是任鸿隽长校期间四川大学进入“黄金时期”,“学者云集、名师荟萃”。其重点介绍了民国时期四川大学学科及代表学人,如经学与小学方面之严雁峰、龚道耕,中国史与世界史方面之何鲁之、徐中舒,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第三章通过考察华西协合大学的办学历史与风格,展现近代中国教会大学是如何在内陆腹地实现“由西化到融汇”的转化。华西协合大学办学初期多为西籍教员,至1933年始向政府登记立案为私立大学,从而加快了中国化进程。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高校西迁,使“华西坝成为中国大后方的一个重要学术中心和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华西协合大学迎来了其发展的巅峰。该校之中国文化研究所、历史研究部、东西文化学社、国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史研究室即成立于此期,吕叔湘、钱穆等潜研其中,引发了有关“巴蜀文化”命题之讨论。

第四章介绍了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国东中部高校迁川的三个阶段(1937—1939、1940—1943、1944—1945)、四个重镇(沙坪坝、夏坝、白沙坝、华西坝),并重点考述了国立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等国立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等私立大学,以及燕京大学、齐鲁大学等教会大学的迁川历史。作者认为,战时高校内迁保存了中华民族的人力基础与文化命脉,延续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直接或间接地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同时,战时高校内迁还促进了四川地方文教与经济事业的发展,掀起了学术界研究“巴蜀文化”、探索西部边疆的热潮。

第五章以抗战时期大后方李庄为中心,分别考述迁入此间的重要学术机构的组织、人员及学术活动。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等科研、教育机构迁入李庄后,使中华文脉在抗战的炮火声中愈加宏壮。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董作宾《殷历谱》等在李庄写成,邓广铭之宋史研究、罗尔纲之太平天国史研究等在此进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迁入李庄的学者们,还利用地利之便开展田野调查,产生了一批语言学、民族学、考古学、建筑学成果,如董同龢《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李霖灿《麼些象形文字字典》的出版。

第六章从佛教院校、佛教社团、佛教报刊、文化交流、代表人物等方面,考述了民国巴蜀佛教全面复兴的盛况,重点考察四川佛学院、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支那内学院蜀院、东方文教研究院等佛教院校的组织、教研情况及社会贡献。这些近代佛教院校一边研究内典,培养佛学人才,一边普及近代知识,促进民族团结。

第七章针对近代“蜀学”代表人物宋育仁、谢无量两先生的事功与学术进行了详细考论。关于宋育仁,论证其有“蜀学情怀”。关于谢无量,则评其学术“打通文史哲,会通中西印”,且擅诗词、工书法,体现了蜀学人物“博通”“会通”的风韵。谢无量与宋育仁一样深具“蜀学情怀”,曾在上海组织“蜀学会”,计划整理四川文献且名曰《蜀藏》。

《民国巴蜀学术研究》归纳出近代巴蜀学术三大特色:1.经史为基,国学为本。一方面,近代蜀学以尊经书院的创立为转捩,继承并阐发传统经学;一方面经学至廖平达到高峰后便逐渐淡出,史学再次复兴并与现代学科相结合。2.熔铸古今,会通中西。蜀学注重思辨,自古有“深玄之风”,近代蜀学实现了由“博通”至“会通”,由“集成”至“创新”的递进,以贺麟、唐君毅为代表。3.但开风气,经世致用。事功方面,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学术方面,廖平经学“六变”标明了“学贵自立”“勇于创新”,郭沫若、李劼人之学更是开创划时代之风气。

书末的附录《巴蜀学术编年(1911—1950)》,内容精审,文字精炼,与正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众所皆知,近代四川学术具有典型的“冲击—反应—自觉”的特征。近代四川学术确有内在自觉的文脉传承,然而这种“自觉”意识是在受到我国东中部学术转型影响下,经“冲击”后逐渐“反应”而最终实现“自觉”的。四川学风在晚清一度颓丧,至张之洞入蜀始提倡“绍先哲,起蜀学”。宋育仁、谢无量、任鸿隽、周均时等川籍学人在省外或国外习得近代学术后先后返回川中,灌输近代知识,培养近代人才。无论是晚清的尊经书院,还是四川大学、华西协合大学,都是近代知识体系融汇四川古老学术传统以后产生的新果实。

总之,在近代四川,没有外来的风气、知识及新型学者、思潮,便冲不开幽闭的夔门、险狭的剑阁。正是在川内外学者的合力下,近代四川学术至全面抗战时期才达到了世纪的顶峰。

《民国巴蜀学术研究》一书以充实的史料、完善的体例、清晰的逻辑、优美的文字考述出民国巴蜀学术的若干面相与实相,堪称一本民国时期巴蜀学人与学术的上好的“学谱”。《民国巴蜀学术研究》提纲挈领,概述了民国巴蜀学术的总貌特征;且详略结合,展现了民国巴蜀学术的源流掌故,使读者一目了然,有心者更可循文入义,深化研究。

彭华教授的学术研究深富个性特色,在学科方面打通哲学与史学,时间方面贯通先秦秦汉与近代现代,即其概括之“一头一尾”及“一家一地”之学。先生著述丰富而识见高标,代表著作有《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燕国史稿》(第三版易名为《燕国八百年》)、《印川集:蜀学散论》等,深受学界好评。而《民国巴蜀学术研究》的出版则联结起蜀学的“头”与“尾”,“家”与“地”,展现出彭华先生自觉地以“绍先哲,起蜀学”为目标的蜀学会通与创新意识,更为后学深入堂奥提供了宝贵梯航。

本文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四川旅沪同乡会研究”(QYYJB1901)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近代上海同乡组织与中国社会变迁研究”(CXJJ—2019—441)阶段性成果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近代化
从近代化视角把握“‘中体’‘西用’之间”
庚款留学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的研究
柯树勋改革与西双版纳的近代化
在自我否定和整合中一路走来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
论汉阳铁厂选址对武汉近代化的影响
浅析近代租界的二重作用
论清末修律中法理派的近代化情理观及其实践
浅述晚清医疗的近代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