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晚清医疗的近代化历程

2014-12-31赵赫依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近代化晚清传教士

[摘 要]晚清以前的中国传统医疗体系,延续数千年,尽管在医学知识、医疗技术层面上不断有所进步,但体系上没有根本创新。自西方医疗引进以来,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清政府和普通民众的欢迎,医院、西方医书、医学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引起了晚清时期医疗体系的根本性变革,使晚清医疗的发展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关键词]晚清;医疗;近代化;传教士

晚清以前的中国医疗体系,大部分以家庭为单位。医生单独执业,或坐堂开店,或应请上门施诊,医疗单位以“医家”而非“医院”的形式出现。民间所传的传统大多以游方郎中,散布各地,走街串巷,悬壶行医,治百家病,吃百家饭等方式出诊。这种制度延续了大概四五千年,直到晚清时期西医东传,西方医院制度引进以后,才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以1844年《望厦条约》的签订为标志,中国的医疗近代化(西方化)开始有了迅猛的发展。

一、医院在中国的出现

西医为中国所知晓,并非始于晚清。明末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在所著《职方外纪》(1623年出版)中,已经简单介绍了西方的医院制度:即设有病院,大城多数十所,有中下院处中下人;有大人院处贵人。凡贵人若羁旅,若使客,偶患疾病,则入此院。院倍美于常屋,所需药物悉有主者掌之,预备名医,日与病者诊视,复有衣衾帷幔之属,调护看守之人,病愈而去。(1)由此可见,早在明末已出现了类似于医院的机构,并且是有等级之分的。

但是,医疗体系传入中国,是始于晚清,亦始于新教传教士的传入。

(一)1844年以前

早在1820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年)与东印度公司医生李文斯顿(John Livingstone)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诊所,是为基督新教在华行医施药的开始,几个月内,诊所便为300名病人施诊。1827年,马、李与新来华的郭雷枢(T.R.Colledge)医生,在澳门开设眼科医院,主要为穷人施诊,主治眼病,兼治他病,来诊者每天平均有40人之多,澳门附近亦有人前往就诊。据统计,从1827年到1832年10月,共治愈4000余人。

1835年11月,来自美部会的专业医师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9年),开办了东方第一所教会医院——广州眼科医局,即当今广州博济医院的前身。

根据伯驾给美国传教总部的第一份季度报告说,他的医院租用当地商人的楼房,具有一定规模,可以接纳200个病人候诊,收留40个患者住院。伯驾是近代中国基督教从事医药传教之首位牧师。(2)他的外科手术特别引起人们的关注,妙手回春的消息常常不胫而走,在士绅阶层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澳门的眼科诊所和广州的伯驾医院是传教士最早在中国建立的医院。1838 年2月,以推动医学传教为宗旨的专门机构中华医学传道会(The 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 in China)在广州成立,它促使一大批医学传教士涌入中国,这些传教士在他们可以立足的地方都首先建立起医院或诊所,以方便其医疗布道。

值得一提的是,鸦片战争以前,传教士在内地也有传播西方医学的很多事迹,这些仅仅限于传教士个人的施诊行为,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却是给当地的百姓,甚至官绅很深的影响,为以后西方在内地顺利建立医院,并促使西医在中国最终立足起到了积极的效应。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特别是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签订以后,这类诊所和医院推广到了香港和上海、福州、厦门、宁波等东南通商口岸。

(二)1844年以后

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其第十七款规定“合众国民人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立医馆、礼拜堂及殡葬之外。”此项规定为西方在中国条约口岸建立医院提供了法律保证,此后一大批医院在中国成立经营,不仅为中国人民,特别是下层人民减轻了病痛折磨,同时对中国的公共卫生防疫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西方的现代化医学,为中国的医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大大带动了当时中国的医疗近代化。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香港第一个教会医院成立。随后舟山、上海陆续设立西医诊所。据统计,1842年—1860年澳门、香港、广州以及上海等条约口岸教会医院及诊所达到25家。(3)此后,随着大量条约口岸的逐步开放,汉口、汕头、泉州以及苏州等城市都开办了医院。

1970年—1980年间教会所办医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通商口岸开始逐步向内地发展。至1900年义和团前,教会医院和诊所达到了61所。

二、西医在中国传播的其他方面

西方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不仅仅依靠医院和传教士医生,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对中国的医学近代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编写和翻译西方医书在中国流通

1839年,受英国伦敦会派遣的传教医师合信(Benjamin Hobsen,1816—1873)来澳门从医,1851年他与陈修堂共同编译了《全体新论》在中国出版。书中系统介绍了最新的西方医学成果,并对人体结构做了系统的分类介绍。内容详尽,极受欢迎,受到了两广总督叶名琛的称赞和重视。随后合信又主持编写了《西医略论》、《妇婴新说》、《内科新说》和《博物新编》等四部医学著作,流传很广。合信以后,西方医学的编写和翻译风气更盛。19世纪20世纪之交,仅仅中国从日本翻译的西医著作就多达百种。

到20世纪之初,西医药书译本极为丰富,有综合的,也有分科的,有系统的,也有专注,基本涉及到了医学的各个领域。

外国传教士还创办了医学杂志,如《西医新报》、《博医汇报》等。留日学生发起成立了“中国医药学会”(1906)和“中国国民卫生会”(1907),分别创办的杂志《医药学报》和《卫生世界》(1907)在国内发行,向民众普及医药学和卫生知识,这些杂志的发行对传播西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医学教育在中国兴起

北京同文馆于1871年聘请伦敦会传教医师德贞(J.H.Dedgeon,1837—1901)为第一位生理学教习,任期23年。同文馆曾设医学班,1900年改为医学实业馆,沿袭日本学制,聘请外医任教。1894年李鸿章拟《医院创立学堂折》,表示“兴建西医学堂,造就人才实为当务之急”。(4)

另外,教学兴办的大学中都有西医教育,按照欧美标准培养西医人才。1866年—1911年开展医疗教育的教会医院以及医学校共19家。(5)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建立了一批大学,有的设有医学科,如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金陵大学等。

此外,医科学生还接受医学伦理以及医生道德教育,在这方面为医学的近代化甚至整个社会的近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西医留学生的大量出现

1900年以前,中国的西医医生大部分来自于教会学校,他们作为第一批西医接受者和重要传播者,为中国的医学现代化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但是人数较少,不能满足中国的医学发展需要。因此,直接去国外学习医学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先进的医学吸引了一大批旨在医学兴国的优秀中华儿女,如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和鲁迅先生等等,这些进步人士对于西医的学习与传播,不仅宣扬了先进的医学知识,更是传播了科学的社会理念,引起了一大批与时俱进的知识青年西学的热潮。

19世纪末,清政府开始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学习西医,此后派出的人数逐年增加。1908年,美国国会将庚子赔款的半数用于留学生赴美,由此留美的医学留学生逐年增加。他们回国后,大部分致力于传播西医知识、促进中国西医学教育本土化、推动卫生法规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倡导学术研究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上述可见,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整体传播,尤其是医学学科和医疗体制的整体变革,以及近代西方医院的引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对人类自身健康的关注,这些方面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晚清的医疗体制逐渐向近代化的步伐迈进。

参考文献:

[1]Thompson Brown,American Presby terians in China,1837~1952年。

[2]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华书局,1997年。

[3]何小莲:《西学东传:晚清医疗制度变革的人文意义》,史林,2002年第4期。

[4]魏外扬:《宣教事业与近代中国》, 台北:宁宙光出版社,1978年。

[5]杨念群:《杨念群自选集》,南宁: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0年。

[6]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1995年第6期。

注释:

(1)Thompson Brown,American Presby terians in China,1837~1952年.

(2)爱汉者等编、黄时鉴整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华书局,1997.

(3)何小莲:《西学东传:晚清医疗制度变革的人文意义》.史林,2002,(4).

(4)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5)刘泽生:《晚清广州博济医院的杰出学生(1855-1900)》,中华医史杂志,1999.(3).

作者简介: 赵赫依,1989年生,女,籍贯:甘肃省天水市,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近代化晚清传教士
惩罚
在自我否定和整合中一路走来
论晚清民间戏曲中的“皇权隐退”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有情总被无情恼
美国传教士镜头下的宁夏
当代日本学界对“儒学日本化”问题的考察
论汉阳铁厂选址对武汉近代化的影响
传教士进驻以军鼓士气
上帝派来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