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非遗角度看平武白马文化

2022-04-29李祥林

文史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化资源

摘   要:平武白马文化体现在生活习俗、口头文学、民间歌舞、族群信仰、传统节会、村落文化六个方面,自具特色而五彩斑斓。它们是白马人无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土本民族的文化根脉,应该得到科学保护。

关键词:乡风乡俗;和谐相处;文化资源;留住乡愁

平武是白马文化重镇。白马是划归藏族支系的族群,生活在中国西部横断山脉岷山东端摩天岭两侧,有自己的语言,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主要分布于四川平武、九寨沟和甘肃文县。下面,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拈取六方面论说平武白马文化[1],以飨读者。

生活习俗

白马人的族群特征鲜明地体现在服饰上,视觉冲击力强,待解密码多。男女头上插着白鸡羽毛的“沙尕帽”就很别致,盘形圆顶荷叶边,俗称“盘盘帽”,以白色羊毛擀毡制作,饰以蓝、红、黑色丝带,工艺讲究,目前已列入省级非遗名录。据村民讲,该帽还有实用功能,一是上山打猎或打柴、干农活时可用来舀水喝;二是旧了不再戴后,可割成两半,裁作鞋垫。帽顶插的白鸡羽毛有其神奇传说和神圣意义。白马人敬奉白鸡,村民屋顶上多塑有一只昂首挺胸的白鸡。帽上羽毛插戴有讲究,男人插一根,女的插二或三根,而且更长,是长度近尺的白公鸡尾羽[2]。白色的羽毛插在白马人头顶的白毡帽上,动感中体现飘逸之美。

男女皆着长衫,男装叫“春纳”,女装名“祥马”,均为中间开缝,用自织的麻布制作,再配上羊毛织的花腰带以及各种饰品。从色彩构成看,白马服饰多使用红、白、黑三种颜色,兼有蓝、绿、黄等。“百褶衣”是白马女性的衣服,色彩艳丽,花纹奇特,手工制作,精致美观。该衣为长裙式,后面以折扇式并用绿、黄、蓝等花色布料缝制而成,配以精致漂亮的坎肩。1964年以少数民族代表身份参加国庆典礼的平武白马女子尼苏,其独特的服饰就引起了接见代表们的毛主席的注意。除了沙尕帽、百褶衣、绣花鞋,见于白马女子头饰和胸饰的“鱼骨牌”亦具特色。传说此牌用鱼骨制作,头上戴的呈圆形,中间钻有小孔,白马语称“聂日”;胸前挂的为方形,四角钻有小孔,白马语叫“聂日果驮”。鱼骨牌的材质实为海贝,但今存白马人并不居住在大海边,此习俗何来?其寓意又如何?引人遐想。白马女子百褶衣后背上的四斜纹饰,图案也别致神奇,醒目耀眼,其深藏的文化密码亦引发学者探讨。

走进平武白马人家,那贴在窗户上、神龛前的剪纸引人注意。剪纸是地地道道的民间艺术,关联着具体族群的民俗生活。中国剪纸以整体项目形式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艺术在中国有多民族分布,各具民族特色。在白马人家中,这剪纸有的贴在神龛旁,有的放在神龛,有的贴于门楣上方。剪纸形态多样,神龛上放的是羽毛状白色剪纸,神龛旁贴的是鸡、猪、牛、羊图形的剪纸,门楣上方贴的是长条形剪纸,纸张颜色有红、黄、白。神龛旁贴的剪纸,会分行列剪出鸡、猪、牛、羊等图形,作为祭品的替代物。神龛上羽毛状白色剪纸,是图腾象征物。来到白马寨子,跨入白马人家,会看见家家户户的火塘正上方挂着这样的剪纸,上面是鸡、羊、牛、马等动物图案。作为生活中常见的民俗艺术,白马剪纸有木制印模,一般由村寨中的神职人员“白盖”及专门人员制作,有一定的师承关系,其形式大同小异,无明显的派系区分。白马民间剪纸构图古朴、单纯,线条与形象朴拙,带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与特征,对于研究白马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信仰与习俗,具有较高的民族学和民俗学价值。

民俗是模式化的群体生活。具体说来,白马人的生活习俗涉及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求医问药、工艺美术、游艺竞技等。从工艺美术看,白马人祭祀活动中使用的好些法器,不失为有特色的民艺制品。比如“跳曹盖”,除了歌舞性的“跳”,表演使用的木雕面具,其制作工艺和造型藝术也是非遗保护视野中值得关注的对象;又如法器“巴舍”,是木制的六棱或四棱形木棒,长半尺、一尺不等,上面刻有牛、羊、草木、山川等图案,是祭神时制作牛、羊、草木、山川形馍馍的模子,其中的雕刻工艺属于白马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常生活方面,白马人酿制蜂蜜酒、咂酒等自有传统,也自有特点;再加上本民族的饮酒习俗,还有家庭手工织麻布、制腰带、打柳条皮草鞋,以及取名习惯、待客礼俗、婚丧仪式等等,构成了白马人鲜活的民俗生活。它们无不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其意义,从乡村振兴讲,从生活习俗入手推动乡村发展,是顺应民心民意之举;从旅游发展讲,白马人的生活习俗为外来游客满足他们寻求别样的生活体验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对象。

口头文学

民间文学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享用的“口头文学”。尤其是在像白马人这种有语言无相应文字的族群中,世代传承的口头文学格外重要,其种类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神话反映出古代白马先民对自然事物的看法,描写人类与自然界斗争的情景。著名的白马神话有《天地是怎么来的》《皮绳是怎么来的》《白马老爷》《麻绳造人》等。传说多以历史事件、人物为题材,有的传说涉及风俗、地名、节日来历。不少民间故事把人物、事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如《一箭之地》《杜鹃山的传说》《熊猫为啥没有小肠》《王岱波与娥满早》等;还有赞美勤劳、善良、朴实的品德,鞭挞懒惰、狡诈贪婪、狠毒等品性的作品,如《放牛娃和海神的女儿》《马达姑》《约珠贝》《七兄弟》《白鼠衣》等。民间故事以童话、动植物故事为主,或风趣活泼,或寓意深刻。童话故事如《松树井》《羊尾巴》《种菜籽》《劳布拉》等,动植物故事如《兔子和癞肚子赛跑》《介加和舍香合努的故事》《麦子和荞子的故事》《猴子和獐子的故事》《老鸹为什么没有嗉子》等,它们多采用拟人化手法。还有以人与鬼怪搏斗为题材的民间故事,别有风趣。

“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白马人也不例外。旋律是音乐,歌词是文学。民歌之于白马人不可缺少,劳动、年节、嫁娶、恋爱等无时不歌。歌谣不同,唱法多样,有独唱、领唱、合唱、对唱、伴唱等形式。曲调固定,歌手熟悉,随情境即兴编唱,灵活生动,表达出他们率直、真诚、奔放的感情。如田间地头从事生产劳动时所唱的劳动歌,内容丰富,建房有《打墙歌》,背粪有《背粪歌》,上山打猎有《猎歌》,下地干活有《耕地歌》《吆牛歌》《割草歌》,春播有《播种歌》,收获有《秋收歌》,还有《养蜂歌》《放羊歌》《砍柴歌》《采药歌》《织麻布歌》等。又如生活歌,以《哭嫁歌》《送陪奁》《烟袋歌》《赞姑娘》《乘凉歌》等为代表,且听《赞姑娘》:“山寨姑娘真俊俏,桃红脸蛋杨柳腰。身穿五色白褶裙,外系一条花围腰。胸前佩戴鱼骨牌,头上戴顶白毡帽。荷叶毡帽十二角,大珠小珠三十颗。帽顶插的白鸡毛,花枝招展随风飘。玛瑙耳环双耳垂,腰缠万贯小铜钱。自织花带腰间系,脚上穿的绣花鞋。外套一件棉褂子,花饰图案真鲜艳。毪子裹脚腿上缠,走起路来如风摆。姑娘打扮真漂亮,好似天仙在人间。”句句言说的是有特色的白马服饰文化。

非遗项目评审十大类中,“民间文学”居首。“口头性”是民间文学的根本属性,国际通用的对非遗的称呼叫“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突出口头性。白马人有语言而无文字,由于主要是依靠口头而不是书面流传,其民间文学作品保存不易,期待以现代手段对之做更多的搜集和记录。今有人认为民间文学没啥价值,其在当前经济社会中产生不了直接效益。此乃偏见。看看走红当代获得巨额票房的动画大片《哪吒》《花木兰》,其创作取材依靠的是什么——正是千百年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文化遗产也是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记录、整理无文字的白马人的口头文学,也为今天平武的文创产业、文旅融合提供着不可多得的素材。

民间歌舞

“曹盖”是白马语,意为面具,“跳曹盖”即戴上面具跳神,属于傩舞性质的演艺类非遗。曹盖面具以整块木头雕刻,造型原始、粗放。按当地说法,其是“达纳斯界”的形象。“纳”是黑,“达”是熊,“斯界”是神仙,“达纳斯界”即指黑熊神。相传鬼怪最怕黑熊,故舞者作此装扮以祛除邪祟。曹盖面分公母,雄性叫“曹跑”,雌性叫“曹冒”。面具用整木雕成,浓眉、圆眼,血盆大口、虎齿外露,造型夸张。跳曹盖时,舞者反穿白色羊皮袄,须是单数,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其中有“白莫”3至5人,不戴面具。表演时以糌粑捏作象征恶鬼的“尼拉可悲”,白莫念经,曹盖狂舞,祛鬼除邪。每年正月初六要跳曹盖。清晨,人们在白莫主持下,杀牛祭神。然后,表演者戴上面具,手持大刀等,随着锣鼓声响起,围着火堆跳起古朴、刚健的舞蹈。动作主要是模仿老熊等猛兽,质朴单一,手部多为撩手、挥臂、砍杀等,腿部为踮跳、蹉跳,气势威猛。跳至高潮,要飞身纵过火堆。在白莫带领下,跳曹盖队伍一路行进,祭山绕寨,进入各家堂屋,挥刀跳跃,驱鬼禳灾,直到田边地角。民众相信,跳曹盖是在将鬼怪赶出村寨,求福避祸,除凶纳吉,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猫猫舞”之白马语称“阿里杠珠”,意为各种颜色的猫跳舞,也是以驱赶鬼邪为主的祭祀性舞蹈,属于白马人“诺”(意为“敬神”)的仪式之一,流传在白马乡的祥述加、扒昔加、岩里加等村寨中。舞蹈多在正月十五。男性表演者头包方形布帕并插4支扇形纸折装饰物,上身穿麻布斜襟长衫,扎腰带,下身穿布裤,扎绑腿,脚蹬柳条皮编的草鞋。整体服饰,从头到脚选用同一种颜色。表演时围圈沿逆时针方向成两排进行,手臂动作丰富,脚步跳动沉稳,身体左右猛转,舞风别致。如今,猫猫舞演变为自娱性舞蹈。“圆圆舞”亦为白马舞蹈的代表,厄里寨有酒歌唱道:“兄弟们跳起圆圆舞,我们是爱跳舞的民族。”(《啦哟嘞》)白马语称圆圆舞为“珠寨莎”,“珠”指跳舞,“寨莎”是围圈的地方。圆圆舞不限人数,男女各成一队相互牵手,舞队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动作以上前踏跺步而后撤垫踏步为主,身体随舞步前仰后俯,歌声高昂,跳至高潮时动作幅度加大,情绪激烈。隆重者场面宏大,有几十甚至上百人。春节期间,跳曹盖后,全寨人会跳起“珠寨莎”,直到天明。舞蹈是沟通情感的,跳圆圆舞也是年轻人寻找意中人的聚会时机,随着舞蹈行至高潮,就有姑娘走出舞圈,摘下毡帽顶在右手的食指上不停转动,向意中人走去。小伙子迎上前来,一把抢过毡帽,随后两人亲密地离开。白马人能歌善舞,世代相传的歌舞文化与他们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有着血肉关联。

川、甘两省三县中,较之邻县的“㑇舞”和“迟哥昼”,平武白马山乡流传的“跳曹盖”别具特色。还有圆圆舞、猫猫舞,吸引着海内外探访者的目光。就审美共通性言,音乐和舞蹈是无国界的,最容易沟通人类感情,引起观赏者共鸣。在非遗保护的当代语境中,利用文化资源,借助旅游平台,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歌舞类演艺性非遗是各地再三挖掘、积极利用的。有必要提醒的是,民族歌舞不仅仅是纯艺术,其往往跟具体族群的风俗习惯紧密相连、难分彼此,如我在论文中所言。[3]对当地来说,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有效利用文化资源理应并举,充分尊重艺术与民俗的血肉关联也必不可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住了白马文化的根,才能在此基础上运用“双创”思维推出更多、更新、更美的文化产品。

族群信仰

白马人相信万物有灵,以日、月、水、火、山、石、树为崇拜对象。各村寨有自己的神山,有相关祭祀,一般无寺庙。白马路最有名的神山是被称为“白马老爷”者。它是白马十八寨总山神,在白马人心目中享有至上地位,白马语称为“叶西纳蒙”。神山位于平武白马乡羊洞河与火溪河交汇处。关于“白马老爷”,民间有神奇的传说。隔白马河与“白马老爷”相对,还有山名“霞古若绰曼”,即地母神,那是“叶西纳蒙”的配偶。每年农历四月十八、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白马人要祭祀“白马老爷”,每隔三年还要在春节期间举行大祭。遇重大节日,或遭逢天灾,也要敬神以祈平安。在“白马老爷”神山前,过去建有川主庙,后来被洪水冲毁,现在建有白马文化广场;但如2020年10月我们实地所见,广场在同年8月洪灾中被巨大体量的泥石流覆盖。白马人拜山神,举行隆重的祭山会,透露出依山而居的他们希望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从中体现出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迄今仍有积极意义。

白马人信奉民间宗教职业者“白莫”,学文化须拜之为师。“白莫”是父子相传,传男不传女,出师典礼隆重。他们并不脱离农业生产,没有庙宇或专业集会处,平时也各自居家。当白莫不仅会念经,而且会祭神、放鬼(含驱鬼)、叫魂、禳灾、卜卦、咒仇以及主持婚礼、丧葬等,优者可以升级为“劳北”(或译音“劳摆”“勒贝”)。老年有学问的劳北,又称“白该”(或译音“白盖”)。白马人生产劳动、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要请其诵经做法事。部分村寨曾有喇嘛庙,如扒昔加、祥述加,但1935年毀后未再建,各类祭祀仍以请白莫为主,一般不请喇嘛(富裕人家有请喇嘛的,同时仍须请白莫)。白莫的仪式性活动深深地扎根在白马人的生产、生活中,对他们的口头文学、传统艺术、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有深入骨髓的影响。非遗项目“白马跳曹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格格,是伊瓦岱惹村人,1966年出生于白该世家,随父习经文,1984 年出师成为白莫,又经过多年学习实践,精通经书、敬神、撵鬼、驱邪、镇神、葬礼,2000 年后成为白该,主持每年正月的“跳曹盖”活动。

口头文学中的白鸡传说,反映着白马人独特的信仰。扒昔加是白马乡亚者造祖村最有特色的古寨之一,依山傍水,环境美丽。走进扒昔加寨,便可看到,家家屋顶上都塑有高高站立的白公鸡。根据民间传说,白马人的祖先本是氐族,因长期受欺压而奋起反抗。交战之初,他们打了胜仗。后来,朝廷与头人谈判,设下圈套,使很多氐人惨遭杀害。当时,有个名叫戒鲁的氐人半夜挣脱枷锁,杀死看守后逃跑。戒鲁又饥又渴,昏倒在路边。一只白公鸡引颈长鸣,惊醒了昏睡中的戒鲁。他闻声后连忙爬起,趁着星夜赶回家乡,给同胞们报了信,才使得这个民族免遭灭绝。白马人认为报警的白公鸡是神灵的化身,拯救了他们全族。为了铭记救命之恩,白马人把白公鸡高高地敬塑在屋顶,奉为民族的吉祥物和守护神。他们将白鸡的羽毛插在沙尕帽上,也意在表示对白鸡的崇敬。白马人亦尊狗。根据神话传说,白马人曾遭遇洪水,灾后是狗每日对天哀嚎不止。“洛拉界武”(老天爷)可怜这生灵,给了它几粒荞麦种子。狗舍不得吃,将荞麦种了下来。从此以后,白马人才有了荞麦。因此,白马人对带来粮食的狗尊敬有加,平时不得随便打狗,禁吃狗肉。狗死之后,白马人要把狗挂在树上实行风葬,还要烧一个大馍馍挂在狗的脖子上,以表示对狗的尊敬。无论关于鸡还是狗的口头文学,都从万物有灵的民间信仰中透露出白马人是感恩的民族。

平武白马人有种种禁忌,如:禁止在神山、神树、神林旁大小便,否则会被神捉弄病死;任何人不得从神柜前横过,要取东西则直接向前,取后退走,不得绕行,以免得罪神灵;任何人不得跨越火塘或敲打火塘中的三脚架,不能在火塘边吵架或说不吉利的话,不得在火塘上方挂衣服,那会得罪火神;不得从客人面前横穿而过,不得在老人面前说脏话、跷二郎腿,否则被视为没家教;不得随意走过主人坐地之位,若这样做会被视为对主人的蔑视;家中来了客人,主人不得扫地,否则会被视为赶客走;进别人家屋时,要主动向主人打招呼,否则是没礼貌;饮食习俗方面,忌讳用手抓饭吃,因那行为不礼貌;忌讳把饭粒掉在地上,否则将遭雷劈;忌讳小孩饭碗里留剩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禁忌,有好些至今仍不失为良规善俗。客观地讲,“信仰”在学术上是一个中性词,今天国家政府口号不也讲“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么。作为人类生活积淀的信仰民俗中,蕴涵着不少对个体、群体、地方、社会、国家有益的东西。明白这点,就不要停留在过去那种极“左”的思维陷阱中,不要一谈“民间信仰”“信仰民俗”就紧张得要命,不问青红皂白地将其归入“封建迷信”,扫地出门。白马人的族群信仰中,保留着诸多对今天的乡村治理、社会教化、人际和谐、家庭团结、品格修养、个体成长等可利用、借鉴的积极因素;关键是要看管理者、执政者怎么去发现和发掘,如何在与今天国家政府的大政方针沟通、接轨中发挥好乡风乡俗的作用。

节会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马人的节会不少,年节是按农历计算的。春节最喜庆、隆重,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天天有特定的礼仪活动。其一是按本民族方式进行各种祭祀;二是烹制各种本民族的风味特色美食,供聚会的亲朋族友品尝;三是举办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歌舞在春节期间最密集,婚礼亦多在春节前后举行。大年三十,全家聚集祭祀白马众神,吃团年饭。夜晚,家人围坐火塘,老年人唱起祖辈传下来的酒歌,通宵喝酒、唱歌、跳舞。正月初一,各家在门前点燃一堆柴火祭神,然后去河边、泉边“背新水”,第一个舀到水的叫抢到了“头水”。白马人认为,此时的水最圣洁,谁家得到第一桶水就会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新水”背回后,要举行“贡水”仪式,呼唤神名、祖先名并舀水洒向四方,以示请祖先、神灵先尝“新水”,接着用“新水”洗脸,又将“新水”烧开后泡茶或兑酒而饮,以求来年祛病增福、健康吉祥。早饭前以馍敬狗,感谢狗带来粮食种子的救命之恩。春节期间要请白莫念经,祈求禾丰年旺、人畜平安。初二“跳曹盖”,人们手举火把,驱鬼除邪。正月十五“过大年”,大家汇集到寨前院坝,点燃篝火,跳起圆圆舞,尽情欢乐。

一年到头,崇拜大自然的白马人有许多祭祀的日子,也是喜庆的日子。二月初二,春耕来临,各家各户要牵牛试耕,取出火塘内柴灰撒在房前屋后的墙上和地边的树枝上,驱虫辟邪。这天要请白莫念经,杀羊祭山神。农历三月十五,举办山寨歌会。村民们服饰华丽,表演传统的山歌对唱、猫猫舞、大刀舞、圆圆舞、丰收舞等,还有跳曹盖、体育竞技。夜幕降临,院坝中垒起干柴,点燃篝火,人们手拉着手,饮酒歌舞,尽情狂欢,彻夜不眠。四月二十,各寨敬山神。人们在本寨山顶捆扎草丛,手持刀、矛、弓箭,以示守卫及祈保来年粮丰畜旺、人吉家安。杀猪宰羊,集体祭祀白马老祖。然后,寨中点燃篝火,男女老少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十月十五,收割了庄稼,全寨举行祭神庆祝活动,歌舞表达丰收之美好心情。拜山会,山寨歌会,都是白马文化的集中展示场。依山而居的白马人特别崇拜山神,每个寨子祭祀的山神是小山梁子,白马老爷即“叶西纳蒙”则是统领白马十八寨的总山神,也是白马人共奉的对象。四月十八、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按例祭祀“叶西纳蒙”,拜山会场面壮观。白马民歌自有特色,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山寨歌会亦成为白马文化的代表之一。

节会类非遗与地方、民族、国家、社会有紧密联系,具有综合性和全民性,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在于凝聚族群情感、增进族际交往、传承族群文化、活跃族群生活、增强族群自信、发展地方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彰显地方名声等。惟其如此,“振兴传统节日”成为当今中国的国策,由国务院发文倡导。各个地方,各个民族,无不高度重视传统节会的传承和保护,也无不重视节会资源的挖掘和利用。2020年洪灾后,经历巨大灾难的白马人需要重拾民族自信心,节会类非遗尤其不可忽视。当今时代,如何从白马人丰富多彩的节会(如拜山会、山寨歌会等)中选取亮点以着力打造适应于当代审美需求的作品和产品,值得多动脑筋。

村落文化

走进平武山谷中白马村寨,首先落入眼帘的是白马建筑特色的民居。白马人聚族而居,数十家为一寨子,建筑依山面水,寨名多以“加”(或译音“家”)相称,如我们所去的“祥述加”“扒昔加”“厄里加”等。传统白马民居俗称“土墙板屋”,就地取材,摞原木为房,劈木板作瓦,用老藤捆绑而成。在空间布局上,房有三层,上层供神灵和堆放粮食等;中层是正屋,为全家人活动起居场所,正中是神柜,柜前尺许有火塘,吃饭、娶亲、会客均在正屋进行;底层用木柱做成架空层,用于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堆放柴草。正屋内,东墙是神龛,屋之正中开有天窗,用来采光通风,做饭排烟。白马民居造型在平面上大致呈长方形,东西向,大门开在西面,屋頂为人字形两面坡式,前门通常正对河流,无后门,整体结构呈外紧内松的喇叭状。在材料使用上,白马建筑由泥土、石材、木材、竹及藤组成。泥土用来做房屋的墙料,石料主要用来堆砌地基和加固墙体下部,木材通常选取松木、杉木,用来建造承重的木立柱和用以铺设木质墙体、地板。从前房梁、房架用野藤捆绑,不用铁钉。房顶上盖木板,两端用大石块压住以防被风吹翻,当地人称这种房子为“木楞子”。传统的白马民居,或建在地势较高的半山腰,或选址在较低的沿河地带,房屋与山水融为一体,环境美好。“白马十八寨”是不可多得的村落文化资源,也是平武白马文化的重要标志。

白马人的村落传统格局,包括建筑、院坝、巷道、农田山林、水系等要素,形成山林——建筑——农田——河流的完整空间模式。如今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单的亚者造组村,是白马村寨的典型之一。村落位于山脚夺补河谷,两个村寨相互独立,由村道相连、耕地间隔,村寨内部建筑紧密。亚者造祖村共 5 个寨子,共同特点都是沿着夺补河两侧分散开来,因为“水”是村落选址的重要因素。按照传统说法,这是个风水宝地,在这儿修房建屋,前有溪水湍流,后有大山庇护。从对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的材料梳理可见,该村落格局完整且保存较好,白马民居建筑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跳曹盖、圆圆舞、剪纸技艺、口头文学、白马民歌、神山祭祀、沙尕帽制作、花腰带编织、乡村坝坝宴等均有较好保存。诸如此类,都说明该村落的白马文化从物质到非物质都有代表意义。有鉴于此,亚者造组村以及木座乡民族村作为平武白马村寨的代表得到了四川推荐和国家重视,2016年和2017年相继被住建部、财政部等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名单,得到国家层面保护资金的资助。着眼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意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归根结底为的是留住本土本民族的文化根脉。

村寨是白马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村落涉及非遗所讲的群体文化空间。游客来到民族地区,走进民族村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筑民居,留下深刻印象的物质实体也是此。去北京逛老城,看的是方方正正四合院;去江南游园林,看的是回廊青瓦马头墙;去北方进草原,看的是白色穹顶蒙古包;去高原访藏羌,看的是直插云天的石碉楼。来到平武,来到白马山乡,游客希望看见也最感兴趣的肯定不是西式水泥高楼;有本地特色的“土墙板屋”才是他们乐意停留、住宿、观赏、拍照、发微信圈的地方。一般说来,民居建筑外表要尽量保持传统风貌;为了满足今天游客需要,内部设施也应考虑舒适性、现代化。目前平武,有的白马寨子尚存特色浓郁的老房子,我们在走访调研中也再三希望能保留,[4]给后人也为游客留下标志性样本。这类老房子,内部稍加修整,可以作为村史展览馆、非遗陈列馆,是不可多得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传统村落保护对于当地保护、发展白马文化是个机遇,国家对此制定有严格的操作规则,千万不要肤浅甚至粗暴地理解为就是将寨子民居铲除旧的建立新的。

注释:

[1]作为划归藏族的支系,四川境内的白马文化和尔苏文化都有自家特色,值得关注。近年来,笔者屡去两省三县白马人聚居地,或调研,或开会,与白马文化有较多接触。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16ZD02)的成果,随文配图均是我在田野考察中所拍摄。

[2]白马人特别看重头饰上这白色的羽毛。2020年11月在平武县木座乡民族村,白马村民指着室内墙上插着的一匹长长的白鸡羽毛,请我们猜猜值多少钱,有說几十元(人民币)的,有说上百元的,最后告诉我们的答案是要卖500元以上。大家闻言,啧啧感叹。

[3]参见李祥林:《村寨仪式中身体展演的神圣艺术——岷江上游黑水地区铠甲舞之人类学考察》,载《民族艺术研究》2015年第2期。

[4]比如,2020年8月平武遭遇巨大的洪水及泥石流,白马乡镇受灾尤其严重,10月我们在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组织下前往灾区就白马文化受损情况作调查评估;同年11月底至12月初,四川省文旅厅开展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评审工作,事先亦邀请专家学者前往平武实地考察白马文化,推进地方工作并带回相关信息。这两次调研活动,我都是参与者,并与当地村民以及党政部门人员多有交流。

(题图为白马人“跳曹盖”面具)

作者: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

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

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猜你喜欢

文化资源
哪些传统政治思想可以为今所用
徐州市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初探
民间传说“王莽赶刘秀”研究
中职生参观孙文龙纪念馆文化资源教育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