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6-12-20宋琛琛
宋琛琛
摘 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客观地了解和分析两汉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情况。研究发现,徐州市区部分幼儿园已经开展园本课程建设,卓有成效;但是,绝大多数幼儿园在两汉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应用上缺乏系统性、规划性,教师的开发和应用能力不足。因此,本研究从幼儿园的管理、培训、激励、交流等方面提出指导建议。
关键词:两汉文化;文化资源;幼儿园课程;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3.04;G612.3;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34-02
一、问题的提出
1. 研究背景
(1)政策和纲领文件的要求。上世纪80年代,针对美国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全美幼教协会提出了适合儿童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的发展适宜性课程(DAP)概念。面对地域文化、知识的本土化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1997年美国在新版幼教指南中,强调儿童生活和学习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同样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的。近年来,幼儿园课程开发日益受到教育研究者和一线实践者的重视。幼儿园如何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开发适宜自身发展需求的课程,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2)两汉文化的优势。“两汉文化看徐州。”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历史文化遗存非常丰富,汉文化景点甚多,如古文化遗产中的汉代三绝,即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整理徐州的两汉文化资源,可以深刻体会到徐州人民的伟大,他们世世代代扎根一方水土,用勤劳和汗水浇灌了当地的文明。独特的地理优势,提供了研究的优势。
2. 研究意义
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说,幼儿从小感知自己身边的两汉文化特点,汲取故土的文化营养,有利于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学习,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角度来说,合理利用徐州两汉文化资源,可以充实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丰富幼儿园课程活动的形式,有利于幼儿园开发和建设园本课程,挑起地方文化促进幼儿发展和地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任,扩大教育影响力。对幼儿教师来说,有利于拓展幼儿教师的文化知识,促进其专业能力的发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可以激发幼儿对于家乡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增强其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二、两汉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来实施。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于2016年6月进行,采用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形式,共计发放150份问卷,实际回收142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134份,有效问卷率为89%。对问卷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 幼儿园教师对两汉文化资源的课程开发和应用意识薄弱、能力有限
幼儿园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之一,他们对两汉文化的了解,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效果。问卷中“教师对幼儿进行两汉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教师参与两汉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情况”和“教师对两汉文化资源课程开发和应用的态度”的调查显示(篇幅所限,图表略,下同),98%的幼儿园教师认为需要对幼儿进行两汉文化教育,大家都比较认同两汉文化教育的价值。但是,从两汉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来看,81%的幼儿园教师从未参加过两汉文化知识的系统培训,对两汉文化的掌握基本来自于生活经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幼儿园教师文化基础薄弱,课程资源理论基础薄弱,因此,存在幼儿园教师对两汉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被动、开发课程的意识不强、能力有限等问题。
2. 幼儿园教师对两汉文化资源的课程开发和应用的内容比较狭窄,应用程度不够
关于文化构成要素的认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著名文化学家张岱年先生将文化分为六类: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统文化,技艺知识、工艺文化,信仰崇尚文化,节日文化。两汉文化教育的开展,是体现两汉文化特色的最好方式,对幼儿发展乃至幼儿园课程建设都有着特殊而深远的意义。问卷中“你熟悉的两汉文化的知识和内容(多选)”和“你何时开展两汉文化教育”等调查显示,幼儿园教师了解和熟悉的徐州地区的两汉文化特色,依次为饮食文化、景观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节日文化、建筑文化等。随着徐州创建“文明城市”、徐州云龙湖风景区等景观文化越来越受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关注,作为幼儿园教师,很容易接触、掌握这些两汉文化。其中饮食文化也是幼儿最感兴趣、最易于接受的。而汉服和汉式礼仪,也在江苏师范大学的带动下逐渐走俏起来。虽然以上的两汉文化资源幼儿园教师都较熟悉,但是关注的内容比较狭窄,从未系统学习和认知过,多数知识经验都来自于生活。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幼儿园未系统开发和应用两汉文化资源,81%的幼儿园教师集中在两汉文化节时开展相应的课程活动。这些说明,幼儿园教师对于两汉文化资源的存在不太敏感,利用率较低,对两汉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3. 幼儿园教师对两汉文化资源的课程应用的组织形式较为多样,但教育效果有待提高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集中在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之中。课程实施的途径也是多元化的,既可以通过环境创设来完成,也可以在教室中实现,更可以走到社会中去参观学习。课程参与人员不仅有幼儿园教师,还有家长。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发现,100%的幼儿园都会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融入两汉文化资源。同时,96%的幼儿园多少会在环境布置中呈现两汉文化特色。但静态陈列的内容,不能完全融入课程学习之中,还需要幼儿动脑、动手、动身去感受。因此,要增加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启发和引导幼儿去发现与创造,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另外,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自身知识经验的匮乏,两汉文化资源课程的开发、设计能力有限,教育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4. 幼儿园对两汉文化资源在课程中的应用多有涉及,但缺乏总体性的规划和引领
本研究,采访了三位幼儿园园长。
研究者:你们幼儿园课程中有没有涉及两汉文化资源应用的内容?如果有,将两汉文化内容融入到哪些活动形式中?两汉文化课程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和困惑吗?
园长A:我们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并不是以两汉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看不到多少与两汉文化相关的内容。在幼儿园大班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玩过角色游戏——云龙茶馆、卖烙馍馍卷撒子等。除此以外,在亲子活动时会组织家长和幼儿参观云龙山、楚王陵等。在活动过程中,也会伴随着对汉文化景观、两汉文化知识的讲解。课程中更多地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如端午节、中秋节。
园长B:我们幼儿园有市级课题,研究主题是“两汉饮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我们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会定期组织教师团队研讨,每个班级制订教学计划,教师会认真地搜集资料,撰写教案,做好区域活动的观察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我园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有益的经验。感觉研究的面虽然很广,但并不深入,课程的延续性并不是很好。
园长C:我们幼儿园正尝试将两汉文化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比如两汉礼仪文化、服饰文化,主要集中在幼儿园环境布置、区域活动、亲子活动等方面,效果很好,受到幼儿喜欢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但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感觉缺乏理论支持,不知道该选择哪些适合的内容,不知道该如何将两汉文化资源归类整合到相应的幼儿园课程主题中。
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部分幼儿园已经发掘出两汉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两汉文化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缺乏专家的引领;幼儿园在两汉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方式比较单一,其教育价值没有被充分利用;总体上缺乏规划,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课程资源开发管理体系。比如两汉文化资源素材的选择、时间、内容的安排、实施的途径、人员分配等关键环节,都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
三、提高两汉文化资源应用于幼儿园课程中的有效性建议
1. 构建有利于两汉文化资源课程开发的管理机制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两汉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如果将两汉文化确定为园本课程,或者预备开展两汉文化的系列主题课程,就必须整合和归类好可开发的两汉文化资源。要将两汉文化中特有的民俗文化、节日文化、服饰文化、景观文化、建筑文化等类别划分清晰,组织课程建设团队,搜集两汉历史故事、谚语、名胜古迹的资料、音乐舞蹈、绘画、工艺品、两汉饮食等文化素材,制定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避免开发和应用课程资源的盲目性。同时,还要注重不断地对两汉文化的课程资源进行扩展、丰富和更新。
2. 建立有利于两汉文化资源课程开发和应用的培训机制
幼儿教师是实施两汉文化资源课程的最关键因素,因此,要重视幼儿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同事的互助与自身的学习。因此,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如文化学专家、课程专家)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予以指点,还可以借助“三位一体”校园合作模式,聘请学前教育专家或者高校教师,与幼儿教师面对面地探讨在实际课程实施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建立伙伴关系,共研课题。鼓励幼儿教师之间进行有效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升两汉文化资源课程的开发和应用能力。此外,幼儿教师应随时随地地关注两汉文化素材,主动挖掘相应的课程资源,设计相应的实施途径。
3. 完善有利于两汉文化资源课程开发和应用的激励机制
幼儿园教师日常的工作烦琐又繁重,加上幼儿园已有现成的课程内容可用,因此,很多幼儿教师缺乏开发两汉文化资源课程的动力。只有在幼儿园开展全国性的活动如“两汉文化”主题活动,或者是指定专题的评优课时,教师才会较为主动地去思考和创新。因此,幼儿园要想充分调动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把进行两汉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作为教师年度考核、晋级、评优的重要条件。对于自主进行两汉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师,幼儿园要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奖励,同时多提供外出参观学习和参与培训的机会。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4. 落实有利于两汉文化资源课程开发和应用的交流机制
幼儿园要想持续发展,绝不能故步自封、闭门造车。要多多加强园园之间的两汉文化课程建设培训以及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以“两汉文化主题分享月活动”等形式,互相吸取宝贵经验,形成合力效应,才能促进幼儿园长远发展以及两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巍.开发藏羌民族地区乡土资源构建幼儿园原本课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2]杨莉君,曹莉.幼儿园在开发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07).
[3]陈白鹭.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建设园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与要求[J].学前教育研究,2010(12).
[4]张岱年,姜广辉.中国传统文化简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5]王晓樊.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