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182、miRNA-375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2022-04-28吕晓芳方立峰陈佩
吕晓芳,方立峰,陈佩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郑州 450000
结直肠癌作为好发于中老年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相关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远处淋巴结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因此,目前临床治疗中在给予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检测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是为患者制订临床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的重要因素。但目前临床中尚无相关血液学指标可精确预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情况,部分患者确诊淋巴结转移时已至发展期,导致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预后不佳[4-5]。因此,寻求相关血液学指标以提高对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成为近些年临床实践研究的热点。有研究发现,微小RNA(microRNA,miRNA)可通过调控细胞及基因功能,影响肿瘤细胞的分化过程[6]。miRNA-182可通过调控蛋白因子信号转导调控因子17等干预肿瘤进展[7]。miRNA-375对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等靶基因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抑制肿瘤的进展[8]。因此,本研究通过对82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miRNA-182、miRNA-375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效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9]中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病理诊断确诊;②年龄>18岁;③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60分;④TNM分期为Ⅰa~Ⅱb期;⑤符合手术指征且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术;⑥术前无淋巴结转移。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心脑血管疾病;③自身免疫性疾病;④严重外伤;⑤肝肾功能衰竭或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⑦已接受化疗及其他一线抗肿瘤治疗;⑧预期生存期<3个月。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①基础资料: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肿瘤生长方式等。②血液学指标检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采集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后,弃上清,抽取血浆中总RNA,分离miRNA,逆转录成cDNA,进行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CT值为基础,2-△△CT法计算miRNA-182及miRNA-375水平。miRNA-182、miRNA-375 均以 U6(正向引物:5'-CGATTTCGCGCCCTGGCTGG-3',反 向 引 物 :5'-ACCCGTAGAGTTCGACCTGGG-3')作 为 内 参 对照;miRNA-182正向引物:5'-CGTAGGCACGTCATTTCGCACGG-3',反 向 引 物 :5'-CTCGGTCAGCTGGCCTTGGCAC-3';miRNA-375 正 向 引物:5'-CGTGCGCATGTCAGGTCTCTCTT-3',反向引物:5'-CTCGATGGCCGGGCATGTCTGG-3'。另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③治疗方案:根据《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9]对结直肠癌患者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进行化疗(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口服卡培他滨)。④预后评估:术后随访1年,根据患者预后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生存且未出现淋巴结远处转移)和预后不佳组(存在淋巴结远处转移或死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评估,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外周血miRNA-182、miRNA-375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后分析
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预后不佳37例(预后不佳组),占45.13%,其中28例术后1年内治疗无效死亡,9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剩余45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占54.87%。
2.2 临床特征的比较
预后不佳组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基础疾病、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大小、Scr及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佳组患者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生长方式为浸润型所占比例及外周血miRNA-182、miRNA-375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预后不佳组与预后良好组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
2.3 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佳为因变量(否=0,是=1),将分化程度、肿瘤生长方式、miRNA-182水平、miRNA-375水平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生长方式为浸润型、外周血miRNA-182及miRNA-375水平偏高均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P<0.01)。(表2)
表2 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 外周血miRNA-182、miRNA-375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ROC分析显示,外周血miRNA-182、miRNA-375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分别为62.16%、64.86%、72.97%,特异度分别为62.22%、64.44%、71.1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0、0.82、0.88,外周血miRNA-182、miRNA-375单独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低于二者联合。(表3、图1)
图1 外周血miRNA-182、miRNA-375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ROC曲线
表3 外周血miRNA-182、miRNA-375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结直肠癌作为胃肠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诱发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且目前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尚无特效治疗方案,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0-12]。目前,临床治疗中通过给予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常规化疗,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分化,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但对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疗效较差,患者预后不佳[13-14]。因此,寻找肿瘤相关因子以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有助于疾病进展早期制订预防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5]。相关研究显示,miRNA作为一种进化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对细胞及基因的调控作用能够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分化及进展过程,进而对病情的进展产生影响[16]。
miRNA-182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后经研究证实,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异常。此外可通过干预调节机体T辅助细胞17、白细胞介素-17等免疫细胞因子,导致机体免疫失衡[18]。因此,血浆miRNA-182水平对预测结直肠癌的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miRNA-375作为一种多功能miRNA,不仅参与肺功能表面活性剂、黏膜免疫、葡萄糖体内平衡等过程,同时可通过抑制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发挥抗肿瘤作用[19-20]。此外,张斌忠等[21]研究发现,miRNA-375可通过阻碍细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因此,miRNA-375对结直肠癌的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效能。本研究结果显示,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预后不佳37例(45.13%),提示结直肠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且病死率较高,临床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预测效能,以制订早期临床干预方案,改善预后。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低分化、肿瘤生长方式为浸润型、外周血miRNA-182及miRNA-375水平偏高均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提示分化程度低、浸润型肿瘤生长方式及外周血miRNA-182、miRNA-375水平偏高的结直肠癌患者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等预后不佳情况。相关研究显示,低分化的细胞癌变程度更深,加之浸润型生长方式导致肿瘤细胞更易侵入周围组织间隙及淋巴管等,从而导致淋巴结转移,预后不佳[22-23]。本研究外周血miRNA-182、miRNA-375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0、0.82、0.88,且外周血miRNA-182、miRNA-375水平单独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低于二者联合,提示外周血miRNA-182、miRNA-375水平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且联合检测效能更高。
综上所述,外周血miRNA-182、miRNA-375水平偏高的结直肠癌患者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等预后不佳情况,且miRNA-182、miRNA-375水平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