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管理 践行道德教育
2022-04-27薄媛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德育工作的开展引起了学校和教师的普遍关注。初中阶段,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需要积极开展德育工作。文章将以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作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初中班主任应该如何优化班级管理,实施德育。
关键词:班级管理;道德教育;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9192(2022)12-0064-03
引 言
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有所不同,学生在进入初中以后,所处的环境会影响到自身心理。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学校高层和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保证德育的顺利开展,帮助初中阶段的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价值观。
一、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教育形式而言,传统教育模式逐渐暴露出很多的缺陷,很难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条件和要求。在以往的初中课堂中,大多数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少,这就导致班主任很难做到了解学生,无法洞悉学生的心理变化,也就无法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事实上,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不良思想引入歧途,后果非常严重。所以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必须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以重视,积极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班级管理中的德育问题
(一)德育落实不够
从相关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还是喜欢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作衡量一个学生综合水平的标准,这样可能会导致那些本来思想品德优秀、“三观”良好的学生,由于当前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受到班主任和家长的批评,导致价值观扭曲,不自觉地忽视自身其他的优点和长处,不能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定标准、社会因素等。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大多数初中学校的德育工作很难有效落实。
(二)德育模式定式化
大多数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在实际开展德育工作时,常常将初中生行为准则当成道德教育的内容,根本不考虑这种教学内容的可行性。对初中生而言,这些教学内容不符合初中生成长发展规律,也不契合德育要求。但事实上,大多数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却强制用这些条例来作为德育工作的标准,开展德育活动,这样的德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让学生理解和领悟德育的内涵。思维定式化的德育活动通常是让学生进行所谓的课堂练习和随堂测试。这样做只会压缩班主任的发展空间,再加上教学内容的无趣,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致使班主任很难开展德育工作,无法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三、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班主任德育修养
要想优化班级管理,有效实施德育,班主任要有健康的道德思想和正确的教学理念,并且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也要达到高水准。这样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此外,初中班主任也要不断增加自身的德育知识,让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可以更好地管理班级。其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班主任也要多加注意,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相关知识,从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初中学习生活中,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所以班主任的思想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要做到文明、有礼,为人师表,这对开展德育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做好德育实践
德育工作的开展只进行“纸上谈兵”,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班主任要利用各种各样的实践教育活动来实现德育知识的渗透和融入,通过生活实践和德育的有效融合,将德育工作切实落到实处,结合有趣的实践教育活动,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
比如,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时,班主任可以通过划分小组的教学模式,引导各个学生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鼓励学生互帮互助,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除此以外,良好的竞争环境还有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班主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安排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旨在树立和发扬学生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1]。
(三)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是不能区别对待学生,对于班主任来说尤其如此。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有些客观因素难以避免,但是班主任绝不能根据性格和成绩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班级中公开划分优等生和劣等生。班主任应对每位学生都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对待。基于此,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因为成绩的好坏而区别对待学生,不应只偏向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时也要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加以鼓励,以有效防止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培养学生平等待人的优秀品质。在班级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以身作则,给予每个学生公平公正的对待;其次,班主任可以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德育,以平等的教学态度来消弭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巨大差异,以此来发现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2]。
比如,对于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做的不是责备,而是和学生进行友好的沟通交流,挖掘其独特的优点和特长,如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特长和优势,让学生充分展示和发展自己的特长,进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关爱学生的成长
事实上,德育工作不应该是冰冷的理论知识传授,班主任更应做到的是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初中班主任应重视学生的成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学生问题时首先要做的不应是指责学生,而是了解和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与学生交流内心真实的想法,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处理问题时,班主任可以先和学生进行友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从而帮助他们处理问题,让他们得到健康成长[3]。
(五)实行轮班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如今,民主制经常被运用在班级管理中。轮班制就是一种民主制的班级管理模式。在轮班制下,班级里的所有班干部都不是固定的,班干部由班里的学生轮流担任,每个学生都有管理班级的机会。具体来说,轮班制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能够调动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优秀班干部评比”活动,每隔一段时间就针对班级的管理情况进行一次评比,表现优秀的班干部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管理班级的热情,使学生不断思考怎样的班干部是称职的。这样在学生的不断努力下,班级管理工作会做得越来越好。其次,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以前,班干部多由学习成绩优异、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在这种情况下,每天都是相同的学生在为班级的各项事务奔波劳碌,其他学生对班级活动缺乏参与感,容易导致班级缺乏凝聚力,同时,也使少数班干部因为管理班级的任务太繁杂而耽误学习。实行轮班制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实行轮班制之前,管理班级的大权掌握在少数班干部手里,他们也因此有更多的与教师接触的机会。这样,当班干部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教师的重视,在无形中获得了更多的教学资源。虽然班主任是名义上的班级管理者,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应把教学管理工作细化,然后分配给每个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同样也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
(六)建立班级管理责任制,有效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责任制是伴随着轮班制而产生的,实施班级管理责任制的目的就是让每天值日的班干部能够细化自己的管理内容,使班级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班主任在分配具体任务时,应征求学生的意见,对于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具体管理任务,需要和学生进行协商,进而达成一致。责任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做到与班级共荣辱,明白无论自己的工作职位是什么,都应该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玩忽职守,更不能给班级的整体管理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把每个值日的学生的具体工作内容制作成一份责任书,让学生时刻铭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除此以外,教师也应指导学生,让学生的管理内容和管理形式不断得到更新与丰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为班级的良好运行做出自己的贡献。
(七)建立完善的家校合作机制,全方位进行班级管理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家校合作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班主任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初中生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年龄阶段,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对未来感到非常迷茫,这种压力和迷茫很容易使学生的思想发生变化。所以,班主任应和家长一起,尽量做到全面观察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让学生能够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学习中。除此以外,班主任应在家校合作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和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家委会的凝聚力,使家长成为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使学生的成长少一些后顾之忧。
(八)组织学生欣赏对德育有帮助的文艺作品
如今,我国各个地区的小学都普及了多媒体技术,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系列节目,从平凡人和平凡事中感受到人间的真情,能够学会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做一个与人为善、有大爱之心的人。除此以外,班主任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里面人物的高贵品格,从而让学生从积极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这些都能够给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九)不断丰富德育素材
目前,很多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往往流于形式。德育教学内容或许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时应从时事出发,结合当下的热点信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德育教学的内涵。比如,如今我国正在全面实施“双减”政策,班主任可以在网络上收集一些与双减政策有关的文件、故事、社会现象等。在学生了解这些内容后,班主任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時事热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能够从“双减”政策中获得启示,对自身未来的发展之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这就在无形中,使德育更加有深度。
结 语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班主任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要格外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从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效能提升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9.
[2]欧阳月.小学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3]雷垒.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薄媛媛(1989.4-),女,山西太原人,任教于太原市明德学校,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