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预期构式“还挺X(的)”

2022-04-26王震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用例重音构式

王震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一、“还”与“挺”的反预期功能

反预期指的是说话者通过话语传递信息时所产生的偏离预期的现象。具体可分为三种:与受话人预期相反、与说话者自己的预期相反、与特定言语社会共享的预期相反[1]。对于副词“还”的反预期功能,前辈学者有很多颇有建树的见解。吕叔湘[2]认为“还”在表示感情时有三种解释:超出预料的赞叹、名不副实的责备、反问语气。张宝胜[3]认为“还”所具有的元语增量其中之一就是:说话人认为某个命题不应该。沈红丹[4]指出“还”在表达上可以体现出一种“未曾料想到”的深层语义。唐敏[5]总结了六类“还”具有反预期功能的情况。

这些研究都肯定了“还”存在着反预期功能,但是这些研究却没有说明在哪种情况下“还”能够体现出反预期的功能。事实上,“还”的反预期语义与其他用法是区分不开的。武果[6]认为,“还”的主观性用法和非主观性用法往往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刘娅莉、王玉响[7]认为“还”的反预期含义并非其固有含义,而是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才得以体现,并说明了表示程度、时间、范围、语气、添加等含义的“还”均可以带有反预期含义,这种反预期含义与语境中的预设有关。也就是说,“还”虽然具有反预期功能,但是我们无法通过范畴化的方法对其反预期功能进行归纳总结。

对于副词“挺”的反预期研究,学界讨论较少。徐晶凝[8]指出“挺”可以表示宣告新发现或意外发现,且句式上主要表现为“还挺……”等。李宇凤[9]发现情态确认的“挺”适用于预期对比否定,对所修饰性状起强调凸显作用。但是,“挺”也不总是表现出反预期功能,比如:

例1:我们都挺坏的,万一哪天真出了事多不好……(王朔《动物凶猛》)

例2:我猜想他的头颅里寄生着一个挺大的怪物,把他的脑浆子吃得干干净净,总有一天那怪物要把他的脑壳胀开、就像蛋壳破裂,孵出一只小鸡。(莫言《食草家族》)

例1的“挺”具有情态确认的功能,意在说出某项事实。例2的“挺”与“很”可以互相替换,且替换后的语义、语气、情态等因素都没有改变。此处的两个“挺”都没有反预期的功能。李文还认为,“挺”的反预期功能是出现在对比语境当中的。但是,所有的反预期标记都是出现在对比语境当中的,这一点不能说明“挺”的特殊性。而且“对比语境”较为宽泛,什么是对比语境还没有明确的形式划分。所以,目前还无法对“挺”的反预期形成的条件进行范畴化处理。

二、“还挺X(的)”的构式判定

“还”与“挺”均具备反预期功能,但是也都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为反预期。根据徐晶凝[8]所提供的数据,“挺”在表达“意外与预期”时,占其总语料的41.2%。而“挺”用于面子威胁行为时的比例是42.4%。也就是说,“挺”的反预期功能并没有在其用法中占压倒性的优势。关于“还”,吴长安[10]共总结了其13种用法,而反预期用法只占了两席(“反而”“竟然”)。我们对BCC语料库的520条文学语料与578条报刊语料进行了逐个筛查,发现当“还”与“挺”组合为“还挺X(的)”且重音在“X”上时(1)少数重音不在“X”上的句子在表达上也有反预期意味,例如:“全系统利润连续滑坡,由1.1亿元降至9000万元又跌到6000多万元。其实,与所有国有企业一样,近十多年来,一轻也跟着改革的大势不断前进着,放权让利、利改税、实行‘两保一挂’承包经营责任制、贯彻《条例》,哪一环也没漏掉。这些改革,都时间不等、程度不同地对企业发展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少数企业目前日子也还挺好过。”(《人民日报》1994年4月7日)这句话的背景是全国利润滑坡,而在这个时候少数企业的日子却是好过的,也就是说本不应该好过,此句依然体现出了反预期功能。我们认为此处的重音不同是因为有“也”,去掉“也”之后,反预期功能依然存在,重音转移到“好过”上。,反预期的概率为100%。

Goldberg[11]认为,假如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的配对,而且C的形式或意义的一些方面不能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部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完全推知。我们将“还挺X(的)”作为构式的原因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副词“还”和副词“挺”虽然均具备一定的反预期功能,但出现反预期的概率不足五成或不是其主要功能,而“还挺X(的)”的反预期概率几乎为100%。例如:

例3:陆小艺跟进去,把门关上,提高嗓音道:“你喝了这么多酒,酒后驾车,还挺有理的。”(柳建伟《英雄时代》)

例4:有一次他让我看一些女人照片,评论谁漂亮,我指着一张男人照片说,这个小伙子还挺漂亮的。(王小波《东宫·西宫》)

例5:余先生表示,看见各种各样漂亮的落叶,就忍不住捡一些带回来,试着做创意画,没想到做出来家人还挺满意,就越做越多。(《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5日)

第二,而“还挺X(的)”中的“X”多数为非贬义词,且褒义词偏多。这是通过目前的研究无法推知的。我们筛选了“X”为形容词的例子,结果如表1所示(括号中的数字为出现次数)。

表1中形容词共有172个,形容词用例共有292个,其中纯粹有贬义色彩的词只有5例(2)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失望、复杂、凶、麻烦、恼火、失望、伤心、费事、可怜”等看起来也像是贬义词,但是实际上是对某个事态的客观叙述或必然结果。比如“失望、恼火、伤心”是当前事态的结果低于计划的预期产生的必然结果,但这并不代表当事者本人有什么不足。而“复杂、费事”也是对客观状态的描述,比如“教育现象十分复杂”“操作过程太费事了”等等。“凶”本身有“厉害”的意思,在语料中表现为此义项。“可怜”是指一个人值得怜悯,并无好坏之分。:顽固、傲慢、粗鲁、保守、挑剔。贬义色彩用例占形容词用例的1.7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表1 “还挺X(的)”中“X”为形容词的例子

第三,“还挺X(的)”的句子整体会有感情色彩的附加,且当其表示评价时,则多数表现为正向的感情色彩。Lyons[12]739认为:说话者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会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还挺X(的)”即为Lyons所述的这种主观性的表达。而且当待嵌物“X”为中性词时,“还挺X(的)”的感情色彩偏向于正向感情色彩表达,这是从已知研究中无法推知的。例如:

例6:我一点都没察觉,擦完脸我把毛巾往盘子里一扔,拿起骰子拼命摇了三下,掷出去一看,还好,点数还挺大的。(余华《活着》)

例7:那社稷坛上按方位嵌填的红、黄、黑、灰、白五色土,还挺准确的哩!(《人民日报》1987年4月21日)

例8:今天还挺意外的,竟然能记得在十一点十一分准时发信息过来,不错嘛...(微博用户:雷神--绵延时光为等一个答案)

例9:是不是视力不太好又不敢戴眼镜?视力没问题,你看着斜是她给我送秋波呢。是么,还挺会的。(王朔《无人喝彩》)

例10:那个去农村的破车还挺写实的,80年代的公路确实差。(微博用户:洛梅笙的回复@辉月_初七)

例11:零点乐队成员再唱老歌《相信自己》,但是不少网友表示零点乐队什么时候主唱不是周晓鸥了?!新主唱声线还挺像的。(《柚子娱乐》)

“大”“准确”“意外”“会”“写实”“像”本身不具备感情色彩,但在句子中呈现出了积极的感情色彩,说明“还挺X的”可以赋予正向的感情色彩。

综上,“反预期概率极高”“待嵌物非负向词语多”“主观感情色彩强烈”“整体表达偏向于正向立场”是从已知的研究中无法完全推知的构式判定要素。所以我们认为,“还挺X的”是一个构式。

三、“还挺X(的)”的压制问题

“X”位置上不仅能出现形容词成分,还可以是动词性成分。例如:

例12:虽然从身体到心理都非常疲惫,但是“真的就是打一场少一场的比赛,还挺珍惜的”。(《人民日报》2016年3月31日)

例13:虽然这期好妹妹淘汰了,但还挺期待他们节目之外火花碰撞的。(《芒果娱乐》2020年5月21日)

例14:摄像大哥你还挺懂的,镜头很会切。(微博用户:日常夸你)

以上的例句“X”均为动词。

我们还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虽然可以说“还挺珍惜(的)、还挺期待(的)、还挺懂(的)”,却不能说“还挺不珍惜(的)、还挺不期待(的)、还挺不懂(的)”。“还挺不珍惜(的)、还挺不期待(的)、还挺不懂(的)”虽然在语法上可以成立,但是我们搜索不到这样的用例,而且在语感上也非常奇怪。也就是说这样的例子在语用上是受限的。但是此时如果将“还”去掉,则可以成立:“他挺不珍惜那个女孩儿、我挺不期待他能通过考试、我挺不懂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上文我们曾说道,“还挺X(的)”偏向于正向感情色彩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到,当构式“还挺X(的)”与词项发生冲突时,构式的正向感情色彩占据了上风,使得词项具有了某种限制。王寅[13]322指出,当动词义与构式义不完全一致或相冲突时,构式常会迫使动词改变其论元结构(增加或减少动词的论元数量)和语义特征。也就是说,此处构式压制了词项,使得许多含有消极意味或否定积极意味的词项无法进入该格式中。

施春宏[14]13提到,构式压制的理论在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凡是构式与其组构成分之间或构式中不同组构成分之间在句法、语义等特征上存在某种冲突并最终得到有效解决而实现构式语用和谐的,都可以看作构式压制。那么,基于这种观点,即便“X”项上不是动词性成分,而是形容词或名词性成分,也可以看作是构式压制。

由于“挺”是程度副词,所以“X”位置上的成分一般表现为具有形容词功能的成分。上文也说到,形容词的感情色彩多为正向,而负向感情色彩极为稀少,我们认为这是构式对词项的压制。当“还挺X(的)”中的“X”为名词性成分时,最能体现出构式压制的作用。我们检索了BCC语料库中所有“X”为名词的用例,发现无一为贬义,以下是所有的名词(不包括名形兼类词):文艺、内涵、温情、风情、MAN、潮流、艺术、效率、美貌、爷们儿、山寨、绿色、DJ、女人、创意、智能、乡村(“简朴”义)、热血、理性、贼(“灵巧”义)、良心、个性。

我们还搜索了关于“还挺爷们儿”“还挺女人”的用例,发现有很多,但是却不见“还挺娘的”用例。语法上来讲,“还挺娘的”没有问题。但是,当我们形容一个人“娘”的时候,多半是形容一个男人不像男人,其实是偏于贬义的。而“还挺爷们儿”“还挺女人”是在夸赞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所以可以成立。类似的用例还有很多,比如“挺垃圾的、挺敷衍的、挺没良心的”可以成立,但“还挺垃圾的、还挺敷衍的、还挺没良心的”不能成立。正是因为构式压制,所以多数负向评价的“还挺X(的)”不能成立。

四、“还挺X(的)”的构式义

(一)“还挺X(的)”的构式义

我们将构式“还挺X(的)”的构式义总结为:多为非负向的反预期主观性表达。

关于反预期功能,无论是正向表达还是负向表达都不影响此构式的反预期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关于正向评价,在本文中指说话者在说话时呈现出对事态的赞美、同意、亲近等明显带有褒义性质的评价。所谓“多为非负向评价”,是因为上文说的“顽固、傲慢、粗鲁、保守、挑剔”等词明显具有贬义性质的评价。它们应属于语言中的“特例”。陈承泽[15]认为:“其于微少之例外,不足以影响文法全部者,置之。”而且上述带有“顽固、傲慢、粗鲁、保守、挑剔”的语料均出自外国的文学作品中的汉语译文,语言的本土化色彩偏弱,译者多少会受到外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在目前的本土语料检索中,除翻译作品外,我们还没有发现“还挺X(的)”中的“X”是完全贬义的成分。

(二)“还挺X(的)”的反预期表达分类

“还挺X(的)”的反预期表达可分为言者评价、言者态度、补充程度三类。

1. 说话者对某人、某物、某事的主观评判

(1)表赞美

所谓“表赞美”,就是对人物、事件、事态等的赞美。也就是狭义上的正向表达。语料中多数都是赞美式表达。

例15:毕刀没想到老头还挺风趣的,而且思维敏捷,精神就聚集起来。(毕淑敏《预约财富》)

例16:他在业余之暇,帮着编一本在香港出版的旅游风光的杂志。稿费付给港币,还挺丰厚的呢!(李国文《世态种种》)

以上两例均表现为对人或事的赞美。但是,例15中的反预期也有可能是因为“没想到”这个成分造成的。而且例15中,说老头不仅风趣而且思维敏捷,体现的是“还”的增量功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此处“还”的增量功能凸显,却依然出现在反预期的话语中,所以这种反预期可以是“还挺X的”本身起作用,也可以是反预期的话语语境起作用。

(2)表调侃

所谓“表调侃”,就是说话者对人物、事件、事态等进行调侃。出现调侃一般来说是说话者与听话人关系要好、说话者对某物喜爱、说话者觉得某事件有趣等。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调侃也属于正向表达,这种正向表达是广义上的。调侃式中的“X”位置上的成分可以是中性或贬义的。

例17:小弟红着脸说:“你穿什么都好看。”何丽萍说:“你还挺会奉承人呢!”(莫言《爱情故事》)

例18:“对!叫你来就得来,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他的一个同伙帮腔说。“咦,瞧她架子还挺大的呢!”“装模作样罢咧,哪有姐儿不爱钞的?”“对,对,她们不就是干的收钱卖货的营生么!”另外几个也七嘴八舌地说。“哈哈哈哈!”更多的人哄笑起来。(刘斯奋《白门柳》)

例19:有一次他让我看一些女人照片,评论谁漂亮,我指着一张男人照片说,这个小伙子还挺漂亮的。(王小波《东宫西宫》)

例17中的“奉承”是贬义词,但明显说话者是很开心的。例18的“架子大”是贬义词,但后边的笑声证明了此处的“架子大”是对这个“姐儿”的调侃。所以这里的“还挺X(的)”都不应该是负面评价。例19的“夸小伙子漂亮”很明显是在“插科打诨”,也是调侃语气。所以调侃式的本质是说话者与听话者关系要好或觉得某事很有趣,从而在语境中浮现出来的意义。

(3)表惊讶

所谓“表惊讶”,主要是说话人对某件事表达惊讶的情感态度。当然,这里的惊讶式表达是为了和赞美式和调侃式加以区分。这类从表面上看不出任何感情色彩,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消极意味。

例20:那好像是春天,天还挺冷,还得穿大衣。(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例21:今天早上上班路上看到一个很高的帅哥带着个黑色毛线帽,其实今天杭州还挺热的,果然帅哥美女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微博用户:mimi去冰七分甜)

例20和例21从表面看不出说话者带有怎样的情感,但是如果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正向表达。比如例20,说话者在叙述时想给听话者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春天按理说应该暖和了,但是还得穿大衣”。例21也一样,说话者最后还发出了“帅哥美女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感叹,其原因就是“热天戴了个厚帽子”。这两者的共同点都是说话者主观上想给听话者传递一个“有趣并出人意料”的新信息。换句话说,说话者要先认为新信息“有趣”,才会说出“还挺X(的)”。所以从广义上来讲,依然属于正向表达。

以上三类,前两类是典型的正向表达,第三类是隐藏式的正向表达。它们的前提是“还挺X(的)”是表示对某人、某事、某物的评价,这类正向表达是在我们所掌握的语料中占主要比重的。但是,也有一些特例:当“还挺X(的)”表示的不是评价,而是说话者的态度或表示程度深时,整段话语的立场是可褒可贬的。

2. 对已知信息的程度作补充说明

这类可以作补语,也可以在复句中充当后一分句。此时正负立场均可。例如:

例22:你哥结婚了?孩子都三岁了,嘁,没出息!什么呀?小日子过得还挺来劲。(王朔《许爷》)

例23:6月份偶然到医院去查血糖,原来是患了糖尿病,而且还挺严重。(《文汇报》2001年7月17日)

例24:李宇春《无价之姐》vlog,蓝色假发除了搞笑还挺好看的诶。(微博用户:娱乐硬核妹)

例25:出10万元上下的多是一些私营小企业,又想少花钱,又想多办事,这种价位的二手桑拿车,不仅使他们买得踏实,用得省心,而且还挺有面子。(《文汇报》2004年5月11日)

例26:这部剧我可以靠罗云熙的脸看完,更何况剧情还挺不错的。(微博用户:潘潘爱霖霖)

例27:我当时觉得朋友讲的很有道理,而且还挺“唯物”。(《人民日报》2000年8月19日)

在补充说明时,构式的反预期功能表现得明显偏弱。其主要是因为待嵌成分的感情色彩表现为同质,即要么都是正面的,要么都是负面的。比如例25中的“踏实”“省心”和“有面子”都是顺说,单独拿出来讲都是褒义的。那这些是否属于“特例”呢?

事实上,这些表达增量的用例都需要考察上下文或社会背景等因素,而不能只因为这句话而得出片面的结论。这里的反预期的管辖范围不是在本句中,而是针对上文提及信息、社会背景信息、特定人群的思维、自然逻辑而作出的反预期表达。因为对已知信息补充并不一定是对同一个句子中的成分作补充。拿例25来说,则需要考察“踏实、省心”和“有面子”是否是绝对同质的。根据上文“少花钱”“多办事”的逻辑,“踏实、省心”侧重表达的是“少花钱”,而“有面子”侧重“多办事”。两者在自然逻辑上是冲突的,所以不违反构式的反预期规律。

再拿例27来说,“有道理”和“唯物”单独拿出来也是褒义的,如果我们还原本句的上下文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以下是全文:

这位朋友就开导过我:这是由地理环境和气候决定的。四川在岭南,炎热潮湿且有瘴气,吃辣才能避暑去湿免瘴气之害。川人自古好吃辣,原因在此。朋友见我将信将疑,又补充道:不仅吃,其他方面也都与地理环境有关,你看舞蹈,俄罗斯舞蹈就猛蹦猛跳猛翻跟头,他们那儿冷,不猛跳猛蹦行吗?脚冷!你看印度、印尼、泰国的舞蹈,多柔软,多缓慢?那儿太热,再猛跳猛蹦受得了吗?我当时觉得朋友讲的很有道理,而且还挺“唯物”,就“把棒槌认做针”了。

划线句的解释是较为“唯心”的,此时听话人就会预设说话人接下来说的话也是偏“唯心”的。而后说话人作出了相对“科学”的解释之后,听话人才会觉得和预设的不一样,才会说出“还挺唯物”。此处的反预期针对的是上下文。

再比如:“老王头踏实、热情,还挺健壮。”“踏实、热情、健壮”单独拿出来都是褒义词,但是人们的固有思维很少会将“老”和“健壮”联想到一起。即使是在科学当中,“衰老”通常也会和“身体机能下滑”联系到一起。此例则是反预期针对固有思维。所以我们认为,反预期与增量是不冲突的。反预期的管辖范围可以小至本句,大至自然逻辑。

五、“还挺X(的)”的重音问题

很多在形式上表现为“还挺X(的)”的用例实际上并不具有反预期功能。我们认为这是组合次序的问题。当“还挺X(的)”表现为反预期时,组合形式为“还挺+X(的)”,此时重音落在“X”的某一音节上;而“还挺X(的)”表现为情态确认时,组合形式为“还+挺X(的)”此时重音落在“挺”上。例如:

例28:我还挺喜欢这个节目的,第一季的时候看到阿兹海默症老人的生活,上季的小敏爷爷回归忘不了餐厅了。(微博用户:七百里加急递煎饼)

这个句子有两种理解,如果重音在“挺”上,那么此句表示强调,发挥的是“挺”的情态确认功能,也就是所谓的“强调”。此时的“还”可以删掉,其基本语义不变。另一种理解是重音在“喜欢”上,此时“还”不能删除,“还挺X(的)”表现为反预期功能。这种理解必然有一个预设,那就是听话者或社会共享信息是“不喜欢”这个节目。

例29:俺爹走到俺的跟前,踢了俺一脚,骂道:“滚起来,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没事的时候还挺孝顺,怎么一到了紧要关头,就成了这个窝囊样子?”(莫言《檀香刑》)

再看例29,此处重音一定是在“挺”上的。如果把重音放在“孝顺”上,整个句子的语义就会让人难以捉摸。但是,此例是出现在反预期话语语境当中的,所以无论重音在哪里,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反预期功能。也就是说,重音在“挺”上时,去掉“还”的句子依然成立,句义不发生改变。此时表现的主要是“挺”的情态确认功能,其反预期功能较弱(3)重音在“挺”上时,反预期功能较弱,但是并不代表没有,因为“挺”也具备一定的反预期功能。。如果重音在“X”中的某一个音节上,那么此时反预期功能为主导。

六、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还挺X(的)”作为一个构式的功能与分类。“还挺X(的)”主要的功能是说话者对于当前发生的事态做出反预期的表达。但是,构式“还挺X(的)”与单独出现的副词“还”和“挺”均具备反预期功能,这就导致个别时候会出现重叠的现象。比如“我还挺喜欢你的”和“我还挺喜欢你的”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反预期。应该说,两种反预期的异同单从书面的文字上是无法判断的,其中的奥妙还需要通过语音学上的调查作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用例重音构式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单词重音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