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垦视域下西迁锡伯族服饰变迁研究*
2022-04-26赵雅晶万朝林
赵雅晶 万朝林
(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2021年1月和2021年5月,我们共计两次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进行民俗调查,使我对锡伯族服饰有了直观的了解机会。清代锡伯族的西迁历史为锡伯族的服饰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锡伯族的服饰文化是锡伯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展现。对锡伯族服饰的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了解锡伯族过去、现在和未来服饰文化背后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审美变化,因此带着这个任务,我走访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对锡伯族服饰的变迁做了一些调查,重点了解锡伯族服饰文化的保存和使用现状,主要通过在察布查尔自治县图书馆、文化馆等对锡伯族西迁后资料的收集来概述西迁前的变迁,以及探访一些在锡伯自治县土生土长的锡伯老人对锡伯族服饰的变迁的看法,谈锡伯族西迁后在屯垦戍边视角下服饰的变迁。
一、西迁前服饰变迁概述
锡伯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游牧民族,早期长期迁徙,以狩猎、采集、渔猎为生,一直生活在北方的寒冷地区,锡伯族祖先早期在大兴安岭时就善于骑马射箭,本为游猎民族。由于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锡伯族早期的服饰多就地取材,衣料是以各类牲畜野或生禽兽毛皮为主,鹿、猪犴等各类牲畜或野生禽兽的兽皮为主,制作服饰用作衣裤所需,宽大遮体,比较注重防寒保暖、遮挡风沙和抵御恶劣天气。
明末清初时期蒙古部向南迁移,锡伯人所在的伯都讷为科尔沁纳贡奴役,被编入科尔沁蒙古十旗,受蒙古游牧生活的影响畜牧业发展发达,锡伯族服饰文化也受到蒙古族影响。自顺治二年至康熙十一年(1645-1672)间,清政府每年都派人到黑龙江地区向锡伯、索伦人等易取貂皮物,在与清政府的交易下也获得了绸、锦缎、绷緞、纱、纟彭缎、纱、佛头青布、布头等。锡伯人也经常在盛京、吉林乌拉等其他地方贩卖牲畜、皮革,购置生产用具及生活用品。此时锡伯族在制作加工方面落后,除了以渔猎、畜牧耕植交换,由于生产能力有限,不惜偷盗满足自身需求。《柳边纪略》云锡伯地方“特以地属外番,劫夺公行,不能禁”此时锡伯族的服饰还是以打猎而来的兽皮为主,由于制作加工落花,日常生活所需的衣物布匹、棉花等只能通过易货与朝贡获得,使得偷盗案件层出不穷。
康熙三十八年至四十年(1699至1701),为了加强对锡伯族的统治,清政府将锡伯族南迁至盛京和京师等地,由于周边农业生产技术成熟,锡伯族农业生产迅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乾隆二十九年锡伯族官兵携眷西迁伊犁时盛京将军舍图肯奏称“锡伯人居彼年久,早弃畜牧之业”在清政府迁移后,受生活环境的变迁和周围民族的影响,南迁的锡伯人和西迁的锡伯人逐渐放弃渔猎和畜牧业,开始专意务农。锡伯族被编入满洲八旗后,由于长期受满族八旗兵的影响,服饰受到满族文化影响,吸收了满族服饰的文化元素,较早的改穿了女真(满族)服饰,服饰逐渐与满族服饰接近,男子服饰与满族旗装样式基本相同,身穿长袍马褂,脚踏长筒靴,头戴圆顶帽。
二、锡伯族西迁对服饰的影响
清代锡伯族西迁后,在地理位置和生产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变化,在完成清政府赋予的屯垦戍边任务时,与新疆各民族休戚与共,使锡伯族服饰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新疆伊犁地区防务空虚,乾隆二十九年清政府从盛京15处地方拣选锡伯官兵1020人携带眷属共计5050人西迁新疆伊犁。
1.地理位置变迁与服饰
在接到清政府命令后,锡伯军民服从军令,告别亲人,离开家乡踏上西迁伊犁的征程,一路克服艰难险阻,长途跋涉5200公里,历时一年数月,最终到达了新疆伊犁河南岸。西迁前锡伯人所居住的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气候最寒冷的地区,冬季天寒地冻万里雪飘,人们不适宜外出活动更无法耕种,西迁锡伯族主要分布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原称河南)、巩留等地,气候比较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西迁之后,便开始屯垦戍边生活,屯田时间比放牧更多。地理位置的变迁也使得锡伯人服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首先锡伯人在伊犁的服饰较在东北要薄很多,其次在西迁后完全从事农耕活动,服饰更加便捷。留在盛京的锡伯族服饰有动物皮毛等种类较多,处于新疆伊犁偏远地区的锡伯族服饰种类较单一,除了锡伯营下发的用作衣物的布匹,普通百姓只穿得起手工纺织的粗布。
2.周边民族变化与服饰
锡伯族服饰与周边杂居的众多民族都有不同程度的交融。在政治方面,锡伯族曾隶属于科尔沁蒙古,后来被清政府抽出编入满洲八旗,同部分锡伯族一起移驻齐齐哈尔城的还有达斡尔族,后又一同南迁盛京,逐渐融合在锡伯族中。在经济方面,锡伯族与蒙古族、满族、汉族都有一定的交往关系,康熙三十一年,锡伯族人奉命赡养躲避战乱而逃到黑龙江地区的巴尔虎蒙古人,此外满洲、蒙古和汉军经常到锡伯地方购买马匹和粮食,清政府每年派人到锡伯人等地换取貂皮等。在文化方面,清政府鼓励支持学习满文满语,锡伯族普遍精通满语和蒙语。锡伯妇女还与满族、达斡尔族、汉族、鄂温克族等相互缔结姻缘,在东北时与周边民族有不同程度的融合。“服饰与达斡尔同”“服饰与满族同”。西迁之后的锡伯人在伊犁河南岸修建锡伯营,与满洲、索伦、察哈尔并称为“伊犁四营”,在执行军事任务和屯田的过程中与其他三营密切交往,还与周边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达成友好的睦邻关系。在东北时锡伯族主要吸收蒙古族、满族的服饰文化,西迁之后,除了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逐步交融,还受到周边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服饰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元的服饰文化因素。
3.“屯垦戍边”的军事任务与服饰
锡伯军民西迁前,在盛京周边的锡伯族已经开始“专意务农”,但其他地方的锡伯族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渔猎和畜牧业,西迁之后清政府赋予锡伯族的主要任务是屯垦戍边。驻守锡伯营在伊犁河南岸修筑的8座城堡,驻守19座卡伦外,还承担南疆喀什噶尔至北疆塔尔巴哈台之间两千多里长的边防的换防任务,同时还巡查布鲁特和哈萨克游牧地界,屯田自给。驻守锡伯营的8座卡伦,不仅维护了锡伯营的内部安定,8个锡伯营城堡的独立空间也使得锡伯族西迁后锡伯军民的服饰在受到个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后在一定程度上仍较好的保留自身传统的服饰元素。
驻守卡伦和换防台站是锡伯营最首要的军事任务。清代卡伦是全疆军政卫戍安保体系中的前哨基地,具备提供情报和协助大部队作战的功能,锡伯营主要换防的台站是塔尔巴哈台和喀什噶尔台站,塔尔巴哈台内满洲、锡伯换防官兵,二年一换,每年换一半。在锡伯族西迁前锡伯族服饰便与满洲相似,此外换防任务使锡伯人与满人密切接触,服饰更加相近。喀什噶尔在新疆的南疆地区,在驻守喀什噶尔的过程中,与当地维吾尔族居民紧密生活,学习维吾尔语与维吾尔族人民友好相处,吸收维吾尔族服饰文化特色。锡伯营还有一项重要的军事任务是巡查布鲁特和哈萨克游牧地界。锡伯营每年派60余名官兵,与满洲、索伦官兵一起,分队巡查布鲁特和哈萨克游牧地界,在完成军事任务的同时与满洲及索伦官兵朝夕相处。在执行军事任务的过程中,与周边汉族、满族、达斡尔族、索伦、维吾尔族、满族、哈萨克族等各民族朝夕相处,服饰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周边各民族服饰的影响。
三、西迁锡伯族服饰变迁
西迁至新疆伊犁河南岸聚居的锡伯族,由于屯垦戍边的政治任务,发展成了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模式,完全变成了农耕民族,在服饰上和在东北时发生了一些变化,并随着时代不断变革。
1.款式变迁概况
清代中后期,汉族和满族的服饰文化元素逐渐融入了锡伯族服饰中,到了清末,锡伯族服饰已与满族服饰同并与汉族服饰相融。锡伯族妇女过去以宽松的直筒长袍为主,汉族妇女上衣下裙的流行也逐渐为锡伯族妇女所接受,服饰的样式及品种也越来越多。
民国时期,东西文化交融,由此也引发了服饰变革,男士开始注重体态美女性开始注重曲线美,中山装和旗袍在中国流行开来,锡伯族服饰样式受其影响,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长短,开衩的高低,使锡伯族服饰彻底摆脱了旧风格,紧跟风尚。但男子会换上传统服装,女人依然穿着传统的锡伯族传统服饰。
传统的锡伯族服饰结构包括长袍、坎肩、腰带、围腰、礼帽、腿带、布鞋以及配饰香囊、烟袋等,种类繁多。锡伯族男子喜穿左右开衩的右衽大襟长袍或对襟短衫,颜色大都以青、蓝、棕、黑等深色为主。锡伯族年轻女子服饰款式各式各样,有各色花布和方格布,旗袍多镶绲边还搭配坎肩、绣花鞋等。锡伯族年轻妇女仍喜欢在过节或聚会时穿旗袍,长袍马褂、礼帽、坤秋帽等锡伯族的传统服饰在新疆锡伯族老年人中也仍保留着。
今天,锡伯族日常服饰已经与汉族相同,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大街上没有人把锡伯族传统服饰作为日常服饰来穿,但锡伯族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在民族节日或舞台表演时穿上锡伯族来源于传统服饰的艺术服装,是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演变,女性服饰一般都为内外两件,在裙外多套一件马甲,并增加了头饰,有的在裙摆上绣有蝴蝶等图案,还有跳萨满舞蹈的萨满裙等。厚重的锡伯族服饰已成过去式,简单时尚,舒适便捷,在大大小小的锡伯族民族服装店里,锡伯族服饰和图案已不局限于传统,锡伯族文化元素不再是唯一,现代化元素越来越多,如流行的动画人物、流行的英文字母的印制等,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多元文化元素不断融合。
2.织造技术变迁
19世纪40年代后,洋布、洋纱为原材料的洋装传入中国,但远在西北边疆地区的锡伯族相当长的时期内,自己种植棉花和麻,通过传统的手工制作粗布成衣服。
1942年11月底,锡伯族从东北西迁伊犁的第一百六十个年头,锡伯族建立了第一个半手工、半自动的棉纺织厂。由于当时伊犁地区的棉花产量并不多,而农户种植的棉花主要都用来给自家制作棉衣棉被,因此早期纺织厂主要是从南疆吐鲁番等其他地区购买棉花,用来生产布匹,主要有:伯克孜木(类似绸缎的一种布料),厚、薄不同规格、不同样式的褡裢布,还有用胡麻纤维纺织的亚麻布,黄麻布和绮绸。这些生产出来的布匹较好地解决了锡伯营军民和现察布查尔县区的各族群众穿衣难的问题。此时锡伯族的织造技术才得到了初步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本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逐渐被机器化生产所取代,今天锡伯族的服饰大多数已不再是手工织绣,已经发展成了机器织绣。
3.服饰样式变迁
早期锡伯族主要生活在东北地区,服饰的原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对自然资源的充分挖掘,多穿兽皮。明初棉花在全国推广开来,清时期锡伯族不再只穿厚厚的动物皮毛,清人方式济在《龙沙纪略》中记载:“四时皆寒,五月始脱裘……七月则衣棉矣。”此时东北地区的人已衣棉服。清代服制改变,从公服开始逐渐推向常服,强令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的要求全国男子更装,女子更装是逐步实现的。清代顺治帝颁布《钦定服色肩舆条例》,废除了浓厚汉族色彩的服饰,沿袭满族祖制大力推广满族服饰,要求男子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筒靴,平民普遍服用旗装。后来满族人的长袍马褂也变得不再方便,他们逐渐借鉴了汉族的服饰的特点,短褂长裤也开始走进锡伯族人的生活,夏天穿平底布鞋,冬天穿一种叫“扎布萨布”的毡棉鞋。锡伯族的妇女擅长刺绣,她们把普通的布料巧加修饰,使其更加美观。锡伯族被编入八旗后,受到满、汉、蒙古文化的影响,吸收满、汉、蒙古刺绣的工艺技术,使现今锡伯族的样式也具有了满、汉和蒙古的文化特色。
4.服饰功能变迁
锡伯族早期的服饰主要是为了遮体和避寒,被编入满洲八旗后,由于清朝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各族军民满文的使用与传承、由于长期受满族八旗兵的影响锡伯族传统服饰较早的满族服饰进行吸收,与满族服饰接近。
西迁后为了戍边驻防的需要,锡伯军民的城堡一般选建在河谷地带,夏季酷暑、冬季寒冷,昼夜温差较大。锡伯族服装也受到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夏季透气防蚊,冬季宽松厚实。清代在伊犁屯垦的锡伯族老兵,一般外穿长袍(冬天为棉的),脚穿白袜、布鞋,扎裤脚,头戴瓜皮帽。
现今锡伯族早已没有戍边驻防的需要,锡伯族男女老少的服饰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几乎所有人平时都穿着汉族服装,但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有为节日庆典、祭祀等活动准备的锡伯族的传统服饰。
小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锡伯族的服饰文化也在经历着变迁。时至今日,锡伯族西迁节、锡伯族刺绣、锡伯族弓箭文化等已陆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锡伯族西迁历史为锡伯族的服饰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屯垦视域下锡伯族服饰承载着锡伯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随着时代而不断融合与变迁,其服饰文化的审美活动也变化常新,从而构成了丰富的锡伯族服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