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民族院校的唐卡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实践研究*

2022-04-26项尖卓玛才卓加

大众文艺 2022年7期

项尖卓玛 才卓加

(青海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青海西宁 810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唐卡的传承模式从传统身口相传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为主到现在的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的教育模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非遗传承的发展在空间上具有局限性。传承人的理论知识、创新理念显得单一,无法为唐卡领域提供技术及理论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制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是其中一项针对非遗传承人再接受教育的重要政策。

一、依托民族院校开展非遗培训班的意义

非遗代表着一个民族,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更是身份的象征。像唐卡就是藏族极具特色的宗教产物,更是被世界认可的艺术品。唐卡所具有的颜色鲜明、线条流畅的艺术风格,及其飘逸、绚丽、崇高的美学风范,成了艺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脉络。但是,现如今唐卡面临靠模仿、临摹、照搬别人的作品才能绘制出来,既没有传承人自己的想法,更没有创新可言。因此,高校与民间传承人群的结合,不仅能让传承人将传统技艺与新进理论进行融合,还可以让中国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中持续发展。“研培计划”是新的传承方式,它弥补了唐卡传统身口相传的家族、师徒传承方式的不足。在保护非遗,包括唐卡技艺及传承人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5年启动非遗传承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该计划是《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作为民族院校院校,青海民族大学成了青海省第一个开展唐卡研修研习培训班的试点院校。自2015年至2020年针对唐卡传承人举办了五期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共培育了近三百的非遗传承人,其中主要以唐卡为主。

本文将2019年依托青海民族大学举办的唐卡培训班作为田野调查点,参加本期培训的学员有20人。根据地区和唐卡分类,此次培训班学员20人可分为5个地区,4种唐卡种类。从学员生源地来看,参加研培班的学员来自同仁、尖扎、化隆、果洛、玉树;从年龄结构来看,主要为18岁至50岁,百分之80的学员偏向青少年;从学历看,没上过学的5人小学2人,初中4人,高中5人,大专3人;从性别来看,男女比例失衡,男性为百分之90。

二、唐卡传承人群研培成效分析

1.培训方案中的课程特点

根据培训目标,本着“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原则,为学员安排了七个课程板块。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知识、美术理论知识、传承人讲解、非遗保护现状与趋势、青海古代佛教艺术、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实地考察等内容。课程体系中有色彩基础、素描基础、工笔画等基础技能课程,又有唐卡风格及作品欣赏、青海古代佛教艺术、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唐卡风格史、藏文化概论、藏族美术简史、藏传佛教常识等理论课程,还有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图案等创新性课程,以及在海外收藏精品唐卡、青海唐卡传承与保护等极具行业前瞻的课程和讲座。参观青海省藏文化博物馆、青海省美术馆、最后是敦煌考察。唐卡培训班的课程是在相互学习的教学态度上实行的,教师与学员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因为在技艺方面传承人是老师,在授课的同时教师也在充当着学生的身份。结合传承人设计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非遗文化,异化唐卡技艺,而是为了引导唐卡传承人群能在理论知识、自主学习、勇于创新、传承技艺等方面有所认识和改观。更是教会他们用在培训中学到技能将自己绘制唐卡的过程记录下来,以便后人学习宝贵的第一手原生态教学资料。

2.民族院校师资及教学质量

民族院校最好的一点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资源丰富,拥有众多与非遗或唐卡专业相关的资深教师。担任2019年第5期教师有青海民族大学教授佰果、赵强,副教授夏吾端智、胡青华,讲师王怡潇、杨桂香等资深专家。青海民族大学作为青海三所高校中唯一开设唐卡专业的大学,每年都培养出优秀的唐卡传承人。毕业学生中一直从事唐卡行业的,开办画院,经多年努力成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如19级毕业生多杰加,他从2015年青海民族大学成为试点高校时一直担任助教及翻译工作,成了将民族院校和民间传承人完美融合的一个关键桥梁。作为这样的民族院校在与民间传承人群进行结合的过程中,不仅打造出了利于非遗保护及传承的平台,更是在学习和研究等方面发挥出自身对于非遗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培训班根据学员自身条件设计课程,邀请青海民族大学教授进行现场教学,并为学员安排懂藏汉双语的教师进行授课,为的是保障学员在培训实践中得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们结合以往给唐卡传承人群的教课经验,设计出适合唐卡传承人这个特殊群体的课程,以便学员们高效吸收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班合理利用民族院校丰富的专业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作为基本教学保障,结合各期学员的技能基础,加大和满足参培学员的培训需求。

3.唐卡传承人群研培成效

研培计划唐卡培训班的出现将传承推向了一个非遗保护工作高潮。截至目前,研培计划进展顺利,各界学者对此一致好评,包括每一位参加参加培训班的传承人群。这也说明了“活态传承”的主体是人,载体也是人,因为很多非遗是口传心授模式,研培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非遗传承人的自身价值在各界的关注中被认可和重视了起来,在此类的培训班中传承人对自我有了更高的认可。通过培训班的学习和实践,让每位学员深入了解和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历史文化。也理解唐卡是代表民族身份的产物,由此产生深刻的多元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自信。每位参培的唐卡传承人通过研培计划这个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州县上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互动和联系的机会。经过回访得知很多参加培训的到现在还在联系,探讨关于唐卡的任何问题。可见借此平台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或成为合作伙伴,这些都是唐卡培训班成效。该计划不论是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还是在教育事业中都是有可取之处的,它可以让传承人在理念和潜能上提升一个新的高度。但在实施研培计划的各个环节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空间有待提升。

回顾2015至2020年,对于青海省来说,依托民族院校举办的培训班所取得的成绩是可持续发展的。自2015年开始,民族院校承担起重要责任,以先驱者的身份在试点工作中竭尽所能。通过时间线与观察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此次跟踪观察唐卡班的20位学员,包括他们的迟到早退现象,对老师讲课时的认真态度,按时完成课后作业等问题得出研培安排和系列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分别访谈各个州县的传承人,了解到语言是他们能否及时吸收教师讲课内容的因素之一。通过分析课后作品获得约百分之九十的学员上基础课程有直接影响的信息,其余学员有间接影响。从整个时间线得出,学员对课时的安排存在异议,虽说对实践课表现为喜爱,但理论课对大多数的学员效果不算大,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导致无法做到自身绘画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三、唐卡传承人群研培分析

1.教师访谈

青海民族大学佰果教授承担培训班“非遗研培计划”唐卡班的理论课程,自2015年开始至今担任了五期培训班老师。他认为,理论知识和艺人技能是分不开的,一旦两者背道而驰,艺术将没有灵魂,艺人便不知唐卡的价值所在,传承将无法延续。院校与民间只有互相扶持才能再创当代匠人精神。经过这么多年与唐卡传承人交往中了解到每个民间传承人技艺是精湛的,甚至他们的工匠精神值得弘扬。他们大部分人从小跟着老一辈学习绘制唐卡,以此谋生,大家只知他们是画唐卡的,却没有冠以传承人之称。佰果老师强调,依托民族院校的培训班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成功的。学员们重视了自己的身份,把目光放远,将传承看得更重,培训班也做到帮助传承人提高其社会地位,使他们在靠自己的手艺谋生时并不只想着利益,更多的是尊严。老师认为,每期参培的学员年龄参差不齐,男女比例失衡,学历差距明显,但每个人态度积极、配合教学、认真学习任务。学员们有新接触的,有画了一辈子的,有大学专业是唐卡的,但每位学员的技法上都相当成熟,可见平时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也说明他们的民间老师实力不俗。对技艺上的理解与把握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理论知识方面摄取极少。通过接触新的领域,部分学员有想法和意愿在传统的唐卡中加入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元素,这是举办培训班的成效,值得肯定。佰果老师还提到,学员们虽然认真,但不够主动,这是他带过的每期学员的一个相似之处。他们更愿意动手去画,也不太想主动交流。如果学员们及时交换思想,培训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2.唐卡传承人回访

每期唐卡班的学员中都会出现某个地方的人数比其他县城多的情况。最开始的一期是60位传承人,其中占70%的传承人都是黄南的。这是因为“热贡艺术”的发祥地为黄南州同仁县(又称热贡,寓意为“金色的谷地”)。这里流传着一句话“家家有画师,户户画唐卡”,正因如此这片土地上就孕育出了许多著名的唐卡画师,也培养着年轻一代的传承人。来自同仁县隆务镇吴屯下庄的普化当周、索南昂秀的身份就比较特殊。普化当周表示自己是半路出家拜师,家族中没有画唐卡的。从高中开始就走上了画师这条路,期间有过质疑,想过放弃。因为一旦制作一幅画,就要花费少则三四月,多则半年的情况,期间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但在完成绘制之后,唐卡好的话就会被有缘人请走,以此得到的收入就可作为经济来源,还能为开画院或者出展有个基本保障。普化当周说自己是第一次参加研培计划唐卡培训班,这趟学习之旅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感受。以前他学习不好,半路选择成为画师除了想赚钱,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习成绩不理想,以他当时的成绩无法考上满意的大学。从没想到自己会有踏入大学校园像个大学生一样学习的机会,也是这个培训让他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他谈道自己的目标在发生变化,以前画唐卡除了自己的信仰就是赚钱,但现在传承这个词就印在了他的心里。

同是同仁县隆务镇吴屯下庄的索南昂秀是个家族画唐卡的传承人,他与普化当周不同,他有自己的画院,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有自己的徒弟,参加过很多画展和会议,在同行同辈中算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表示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体验大学生活,学习理论知识。他认为应该多举办此类的培训班,收益的群体不应该限制在人数上。很多画师来自民间,他们没有学历,甚至没上过学,别说听懂老师讲的是什么了,连汉语都听不懂,更别说用普通话正常交流了。所以在举办更多此类培训班的同时满足学员们因语言不通而邀请懂藏汉双语教师的要求。他还提到参加过很多培训,但高校和民间结合的培训是第一次参加,感受很深,收获颇多,要是有机会肯定会再次参加。

四、研培计划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是要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针对依托民族院校开展培训班以往一系列问题,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研培计划实施的目的。该计划除了保护非遗,还有将非遗传承下去的传承人。根据传承自身的短板设计课程,每期培训班都有百分之20的学员听不懂汉语,虽然有安排懂藏汉双语的老师进行授课,但需加强这块的不足。提前了解学员信息,方便安排翻译人员。另外聘请本省唐卡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为传承人群授课,能激励到学员们,并在技艺上有所提升。参加传承人研修研习班的学员来自各个州县,他们画的唐卡派系不同,风格自然也不相同,正因如此邀请的省级以上大师必须得是精通各个画派的人。其次增加参观考察类活动。就近参观非遗区域,全程让学员去观察跟自己所学技艺相似的可取之处,直观感受其他非遗的不同。最后是基础课,很多人都知工笔画、国画、素描等有相同点,但区分不开。必须做到理论与技艺两者结合,充分利用民族院校的师资力量将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真正做到符合实际,这样才能保护非遗。

二是对唐卡的创新与延续。不局限于临摹、照抄他人作品,很多学员都存在缺少创新理念。培训班就要做到提高唐卡传承人的文化修养,可以从素质、态度、责任等方面抓起。快速让传承人的文化修养有一个质的飞跃是有难度,可通过将课堂讲解与唐卡本身存在教育理念进行融合,让学员们真正了解到创新是可在认识自己已有的技艺中创造的,设计理念更是可以在重新认识唐卡的过程中探究出的。传承人在现代文化社会中需要具备优良的生态发展系统,这是为了让唐卡传承人做到将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传承,这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是文化的提升。

三是学员之间交流学习。培训班的学员来自不同地方,工作不尽相同,每个人都具有思考能力和学习主动性。部分学员拥有自己的唐卡画院或工作室,有的学员还带徒弟。论一个画唐卡的人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出师带徒弟,没有标准的年限,有的多则十几年,有的就几年,这取决于自己修炼的程度和对唐卡的认识。参培的每一个学员相互做进一步的交流,彼此分享成功经验,可以使他们在唐卡这条路上起到一个指导作用。经过5期的观察访谈,了解到每个学员擅长的都不一样。有人擅长描线,有人擅长上色,有人擅长勾画,有人擅长销售,各有特长和优势。互相交流是提升技艺的过程,理念上的交流更是必不可少,无论是创作理念或传承理念,还是销售理念。从宗教文化看,每件唐卡作品都有祈福避灾的效果。从艺术角度出发具有收藏价值。现如今每个艺术品都有内容支撑,每幅画上的人物都有其故事特点,因此在绘画时传承人需理解此画的理念,否则,依托民族院校的唐卡培训班实际效用不大。

结语

研究表明,当前依托民族院校的唐卡传承人群培训班出发点和效果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在计划与实践过程中,民间传承人的传统理念与培训班开设的先进理念存在互补性,在理论和技艺上提高了传承人的综合水平。理论课程让唐卡传承人获得了在理论和政策,绘画基础和传承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在基本的法律政策和市场营销,还有文化自信等意识方面有清楚的认知。民族院校将先进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培训课程中,这是依托民族院校培养唐卡传承人群发展各方面的有效策略。传统加创新,探索加实践的传承新模式,无论在非遗保护方面,还是在教育事业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且具非常好的示范意义。唐卡研培班带动更多心系非遗的传承人加入研培计划这个队伍中来,深刻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借助民族院校和民间的融合促进非遗发展,推进唐卡的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研究课题。

注释:

①②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相关文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