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京族民歌的英译初探*
2022-04-26黄菲菲
黄菲菲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
京族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防城港东兴市江平镇的巫头、万尾、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民歌是京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传统民间音乐,反映了京族人民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本质,在京族地区世代流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2012年,京族民歌入选第四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可见在官方层面政府对京族民歌的重视。英译京族民歌,让世界人民了解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彰显我国的文化自信,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一、京族民歌的概况及特点
京族是在越南普遍使用拼音文字之前迁移至中国的,因此京族的古籍多用喃字来记载,而京族民歌过去是没有文字记载的,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流传至今。经过有关专家的整理编写,目前已有《京族史歌》《京族哈节唱词》《京族字喃传统民歌集》等出版。京族民歌体裁种类丰富,几乎涵盖了京族人家所有的生活领域,按照内容可分成八个部分,包含礼俗歌、海歌、文化文艺歌、家庭感情歌、情歌、劳动歌、道德教育歌及儿歌。
由于与壮、汉等民族长期友好的文化交流,京族人不仅能用京族语演唱也能用粤方言演唱,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使得京族民歌独具特色。京族民歌的曲调有30多种,调式变换多样,其歌词一般为六、八言,京族人称之为“唱六八”。旋律上强调四五度跳进和五声性级进,这就使得京族民歌在演唱时委婉、深沉,独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颇具代表性的有《哈调》《进香歌》《过桥风吹》《摇篮曲》以及京族和壮族布傣支系两地民间共同流传并世代传唱的喃字叙事长歌《宋珍歌》。
二、京族民歌外译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学界对中国民歌的翻译研究较少,国外学者多关注本土民歌的研究,如苏格兰民歌、乌克兰民歌、美国民歌等。有一些外国学者通过中国民歌探讨了中西文化的对比差异。如汉学家Victor H.Mair &Mark Bender在专著《哥伦比亚中国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选》中介绍了广西壮族和侗族的对歌、福建畲族对歌和香港船民的咸水歌,并对比了这些民歌的文化、风格和流派。但他们的研究都未触及中国民歌的英译理论及策略。由此可见,相较于外国民歌译介到中国的状况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中国民歌的外译与对外传播在规模上和数量上都是无法比拟的。
在国内,京族民歌还未受到翻译研究者的有力关注,能够将京族民歌译成英文并加以推广宣传的研究极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京族民歌的翻译涉及三语的转换,英译难度较大。近年来,国内翻译界对民歌英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陕北民歌、壮族民歌和当代民歌等,并且这些研究大多数针对仅供阅读欣赏的歌词翻译,在配唱实践方面考虑比较少,而且还未形成科学系统的研究理论体系。
三、京族民歌英译的理论依托
民歌翻译涉及翻译学、语言学、音乐学、美学、文学和民俗学等诸多交叉学科,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其理论依据和评判标准是极其复杂的。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胡庚申教授提出和发展的第一个中国本土译论。作为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有着独特的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原文、原语和译文共同构建了翻译的生态环境,换句话说,翻译的过程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的整体联结互动。生态翻译学理论“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读”。其核心概念为“译者中心”(translator-centeredness)、“生态平衡”(ecobalance),以及“文本移植”(textual transplants)。生态翻译学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负责平衡和协调翻译中的生态环境、文本生态和公共生态等。原语言和目的语是两个不同的文本生态系统,两种生态环境差异越大,可译性越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翻译的过程是译者不断循环的适应和选择的过程。首先,译者必须进入并适应原生态环境,充分把握原文,才能完全理解原文并形成新的身份。其次,译者以新身份进入目的语环境,根据对原文化的把握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使译文适应译语的生态环境。译者在两种语言之间穿梭,完成适应和再适应的交替循环。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下,“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是翻译的原则,“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这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翻译的关键,三个维度分别对应的是语言形式、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
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译者在翻译民歌时首先要分析原歌词的生态环境,才能正确决策翻译策略,从而“适应”原生态环境。由于民歌翻译受文化和本土语言的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当的语言表达源语言的信息和文化,以传达歌词中包含的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同时,还要保留歌曲本身的韵律。由此可见民歌的“翻译生态环境”与其他文本翻译有所不同,因此,生态翻译学为京族民歌英译提供了具有实用性的理论依据及具有操作性的翻译方法。
四、生态翻译学在京族民歌英译中的应用分析
本文以颇具代表性的京族礼俗歌《进香歌》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三个维度对其英译本进行分析,以探究生态翻译学在京族民歌翻译的适用性。
(一)《进香歌》的生态环境
《进香歌》属于哈歌的一种,只有在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哈节才会演唱。哈歌常用波音、颤音等润腔装饰,通常节奏舒缓,曲调古朴典雅,感情真挚且虔诚。在哈节祭祀神灵的时候,哈妹边跳进香舞边演唱《进香歌》,主要表达了京族人对镇海大王的虔诚,以及向其祈求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京族人认为镇海大王是三岛的开辟神和海上保护神,把他作为最重要的神灵来供奉。每逢哈节,京族人便会举行隆重的迎神仪式,在海边把镇海大王迎回哈亭中享祭,庆祝丰收并祈求神灵保佑出海平安。
(二)语言维
语言维的适应选择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形式包括句子结构、修辞风格和文学风格等。英语注重形合,反应在被动式中,注重形式的完整,强调显性连接,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主谓语结构清晰,句中各成分常使用连词、介词和代词等来突显结构关系。相比之下,汉语注重意合,主动句多,强调隐性连贯,较少使用连接词,通过内在的逻辑关系实现句中词语或分句的连接。从上述差异不难看出,要做好翻译,语言维度的适应性转换和选择尤为重要。
原文:
敬奉香火一炷炷,
哈妹笑脸像葵花,
亭内两侧文武列,
边看亭内的对联,
边听歌女来唱歌。
译文:
Bundles of incense are contributed,
Ha girls smile as sunflowers,
On either side of Ha Pavilion stand civil officials and military officers,
Reading the golden antithetical couplet,
As hearing Ha Songs.
从整体上看,为了歌词的押韵,译文使用了倒装和被动,符合目的语受众的语言习惯。在这段译文中,译者使用了增译法和省译法,如将“边看亭内的对联,边歌女来唱歌”译为“Reading the golden antithetical couplet,as hearing Ha Songs”,译者选择省去了前文所出现过的“亭内”的翻译,增译“golden”一词,补充了原歌词所没有的信息,避免译文累赘啰唆,优化了译文。同时,巧妙地用“as”连接了两句歌词,既没有丢失原文所要表达的“一边一边”的意思,也使得译文流畅通顺,符合逻辑。
(三)文化维
由于原文语言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与英语文化存在差异,为了避免出现错误解读,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关注语言维度的转换,还要注意适应转换目的语言所属的文化体系,传达其文化内涵。京族民歌含有大量极具地域特色的词汇,如何准确地翻译出这些词汇,完美传递其文化内涵,这是民歌翻译中的一个难点。
原文:
一缕缕的香火烟,
飞到四面和八方,
敬天敬地保平安,
敬镇海大王为民除害。
译文:
The smoke of burning incense spreads to every corner,
Which is forming a beautiful picture,
Worship heaven to bless people safer,
Worship King sea forever.
在这一段中,译者同样运用了多种翻译方法以满足文化维度的转化。首先,一二句歌词合并翻译,为了不破坏原文的整体结构,增译了“Which is forming a beautiful picture”一句,增加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比起原文更有画面感。其次,译者用意译法把“天”“地”译为“heaven”,将中国的文化元素翻译为西方社会所对应的文化元素。在中国传统祭祀文化里,上天和大地是由神灵所主宰,敬天地就是敬神灵;西方文化中“heaven”是众神所居住的地方,即对应“天”“地”,这么翻译能帮助目的语受众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同理,“镇海大王”是海上保护神,因此,翻译成“King sea”或“God of sea”也更有助于受众理解。在最后一句歌词中,译者省译了“为民除害”,直接译成“worship King sea forever”,更凸显了京族人对海上保护神镇海大王的崇拜和敬畏之情。最后,四句歌词句末的“corner”“picture”“safer”“forever”压[ər]韵,工整的押韵使得这段歌词演唱起来变得有力度,也保留了原曲古朴幽婉的韵味,让听者难忘。
(四)交际维
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交际意图的适应和选择。在这个维度上,翻译的目的是能够让受众了解原文的情感和内涵,以产生情感共鸣。民歌的翻译应最大限度地让目的语受众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寓意。译者应准确把握交际维度的适应性,深刻理解原歌词的意思,关注其交际意图,这样才能使目的语受众感受到歌词所传递的寓意。
原文:
香火炷炷在挥舞,
京家诚心全献上,
如同花朵在盛开,
香火阵阵任君品尝。
译文:
People are waving burning incense,
Jinzu people contribute in all sincerity,
Like blooming flowers,
The smell of burning incense is everywhere.
如前文所提到的,《进香歌》是一首祭祀歌,整首歌曲围绕的关键词是“进香”。中国传统祭祀文化认为烧香是与神灵沟通的一种媒介,同时京族人也相信香火的味道即是神灵的“食物”,向神灵进香就等于是向他们供奉“食物”。在翻译时,译者无法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详细解读,因此,将“香火阵阵任君品尝”译成“The smell of burning incense is everywhere”,向目的语受众展现了哈亭里香火袅袅的情景,体现了京族人祭祀神灵时进香仪式的重要性,充分表达了京族人的信仰与情感,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交际意图。但美中不足的是,这段译文中“京家”一词的翻译出现了一个拼音错误。“京家”即“京族人”,通过查询外国网站及文献,“京族人”普遍翻译为“Jing people”。
结语
京族民歌汉英翻译研究有利于传播京族民族文化,对于宣传及传承广西民族艺术文化有重要意义。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选择和适应的过程,译者不仅要适应语言、文化、社会等因素的生态环境,还要通过对两种语言的转换在三个维度间取得平衡。只有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才能使原文、译文和译者存在在整个翻译的生态环境中。通过对京族民歌翻译的三维适应转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态翻译学对京族民歌的英译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京族民歌英译的生态环境中,译者不仅要充分了解京族的语言与文化,以保证译文中保留原歌词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兼顾目的语受众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译者需要在三个维度上进行自适应选择和转换,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这样才能确保高质量译文的产出。望本文对民歌英译的探讨对日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