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典舞和现当代舞中看女性角色与性格的比较
2022-04-26谭宁
谭 宁
(海南大学,海南海口 570100)
一、中国古典舞与现当代舞的女性形象性格分析
(一)古典舞中的女性形象性格分析
1.中国古典舞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中国古典舞蹈是当代舞蹈艺术家以弘扬发展传统民族舞蹈艺术为目的,在流传深远的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传统古典舞蹈中剖析整理出来的众多舞蹈身段、步法、技巧、动作等舞蹈技巧的合集。追溯古典舞蹈中女性角色形象的塑造,在古代夏朝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专业舞蹈从业者——女乐,这位之后舞蹈艺术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和风格的“翘袖折腰”,这种舞蹈姿态利用女性身体柔韧的腰和袖作为表现舞蹈艺术的主要工具。伴随着韵律,使二者同时配合展现出女性身段的风姿绰约,在代指汉代舞蹈体系中,武者利用腰肢和水袖共同配合而表现出的一系列舞蹈动作,表演者通过这一类型的动作来展现出女性身姿的柔美,给予观赏者飘落似仙的美妙观赏意境。
2.中国古典舞女性形象塑造作品分析
《大唐贵妃》作为一部经典的古典舞剧,其运用了古典舞蹈艺术中独特的声韵技巧和表现形式来展现出作为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的不凡一生。舞剧刚开始描写杨玉环贵为一国贵妃,身份显赫。每人藏于深闺之中,只待皇帝的宠幸。所以在这个阶段,饰演杨贵妃的舞者步伐轻快,舞蹈明朗鲜丽。据有关史料记载,杨玉环善作“翘首折腰”舞,这种舞蹈十分庄严华美,配上杨玉环的国色天香实为大唐盛景。舞蹈表演者轻舞罗秀,身姿飘飞。将风姿绰约的杨贵妃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舞蹈技艺使得舞蹈表演者灵巧的扭动肢体将舞蹈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谓是,翩若游鸿,宛若惊龙。“翘袖折腰”不仅一脉相承,西汉时期的折腰美学,更传承了东汉时代的轻盈蹁跹之美。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细腰盈盈、舞姿翩翩、袖体缭绕的古典舞形制已基本成型。
(二)现当代舞蹈中的女性形象性格分析
1.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在现当代中国舞蹈剧目中的重要作用
女性角色的人物形象与性格不仅体现在古典舞中,更表现在当代中国舞蹈艺术的人物形象塑造与精神情感培养上。舞蹈是一种通俗的文化艺术,取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要求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应该细致生动地刻画出人物形象的各种性格形象,既让人物形象达到有血有肉的境界,这就对舞蹈的编导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在编导舞蹈的过程中细致深入的剖析女性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一部舞蹈作品的表演过程中,女性人物角色细腻的情感流露和心理活动是舞蹈艺术表达的主要内动力,而人物形象的建立与呈现是以传达情感以及表达更深层的人物思想为基础,因此丰满形象的女性角色人物形象是展现女性心理情感状态和外在行为动作的表征。利用特定的艺术手法来刻画女性角色的人物形象,师德所要表现出来的内在情感深邃思想通过女性角色这一角度来进行浅显的展现,可以很好地增强艺术感染力,彰显当代的时代人文精神。[因此,能否塑造生动而又真实可感的人物角色形象是衡量一部舞蹈作品优劣与否的重要标准。
2.女性人物形象塑造在现当代舞中的作品分析
塑造女性角色人物形象的舞蹈案例多不胜数,《水乡童谣》这一舞蹈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就十分鲜明生动。这部舞蹈作品是女子独舞舞蹈,舞蹈作品的主要人物是一位青春靓丽活泼可爱的水乡少女。在该部作品中,编导使用水乡地区常见的长竹竿作为舞蹈主要道具,利用富有特色的舞蹈道具,表现出水乡人民依山傍水而居的乡土情怀。在舞蹈刚开始的部分,女主角肩扛长竹竿一步一跳,女孩儿轻盈的步伐伴随着竹竿的晃动,将女孩儿天真可爱的形象塑造得颇为生动。在该舞蹈中,长竹竿作为舞蹈表演的主要道具,不仅突出了水乡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而且也为作品中女主角的形象刻画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长长的竹竿与小女孩儿纤细柔弱的身躯形成对比,凸显了女孩儿的稚气和年幼。在该舞蹈中,为了能进一步的丰富女孩儿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色,竹竿在整个舞蹈中起到了前后承接的作用。在舞蹈编排创作的过程中,编导以展现水乡女孩真实的生活情景为目的,利用表演道具和肢体动作来凸显女孩儿的童趣与天真,以及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与依恋之情。
二、古典舞与现当代舞女性形象性格的异同
(一)古典舞与现当代舞女性表现的“合和相生”
从宏观的时代背景上来看,不论是包含传统文化与传统审美价值观念的古典舞,还是充分体现风格、张扬自身个性的现当代舞蹈,他们在舞蹈文化艺术领域中都共同拥有一个不变的文化支点——女性,而且打破地域与文化的隔阂,寻找到了他们共同的表现方面——女性人物的内心情感。倘若在古典舞蹈《庭院深深》中展现的是处于封建社会压迫下的女性渴求自我权利与渴望自由的精神内涵,那么在现代舞蹈《也许是要飞翔》中则是刻画了一位在现代社会压迫下想要自由,特性的女性角色形象。这种观点在古典舞蹈《胭脂扣》和现当代舞蹈《雷和雨》中可以得到佐证。在古典舞蹈《胭脂扣》中,舞蹈的主角是一位风尘女子,尽管其身陷囹圄,但是其内心仍然保持着对真爱的渴求与希望。而在《雷和雨》中,展现的是一位女士身处“畸形恋”,却仍然对真爱充满渴求。对于处于完全不同时间、空间以及文化背景的女性,舞蹈这种肢体和心里的声音诉说了她们一致的渴望。不论是古典舞蹈还是现当代舞蹈艺术,其共同特点都是利用女性人物形象来传达舞蹈表演中蕴含的更深刻的精神内涵。
1.文雅女性
文雅女性是中国女性在中国古典舞和现当代舞中女性形象的典范,她们的身上充满了故事,其形象在舞蹈中的动作始终将“文”与“雅”的特征贯穿上下。这些女性不仅有内涵,且在举手投足之间都能展示出大家闺秀的知性、温婉。这些特点都会通过肢体动作、服饰、表情表达出来。文雅女性角色的塑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女性角色形态肢体的表现,其次是女性角色眼神神态的流露表达,最后再辅以女士道具的配合。形体姿态的刻画比较深入人心,因为女性角色与男性角色在很多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他们肢体姿态的表达也有很多不同。紧接着对眼神神态的流露表达,就更需要加大舞蹈表演者精神层面的培养。由于女性自身带有的温婉气质,因此女性角色在经过一定的训练后,可以很好地培养形成这种独特的眼神神态表演技法。
2.悲情女性
中国古典舞与现当代舞蹈艺术中也常会映画悲情女性的人物形象。在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女性是被压抑的群体,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比较大,很多时候这些女性遭遇了很多的苦难,他们在生活中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误解、甚至失去生命。提及具有一定悲情色彩的女性人物形象,不得不提的就是脍炙人口的舞剧《窦娥冤》,这部舞蹈作品的显著特点就是将女性角色的悲情形象放大到极致,浓墨重彩地刻画女性的悲情。与文雅女性的表现方式相同,悲情女性的表达方式也包含形体姿态和眼神神情,除此之外还有其独特的步伐。悲情女性的形体姿态通常表现出一定的曲度,而且伴随着舞蹈表演的情节深入,曲度将会越来越大。借此来显现出女性角色的悲情形象。女性角色的步伐在悲情舞剧中主要是短小而稳健的步伐,使用此种步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凸显出女性角色内心的情绪起伏。
(二)古典舞与现当代舞女性表现的“合而不同”
1.选择对象不同
在一般情况下,古典舞蹈之所以被称为古典,一般都刻有明显的历史文化烙印。比如说代父出征,勇敢的《木兰归》,深陷深闺,无法摆脱的《庭院深深》,受救制度迫害最终被同化的《祥林嫂》,这些带有强烈历史文化背景和当时文化底蕴的女性角色形象成了古典舞舞台上的艺术瑰宝。与古典舞恰恰相反的是现当代舞,它包含的是当代生产生活中或美好或哀怨的记忆:受压于社会世俗,却仍然向往自由的《也许是要飞翔》,期望用自身的反抗打破陈旧的世俗观念的《睡美人》,反抗旧规反,旧习俗的《婚礼》,种种这些充满表现力的女性角色形象展现出了现当代生活背景下丰满真实的女性人物形象。
不论是古典舞蹈还是现当代舞蹈都对“文学性”的要求比较高,并且选择的文学典故有所不同。在诸多的文学性、历史性舞蹈背后,都具有这个舞蹈所对应的文学蓝本,它为舞蹈表演的创作提供情节展开和情感表达的正确方向。舞蹈创作与表演的正确方向是要利用文学性的特点互相渗透,共同促进,进而提升舞蹈表演的艺术渲染力。
2.古典舞与现当代舞的舞蹈风格对比
古典舞作为世界上著名的舞蹈之一,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中国传统舞蹈的舞姿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要求舞者的体态能够表现出丰富、和谐且强烈的美感。将眼神与四肢动作相融合,要求在神与体完美结合的过程中迸发出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并将独特的民族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现当代舞与古典舞相比较,它更讲究的是标新立异,意在于迎接甚至寻找各种新的挑战,而不是在意它的动作有多优美,或者多标准。在现代舞者的眼中,人的每一种行为和每一个动作无一不是在跳舞。因此现当代舞蹈不应该单纯的评判价值的高低,而是要尽力发掘其内部所蕴含的创造价值与潜力。现当代的舞蹈艺术是一种包容性比较强的舞蹈艺术。在舞蹈表达技巧和舞蹈编排的创作理念方面都有较为显著的提升,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迎合广大观赏群众变化的审美需求。所以现当代舞蹈的编排创作,必须要遵循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产生于生活,而又融归于艺术,在生产生活中探寻艺术发展的道路,创造出更多更加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
三、中国古典舞女性形象性格对现当代舞的影响
(一)舞台环境的实践体验
中国舞蹈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舞蹈中女性人物角色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历史中女性形象的缩影。古代对女性的价值观念使得房间深闺成了女性心理活动的抒发地,相较于其他种类的舞蹈艺术来说,古典舞蹈艺术所体现出来的空间层次感要丰富得多,比方说《点绛唇》中,舞台上出现椅子和聚焦的光束时,表演者就将自己想象进入对应的空间位置,当表演者移步至舞台的前方区域时,环境和空间位置也就发生了相应的转换。这一动作很好地展现出来了人物的情绪心理。这些细致入微的表达技巧和表达动作能够很好地帮助舞蹈表演者增强观众们的艺术感知。
(二)作品音乐的实践感受
众所周知,舞蹈艺术的表演离不开音乐韵律的伴奏。对音乐韵律的感受也是舞蹈表演者塑造女性人物形象的关键点。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女性情绪的波动,肢体动作的变化,内心的心理活动等都离不开音乐。舞者凭借自身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将人物性格与情绪波动融入音乐的韵律中,能够给观赏者更好地舞蹈体验享受。除此之外,一部优秀舞蹈作品的音乐韵律是经过编导精心编排和尝试策划的,舞蹈表演者需要用心地去感受音乐韵律所包含的信息,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要细致地对舞蹈伴奏乐曲进行情绪段落的划分,进而清晰地处理舞蹈表演中的情绪节奏。
现当代舞蹈艺术是吸纳了古典舞中的技巧同时又融入了当代舞蹈中的规范化训练方法诞生的。可以很好地提升舞蹈表演者的身体艺术感知能力。常规的训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肢体开发思想——利用现代舞蹈中的舞蹈表达技巧大破原有传统的肢体表现形式,启迪学生深入的认识肢体的表达技巧;第二、思想引导肢体—使用潜意识中已经具备的肢体表达思想,来进一步感悟肢体运动方式所包含的情感,指导学生进行融合自身思想的肢体运动形式训练。第三、将上两个步骤的成果循环利用,启发学生掌握独特的舞蹈表演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表演思维。
(三)舞蹈表情的实践体悟
对于舞蹈表演的人物情感表达来说,舞蹈表情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于舞蹈表演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来讲,舞蹈表情的丰富与否直接决定着人物角色的描写刻画是否生动形象。女性人物角色主要表情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面部表情、第二是肢体表情。面部表情的主要体现方式还是来源于眼神的情感表达,在我国的古典舞范畴内,舞蹈表演者强调舞蹈艺术中的“神韵”。在古典舞蹈的情节叙述与表演过程中,女性人物角色形象的起伏变化与内心情感的波动,主要都是通过眼神作为窗口进行表达的。因而在舞蹈的编排过程中,编导通常将人物眼神中表达的情感更加细腻化,由此来展现不同角色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区分。
在古典舞蹈作品《点绛唇》后半段中,表演者有一个在舞台前方平行移动的动作片段,在这一动作过程中,表演者的眼神神态由希望转为失望。这种微妙的眼神转变只有短短的几秒钟,然而在短短的几秒钟,就将演员的内心情感与情绪波动清晰的体现给了观众。通常情况下,面部表情的转变与信息提取并非仅仅依靠表演者单独的眼神转变,而是辅以特定的韵律、特定的音乐与肢体动作来展现的。
总结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频繁,纷繁多变的环境,也催生出了不同舞蹈中的不同女性角色形象。在汉代,推崇女子舞者的温柔古朴,唐代开明开放的社会制度使得唐朝女子武者的形象多为奔放明烈,而到了宋朝,受文人儒家的影响,人们对女性的审美风格偏向于楚楚弱质,明清时期戏曲舞蹈得到极大的发展,城市化规范化的舞蹈流程开始逐步地深入人心。这些不同的历史环境之下,女子角色性格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将会呈现出彼此差异较大的状态,这些都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中国古典舞与现当代舞要做到各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舞蹈兼具东方特质而又有西方色彩。本文通过对古典舞与现当代舞女性形象性格分析,并且通过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以及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古典舞与现当代舞女性形象性格的异同和中国古典舞与现当代舞的影响,希望可以对舞蹈的教学以及舞蹈领域提供一些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