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人畜共患病监测情况及防控效果分析

2022-04-25炊文婷傅义娟胡广卫李秀英林元清

山东畜牧兽医 2022年4期
关键词:炭疽包虫病布鲁氏菌

炊文婷,傅义娟,胡广卫,李秀英,张 燕,应 兰,林元清

(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1)

关键字:青海省;人畜共患病;监测;防控

“十三五”时期,青海省将包虫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作为优先防治的主要动物疫病,开展疫病防控和净化消灭,通过实施包虫病防治攻坚行动、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包虫病的无疫区建设、种畜场疫病净化项目等,青海省畜间人畜共患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包虫病感染率明显下降,结核病、狂犬病达到控制标准,马传贫、马鼻疽消灭成果持续巩固。本文对“十三五”期间本省人畜共患病的监测、防控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为下一步人畜共患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所有牛羊血清、脏器、马属动物、犬粪等均来自青海省的规模场、散养户及屠宰场。

1.2 方法

1.2.1 布鲁氏菌病 按照GB/T 18646-2002 进行,筛选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样品用试管凝集试验复检。

1.2.2 结核病 按照GB/T18645-2002 进行,采用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1.2.3 包虫病 牛羊包囊及犬棘球绦虫感染采用剖检法,犬粪抗原检测及羊包虫病免疫抗体检测采用ELISA。

1.2.4 狂犬病 采用胶体金试纸条。

1.2.5 马传染性贫血 按照NY/T569-2002 进行,采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1.2.6 马鼻疽 按照马鼻疽防治技术规范进行,采用鼻疽菌素点眼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牛羊布鲁氏菌病

2015 年青海省农牧厅兽医局印发了《青海省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方案》,确定了“分区防控、免疫与监测相结合、检疫与监督相结合”的防控原则,将全省分为监测净化区和免疫区。在西宁市和海东市开展监测净化工作,其他6 个州对除种畜和乳畜之外的动物开展免疫工作。

在全省40 个县(市)、14 个种牛场和23 个种羊场开展了布鲁氏菌病感染抗体监测,共监测牛羊血清样品343 841 份,检出阳性2 528 份,其中检测牛血清185 091 份,阳性1 333 份,阳性率0.72 %;检测羊血清158 750 份,阳性1 195份,阳性率0.75 %(表1)。

表1 2016-2020 年牛羊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统计表

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在2020 年有明显的抬头趋势,且2020 年本省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次数也有明显的提升。不同畜种间布鲁氏菌病阳性感染率不一,感染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其他羊(除种羊之外的其他羊,如绒山羊、半细绵羊、细绵羊、藏羊)、种牛、其他牛(除种牛之外的牦牛、黄牛)、种羊、奶牛。种牛、种羊感染率分别为1.2 %、0.33 %,种畜布鲁氏菌病感染率较高,是最危险的传染源,极易通过配种将病源传染给其他牲畜。

图1 不同畜种布鲁氏菌病阳性率比较

“十三五”期间,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0.74 %,傅义娟[1]等对2007-2016 年青海省布鲁氏菌病的监测情况进行了统计,其阳性率为0.72 %,说明布鲁氏菌病阳性率有抬头趋势。同时,近几年的流调结果显示:养殖户在引进牛羊时,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的比例很低,加剧了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目前青海省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严峻,畜间及人间病例呈多发态势,已危害到公共卫生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2.2 牛结核病

本省持续强化监测,积极推进西宁、海东等东部农业区的奶牛结核病净化。2016-2020 年,在西宁等19 县(市)和部分种畜场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 皮内变态反应开展结核病监测,累计监测奶牛90963 头,阳性率0.01 %(表2)。监测结果表明,奶牛阳性检出率总体呈稳步下降趋势,通过不断净化环境和畜群,持续对检出阳性奶牛按规定进行淘汰和无害化处理,结核病防控取得较好成效。

表2 2016-2020 年结核病监测结果统计表

牛结核病和人结核病密切相关,牛结核病可以通过牛奶、牛肉等途径传染给人,因此,牛结核病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2]。随着奶制品社会需求量增加,奶牛饲养规模迅速扩大,养殖方式发生改变,转群、转养现象普遍,牲畜流通、串换频繁,跨地调运牲畜检疫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奶牛结核病扩散传播的风险上升,需要进一步加强动物流通检疫监管,严格控制染疫动物的流动。

2.3 包虫病

持续开展牛、羊棘球蚴、犬棘球绦虫感染情况和羊免疫效果监测,及时评价和考核防控效果。2018-2020 年,在环青海湖的海西州、海南州、海北州三州开展牛羊脏器检查、羊免疫抗体监测、犬感染情况调查,监测结果显示,牛、羊和犬的感染率大幅降低,羊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达到71.54 %(表3)。

表3 2018-2020 年牛、羊棘球蚴和犬棘球绦虫监测结果统计表

胡广卫[3]等对青海省家畜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显示牛棘球蚴病感染率为33.21 %、羊棘球蚴病感染率为38.69 %,阚威[4]等剖检了青海省部分地区牧羊犬96 只,棘球绦虫感染率达64.56 %;检查犬粪3 887 份,棘球绦虫犬粪抗原阳性率19.86 %。而本研究中牛棘球蚴病感染率为2.00 %、羊棘球蚴病感染率为0.81 %,剖检犬557 条,平均阳性率3.23 %,检测犬粪12919份,平均阳性率2.44 %,说明本省环湖地区包虫病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总体来看2018-2020 年棘球蚴病牛羊脏器检查、犬粪抗原和犬剖检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说明环湖地区包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但牛羊脏器包囊均有检出,需要继续做好包虫病的防治工作。本省人兽共患病特别是包虫病引发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持续存在,人间病例依然多发。通过加强犬驱虫、羊免疫、检疫和无害化处理,强化源头控制,切断传播途径,是人间包虫病防治的必由之路,将有力助推健康青海建设进程。

2.4 狂犬病

自2005 年以来,全省无狂犬病发病报告。自2006 年全省连续多年对养殖场和散养户用狂犬病胶体金试纸条对犬唾液拭子进行狂犬病病原学检测。2016-2019 年,在西宁等24 个市(县)共检测犬2 250 只,检测结果全部为狂犬病阴性,这与青海省无狂犬病临床病例的报道是一致的。2020 年无监测。

2.5 马鼻疽及马传染性贫血

青海省分别于1993 年和2003 完由农业部认定达到了马鼻疽、马传染性贫血的“消灭”标准,仍坚持每年开展马鼻疽、马传染性贫血的监测,结果全部为阴性,表明青海省马鼻疽、马传染性贫血防疫效果十分巩固。2016-2020 年分别完成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2 148 匹、10 249 匹(表4)。

表4 2016-2020 年马鼻疽、马传染性贫血监测统计

2.6 炭疽

在全省范围内采集曾发生过炭疽疫情地区的土样、毛样进行了炭疽抗原检测,2016-2018 年平均每年检测1 360 份,全部为阴性。2019 年、2020 年全省未开展炭疽常规监测。

青海省家畜炭疽疫情主要以牛疫情为主,全省家畜炭疽疫情中,牛炭疽发病起数、发病数和死亡数都明显高于其它家畜。发生家畜炭疽疫情后,农牧民由于缺乏防护知识,剥皮食肉、尸体随意丢弃、浅埋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当的处理方法直接将病原释放到自然界,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容易形成重要疫源,引发家畜重复感染。

对炭疽主要采取以免疫为主的防控措施,同时加强对炭疽防控的宣传工作,禁止病死畜剥皮吃肉,引导深埋尸体和无害化处理等,加强对皮张、羊毛等的消毒和检疫。

3 讨论

(1)对布鲁氏菌病、包虫病进行强制性免疫,对炭疽、狂犬病在流行区域进行免疫。但由于免疫注射工作任务浩繁,耗时耗力,基层防疫员补助较低,影响免疫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部分地区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大防控配套资金的投入,提高防疫员收入,保障免疫注射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对检测出的阳性畜,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根溯源。

(2)重视人员培训、疫点消毒和人员防护工作。举办培训班,对实验室检测技术、防控知识、免疫技术进行培训。患有人兽共患病病畜的粪尿及其带菌动物的产品等废弃物如若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人类人兽共患病,同时可能会污染蔬菜、瓜果、粮食等食物以及进一步造成空气、土壤、水等环境的污染。 所以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患病动物的副产品处理不当可以直接或间接传播人兽共患病[5]。应引导养殖场户对病死动物尸体深埋;对污染物、胎盘、流产胎儿、犬粪、牛羊患病器官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加强对皮张、羊毛等的消毒和检疫。

(3)针对包虫病及狂犬病,加强对犬的管理、消灭野犬,此外包虫病还要求“犬犬投药,月月驱虫”。驱虫后5 d 内要进行拴养,避免犬只随意走动,对驱虫后的粪便进行深埋或焚烧,阻断虫卵传播,防止中间宿主感染。

(4)目前养殖业发展快,饲养规模迅速扩大,养殖方式发生改变,转群、转养现象普遍,省际间、县级间、村级间牲畜流通、串换频繁,个别地区跨地调运牲畜检疫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疫病扩散传播的风险上升。需要进一步加强动物流通检疫监管,健全追溯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染疫动物的流动。

(5)阳性畜扑杀经费过低,远远低于市场价,阳性畜得不到及时扑杀,形成潜在传染源。应进一步提高阳性畜补贴标准,加强监测,及时扑杀阳性畜,做好场点、用具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等的工作,以期逐步净化疫源。

猜你喜欢

炭疽包虫病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