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血沉、血常规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检测价值

2022-04-25CHENXin

血栓与止血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血常规粒细胞中性

陈 欣(CHEN Xin)

(沈阳市骨科医院检验科,沈阳,110000;Department ofLaboratory,Shenyang orthopedic Hospital,Shenyang,110000,China)

创伤骨科为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科室,股骨、髋部、胫骨、上肢骨折为常见的疾病[1]。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时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2]。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常规指标可较好的反映机体的感染情况,可用于创伤骨科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3];D二聚体(D-dimer,D-D)及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指标为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的指标,创伤可激活机体的凝血功能,并且引起的应激反应可加重血管内皮的损伤[4]。本文利用上述指标对创伤骨科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4 ~2021.3 收治的280 例创伤骨科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均接受手术治疗;受伤至入院时间24 h 内;入选病例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合并血栓性疾病者;病理性骨折患者;存在出血倾向者;近3 个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者。依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降患者分为感染组(n=113)和未感染组(n= 167)。未感染组年龄23 ~65(44.41 ±7.23)岁,男性98 例,女性69 例,病程(15.32 ±2.38)h。感染组年龄22 ~67(45.05 ±7.31)岁,男55 例,女性58 例,病程(15.17 ±2.26)h,两组年龄(t=0.958,P=0.338)、性别(χ2=0.512,P=0.474)、病程(t=0.701,P=0.483)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收集患者术前、术后血液样本,检测血沉ESR(DC-100 血沉仪);CRP(免疫比浊法);D-D(Syamex CA 7000 血凝分析仪);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1.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沉及血常规指标(表1) 两组术前ESR、WBC、中性粒细胞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ESR、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感染组ESR、WBC、中性粒细胞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

表1 两组血沉及血常规指标水平比较

2.2 两组D-D、CRP 水平(表2) 两组D-D、CRP 水平术前未见差异(P>0.05);两组术后D-D、CRP 水平均升高,感染组D-D、CRP 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

表2 两组D-D、CRP 水平比较

3 讨 论

CRP 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其在感染期可迅速升高,是临床鉴别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然而相关研究指出手术、急性排斥反应等因素均可引起CRP 水平的异常升高,故单独应用CRP 诊断感染性疾病可能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相关报道指出,利用血常规指标、ESR 配合CRP 诊断感染疾病可提升预测的敏感度。本文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CRP 水平均升高,表明手术应激可引起CRP 水平升高,感染组患者CRP 水平高于未感染组。

创伤性骨科患者发病后,骨结构受到破坏,可诱导机体的炎症因子大量释放。炎症介质的释放可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引起D-D 水平的升高[6]。本文结果显示术后患者D-D 水平升高,感染组患者D-D 水平高于未感染组,笔者推测感染组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较高。D-D 此前多被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的早期筛查,已有研究证实,骨科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患者的D-D 水平高于非血栓患者。D-D 诊断血液高凝的阴性预测值较高,有助于排除血栓性疾病。因此怀疑患者发生血栓风险较高时,应动态监测D-D,便于及时诊断。ESR、WBC 及中性粒细胞等在炎症病变时其水平呈升高的趋势,本研究中感染组患者术后ESR、WBC 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上述指标可用于感染的诊断。

猜你喜欢

血常规粒细胞中性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血常规解读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内涵及塑造
EUREKA EFFECT?2017引领女装新中性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