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百年来人民信访工作的历程、方法和经验

2022-04-22严惠民

三晋基层治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社会矛盾群众利益群众路线

严惠民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其中回应和解决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工作就是人民信访工作。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伴随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和实践也与时俱进,人民信访工作逐步发展形成了系统的制度规范和工作规范,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工作的特征更加凸显,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推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信访工作更是实现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信访工作;群众利益;社会矛盾;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D63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442(2022)01-0012-07

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党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治国理政制度。人民信访工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一、人民信访工作的发展历程

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人民信访工作始终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而开展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决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公粮征收过多等问题,到新中国建立之后解决城市群众的就业问题、各类生活保障等问题,再到改革开放以后解决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利益关系调整问题,以及进入新时代解决群众的新的急难愁盼等各类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信访工作的重点有所不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信访工作

我们党100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史。由性质和宗旨所决定,在成立之初,我们党就开始认识到: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早在瑞金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就规定,工农劳动群众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民主自由权利。从临时中央政府到县级组织系统中,各级均设有工农检察部(科),下设控告局,控告箱也应运而生,大量群众控告来信就是由控告局(科)负责处理。控告箱上写有:“离开工农利益,发生贪污浪费、官僚腐化或消极怠工现象,苏维埃的公民无论如何都有权向控告局控告。”〔1〕24这就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的信访制度的雏形。

1941年5月,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保障一切抗日人民的人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延安时期的信访工作据此开展。这一时期群众利益诉求主要是根据地的公粮征收过多问题、对历史上的个人身份进行平反问题、伤病员的医疗问题。在这一时期,党的领导同志开创了亲自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的好传统。毛泽东同志率先垂范,直接阅读人民来信、接待群众来访、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处理意见。他不断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老百姓可以罵我们,我们却不能骂他们,因为他们是主人”〔2〕74。他要求党员干部虚心向群众学习,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永远做群众的学生。这就是延安时期我们党开展信访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革命的实践中,我们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群众工作都是具体的,主要是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做好群众工作要眼睛向下,深入群众之中开展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3〕138在走访群众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发现公粮征集多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了减轻群众的负担,党中央抓了两件事:一是开展大生产运动,二是实行精兵简政。群众的呼声实际上是上访前的信号,毛泽东同志抓住了这一信号,通过眼睛向下,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了问题原因,解决了这一影响党群关系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4〕1094-1095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信访工作

新中国建立后,信访工作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其工作重点在于解决对公权力的监督、广大职工就业等问题。为了使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毛泽东同志在革命胜利前夕,提出了“两个务必”。对于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他指出,即如处理人民来信一事,据报,有的省人民政府就积压了7万多件没有处理,省以下各级党政组织积压了多少人民来信,则我们还不知道,可以想象是不少的〔5〕193。他认为,发现官僚主义问题线索从办理人民来信工作入手,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这是极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工作。周恩来同志从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和群众工作的立场方面,提出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他指出,在这项工作上要克服官僚主义,因为这项工作和其他工作不一样,容易因工作紧张、忙碌,而忽视,不被重视,或无人管,或抓而不紧,这些都是官僚作风的表现。在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中,为了反对官僚主义,周恩来同志鲜明地提出了“一竿子到底”的工作方法〔6〕63。

1951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文件明确了信访工作的政治定位、组织机构、基本原则,在国家信访制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其基本原则主要是:凡属群众的正当要求,应当解决而又可以解决的,必须认真处理,负责解决;尚不能解决的,必须耐心解释。凡属中央专管部门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如无原则错失,一般应当维持原议;如确有处理不当之处,可提请再议或提交原专管部门领导人负责处理〔1〕28。0D3DE16C-9FBA-455F-96AC-5F981696DC40

1957年5月,全国第一次信访工作会议召开,习仲勋同志在会上指出,“全国胜利,领导机关进城后,生活、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我们干部的思想意识有一定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呢?就是和群众离得远了,群众观点减弱了,对群众生活疾苦的关怀淡薄了”;“最近还常常听说有些人不愿意做群众工作,害怕接近群众,就是他们的语言也同群众不一样了,他们现在说的话官腔多了,群众语言少了”;“现在矛盾多了,主要是官僚主义把问题积成了堆和我们工作中的过失造成的”。〔7〕350-351他要求各级干部主动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去,听取广大群众的声音,了解广大群众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信访工作。这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的暂行办法(草案)》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是结合已有的信访工作实践对1951年《决定》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巩固和发展了《决定》的相关工作内容,对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做好信访工作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和工作指导意义。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人民信访工作

改革开放后的人民信访工作,成为焕发全社会生机活力的力量源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党树立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真正相信和依靠群众,细心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这一时期,国家信访渠道反映的主要是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以上海市为例,现存资料显示,1978—1992年:“文革动乱十年”结束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以市场济体制为取向的全面改革开放前,群众信访矛盾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要求落实政策、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困难。1992—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城市全面开发、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化,群众信访的主要内容是城镇动拆迁、农村土地征用、企业职工下岗以及城市建设,如地铁、机场、高压线、垃圾场建设引发的问题,个体性和群体性矛盾都比较多。2001—2010年:伴随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调整完善,群众信访内容开始涉及教育、医患、金融投资理财、投资小商铺、养老金等社会问题,信访总量在进入新世纪后的一定时期内上升较大。

针对“文革”后群众信访积案的上访来信增多情况,1979年9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央机关处理上访问题领导小组,从中央机关抽调1000余名工作人员到地方,既当接待员,又当宣传员、调查员,与当地配合,“一竿子插到底”,推动平反冤假错案政策的落实,大批信访问题得以解决。“三年间,全国信访工作承担的任务之重,投入的力量之大,联系人民群众之广,解决问题之多,是新中国成来以来所没有的。”〔1〕37后来的工作充分证明,由于党中央对这项工作极为重视,在全国复查和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妥善地解决了大量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全国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空前增强,全社会的活力得到极大迸发。

为推动人民信访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渠道,1995年10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信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它是我国几十年信访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固定化,确立了依法解决群众利益诉求的基本制度规范和保障,是我国信访工作步入法制化的主要标志。江泽民同志指出,“信访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使其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和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8〕。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指出:“信访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在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的情况下,信访问题是回避不了的。信访工作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8〕根据信访工作的需要以及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修订后的《条例》于2005年5月颁布实施。《条例》对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做了进一步完善,強调“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体现了党中央对信访工作的新要求。这是我国信访工作进一步健全法制和健全工作格局的需要,是进入新世纪国家政府机关在信访工作方面开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标志〔1〕44-45,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制度规范和保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民信访工作

进入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工作的特征更加凸显,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新时代的信访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切实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注重源头预防,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法治建设,健全化解机制,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各级党委要加强信访工作的领导,关心、支持、爱护信访干部,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信访工作队伍,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9〕这一阐述系统回答了进入新时代如何认识信访工作,包括信访工作是什么、信访工作怎么干等理论和现实问题。怎么实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呢?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率先垂范、模范实践,深刻回答了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形式为“四下基层”“省地县三层综合联动”“上访与下访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在信访工作上就具体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与信访工作法治化保障齐头并进;上访与下访相结合,做好网上群众工作与网下群众工作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推进国家、政府、社会三位一体法治化发展,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的多元化途径预防和化解信访矛盾。推动新时代的信访工作形成了党委全面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信访联席会议协调、信访工作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局面。0D3DE16C-9FBA-455F-96AC-5F981696DC40

二、人民信访工作的基本方法

不同时期人民信访工作的重点有所不同,与之伴随的工作方法也有区别,但无论人民信访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如何发展,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信访工作的灵魂。其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践行人民民主、加强人民对政府监督的方法

1957年11月19日,《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在我们国家里,人民群众通过向政府机关写信和要求见面接谈,提出各种要求,表示各种愿望,对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对一些工作人员提出批评,这是人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人民监督政府的一种方法。我们国家机关,一定要保护人民的这种民主权利,倾听人民的意见,接受人民的监督。”〔6〕321这一论述体现了我们党是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角度认识信访工作的。而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听到群众真实的呼声,这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党在科学正确轨道上持续前行的基础,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

(二)实行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方法

1957年6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结合整风运动,加强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指出:“经验证明:人民来信、来访中提出的问题,大部分是正确的、合理的。群众能够向我们提出来,本质上是信任党和政府的表现。我们对此决不能有丝毫厌倦情绪,决不能采取任何马虎态度。如果党和政府机关能够听到群众更多的意见、更多的批评,我们的各项工作还会进步得更快做得更好。”〔6〕318这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鲜明体现,也是信访工作的核心理念。

(三)作为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机制的方法

一个有张力的社会一定是有一定弹性的,是能允许矛盾存在的,在掌握矛盾并及时解决矛盾中,推动社会在动态平衡中实现发展。科学开展信访工作可以让社会保持一个适度张力。1957年11月1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工作的指示》指出:“实际经验也证明,认真地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有很大的好处:可以经常地同成千上万的群众建立联系,了解各阶级、阶层的情绪和要求;可以宣传政策,教育群众;可以根据这些情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解决当前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这就能够帮助领导机关随时发现问题,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工作。”〔6〕321可见,及时听取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通过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正是践行国家和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体现。

(四)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方法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党和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种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方式,显然是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应当具有的政治站位和根本特征。“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就是:构建源头预防、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处在工作前端和源头的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应当及时将这些小矛盾、微矛盾,处理得早、处理得好;而对那些有苗头趋势的社会矛盾,更应当进行预测预判,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为党和政府的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提供精准的社会信息资源,这是新时代信访工作十分重要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10〕273维护好群众现实利益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核心内容,而更精准地维护好群众现实利益是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时代特征。针对群众利益的具体性和实在性,当前信访工作应当坚决落实公平正义这一标准,实行法治信访、阳光信访。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期盼更加迫切,如果信访工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失去基本公信力。

(五)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找到社会利益关系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11〕172針对当前正在发生的新矛盾或者历史上已经发生的社会矛盾,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显得尤为重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指出,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协调联动机制,稳步开展基层协商,更好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实和历史的实践证明,现在除了因新商业模式而引发的新型社会矛盾外,大量的还是城乡规划、工程项目、征地拆迁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对由新商业模式而引发的新型社会矛盾,主要通过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予以源头治理和依法处理。对其他大量的社会矛盾,还是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协商民主予以解决。在信访工作中深入推进协商民主,当前主要还是应着力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多调联动”和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比如,在基层社区的群众之间,拓展多种形式的协商民主途径,诸如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多元手段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通过人民调解机制、行政调解机制、司法调解机制“三制联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这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依靠群众解决社会矛盾的有效的国家治理手段。

(六)与时俱进、借助智能化和大数据手段的方法

这是当前信访工作的重要方法。在传统的工作方法下,要到社会矛盾发生集聚到较大规模、造成较大社会负面影响时,我们才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这一做法违背了建立和完善回应型政府、互动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民主型政府的基本要求,极易发生由社会矛盾演变成社会风险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做好信访工作批示时明确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加强风险研判,加强源头治理,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12〕159-160借助智能化和大数据手段做好信访工作,可以很好地加强社会矛盾发生的预测、预警,从而及时解决各类矛盾、避免各类矛盾演变成各类风险,并改进决策、完善办法,进行平衡和补救,大大降低社会风险的发生几率。0D3DE16C-9FBA-455F-96AC-5F981696DC40

三、人民信访工作的经验启示

(一)人民信访工作始终伴随着“两个密切联系”

密切联系中国国情,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逻辑,也是人民信访工作发生和发展的根本逻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我们党的历代主要领导,都坚持密切联系中国国情,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强调深入人民群众之中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强调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强调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在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过程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进入新时代,“两个密切联系”的时代特征表现为,推进党的群众工作与时俱进,回应和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得以全面体现。比如,结合新时代的形势变化,中央提出,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科学化,推动领导干部坚持下访接访,在深入懂国情、知民心的工作中,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新路径;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法治政府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13〕4-5,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公平正义中切实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人民信访工作始终伴随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化党的群众工作

只有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解决群众正当合理的诉求问题,党的领导的社会基础才能够不断巩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人民信访工作,坚决解决历史旧账和历史积案,推动冤假错案平反,保证了“十年动乱”后党的各项事业能够及时拨乱反正,为凝聚民心、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从而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開放拥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进入新时代,强调人民信访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回应和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问题的特征更加凸显,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实现好、保障好、发展好人民利益,大力推动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成为了时代的声音。在我们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进一步作出了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群众、联系基层实际的具体规定: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鼓励和引导在职党员到工作地或居住地党组织报到为群众服务,把联系服务群众与经常性做好群众工作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教育引导群众、组织凝聚群众〔14〕。这些重要举措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进程中实现长期化制度化提供了保障。

(三)人民信访工作始终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与时俱进、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实践每发展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人民信访工作也必然与时俱进。从根本定位上看,信访工作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一项基本制度。随着信访工作的发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信访工作大格局,进一步明确为“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信访工作制度在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发挥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重要、不可或缺、无可替代。从制度内涵上看,信访工作的时代性特征趋向明显,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综合治理、高科技智能化专业化。从趋势方向上看,党的十八大后,明确信访工作“16字”的核心内涵,即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信访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极为鲜明,充分体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执政价值观。从建立和完善基本制度看,一是完善信访工作的责任制:“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和疏导教育相结合”。二是完善处理信访问题的信访工作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通过联席会议、建立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度等方式,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三是完善信访工作的多元工作方法:综合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以上几方面体现出人民信访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

(四)人民信访工作始终伴随着我国治国理政实践的发展

信访工作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窗口”。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及其我们党几代主要领导人的论述,我们可以从中具体了解和理解我国信访工作理念、信访工作制度、信访工作实务等历史发展逻辑,可以清晰地明确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理念。一是信访工作实际上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执政资源和执政方法。新时代信访工作进一步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工作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凸显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地位,成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群众工作“窗口工程”。二是社会矛盾不断解决的进程,就是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解决矛盾都是发展的永恒主题,采取问题导向是科学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三是各级党和政府应当加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的源头治理,持续推进各项工作的衔接和平衡推进,努力解决信访历史积案,防止社会矛盾演变成社会政治风险。四是没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再好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15〕284历史已经证明,社会不稳定,改革发展无从谈起,中华民族复兴更无可能。五是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认真做好人民信访工作,回应和处理人民群众的信访诉求,要求我们在信访工作中不仅体现真理的力量,而且应当体现我们的人格力量,真正取信于民。六是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治国理政的奋斗历史充分证明:随着社会向前发展,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矛盾的多元性、综合性问题越来越明显,矛盾的复杂性、关联性越来越显著,通过加强党的核心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综合性体制,一些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的社会多元性问题和综合性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整治和有效疏导,“问题联治、工作联动、风险联控、平安联创”才能得到有效实现。0D3DE16C-9FBA-455F-96AC-5F981696DC40

总之,我们党在苏区根据地时就提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接待和解决人民群众的信访问题;新中国建立后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改革开放后强调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立足专业机构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组织解决群众利益诉求的“信访历史积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把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实行“四下基层”的群众工作方法,作为从源头治理和举一反三地解决信访问题的有力抓手;新时代系统提出人民信访工作应当深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为民解难、为党分忧”。这些人民信访工作的核心内涵,展现的是百余年来党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宏伟历史画卷,也是人民信访工作从产生到不断丰富发展的一幅宏伟历史画卷。

〔參考文献〕

〔1〕舒晓琴.中国信访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

〔2〕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老一辈革命家党建论述选编:毛泽东卷〔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6〕刁杰成.周恩来与信访工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习仲勋文集: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8〕王学军.中国当代信访工作制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习近平: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7 20/c64094-29416148.html.

〔10〕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1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3〕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14〕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EB/OL〕.http://www. gov.cn/zhengce/2020-09/14/content_5543377.htm.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燕斌斌0D3DE16C-9FBA-455F-96AC-5F981696DC40

猜你喜欢

社会矛盾群众利益群众路线
在275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例中,这些问题最突出
浅谈高速公路“三改工程”设计要点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
如何在刑事申诉中发挥控申职能促成矛盾化解、息诉罢访
用社会矛盾的方法论分析中国存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论医院医患危机关系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新常态下社会矛盾的多元解决机制的重塑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