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模型与路径研究
2022-04-21徐春华张娅婷
○徐春华 张娅婷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信息技术已经或正在对教育教学产生深远影响。近几年,教育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1]。2019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大力推进“金课”建设,以培养培训为关键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让教师“强起来”[2]。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讲话指出:“高校教师要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3]因此,信息化教学能力将成为影响高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
回顾近二十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可以发现单纯的“教育+信息技术”叠加思维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方式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对技术变革教学的作用比较有限。在实践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设计、整合教学应用、融合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还明显不足,存在技术应用方式单一、融合度不高等问题。《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到,“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4]调研发现,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是影响当前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虽然许多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同时也存在培养方式过于简单化、行政化,对教师主体意识与阶段性发展需求的关注不够,缺乏系统规划和针对性设计等问题。鉴于此,研究以教师内在主体发展为核心,从系统的视角提出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模型,并结合高校实践具体分析提升路径与发展策略。期望为高校科学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二、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与实践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一直受到关注,研究多集中于基础教育,针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外相关研究多聚焦于技术工具应用、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评价、教师应用技术的心理层面等。如英国侧重研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持续发展等,日本重视学科指导中的ICT活用。国内一些研究者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了研究,左明章等结合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实践提出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集中培训”与“日常教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培训实施策略[5]。杜玉霞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6]。杨磊等从内驱力、技术力、调控力和反思力四个维度形成了中学教师信息化学习力测评模型[7]。一些研究指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能力不足。隋幸华、赵国栋等以湖南省高校为例调研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与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高校教师普遍认为信息技术有用,但不容易用[8]。张一春等开展的一项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调查显示,教师在应用新媒体技术、翻转课堂等新教学模式应用等方面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韩锡斌等针对28所本科和高职院校的1147名教师的调研结果表明国内高校教师整体上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但是具有较高应用水平的教师还比较少,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能力和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尚待提升,教师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有效教学的能力不足仍是制约信息化教学发展的核心因素[9]。本文针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的调研结果显示,46%的教师基本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中逐渐采用信息技术工具,但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等方面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同时近50%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急需提升,且积极性不高。因此,研究如何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对高校深入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同心圆”模型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要素的重组
国内外研究者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的研究结论丰富而多元。美国绩效与教学标准委员会(IBSTPI)于2004年发布了面对面、在线和混合教学环境的教师通用能力标准,从专业基础、计划与准备、教学方法与策略、评估与评价、教学管理5个能力维度列出了18项能力指标和97个绩效指标[10]。国内研究者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理解和描述也不同,顾小清认为其由基本信息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理念职业道德伦理与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四个要素构成[11];王卫军将其概括为迁移能力、交往能力、协作能力、融合能力、评价能力、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12];韩锡斌等认为应从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意识、素养、能力和研究4个维度进行研究[13]。这些能力要素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或过于宽泛或过于详细,较难具有操作性。
顺应智慧教学的时代变革,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向是促使信息技术与教学需求深度融合,教师应学会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使教学变得更加有效继而促进教学创新。因此应突破信息技术“工具论”的思维禁锢,超越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或信息技术与教学能力的简单叠加的认识,将其作为一种以适应智慧教育发展为前提的技术整合应用能力重组。这种能力指向技术促进学科实践性知识体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概念,是运用技术整合学习环境有效促进教学,以及面向复杂学习环境与复杂问题解决的技术融合式创新能力[14]。从教学创新的视角来看,这种能力重组要求教师在数字化或智慧学习环境下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合技术的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有效重组和开发资源能力以及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管理和教学交互能力等,最终促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资源使用方式和教学活动方式都作出创造性的转变,指向与知识创造相关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团队合作等学习能力培养。而发展这种重组能力,需要我们结合教师的内在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外部支持系统设计有效的实践路径。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路径分析
国内外研究者一致认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具有阶段性,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动态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信息技术应用的理念与方式亦有所区别。Mandinach&Cline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同发展阶段归纳为一个四阶段框架,分别为挣扎阶段、掌握阶段、冲击阶段、创新阶段[15]。余胜泉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要经历学习模仿期、尝试使用期、怀疑困惑期、专业进化融合期、创新发展期[16]。Hall等提出了基于关注的技术采纳模型,把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划分为没使用、有倾向、准备用、机械化、常规、求精、整合、革新等八个等级[17]。Angeli&Valanides从技术促进学科实践性知识体系的视角,认为教师的TPACK能力发展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而后在教学中思考技术有效整合的实践方式;第二阶段是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模仿和学习其他教师有效的技术应用整合方法或经验,而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形成一种有效的实践模式[18]。
这些研究从教师自身实践的视角总结了教师应用技术的规律和特点,理清了教师个体的“内在发展”路径,但对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观照不够。事实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内在个体因素,更加根植于学校的整体环境,与教师所在学校的信息化基础环境、政策措施、管理制度、培训服务、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等直接相关,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内在发展,是一种支持性外部因素。针对高校教师的调查表明,学校对信息化教学的政策支持力度越大,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普遍越高[19]。因此,本研究从教师内在发展的视角,把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在发展路径分为技术关注期、模仿期、实践期、创新期四个阶段;从教师发展的外部因素出发,提出以学校管理和支持服务为主的外部发展路径,具体包括学校培训体系、政策与管理制度、信息化教学环境和资源支持等,从而系统地分析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路径。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同心圆”模型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从学校实践的视角构建了基于教师内外部发展路径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模型。该模型以教师内在发展为核心,认为教师是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主体,教师自身的教学信念、教学热情、技术应用意愿、期望绩效、自我效能感、技术认知力等是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主要内在因素,技术整合应用的过程一般遵循从技术关注、模仿逐渐走向技术实践和应用创新的阶段性发展规律。学校需要遵循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和特点,关注教师不同阶段的内在发展需求,从而提供支持教师内在发展的“外部路径”——包括学校培训支持服务、政策措施与管理制度、信息化教学环境与资源等,形成一个“同心圆”模型,如图1所示。有效的学校外部支持会不断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热情、信念和使用意愿等;同时,教师的内在发展水平会影响其对学校外部支持的感知和理解,也会影响学校对信息化教学投入的信心和持续。两条路径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内外部发展路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学校则根据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提供相应的外部支持。
图1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同心圆”模型
1.关注期:重认知,低技术门槛。处于关注期的教师能认识到技术的作用以及技术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对技术应用产生兴趣并有尝试的意愿,但又存在各种顾虑和担忧。这一阶段的培训主要采用专家报告、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提升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和认知,帮助教师建构技术变革教学的思维模式与实践逻辑,让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以及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创新意义;在学校政策管理层面,制定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政策和激励措施,比如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经费资助力度、学校在混合式教学工作量方面的认定办法等,激发教师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动机和情感态度;在环境与资源上,给教师提供一些低门槛的技术应用,打消教师对“技术无效”和“技术繁琐”等抵触心理,比如为教师提供课堂上进行手机签到和随堂测试的教学工具,提供学校教学平台的账号和操作流程,让教师学会利用平台进行在线提交作业和在线评阅等,真正感受到技术对开展教学互动、过程性评价等方面所带来的便利。
2.模仿期:重示范,多技术应用。模仿期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持有较高的认同感,开始关注周围成功的技术应用案例,并尝试将学到的技术应用到教学之中,学习一些技术应用的方法和策略,逐渐建立在教学中应用技术的信心,但应用仍然不熟练,存在一些技术和方法上的困难。这一阶段的培训主要采用结合具体学科教学的主题培训、信息技能培训和信息化教学示范课等,为教师整合技术应用提供“演示”和“示范”,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和资源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及时帮助教师消除技术上的阻碍,提供可以参考的范例。政策方面的支持体现为大力宣传效果突出的信息化教学成果,营造积极的信息化教学氛围。环境和资源支持主要表现为提供开展教学所需要的软件工具、资源的检索加工技能、示范课视频等,为教师进一步探索信息化教学提供“脚手架”。
3.实践期:重体验,激励成果产出。在实践期,技术不再是制约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主要障碍。教师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可以熟练应用技术开展教学,并开始关注怎样更有效地开展教学,试图改变常规的教学组织和课堂结构,逐渐走向反思性教学实践,信息化教学应用逐渐深化。这个阶段,教师主要面临如何融合才有效的问题。因此实践期的培训和支持服务应以教师工作坊、案例观摩等方式进行,如帮助教师进行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通过“设计学习”的方式,让技术进入具体学科的教学情境,教师基于解决真实教学问题和优化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技术,最终实现技术与教学法、学科内容的有效整合。学校的政策支持体现为组织信息化教学相关的大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等,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对参加的教师进行奖励并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依据。在环境和资源方面,需要为教师提供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信息化教学说课视频以及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在线课程等,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灵活自主的非正式学习内容,另一方面让教师通过感受和体验信息化教学活动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4.创新期:重理论,助力专业成长。教学创新是信息化教学的最终目标,这个阶段的教师能够把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教学实践,设计技术整合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活动,系统思考创新技术支持课程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并能够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开展研究,呈现出对信息化教学的深层理解和创新变革教学的阶段性特征。这个阶段的学校培训服务需要从理论上指导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及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如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教学模式、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等工作坊,让教师深入思考创新变革教育教学模式的思想与方法,并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进一步促进教学成果的理论转化。学校应把创新期的教师重点培育为信息化教学的“种子”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一流课程推荐、教改项目立项、教学成果申报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其总结和推广信息化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可以为创新期的教师提供智慧学习环境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搭建一个长期推送教学资源及交流分享的实践共同体环境,如在线社区、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号等,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从而支持教师的社会化学习。
四、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研究依据该发展模型,立足于郑州大学信息化教学实际需求,从管理机制、环境资源服务和培训服务三个方面探索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一)建立鼓励导向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学校教务处总体负责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制定了信息化教学相关的政策文件和管理办法,如《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混合式教学工作量认定办法》《智慧教室使用管理办法》《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每年对在线开放课程、教改项目进行立项,将信息化教学作为专业和课程评估的重要指标,每两年组织一次教学创新大赛和混合式教学大赛以及教学优秀奖评选,并对大赛获奖者进行奖励。建立了从课程建设、混合式教学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到教改研究、教学大赛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和管理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
(二)建立服务导向的信息化教学服务机构
不断健全信息化教学服务机构,细化职责,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是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校设置了信息化办公室、网络管理中心、在线课程中心,服务学校校园网络、教室软硬件环境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运维、数字化资源建设等,科学规划配置教学区的信息化硬件设施、教学环境和教学软件等,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充分保障,减少技术障碍,增加技术的易获得性、可用性和易用性。近几年,学校重点对教室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和优化,同时建设新型智慧教室,形成由高清多媒体型、高清互动型、互动研讨型、远程交互型、录播型、观摩型等智慧教室构成的多形态智慧学习空间,适用于大班授课、小班授课、远程交互、课堂录播、示范观摩等多种教学场景,通过智慧教室应用倒逼高校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实现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和多点登录,实现教学平台、课堂教学活动、移动学习端的教学数据共享,并建立教学数据监测中心;设立的在线课程中心专门服务于学校教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微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三)开展需求导向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依据教师的需求分类型分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是现阶段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设立教师发展中心、信息化教学服务中心负责教师的培训与教学服务工作,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培训设置教学理念、技术应用、教学设计、教学观摩四个模块,具体包括在线开放课程设计制作、教学平台操作、网络资源获取与加工、PPT课件设计与美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智慧教学应用与活动设计等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主要为专题讲座、教学工作坊、示范观摩等形式。开设《在线教师工作坊》和《信息技术及教育应用》等在线课程支持教师开展非正式学习,把教学创新大赛与信息化教学示范课的视频回放发布到门户网站供教师学习观摩,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还通过智慧教师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及时推送信息化教学相关的资源和咨询,在信息化教学服务网站上为教师提供资源素材、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观摩视频、工具软件及相关教程等教学资源。依托名师工作室建立信息化教学共同体,使名师工作室成为“种子教师”的培养基地。通过网站、微信等媒体及时推广学校信息化教学相关的活动和成果,营造积极的信息化教学氛围。最终形成专家讲座、教师工作坊、线上培训、种子教师培养、信息化教学示范成果的多元化培训路径。
本研究提出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模型。该模型可以为学校管理部门系统规划和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借鉴,管理者可以依据该模型,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思考科学的发展路径,激发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动力,针对需求分阶段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这是对学校管理智慧的考量。同时,学校应从教师主体考虑,帮助其形成积极的感知,认同学校的发展愿景,主动利用学校提供的支持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参与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发展共同体,从而实现教师自身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