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血清TAT、t-PAIC、TM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22-04-20朱秀娟申艳飞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纤溶亚组程度

朱秀娟,申艳飞

(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检验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研究[1]指出,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其中以纤溶系统异常最为显著。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 complex,t-PAIC)、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是纤溶系统凝血相关的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TAT、t-PAIC、TM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63例,女性32例;年龄52~77岁,平均(61.74±5.92)岁。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50~75岁,平均(60.35±5.87)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采集两组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以枸橼酸钠抗凝管收集。混匀后,在3 500 r/min的条件下离心处理10 min,取上层血浆置于新的离心管中,再次以同样的条件离心10 min,分离血浆于-70℃的冰箱内保存待测。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TAT、t-PAIC、TM水平,使用日本SYSMEX公司的HISCL-5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及其配套试剂盒。操作步骤严格按照配套试剂盒的说明书执行。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TAT、t-PAIC、TM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TAT、t-PAIC、TM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②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2]评估观察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体评估方式为:狭窄程度≤25%,计1分;狭窄程度26%~50%,计2分;狭窄程度51%~75%,计4分;狭窄程度76%~90%,计8分;狭窄程度91%~99%,计16分;狭窄程度=100%,计32分。根据病变部位确定系数评分:左主干病变,计5分;左前降支近端病变计2.5分,中端病变计1.5分,远端病变计1分;对角支D1病变计1分,D2病变计0.5分;左回旋支近端病变计2.5分,钝缘支、后降支或远端病变均计1分,后侧支病变计0.5分;右冠状动脉病变计1分。Gensini评分=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系数的总和,根据Gensini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两个亚组,Gensini评分>30分为严重亚组,≤30分为轻度亚组,比较两个亚组患者的血清TAT、t-PAIC、TM水平,并分析各指标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血清TAT、t-PAIC、TM水平比较观察组的血清TAT、t-PAIC、T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TAT、t-PAIC、TM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TAT、t-PAIC、TM水平比较(±s)

组别 n TAT(ng/mL) t-PAIC(ng/mL) TM(IU/mL)观察组 95 7.92±2.23 11.85±3.42 10.96±2.08对照组 60 2.01±0.35 3.61±0.72 7.45±1.35 t 20.347 18.386 11.611 P 0.000 0.000 0.000

2.2 TAT、t-PAIC、TM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ROC曲线显示,TAT、t-PAIC、TM对冠心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5,P<0.05),其中以t-PAIC的诊断效能最佳。见表2。

表2 TAT、t-PAIC、TM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2.3 不同病情程度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AT、t-PAIC、TM水平及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严重亚组患者的血清TAT、t-PAIC、TM水平均高于轻度亚组(P<0.05)。见表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AT、t-PAIC、TM水平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 (r=0.494、0.779、0.576,P<0.05)。

表3 不同病情程度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AT、t-PAIC、TM水平比较(±s)

表3 不同病情程度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AT、t-PAIC、TM水平比较(±s)

组别 n TAT(ng/mL) t-PAIC(ng/mL) TM(IU/mL)严重亚组 37 8.55±2.38 12.45±3.68 11.55±2.36轻度亚组 58 7.26±1.95 10.78±3.15 10.34±1.91 t 2.883 2.359 2.744 P 0.005 0.020 0.007

3 讨论

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激活等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与之相关的TAT、t-PAIC、TM等生化指标也成为了诊断冠心病和评估冠心病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TAT是启动凝血系统的标志物,TAT含量增加说明机体体内凝血系统得以激活。黄玉艳等[3]的研究显示,检测TAT水平的变化可以早期预测血栓的形成和再狭窄的复发。t-PAIC是纤溶酶原激活剂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Ⅰ型的结合物,该物质的升高会导致纤维蛋白沉积,进而促进冠状动脉血管血栓形成。郭晓倩等[4]的研究显示,与非冠心病的健康人群相比,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PAIC含量显著升高,并指出t-PAIC升高是引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62),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临床认为,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是动脉对内皮损伤的反应,而血管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前提[5]。TM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标志物,是由内皮细胞合成并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的物质,当内皮受损时,TM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TM水平升高[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AT、t-PAIC、T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冠心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AUC>0.5,P<0.05),表明TAT、t-PAIC、TM可作为冠心病的早期有效诊断指标,与吕永楠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中,病情严重患者的血清TAT、t-PAIC、TM水平均高于病情轻度患者(P<0.05),且各指标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P<0.05),提示TAT、t-PAIC、TM对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AT、t-PAIC、TM表达水平升高,检测以上各指标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猜你喜欢

纤溶亚组程度
高维纵向数据的亚组识别方法及应用
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分离物生物学特性
日语程度的类型与程度副词的对应关系
凝血及纤溶实验室进展及临床应用
探讨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指标对脓毒症患者合并DIC的临床预测意义
壮族PCOS患者及其亚组的临床特征分析和血清LHCGR的表达研究
不同提取法炮制对水蛭体外溶栓活性的影响
对巨大肩袖撕裂进行分类的临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