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2022-04-20管世淮王建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谵妄置换术髋关节

管世淮,王建伟

(1河南省商城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河南 信阳 465350;2河南省肿瘤医院 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0003)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髋部骨折患者数量持续攀升。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案[1],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降低,手术麻醉风险增加,因此为其提供良好的麻醉方式对于保证髋关节置换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2-3]。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但患者存在较大的应激反应,可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异常,释放的大量炎性因子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大量血小板聚集,血液粘滞性升高,进而引发并发症。全身麻醉所采用的药物种类较多,剂量较大,导致的并发症较多;椎管内麻醉这一新型麻醉方式是以穿刺方式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进行神经阻滞从而达到麻醉效果,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所使用的麻醉药物种类和剂量较少[4]。本研究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择期进行髋关节置换术;②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较高;③能顺利完成研究。排除标准:①有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②不能正常沟通交流,精神异常者;③长期使用镇痛药物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免疫功能受损者;⑥存在麻醉禁忌证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 (70.34±5.28)岁;研究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1.56±5.1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等。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将1.0~1.5 mg/kg的丙泊酚、0.6~0.8μg/kg的舒芬太尼、0.18~0.20 mg/kg的阿曲库铵注射入静脉进行全麻诱导,诱导成功后予以气管插管通气,在此过程中注意维持麻醉并根据手术应激反应进行用药剂量调整。研究组患者予以腰硬联合麻醉,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呈屈膝弓背状,在腰椎L2~L3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在蛛网膜下腔注射入0.8%的罗哌卡因,再通过导管注射入1%的利多卡因和0.8%的罗哌卡因混合液4~6 mL/次,10~15 min后,测试麻醉平面并将麻醉平面维持在T10以下,予以面罩吸氧,氧流量设置为5 L/min。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操作时间、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以及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分,70分以下为较差,70分及以上表示髋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恢复,分数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越好;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评估,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③观察两组术后1 d、2 d、3 d的谵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的手术指标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但麻醉操作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麻醉操作时间(min)住院时间(d)研究组 40 111.37±12.64 128.28±16.08 10.49±1.56 5.26±1.34对照组 40 120.34±13.75 156.74±20.39 7.13±1.25 8.19±1.67 t 3.037 6.932 10.630 8.655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的髋关节功能以及疼痛程度比较研究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以及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以及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Harris评分 VAS评分研究组 40 90.38±5.12 3.27±1.15对照组 40 78.59±5.31 5.17±2.06 t 10.109 5.093 P<0.05 <0.05

2.3 两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谵妄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老年患者常因股骨头坏死、股骨胫骨骨折致使下肢活动障碍,给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加之老年患者的各项机体功能减弱,手术耐受力较差,在围手术期发生的应激反应可引起循环的剧烈波动并诱发机体无菌性炎性反应,进而增加围手术期脑损害的风险[5-6]。高龄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7-8]。髋关节置换术后有较高的谵妄发生率,麻醉这一因素会影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诱发术后谵妄,进而改变患者术后早期认知水平。

本研究中,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研究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麻醉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谵妄是一种急性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水平下降、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集中注意力、精神活动力降低、睡眠觉醒周期紊乱。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为4%~53.3%,并且在术后3天具有较高的发生率[9]。术后谵妄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给患者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还与患者术后死亡率呈正相关。该疾病的发生,在临床上通常被认为与手术刺激相关。该病具有反复波动和急性发作的特点,容易引发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与全身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能缩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疼痛程度,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谵妄置换术髋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老年谵妄患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国内外亚谵妄研究的范围综述
Oxford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单间室病变学习曲线早期病例的短期疗效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谵妄便是清醒者之梦”①——后人类时代的谵妄电影(delirium cinema)指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