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椎骨水泥强化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2022-04-20周占锋曾冠楠孙海东李凤新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椎弓螺钉椎体

周占锋,曾冠楠,孙海东,李凤新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OVCF)是指骨质疏松症诱发的脊柱椎体骨折,轻微外力甚至无外力作用下均可能引起骨折[1]。临床上对于OVCF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是传统椎弓根钉置入术后并发症多,影响恢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注入骨水泥可较快地缓解疼痛,加强伤椎的强度,可及早进行功能锻炼[2]。本研究探讨伤椎骨水泥强化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OVCF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确诊为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标准相符,骨密度低于-2.5,后凸角15°以上,前柱压缩40%以上,明确的外伤史,知情同意,自愿进行手术。排除标准:骨结核和骨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患者。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s]

分组 n 性别 年龄 (岁) 骨密度 (SD) 受伤至手术时间 (d)受伤原因男女交通事故 高处坠落 重物压伤A组 55 25(45.45) 30(54.55) 62.94±10.87 3.39±0.72 5.47±1.26 35(63.64) 8(14.55) 12(21.82)B组 55 22(40.00) 33(60.00) 63.05±10.65 3.41±0.68 5.40±1.30 32(58.18) 6(10.91) 17(30.91)χ2/t 0.334 0.054 0.150 0.287 0.334 P 0.563 0.957 0.881 0.775 0.563

1.2 手术方法A组给予伤椎骨水泥强化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俯卧于手术台上,悬空腹部,C型臂透视机下确定椎弓根进针点,经椎弓根穿刺,将导针置入,导针位于椎体前缘的合适位置时攻丝,建立工作通道,椎弓根螺钉拧入伤椎的上下椎体,并置入连接棒,将骨折塌陷的椎体撑开,拧紧螺丝,调配好的骨水泥沿着工作通道注入伤椎体内,弥散至椎体后缘时停止注入,待骨水泥硬化后可将工作套管拔除,逐层缝合皮肤,并放置引流管。B组给予伤椎置钉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俯卧于手术台上,悬空腹部,背部正中切开,探查伤椎、上下椎体双侧椎弓根通道深度,攻丝后拧入适宜椎弓根螺钉,C型臂透视机下确认螺钉位置良好后采用支撑棒支撑,插入连接杆,若高度失去50%则头侧螺钉稍微撑开,缝合皮肤并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①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②影像学指标:根据X摄片结果计算患者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评估时间为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

1.4 统计处理使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s)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A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B组,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分组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A组 55 95.58±10.75 44.62±5.87 10.07±2.24 B组 55 85.63±10.54 58.13±4.22 16.89±2.20 t 4.901 113.859 16.109 P 0.000 0.000 0.000

2.2 Cobb角术后6个月及1年,两组的Cobb角均显著小于术前,且A组的Cobb角显著小于B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Cobb角比较(±s,°)

表3 两组的Cobb角比较(±s,°)

分组 n 术前 术后6个月 术后1年A组 55 28.49±2.73 3.00±0.28 3.10±0.30 B组 55 28.51±2.68 3.31±0.25 3.47±0.29 t 0.039 6.125 6.576 P 0.969 0.000 0.000

2.3 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术后6个月及1年,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均较术前显著提高,且A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显著高于B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比较(±s,%)

表4 两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比较(±s,%)

分组 n 术前 术后6个月 术后1年A组 55 42.25±2.27 96.04±3.14 94.27±2.85 B组 55 42.18±2.21 90.07±3.10 90.00±2.66 t 0.164 10.034 8.123 P 0.870 0.000 0.000

2.4 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B组4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而A组未有患者出现螺钉松动等并发症。

3 讨论

OVCF是骨质疏松症最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典型症状为腰背部疼痛、椎体功能障碍,影响腹腔内脏器的功能,降低患者生存质量,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3]。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与脊柱系统生物力学相符,是治疗OVCF常用的手术方法,该手术能够迅速矫正畸形,恢复伤椎高度,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4],但是该术式容易出现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伤椎骨水泥强化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患者较伤椎置钉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延长,但是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P<0.05),表明伤椎骨水泥强化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OVCF虽然手术时间有所延长,但是可减轻创伤,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利于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1年,A组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均优于B组(P<0.05),表明伤椎骨水泥强化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OVCF在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椎体高度方面优势显著,这是因为压缩的椎体通过骨水泥填充后,螺钉内固定的强度增加,避免出现空壳效应和再次塌陷,维持椎体的高度[5]。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是OVCF的微观表现,骨水泥注入后可迅速凝固,骨密度增加,椎体稳定性增强,椎体载荷所需刚度恢复,防止再压缩。术后随访1年,B组有4例出现螺钉松动的现象,而A组未有螺钉松动、断裂等情况,表明伤椎骨水泥强化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可减少并发症,树立患者及早康复的信心。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手术是否彻底,患者是否具备手术适应证;②手术过程中需要根据损伤终板的情况确定伤椎置钉的方向;③骨水泥的填充需要在透视机监测下进行,把握注入骨水泥时机,速度缓慢,避免渗漏;④手术治疗的同时需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提高骨密度,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⑤需及早进行腰背功能锻炼,促进脊柱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与伤椎置钉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伤椎骨水泥强化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OVCF可减轻对患者的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椎体高度。

猜你喜欢

椎弓螺钉椎体
加长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强化术单侧穿刺方法研究进展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参考骨质移行转换点改良椎弓根螺钉置入法行腰椎内固定术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研究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