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应用

2022-04-20李朝辉董师师田东奎赵阳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炎性血小板心肌

李朝辉,董师师,田东奎,赵阳

(新密市中医院 心病三科,河南 新密 452370)

目前,临床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进行治疗,该术式可早期疏通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血流灌注,减轻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降低患者病死率。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在PCI术后由于心肌血供迅速恢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血管内皮损伤,促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影响患者恢复[1]。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方案,但存在个体差异大、起效速度慢等局限性。替格瑞洛属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研究[2]表明其抗血小板效果优于氯吡格雷,且起效快,但关于该药物在AMI患者中的最佳应用剂量临床仍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在AMI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85例AMI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 (n=42)。观察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52~79岁,平均(68.84±4.0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6 h,平均 (4.24±0.73)h。对照组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50~78岁,平均(67.42±3.6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6 h,平均 (4.09±0.85)h。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相关诊断标准;接受PCI治疗;发病至入院时间≤6 h;近期未实施抗凝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心脏疾病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存在替格瑞洛使用禁忌证者。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于PCI术前单次负荷剂量予以阿司匹林(大同市利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4022744)300 mg,嚼服,术后常规予以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替格瑞洛(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436)治疗:PCI术前单次予以90 mg,嚼服,术后予以90 mg/次,2次/d;观察组予以负荷剂量替格瑞洛治疗:PCI术前单次予以180 mg,嚼服,术后予以90 mg/次,2次/d。两组患者术后均持续用药1周。

1.4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4 mL,以离心机离心10 min,离心速度3 000 r/min,采集血清,冰箱中-80℃冻存待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奥林巴斯,AU2700)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有关操作严格依据仪器、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炎性因子术前,两组的血清PCT、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时间 组别 n PCT(μg/L) CRP(mg/L) IL-6(pg/mL)术前 观察组 43 2.64±0.29 11.65±2.52 5.38±0.54对照组 42 2.73±0.36 12.04±2.27 5.52±0.61 t 1.271 0.749 1.121 P 0.207 0.456 0.266术后1周 观察组 43 1.09±0.14 3.83±0.87 2.25±0.23对照组 42 1.58±0.22 6.70±1.13 3.07±0.35 t 12.281 13.139 12.794 P 0.000 0.000 0.000

2.2 心肌酶谱术前,两组的血清LDH、cTNT、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血清LDH、cTNT、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心肌酶谱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的心肌酶谱水平比较(±s)

时间 组别 n LDH(U/L) cTNT(μg/L) CK-MB(U/L)术前 观察组 43 237.28±28.95 3.97±0.38 56.28±8.19对照组 42 241.62±24.84 4.06±0.42 57.96±9.07 t 0.741 1.037 0.897 P 0.461 0.303 0.373术后1周 观察组 43 109.28±14.72 1.63±0.12 14.72±2.58对照组 42 173.60±18.53 1.84±0.19 29.64±4.51 t 17.742 6.108 18.776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PCI是救治AMI患者的重要手段,疗效确切,但研究[4]表明,PCI术后易出现冠脉内皮损伤与凝血功能应激性亢进,不利于目标血管再通,甚至会造成二次AMI。因此,在PCI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为临床抗血小板经典方案,但起效较慢,且部分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整体效果不甚理想。替格瑞洛属新型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与P2Y12二磷酸腺苷受体可逆性结合,阻止二磷酸腺苷介导血小板产生活化聚集,起效迅速,停药后患者血小板功能可迅速恢复[5-6],同时,替格瑞洛不需经肝脏代谢途径即能直接激活,个体差异性较小。

血管内炎症与PCI术后血小板活化及早期血栓形成具有密切关系,可加剧冠脉无复流现象[7]。PCT、CRP、IL-6均为重要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与机体炎性反应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周的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应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可更有效地减轻AMI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分析原因在于替格瑞洛除可抗血小板聚集外,还能起到一定的抗炎作用,且大剂量应用抗炎效果更显著。此外,PCI术后冠脉损伤所致的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均可造成无复流或慢复流产生,造成心肌再次损伤。LDH、cTNT、CK-MB均为心肌酶谱指标,在正常情况下处于低表达状态,在心肌出现损伤后可大量释放入血,且表达水平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周的血清LDH、cTNT、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应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可更有效地减轻AMI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分析原因在于应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能更有效地阻止血小板聚集与支架内血栓生成,保护心肌血供,进而减轻心肌损伤。

综上所述,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应用于AMI患者PCI围手术期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肌损伤与炎性反应。

猜你喜欢

炎性血小板心肌
综述:肠道微生物与炎性肠病间的关系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心肌桥是什么病?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藏在心里的“桥”
血小板减少会有“小红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