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20封亚玲
封亚玲
摘要:小学作为基础学科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需要对学生在该年龄段所特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利用和有效激发起来。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体系还尚未构建起来,因此其对于新事物很容易产生兴趣,以苏教版的课程目标教学为例,本文将为如何利用小组学习这一具体形式出发,为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苏教版;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引言:
当前的大部分学习的数学教学仍然以传统课堂式的填鸭式教学为主,这样生硬的知识灌输方式会使得学习对于学习新事物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打击,甚至于产生抵触学习,抵触课堂的心理。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我们从上课的形式上出发,强调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施教理念。重视小组学习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一、合作式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与小组构建
小组的合作探究是该教学形式下的重要环节。而目前的大部分学校所应用的小组探究模式呈现出空有其形,而无其实。让该环节的效果无法体现出来。多数的小组谈论仅仅流于表面,没有真正间对于学习问题和学习思考进行交流和碰撞。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指令,让学生的课堂体验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异。这样一来,能够享受到小组探究式学习的学生,又变成了只有班里那些成绩相对优异,表现较为活跃的那一部分人。而我们所需要做到的教育思想在于高度调动课堂上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融入到高效学习的状态之中。拉高学生整体对于课堂参与,与课堂收效的目标之列。
解决办法:
在小组探究式学习的模式下,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均是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课堂之中的。因此,对于小组的组建应当遵循互补性,带动性,协作性原则。依据成绩,能力特点倾向,学习习惯等因素,进行小组构建。
例如,将班里的前十名学生作为各个小组的组长,主要负责组内的任务分配,与老师进行管理对接,并监督执行课堂上的各项环节落实与完成的情况。依照该算法,排名十一到二十名的学生担任组内的二号,副组长的位置。协助组长完成组内任务,并监督组内其他成员完成。剩下的三至六号成员,依据该算法依次划分。其中三号四号同学对于五号六号同学起一定的帮扶和拉动作用。而由于班内的学生个性差异复杂,习惯和行为约束各不相同。因此,确立下来的一号到六号的学生范围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构建,不全是依據成绩机械式划分。并且依据每次考试,作为组内成员进行序号,角色调整的参考条件。
在课堂环节的进行方面,基础知识的展示环节和新学内容的检测方面,应当以各组的五号六号同学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三号和四号同学应当主要讨论环节和响应老师布置的小组任务发挥自己的作用。一号和二号同学则不仅需要解决老师的课堂难题,还要协调组内成员,积极完成课堂环节的执行。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探讨
合作探究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新学内容的快速理解和掌握。而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认真细致,勤思多想。学习产生疑惑时,进行组内合作探讨,讨论后请一名代表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使得每一个组内成员都有将自己所学知识进行交流表达的机会,在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解时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既有自己说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增加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为了将本组的意见更好的表达出来,便需要对新学知识进行灵活的概括和变通,需要自己全身心的处于积极学习的兴奋之中。
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是起知识的接收兴趣较高,模仿性也更强。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便会很快融入到高效课堂的氛围之中去。
三、以学生为主体,打造引导性教学
苏教版的教材优势便是将绝大多数的数学思想方法都隐含在概念引入,公式的引导和客观规律的总结上。例如,在乌鸦喝水的一课中,利用学生对于该故事的熟悉作为切入思考,询问其乌鸦之所以可以喝到水的原因,并询问这种喝水办法蕴含了审美道理,由此引入体积的概念。并鼓励学生上台做实验,将不同大小的石子放入相同水量相同大小的量杯中。观察变化,从而得出结论,加深课堂的学习和记忆。
四、打造数学思维的启蒙,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思维的核心要素在于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苏教版的课程学习中,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切入的案例非常丰富。例如,“认识人民币”,“市场购物”等相关情景的接入。使得学生的学习来源与课堂,却接入与现实,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时效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总结
苏教版的课程设置符合于学生该年龄段的认知规律,是一部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教材。在以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课堂氛围的打造方面,一方面使得学生保持对于学习的兴趣,以及思维的活跃性,一方面对于课程目标的掌握,更加高效。使得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融入到小组合作的探究式学习的大家庭中,最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胡元明.中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途径[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2):34-34.
[2]王舒雯.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10):155-156.5C5A4090-3975-473D-A10F-0370FB708A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