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衡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四重维度

2022-04-20侯文莉

文化软实力 2022年1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 要]衡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可以从历史、空间、本质、实践的维度入手。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古今、古今相通的价值特征;从空间维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受地域限制、超越国界的价值特征;从本质维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反映事物变化发展规律,体现事物本质特征的、经久不变的恒定性、真理性,因而是富有永恒魅力的;从实践维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源于实践、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因而是具有当代价值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精神价值

[作者简介]侯文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政治思想史。

新时代,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是,对于如何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实际上,关于此问题,习近平在三次重要讲话中都有明确指示。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1.]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又指出:“對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更加明确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0.]这三段重要讲话启示我们,应从历史维度、空间维度、本质维度、实践维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将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更好弘扬起来。

一 历史维度:跨越时空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穿越历史、古今相通的价值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历史中创造的优秀成果,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智慧。无论是先秦诸子百家还是秦皇汉武、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丰富的关于人、社会、国家、自然、世界等的智慧认知,都反映了古人治国理政、处理社会关系、民族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宝贵经验,成为后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智慧资源。尽管时代变迁,古今差异巨大,但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古今之间由于有相通的人性、物性等而具有了一致性。用古人的话讲就是:“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慎大览》)无论古代还是今天,“人”始终是历史的主体,通过对人的考察、研究,可以找到古今相通之处。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由于它代表着其所处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体现着人们的梦想和愿望,凝聚着人们的心血与智慧,这些发端于生产生活需求的智慧,在不同时代都有一定的相通性。比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美好社会的期待,以及对和平世界、和谐生态的期待,都可以说是古今相通、跨越古今的。

从治国理政的维度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为了救世之弊,诸子追求“务为治”(《史记·太史公自序》),各自提出了救世的方案,直至秦始皇统一天下,大一统成为反映中华民族共同心愿的政治方案,大一统也成为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保障。可以说,之所以中华民族能够作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共同体延续到今天,与大一统的政治以及大一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这样的大一统文化精神体现为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和合共生,这样的精神在今天的国家治理、民族关系处理、应急管理、政治协商等各项工作中都有继承与发展。不仅如此,古代诸多其他观念都具有古今相通、跨越古今的价值。例如,在古代中国,有一个标识性的命题,就是“内圣外王”,今天其依旧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政治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在孔子关于德治的主张中,当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一个君子时,孔子提出了“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的主张。其中,“修己”就是以圣人的标准修养仁德、完善品行,这就是“内圣”;而“安人”“安百姓”,则是一种外在的事功,使人们安乐、使百姓安乐,是一种外在的政治理想,这就是“外王”。后来,《大学》具体化了“内圣外王”的践行道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大学》这段话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落实途径,通过内在的道德涵养、培育,使之完善完备,进而才能有参与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操守与能力,也才能实现所谓圣王之治的理想蓝图。梁启超对上述内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括,他说:“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说起来,其用功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至于条理次第,以《大学》上说得最简明。《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梁启超.梁启超论儒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有学者指出,“内圣外王”“是中国人最高最完满的人格理想。……达到了‘内圣外王’就是‘古今完人’,就实现了‘三不朽’的永恒生命”[蒋庆.儒学的时代价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26.]。“三不朽”中,立德是“内圣”,立功、立言是“外王”。

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内圣外王”?梁启超曾指出:“有许多学说,不因时代之变迁,而减少其价值”,“儒家道术,外王的大部分,含有时代性的居多。到现在抽出一部分不去研究他也可以。还有内圣的全部,外王的一小部分,绝对不含时代性。如智仁勇三者,为天下之达德,不论在何时何国何派,都是适用的。”[梁啟超.梁启超论儒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0.]他进一步指出:“儒家道术,大部分不含时代性,不可以为时代古思想旧而抛弃之。”[梁启超.梁启超论儒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0.]这实际上指出了儒家道学说所具有的跨越时空的价值。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强调成就道德、完善生命以建功立业,实现一种理想的圣人之治。

在今天看来,即强调主体的内在道德修养有助于政德建设、廉政建设,通过净化与提升政治人格、政治修养,能减少政治失德、政治腐败。如果人人都能以“内圣外王”为目标自勉、自励,则社会之中就能减少许多纠纷、矛盾与冲突,这有助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以及国家统一与稳定;而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则有助于天下稳定、世界和平。

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在许多其他方面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特征。像“道法自然”的思想为我们今天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启迪;“天下为公”的思想也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一脉相承;而“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等思想则是不断激励中华民族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改革创新的重要精神支撑,等等,类似这些思想都成为新时代中国人砥砺前进的智慧之源。

二 空间维度:超越国界

从空间维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具有不受地域限制、超越国界的价值特征。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人类的需求,体现了人类的梦想与追求,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关于自身与世界的思考,因而往往具有超越国界、中外相通的特性。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其中的许多观念由于代表了人类的普遍期盼与追求而有了世界性意义。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不仅具有中国价值,还具有世界价值。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民族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多元一体长期和睦的共同体,在处理对外关系、民族关系、边疆关系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大动荡,诸侯国之间为求自保或为求问鼎天下而展开合纵连横;秦汉之际,中原大地也曾屡次遭遇草原游牧民族的侵扰;东汉至魏晋以降,还面临外来印度佛教的传入。这些丰富的民族历史经历,铸就了丰富的国际关系思想、文明交往思想,成为今天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内容。今天的世界,仍然需要这样的智慧启迪,以更好维护国际秩序、文明秩序,避免国家和民族冲突的发生。尤其是以“天下有道”为代表的中国主张对今天国际秩序、全球秩序的重建很有助益。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逐鹿中原。《庄子·天下》将当时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景象概括为“道术将为天下裂”,反映了当时天下失序、社会混乱、人心不古的状况。为了恢复社会秩序,当时的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简而言之就是希望构建一个“天下有道”的理想世界。孔子讲:“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这里的“道”,既有道理、法则、秩序的含义,又有合理、公平、公正的含义。“天下有道”,就是说天下应该有公平正义的秩序,人们应该遵循普遍的公理行事。在孔子心目中,公正、合理、有规则、讲道德的世界,是一个由天子—诸侯—卿大夫—百姓组成的有秩序、有规则的世界。不仅儒家如此,道家也憧憬“天下有道”。老子认为:“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这段话表明老子对春秋列国各贵族领主集团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和掠夺战争给劳动人民群众带来的惨祸和痛苦的反对。[参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245.]结合老子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批判:“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可以说,老子心中的理想世界是一个公平、公正、和平、自然的世界。“天道”就是整个世界的公平法则;“人道”应该效法“天道”,遵循这一公平法则,而像贫富悬殊、穷兵黩武、恃强凌弱这样的现象是不合乎“天道”的。

“天下有道”的世界是一个理想的世界,如何达致这样的世界,在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中体现为主张行王道、讲道义,反对崇尚武力、讲功利。最早将“王道”“霸道”对举的是孟子。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正值诸侯兼并愈演愈烈、战争如火如荼的时代。如何终结乱世成为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用武力统一天下。当时有不少诸侯国在任用法家人物变法后逐步壮大起来。孟子认为,法家的做法是“霸道”,而他提倡行“王道”,以德治国。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王道”与“霸道”的根本区别在于以德服人还是以力服人。孟子认为只有行仁政、以德服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统一天下,靠的是民心拥护而不是战争,只有民心归顺,才能长久拥有天下,这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王道”“霸道”不仅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影响深远,还在近世被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孙中山先生就运用“王道”“霸道”来看待东西文化的本质差异。他指出:“中国几千年以来总是实行‘平天下’的主义,把亚洲的各小国完全征服了。但是中国征服别国,不是像现在的欧洲人专用野蛮手段,而多用和平手段去感化人,所谓‘王道’,常用王道去收服各弱小民族。”[孙中山.三民主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35.孙中山先生还指出:“东方的文化是王道,西方的文化是霸道;讲王道是主张仁义道德,讲霸道是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1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403-404.]孙中山先生进一步主张,“霸道要服从王道”,这样才会使“世界的文化日趋于光明”[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1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405.]。

于今天而言,“天下有道”代表着中国古人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公平、正义、平等、和谐等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使世界人民都能安居乐业也是全人类普遍的期待。尽管古今已经大不相同,但21世纪的人类依然面临着构筑什么样的世界、如何构筑世界秩序的问题。长期以来,關于国际秩序中的无政府主义观念大行其道,他们认为国家之外的世界秩序是无法说清楚的,而在现实中,世界秩序的背后依然是强权就是公理、丛林法则、零和博弈。回眸中国古人的见解,可以说重建“王道”世界,重视道义公理,追求“天下有道”时至今日依然具有积极的价值。

放眼当今人类社会,不止“天下有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思想精华对解决当代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诸多难题有助益。像“天下大同”“革故鼎新”“实事求是”“讲信修睦”“求同存异”“居安思危”等,都代表着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关系上的理念,蕴含着古人在修齐治平、治国安邦中的智慧,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张,不仅具有中国意义、中国价值,还具有世界意义、世界价值。

三 本质维度:富有永恒魅力

从本质的维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具有反映事物变化发展规律,体现事物本质特征的、经久不变的恒定性、真理性。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历经五千多年历史流变的考验,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关于人、民族、社会、自然、国家、世界的本质性思考具有一定的真理性、恒定性。正是有了这些切中事物本质的认识,才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赋予不同时代的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具有永恒的魅力。

毛泽东曾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4.]因此,当某个阶段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发生改变,相应地其文化也会发生改变,这是文化的相对性。一定时代、一定环境中产生的文化必然会随着该社会阶段经济基础、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具体的、历史的。但是,文化一经产生,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将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促进或阻碍、拖累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正因为文化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人们才高度重视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因为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关于事物本质规定性的认识,包含着真理性的光芒,有益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进步。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中有一节讲的是“中国哲学中不变的和可变的成分”,其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任何民族或任何时代的哲学,总有一部分只相对于那个民族或那个时代的经济条件具有价值,但是总有另一部分比这种价值更大一些,不相对的那一部分具有长远的价值。”[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5.]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长远价值,才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世代传承,虽历经沧海桑田,却依然熠熠生辉。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少具有标识性的命题都具有真理性、恒久性价值。我们以“仁者,人也”的命题为例。

“仁者,人也”,反映了儒家对人之为人的思考,是对人之本质的最高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出现了许多不仁的现象,臣弑君、子弑父、杀人盈野、礼崩乐坏、人心不古。有感于人之不人的社会现实,儒家思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什么是人、人如何才是人。首先,儒家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道德良知。孟子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这个“几希”就是“仁心”或“不忍人之心”,是人的道德本性。具体而言,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由此形成了仁义礼智的道德修养。荀子认为,唯有人才具有自觉的伦理道德观念,“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荀子·非相》)。只有人才知道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这些道德伦理规范是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区别所在。因此,道德自觉、道德自律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离开这一标志,人就和动物没有区别了,人类社会也就和动物界没有区别了。“仁者,人也”,就是要人们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在哪里,人与动物的区别在哪里,人类为什么需要讲道德、追求道德文明的根据在哪里。这是一种关于人的本质的发现,是关于人类社会应该走向怎样的道路的发现。“仁者,人也”,也是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是东方人道主义第一个关于人的本质的自觉的命题,代表着东方人对文明尤其是道德文明的追求——人要讲仁,人要成为有道德自觉的人,人类要成为有道德自觉、追求道德文明的人类。

与“仁者,人也”紧密联系的是儒家提出的“仁者爱人”的命题,如果说“仁者,人也”的命题规范了人、人类的基本路向,那么,“仁者爱人”的命题则强调了应该将这种道德自觉、道德文明普施于众、放之四海。“仁者爱人”首先承认人都是人,应该相互尊重。其次,“仁者爱人”强调要真正把人当人看,相互关心、相互爱护。最后,“仁者爱人”强调要从“仁”出发,将家庭亲情之爱推而广之,运用于治国安民之中,运用于范围广泛的人我关系之中,与人为善、成人利人,即“泛爱众”(《论语·学而》)。

在今天看来,儒家的“仁者,人也”“仁者爱人”等命题,由于代表了对人自身本质的发现而具有了重要的、长远的、恒久的价值。今天,尽管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学技术带来了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巨大改变,世界发生了古人无法想象的变化。但是,人之不人的现象依旧时有发生,

以强凌弱、仗势欺人、巧取豪夺、种族歧视等依旧还在不少地方制造着人间悲剧,世界还很不太平,许多人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今天的人类依然要思考人之为人的原因以及人类应该向何处去。可以说,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依然具有永恒的魅力、依然闪耀着东方智慧的光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魅力、恒久价值的命题还有很多。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为处理不同文明、不同国家间的关系提供助益。这些思想观念历经几千年流变,依然焕发着恒久的魅力,成为21世纪人类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

四 实践维度:具有当代价值

从实践的维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源自实践、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不仅在其产生时具有源自实践、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特点,而且在其世代传承中依然能够为后世所运用,为后世人们生产、生活服务。就当代而言,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经历了世代生产生活的实践考验,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理想追求,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依然能够为当代社会发展服务,因而具有当代价值。

在中国古代,受农业文明的影响,“以和为贵”的思想在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中都有着不同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讲究“和合”,在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讲究“和睦”,在不同文化的关系上讲究“和而不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究“和谐共生”。这些认识成果是中华民族经历了诸多磨难、诸多沧桑后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克服客观时空限制,如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文条件的限制探索出的解决之道。今天,虽然时空变换,但是,人类在处理与周遭世界的关系时的许多思想方法仍然具有一定的共性、规律性。因为人类不可能摆脱一定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限制,这些限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既定前提。就自然条件限制而言,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因为无论古代还是当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地球家园上谋求发展是长时间内难以改变的主题。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类征服自然的野心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一系列问题。生态失衡使人们遭受了气候恶化、传染病流行、自然灾害频发等自然的报复。人们已经认识到,机械思维、征服者心态、掠夺式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不改变人们的思想、思维、心态,生态危机将危及人类自身存在。因此,反思人类过失,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全球共识。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古代“天地人和”的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具体而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天”的认识主要包括:主宰之天、义理之天、自然之天等。而以“天”为自然,居于主要地位。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荀子明确提出了天就是自然的观点:“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荀子·天论》)认为日月星辰、阴阳四时变化都是自然的规律与过程,并无神秘。荀子又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自然万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没有什么神秘的主宰,只是客观自然的。关于天人关系,荀子讲:“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肯定了天地人各有其特点,天以其“时”来显示其自然存在,人也有人的作用,这就是人能治理、利用自然的原因。而且,天地人以各自的特点及功用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老子也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在主张“天道自然”的基础上,将天地人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先秦时期的《吕氏春秋》中也明确提出了“天道自然”的思想,把天、地结合看作万物生成最基本的条件:“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吕氏春秋·有始览》)“天地阴阳不革,而成万物不同”(《吕氏春秋·审分览》),认为万物都是由天地阴阳合和而生的,人与万物一道,都离不开天地这个自然环境。《审时篇》还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地的关系具体化,文中指出:“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吕氏春秋·士容论》)这种“三才论”将天地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强调人的生产生活要尊重自然生态规律;另一方面,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把握天时、地利、气候、土壤以及农作物的特性等,创造出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于天地人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易经》一书中有更加明确的表述,通过对天地的观察,得出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乃至民俗等的判断与选择。“《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易传·系辞下》)《易传·说卦》中讲:“昔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道阴阳、地道柔刚、人道仁义,阴阳相济、刚柔相推,由此产生了生生不息的世界。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立元神》中将其表达为:“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肯定了天地人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共生共在、和谐一体的有机整体。

古人以天地人为一个有机整体,既强调天、地不同,各有其职,不可替代,又强调人在天地之间处于居中的位置,具有天地之性,能够沟通天地。《易传·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這一表述说明,天地人不仅是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更是一种基于相互需要基础上的伦理关系,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中最具文化创造力的一部分。从生态的角度来看,人不仅是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维护者,还可以通过控制自身欲望,加强自身修养,来使被破坏的生态平衡得以恢复,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古代“天地人和”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首先,从道德责任层面来看,要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0.]的系统思想。面对今天的全球生态危机,及时改变、纠正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生态问题、政治问题。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住绿水青山要抓源头,形成内生动力机制。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1-32.]“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3-34.]从生活方式来看,应该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就是针对民众的消费模式和理念进行“绿色化”转型。传统消费模式与理念主要是增加消费的数量,容易消耗过多环境资源,对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而绿色消费则倡导消费“质”上的提升,强调质优、适度的消费,致力于对环境资源实行可持续利用。正像习近平指出的:“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树立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理念,努力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18.]

其次,從生态政治层面来看,应该倡导绿色发展。正如习近平指出的:“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4.]同时,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实行更严格的生态保护。不同于古代农业社会,今天讲的生态保护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自然生态系统,即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海洋等;二是人工生态系统,即农田、城镇等。其中人工生态系统主要与城市化、工业化密切相关,像城镇园林绿化、建筑立体绿化等,以及工厂、矿山、油气管线用地修复等,都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问题。因此,今天的生态保护比之古代更加复杂、更加艰难。我们在继承古人有关生态文明思想的同时,还要从更广阔的视野出发,从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多角度考虑,以促进生态保护真正落实见效。

当然,不止于“天地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还体现在其他诸多方面。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等等,它们既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渊源,又是中国人代代秉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Four Dimensions to Weigh the Spiritual Valu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s

HOU Wen-li

Abstract:The spiritual valu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 measured from the dimensions of history,space,essence and practi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the value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ing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and connecting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the valu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free from regional restrictions and transcending national boundar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ssence,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full of eternal charm because it reflects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law of things,reflect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ngs,and is constant and truth;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riginates from practice and can stand the test of practice,so it has contemporary value.

key word: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Spiritual value

About the author:HOU Wen-li,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of Institution of Politics,Sichu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PhD,specialis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s.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中英茶文化的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论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创新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