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肠道菌群测定的临床价值
2022-04-19谢丽明陈亚军李九凤李丽琴
谢丽明,陈亚军,李九凤,李丽琴
(1.韶关市妇幼保健院检验与遗传中心;2.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韶关 51202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有研究指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为5%~15%,影响育龄期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故及时判断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情况及严重程度十分重要[1-2]。既往临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因素有诸多研究,如炎症反应、经血逆流等,但仍有较多未发生炎症反应、经血逆流的女性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故临床对判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及病情严重程度效果欠佳,如何选择高效、安全的辅助诊断指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观察的难点[3-4]。近年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炎症性疾病的关系较为密切,或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因素,但目前临床关于肠道菌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尚存在争议[5]。因此,本研究对此展开初步探讨,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韶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院内82例健康体检者,将其纳入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韶关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6]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标准,并经超声内镜确诊;②无肠道疾病家族史者;③年龄≥18岁;④近3个月内无抗生素治疗史者。排除标准:①哺乳期或妊娠期者;②血液系统疾病者;③伴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④急、慢性胃肠道疾病或盆腔炎者;⑤临床资料不全者。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粪便样本采集。采集研究对象粪便0.5 g,其中观察组患者于术前收集,对照组患者于月经结束后7 d内收集。采用稀释液稀释粪便样本,按10倍稀释法稀释至10-8,取10 μL接种,大肠杆菌、链球菌、志贺菌、奇异菌、普氏菌采用氧培养基和厌氧培养基培养,于37 ℃环境中培养48 h后,计数菌落数;采用格兰染色、生化鉴定,计算每克粪便所含菌群数。实验室指标。于清晨采集研究对象空腹肘静脉血5 mL,置于EDTA抗凝采血管,室温静置1 h,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5 min,分离血清,于-80 ℃环境中保存。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33(IL-33),试剂盒由赛默飞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分析两变量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数量比较 观察组研究对象大肠杆菌、链球菌、志贺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奇异菌、普氏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肠道菌群数量比较(CFU/g)
2.2 两组研究对象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研究对象IL-6、IL-17、IL-22、IL-3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研究对象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g/L,)
表3 两组研究对象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g/L,)
注:IL-6:白细胞介素-6;IL-17:白细胞介素-17;IL-22:白细胞介素-22;IL-33:白细胞介素-33。
组别 例数 IL-6 IL-17 IL-22 IL-33观察组 82 171.63±32.22 79.63±25.14 559.62±119.36 349.33±94.19对照组 82 102.11±28.49 52.14±10.42 298.61±85.63 231.22±83.85 t值 14.637 9.147 16.089 8.48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各肠道菌群数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检验,大肠杆菌、链球菌、志贺菌数量与IL-6、IL-17、IL-22、IL-33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奇异菌、普氏菌与IL-6、IL-17、IL-22、IL-33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各肠道菌群数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提出异位种植学说,认为随经血逆流,部分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会进入盆腔种植,从而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该学说虽获得多数研究证实,但经血逆流现象在女性群体中较为常见,并不都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故该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仍是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7-8]。近年有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稳态失衡与多种炎性疾病发生、发展有关系[9]。既往也有研究指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盆腔局部异常的炎症环境或是引起异位内膜组织定植、生长的重要因素[10]。为进一步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炎性因子的相关机制,本研究针对此方面展开初步讨论。
本研究中,观察组研究对象大肠杆菌、链球菌、志贺菌菌群数均高于对照组,奇异菌、普氏菌菌群数低于对照组,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与既往报道[11]相似。肠道菌群具有调节免疫、预防病原体感染及提供屏障等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伴有周期性肠道症状及严重痛经,体内志贺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数量异常增高,可通过脂多糖对异位病灶免疫微环境造成影响,进而促进疾病发展,加重患者病情,并可导致相关症状发生;同时细菌内毒素脂多糖入血可持续激活程序性死亡蛋白-1通路,使其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过度表达,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引起免疫耐受,为异位内膜组织提供了一定的生长条件。
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12]。本研究中,观察组研究对象IL-6、IL-17、IL-22、IL-33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炎症反应水平较高,或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分析原因,肠道菌群失衡,革兰阴性菌大量繁殖,可增高肠壁通透性,破坏肠道免疫完整性,使细菌内毒素脂多糖大量入血,引起全身炎症性反应[13]。IL-6、IL-17为急性期反应常见的炎症细胞因子,对多种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形成过程有一定促进作用,有利于生成抗凋亡因子,大量堆积在患者肠道黏膜;IL-22、IL-33可引起子宫内膜组织黏附、入侵和种植,可被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损伤所激活,主要对免疫细胞和肠道细菌进行调节。菌群失调所致的炎症反应可促使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内巨噬细胞大量分泌IL-6、IL-17等炎性细胞因子,增加盆腹腔血管穿透性,产生炎性渗出物,导致腹腔液内微环境异常,从而引起盆腔粘连、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临床症状。
此外,本研究通过观察肠道菌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发现,大肠杆菌、链球菌、志贺菌数量与IL-6、IL-17、IL-22、IL-33水平呈正相关,奇异菌、普氏菌数量与IL-6、IL-17、IL-22、IL-33水平呈负相关,说明肠道菌群不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还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推测肠道菌群不但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更在其炎症反应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且与炎症因子有关,可作为临床评价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但基于所选样本量过低、研究时间过短等因素,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在今后可针对此方向进一步论证,为该领域提供客观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