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渗透情感教育

2022-04-18贺永芝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贺永芝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导致在农村出现了大批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导致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缺乏引导,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重情感教育的学科,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们的情感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留守儿童,情感教育

留守儿童在城市化的推进中也在逐渐增加,缺少良好的家庭氛围导致留守儿童情感缺失,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 成长。更可能会演化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需要在校园内得到良好的补充。语文作为一门高度人文性的学科,能有效发挥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作用。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不断钻研语文中的情感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人格。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卑心理比较普遍

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而存在。他们感到非常孤独,在内心产生了极端自卑的不健康的心理。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都是很不利的。

2.性格孤僻,拒绝交流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他们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同学,甚至是老师和长辈,理由是“太无聊了”。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违法犯罪的现象。

3.逆反心理严重

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很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严重影响了孩子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甚至感觉自己遭到社会和他人的遗弃,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态度。他们对家人和老师的管教都置若罔闻,甚至在公开场合与老师和家长顶撞,以显示他们的反抗和玩世不恭。不少留守儿童在校表现较差、人品较低、经常违纪、目中无人、不太合群、没有集体主义观念,养成一些不良习惯。许多留守儿童表面上来看都比其他孩子要更独立、更坚强,其实他们的心灵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更不堪一击。他们心态极不平衡,情绪波动很大,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很容易受伤,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仇恨心理,导致沾染上不良的习气,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家庭教育是三大教育支柱的重中之重。家庭教育的完整与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不完整或是畸形的家庭教育,都 有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心理的不健康发展。父母外出打工,常常是一年到头不回家 ,或者是好几年不回家,孩子与父母之间除了物质的提供与接受,基本没有其他的交集。父母基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心里在想什么?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最直接的因素。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针对留守儿童年龄阶段的公共场合非常少。但留守儿童又处于个体发展对外界好奇心最大的阶段, 不能拒绝诱惑,无法分辨是非,很容易受到身边人的鼓动,沾染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留守儿童如果得不到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正确引导,将会酿成很大的后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是传递情感的载体,语文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人文性。一篇文章一首诗歌 ,都充分体现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学子们在语文教育中体验作 者浓厚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等感情 ,语文教師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子们建 立完善健康的心理人格,丰富学子们的情感内涵,提高学子们的情感感知。

留守儿童是一个大的群体,他们在不完整的家庭氛围中很容易迷失方向,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如自卑、叛逆、孤僻等,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最终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学校的教育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而小学语文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就要格外重视。对留守儿童在进行语文的教学时,渗透健康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有效弥补留守儿童在家庭情感教育中的缺失,让留守儿童能够在知识获取的同时心理也能健康成长。感受到温暖与支持,快乐健康地长大。

四、小学语文教育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现如今是信息社会。学校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增进家长与老师以及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沟通。使得在外的父母时刻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也使得老师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带的学生,使得留守儿童即便是远离父母, 也能健康、开心的成长。语文课堂上可以依靠大量的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作文课堂,可让学生给父母写信,通过网络安排学生和父母视频.通话、留言等。比如说,建立家校联系微信群,語文老师可以和家长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帮助老师更好的管理学生,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2.延伸家庭温暖

留守儿童最缺少的就是来自家庭的温暖。可以倡导语文教师与特殊家庭情况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在老师中间建立“代理家长制”。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关心留守儿童、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生活、学习难题。同时,在语文课堂上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故事会.朗诵小组. 作文阅读栏等.鼓励学习成绩突出的部分学生.多参加学习竞赛.增强自信。对于成绩不突出的留守儿童, 老师要主动去发现他们其他方面的优点,给他们表现发展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3.强化心理教育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配合学校,全面的去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分类、归档、建立资料齐全的数据库。针对每个留守儿童,准确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及时的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在语文课堂上,通过一些名人实例,班级游戏、合作式学习等方式,有效的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使得留守儿童具有良好的心态和适应生活的顽强生命力。此外,学校应该抓住留守儿童对父母依赖、思念的特点,整合网络资源.使得留守儿童经常能与父母交流沟通,获得父母的鼓励、支持,让他们健康成长。

五、结语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仍然在不断的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儿童不光是一个家庭幸福的象征 ,还是一个祖国的希望。我们不但要在家庭教育方面尽量避免问题,更要不断地在学校教育方面找出更高效可行的弥补措施。从实际出发为解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贡献-份力。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