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水仙女》中咏叹调《月亮颂》的演唱分析
2022-04-16毛桂芳
毛桂芳 刘 颖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一、歌剧《水仙女》的创作背景
19 世纪的欧洲在短时间内便经历了法国大革命以及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从而使得社会矛盾越来越严重。许多国家因无法忍受这种革命所带来的影响便开展了泛斯拉夫主义运动,虽然这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也让人们意识到了民族独立的重要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也慢慢地发生了改变,这时出现了一批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爱国音乐家,他们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个人的看法都倾注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使得民族主义音乐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以德沃夏克为代表具有民族情怀的音乐人,他们将民族主义思想融入到音乐创作中,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水仙女》这部歌剧是德沃夏克根据克瓦伊尔创作的《水仙女》脚本而创作的一部抒情童话歌剧,脚本描述了卢莎卡敢于追求爱情的故事节,德沃夏克被这一故事情节所打动,由此产生了创作灵感。这部歌剧一经上映就深受大众的喜爱,其中感人的故事情节和唱段都令人难以忘怀。而著名唱段《月亮颂》是歌剧《水仙女》的点睛之笔,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水仙女卢莎卡爱上了人类王子,于是便在月光下对着月亮诉说着自己对爱情的向往,想要变成人类与心爱的王子在一起的爱情故事,这种有意境的歌词和旋律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歌剧《水仙女》的剧情简介
歌剧《水仙女》讲述的是一个浪漫的民间神话故事,它的故事情节与童话《美人鱼》相似。女主角卢莎卡是一个美丽善良的水仙女,由于她不是人类所以普通人看不到她。这天她看到了一位在湖畔打猎的英俊王子并深深爱上了他,所以她渴望变成人类想要和心爱的王子拥有美好的爱情生活,她的父亲老水仙知道后极力劝阻,但卢莎卡不顾父亲的劝阻,去意已决,于是便对着皎洁的月光诉说着自己的心声以及对王子的思念。随后她便找到女巫并请求她施法使她变成人类,这样她便可以与王子相爱,女巫看着她如此有诚意的恳求便答应了水仙女,但有一个交换条件便是要把她的声音拿走,成为人类后她将变成哑巴。如果她失去了王子的爱,那么她将遭到诅咒,对于这些条件卢莎卡还是同意了。水仙女如愿变成人类后,终于见到了自己日夜思念的王子,王子也发现了虽无法说话但十分美丽的卢莎卡,王子也被卢莎卡深深迷恋,于是将她带回城堡并决定举行婚礼。在婚礼当天王子深情的对着卢莎卡表达自己的爱意,但奈何卢莎卡说不了话,这一幕被一位爱慕王子许久的异国公主看见,便想尽办法从卢莎卡身边诱惑王子。王子开始对卢莎卡冷漠,卢莎卡知道王子变心后非常的失望,最后王子在老水仙的恐吓和异国公主的冷漠中心生悔意,便找到水仙女恳求她的原谅,即使让自己以生命作为代价他也愿意,最终王子静静地躺在卢莎卡的怀中永久的睡去,恢复精灵身份的卢莎卡不舍离开王子的躯体,便一起坠入了湖底。
三、咏叹调《月亮颂》的演唱分析
(一)捷克语的发音特点
捷克语是由42 个拉丁字母组成,其中有14 个元音字母、27 个辅音字母和1 个双字母。由于其捷克语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在国内声乐演唱中属于非常冷门的一种语言,它并不像意大利语那样被人们熟知。目前使用捷克语的人也主要集中生活在捷克,它的传播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小。这首咏叹调《月亮颂》是一首捷克语作品,学习和掌握捷克语的发音特点对演唱这首作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捷克语歌曲中,元音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演唱元音时一定要注意它的时值,发音必须饱满,但在结尾时不需要归韵。其实在捷克语口语中,元音是区分长元音和短元音的,但由于在演唱时节奏和音符有快有慢,所以在演唱时不需要区分长元音和短元音。其次,辅音的发音也是非常重要的,辅音又分为了清辅音、浊辅音以及舌尖颤音,辅音的清晰与否也会直接影响歌词的表达。
(二)气息的控制
在声乐演唱中气息的运用和控制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气息,首先会使我们的声带变得疲劳,其次会使我们的声音听起来很挤,同时也会使得乐句与乐句之间缺乏连贯性,所以学会科学的运用和控制呼吸对我们声乐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在声乐领域里都讲究“气沉丹田”,在演唱时我们需要根据音的高低来调整呼吸,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始终要自然的呼吸。《月亮颂》这首作品对气息控制要求很高,整首曲子的速度比较缓慢,第一乐段的音区主要集中在中音区,所以演唱过程中声音和气息要稳定,同时使身体处于一个自然又放松的状态。在演唱这一段时我们应该多运用胸式呼吸法,用自然的呼吸将音乐的旋律演唱出来。歌者在两个乐句间的休止符要提前做好换气准备,这样才能使气息吸的更满,提前做好换气准备还能使我们演唱过程中气息始终都能沉下去而不是挤在胸口或其它位置。在对比段中,出现了八度音程的演唱,这种跨度较大的音特别考验演唱者对气息的控制,如果没有气息的合理控制就会使我们的声音没有穿透力,甚至会出现破音。所以气息的合理运用和控制才能使声音充满表现力但又饱含情感。
(三)共鸣的运用
当想要演唱好一首作品时,共鸣是非常重要的,共鸣腔体的运用也直接关系到声音的明亮和大小,而人的共鸣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首先是硬腭以上的为头腔共鸣,中间部位为口腔共鸣,喉头以下的为胸腔共鸣,在演唱时要注意这三者的合理运用。在演唱前一定要全身放松、共鸣腔体打开。在演唱时要一直保持腔体的打开,这样才能使声乐位置更加的统一,让声音一直在同一个腔体。这样演唱的声音才会更加具有穿透力,声音的控制也才能更加自如。所以在演唱这首作品《月亮颂》时,除了要一直保持腔体的打开外,还要注意不同的声区要运用不同的共鸣位置,前面的中音区需要更多的胸腔共鸣,而高音区则更需要头腔共鸣。只有更加自如的运用好共鸣才能使我们的声音更好听、更具穿透力。
(四)演唱者与伴奏的融合
咏叹调《月亮颂》的伴奏织体非常丰富,所以想要完整的演唱好这首作品就需要演唱者与伴奏融合好,伴奏与演唱者的完美融合是一首曲子最完整的表达。它们之间需要互相配合,演唱者需要借助伴奏来烘托整体气氛,以及弹前奏时对歌曲意境的描绘也能使听众更快的进入故事情节,在整首作品中伴奏都起到了带动演唱者情绪的作用。所以演唱者与伴奏的完美配合对于这首作品的诠释有着关键性的意义。但无论是声乐演唱者还是钢琴伴奏者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都想要把自身的优点展示出来,所以完美的合作就需要两者不断的沟通和交流。在合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调整,在前奏部分伴奏者可以自由发挥,突出伴奏者自身的个性特点,在这首作品中前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需要前奏将聆听者带入到作品的情境中来,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做好铺垫。虽然钢琴伴奏和乐队伴奏相比音响效果没有那么丰富,但其对演唱者的配合要求也是非常之高的,只有两者融合好才能把具体情景的画面感让听众感受到。所以两者的沟通交流也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最终的呈现。
这首作品的前奏部分相对较长,同时到演唱部分的前两个小节进入了连续重复音型,所以需要演唱者特别注意,以便能准确的进入演唱部分。尾声部分的宣叙调是全曲情绪表达的重要部分,这时需要钢琴伴奏和演唱者配合把这首作品的情绪推向高潮,在力度上两者也需要达成一致,钢琴伴奏在弹奏的同时要时刻关注演唱者的声音,在作品的强弱处理上严格要求,并要把尾音同时收住,不能随意地拖拍,在气口上也要达成一致,真正地做到琴声合一,通过两者的完美配合最终让观众感受到这首作品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才是演唱这首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
(五)情感的表达
《月亮颂》这首作品主要表达了女主人公卢莎卡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对爱人的思念,所以在演唱时内心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而把握好一首作品的情感对于我们声乐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看来,如果一首作品没有情感,那么相当于这首作品没有了灵魂。但是在情感表达前往往需要我们首先对作品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以及乐谱的正确解读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然后再去把握作品的情感表达。这首著名唱段出现在歌剧开场的第一幕,第一部分主要是卢莎卡在静谧的月光下诉说,要求演唱者对捷克语的发音准确、咬字清晰、声音柔美。这时的水仙女是单纯浪漫的,怀着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王子的思念之情对着月亮倾诉,所以这时候的情感表达是充满期待的,在演唱时应该是非常自然的语气表达。而作品中“漫游在无际的天边,向美好的人间遥望”这句歌词重复出现了两次,也能更深刻的表达出水仙女思念王子的心情,希望月亮能帮她找到她的王子。这时的情绪应该有所起伏,把她这种想见到自己爱人的心情通过演唱表达出来。后面反复的祈求到“啊,月亮留下吧!留一会吧,告诉我爱的人在何方”这里的语气比前面更强烈,所以演唱时声音也要有所变化,情绪也要更加的饱满,同时表达出水仙女迫切想要见到爱人,但又很无奈的心情。所以一直恳求月亮留一会,想要从月亮那得到想要的答案。所以在演唱作品时要感受到水仙女不同的情绪变化。第二部分旋律与第一部分相似,但是情绪不一样,跟第一部分有了强烈的对比,这时的水仙女开始越来越激动,想要月亮告诉自己的爱人在何方!她的情绪跟第一部分比较更加深情也更加的急切。最后的歌唱部分“月亮啊!留下来吧!留下来吧!月亮啊!留下来吧!”这里用了三个“留下来吧”更加足以表达了水仙女对爱情的向往与渴望。所以在演唱这句时,我们的情绪也要一次比一次强烈,一次比一次激动。
《月亮颂》这首咏叹调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对于女主卢莎卡的内心感受需要我们通过演唱表达出来。而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歌剧的故事情节也能更好的帮助歌唱者了解作品的内涵,准确地表达这首作品的情感。这首作品的难度相对来说是不太简单的,所以想要更好的表达这首作品的情感需要我们有成熟的演唱技巧,有良好的演唱技术才能更方便演唱者表达情感。最后,声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欣赏不同歌唱家的版本,详细的分析她们对作品的不同处理并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总结。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良好的演唱技巧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支撑,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和处理。
四、结语
德沃夏克创作的这部《水仙女》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卢莎卡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其中著名唱段《月亮颂》是一首难度较大的咏叹调,在演唱时首先要学会捷克语的发音特点,其次,气息的合理控制和共鸣位置的运用都需要我们重点掌握,最后在结尾处高难度的宣叙调对演唱者的高音以及情感处理上也有极高的要求。想要更好的演唱这首作品,除了对这首作品的演唱技巧进行分析,还要对这首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剧中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点进行细致把握。这首咏叹调是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交融作品,所以也更好的体现了当时作曲家所处的环境,他用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描绘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