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2-04-16蔡萍
蔡 萍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运城 044004)
自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多领域跨出了关键性的步伐,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但是由于受到西方思想与文化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相对处于短板状态。现阶段,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如何高质量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迫切地寻求发展与进步,一味追求西方国家发展模式,导致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甚至新时代年轻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了解甚少,并没有去主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这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根据长时间的分析与总结发现,现阶段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首先,大多数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高,甚至出现逐渐下降的现象,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浪潮。改革开放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促使中外文化实现了不断地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效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得不承认,外来文化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中华传统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多数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持续下降,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各种洋节在国内兴起,然而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却少受重视,甚至认为过中国传统节日就等于放假。
其次,在民族艺术这方面充满了危机感,从客观角度来说,民族艺术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最常见的有京剧、剪纸、民族舞蹈等。近些年来,我国也在不断地对民族艺术给予政策支持与保护,但是反观社会的实际情况来说,民族艺术的保护并没有彰显出来,举例来说,现在大多数孩子的家长都十分有兴趣为孩子报学习兴趣班,大多数都是选择芭蕾舞、架子鼓、拉丁舞、油画、跆拳道,极少数会选择武术,而像京剧、民族舞蹈这方面的课程家长可能都不会考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在兴趣班选择这方面缺乏关于民族艺术的类别,中华传统民族艺术的学习所需要耗费的时间长,付出精力更多,这并不适用于学生兴趣班速成的教学模式;二是家长在思想上认为西方文化课程要比传统民族艺术更“高级”,这也就导致中华民族艺术的传承者越来越少,甚至大多数青少年都没有真正地接触过民族艺术。
最后,在传统文化文创这方面较为欠缺,产品较少,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文创产物。但是就现阶段来看,在市场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少之又少,相反,关于西方文化的一些文创产品却在市场上占了较大的份额,市场的导向源于市场的需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西方文化在社会中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而导致中华民族文化文创市场越来越小,对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中华传统文化本身是五千年来民族思想的一种沉淀与总结,其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准则与思维方式,在文化自信视域之下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以时代为背景,以提高文化传播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发展必然行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受历史原因的影响。中华文化传承的历史语境主要指的是民族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整个过程,华夏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经过岁月的洗礼以及磨难之后,延续至今。民族的各种经历成为文化形成的基础与关键,中华民族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其与国外文化进行不断的融合与学习,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流文化,并在国际上具有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代表着整个民族的凝聚力量与灵魂,这也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软实力。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民族文化自信,并持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才能够促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开更加华美的篇章,实现多方面的突破与综合性发展。
二是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的语境主要指的是在目前发展多元化的国际环境之中,一个民族如果想要得到国际的认可,实现全面综合性发展,就应当充分发挥出民族文化的优势,进行文化创新。任何文化的创新都要以文化的继承为基础,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备受考验,只有在文化继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这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要环节,通过“走出去”,才能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有效地升华,让整个世界都能够听到“中国声音”,逐渐在国际发展过程中形成鲜明的标签。
三是由于文化传承与创新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坚持民族文化自信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两方面都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并且利用新时代信息技术与设备来搭建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有力平台,尽可能地在社会范围内达成文化传承的共识。与此同时,还要关注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融合情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方面渗透。
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是民族精神与凝聚力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同时其也能够代表民族的品格与行为习惯,这也是中华民族立足于国际中的文化根源,坚信文化自信就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传承与优化,以适应快节奏发展的社会。另外,绝对不能够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出现故步自封的现象,要积极地与世界的多种文化相融合、学习,并在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独具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品质,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性作用,把握民族在国际中发展的主导权利。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目前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芒已经以多种形式在国际上逐渐显现出来,孔子学院、京剧昆曲的魅力吸引着世界人们的眼球,文化的传播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发展的新方向,文化的力量使我国在国际上熠熠生辉。
三、在文化自信视阈下实现高质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就现阶段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情况来说,如果想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就要在文化自信视域之下,从环境这方面开始着手改变,并使文化与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由里自外逐渐构建起民族文化自信。
1.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营造良好环境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21 世纪,互联网与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接受信息与数据的主要方式,基于此,可以利用媒体发挥其积极作用,在文化自信视域之下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客观角度来说,良好的文化氛围为进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与基础所在,并且不能够单纯地依靠电视媒体进行文化宣传。作为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在各地开展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试点节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邀请当地具有影响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与学术专家到节目中进行访谈,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大众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除此之外,社会中的学校以及其他机构可以进行合作,表演各种文化艺术类节目,比如最常见的古诗词诵读、京剧表演以及民俗乐器的弹奏等。为了使演出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可以采用直播的方式来推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中华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得到传播,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使其在观看的过程中受到相应的启发与教育,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无限魅力,实现文化的主动传播。
较为完善的传播机构能够为文化的传播提供良好的平台,并且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从多个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承氛围,实现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基于此,作为中华文化传播媒体应当组建出一支具有较强技术性的专业团队,要求团队中有节目策划、导演、记者、主持人以及后勤保障人员,能够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敏感性,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以及大众的真实内心需求来对节目进行优化与创新,为节目的整体收视率提供一定的保障。除此之外,作为新媒体部门还要与其他部门加强联系,员工之间要做到及时沟通与交流,优秀的节目并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协作,才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演出效果,达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2.使教育与文化传承工作相融合
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本身具有较为突出的复杂性,该部分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综合性配合。尤其是在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工作相融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实现教学的整体融合,还要在各个教学环节穿插文化传承教育,从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有计划地进行。为了能够使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要对教育的手段进行高度重视,应用最为先进与直观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此来充分地体现出教育的适应性,实现教育与文化的高度融合。
青少年为国家未来发展过程中关键性人才群体,通过教育的方式实现文化的灌输与传承,促使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逐渐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传统文化最主要的传承模式不仅在于传授文化技艺,更在于传承于心,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
除此之外,还有着重对外文化教育与传播的工作,采取孔子学院的方式,在国际上尽情地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认同感,还可以借助多方面力量构建对外交流文化的机制,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但是在此过程中也要擦亮眼睛,选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才是使中华民族文化持久发展与进步的关键所在。多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方式之一,但是并不是盲目地进行传承,而是要时刻关注时代的变化趋势,做到文化的创新与高质量再应用,促使中华文化获得更好的发展与进步。文化创新的基础在于文化的传承,两者之间处于相辅相成的关系,绝对不能够脱离其中任何一方去谈论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民族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3.利用工具实现文化自信的构建
在文化视域之下,实现文化传播大众化与现代化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新兴时代的科技设备与载体。基于此,在进行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对文化传承的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达到拓宽文化传播途径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与进步,网络已经深深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在新时代的文化传承就要改变方式,应用科技化设备与技术实现文化的传承推进。举例来说,可以利用新媒体对现有文化传播方式进行创新,从而实现对舆论趋势的掌握,并借此机会对社会舆论导向进行合理化引导,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出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与作用,促使文化的传播效率得到大幅度推升,在这样的文化传播环境之中逐渐生成文化自信。
在新时代中,任何人都有资格成为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人员,在此过程中,利用媒体等外在工具能够快速构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高质量传播。从客观角度来说,任何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与其他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实现文化的突破与创新。除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推动文化的创新与传播之外,还可以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构建文化自信,进行文化继承与传播。举例来说,可以在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以此来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唤醒人们藏于内心的中华文化精神。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代表着民族的灵魂与凝聚力,如果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丢失的现象,那么整个民族将会成为一具空壳,文化自信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并且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的主要动力。基于此,在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文化自信,积极地与新时代产物、技术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承环境,进行教育与文化的全面融合,从而实现民族的长远持久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