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的方法改进与成效评估
2022-04-15郭新霞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惠州医院广东惠州516002
郭新霞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惠州医院) (广东 惠州 516002)
内容提要: 目的:探析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的措施改进方案及效果。方法:本院于2019年1月落实关于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的改进管理方案,以此为分界线分别于2018年1月~12月、2019年1月~12月各抽取200件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并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预处理不合格、器械损耗、器械丢失事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效果、管理方式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评价分数(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在关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方面进行有效改进对于提高交接效率有积极价值,其作用除了能提高器械清点效果同时还可保障管理效果及管理方式质量。
消毒供应中心一直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其运行内容包括对各个科室的医疗器械进行回收、处理消毒、发放等,保障临床治疗需求,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源头[1]。手术室对于消毒供应中心需求程度相对最高,同时两者也是合作密切程度较高的科室,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器械大部分来自手术室,而手术室的治疗质量在很大程度受到消毒供应中心对器械处理情况的影响,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比如,如果器械在交接过程中产生问题,也会不利于手术的开展,甚至可能引发严重后果[2]。换言之,消毒供应中心属于医院中不可缺少的科室之一,其消毒供应质量直接决定了患者可能的感染情况。若消毒供应质量较差,情况较轻时可能导致单纯感染,而情况较为严重时甚至可能在发生感染的同时引发多种其他疾病。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消毒供应中心在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常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消毒标准,同时也难以让供应室的改良技术得到快速有效的应用。手术器械作为医院常用器械种类,因为流动性较大,对医院的感染控制影响较大,科学的管理才能保障其供应质量,尤其在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效果可靠性方面,积极强化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院收治患者例数不断增加,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在器械交接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也逐渐提升,因此重视两者交接环节的风险并制定有效改进措施,对于医院、患者以及科室之间的关联性都有直接影响[3]。本院自2019年落实总结常规交接模式下的缺陷并制定有效改进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相关资料整理后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9年1月落实关于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的改进管理方案,以此为分界线分别于2018年1月~12月、2019年1月~12月各抽取200件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并分别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所抽取手术室器械类型包括骨科手术器械、心脏内科手术器械、消化科手术器械。2018年~2019年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并无出现职位变化,共有6名护理人员、1名工勤人员。护理人员年龄41~57岁,平均(42.03±2.11)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手术器械采取常规管理措施
固定器械包当中物品种类、数量:在回收器械包的时候和专业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长做好充分的沟通工作,清点不同手术固定包当中的器械种类还有数量,确认固定妥善,在完成固定后要对器械包当中的物品进行拍照及晒像,将不同种类手术固定包物品整理做成规范引导手册。
确认各类手术器械包当中的物品种类、数量、功能:各类不同手术器械包在得到规范之后,科室要对各种常用于临床的手术器械在使用途径方面进行系统讲解,而对于手术包当中相对特殊或者构造精密的器械关于临床用途由手术室的资深护士进行专业讲解,强化消毒供应室操作人员对于手术器械的熟悉以及敏感程度,对于手术器械的临床功能、用途方面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在对手术器械在交接或者清理的时候更明确关注以及保护的重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对于处理器械的认知程度。其次是要求去污区、包装区所有操作人员都要了解不同手术包当中的器械明确表格,以1个月为准掌握一个专科系统关于手术包的相关内容,每月都要以闭卷的方式进行1次考核,如果核对信息错误在5个或以上的要重新进行考核直到合格为止。
完整交接记录以及接受清点规范:在经历系统化培训之后消毒供应中心科室工作人员应该全面掌握各个专科的手术器械包信息,设置交接记录本,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人员在对器械包物品交接清点的时候尽量在0.5h之内完成,严格根据医院内部决定对于手术之后存留器械应该送到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完成关于相关器具、物品清点以及稽查,在病区直接进行交接清点有存在被环境污染的风险,手术室在适合的情况下可派1人到消毒供应中心的去污区进行监督,发现存在器械短缺或者受损的情况要立即报告反馈并暂时不回收该器械,在清点时如果遇到需要周转使用的先记录,而后进行接收处理,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人员需要同时在交接本上面签名确认。
每月总结: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交接工作在实际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种隐患与问题,因此每个月都要针对方法改进后的落实效果进行总结,而后在科室进行讨论,讨论总结得出的内容需要向手术室进行反馈。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根据总结情况分别提出改进的措施,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1.2.2 观察组手术器械采用改进管理方案
建立小组:由科室工作人员组建成为管理小组,选择活动主题,可候选主题包括“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管理措施”“实施管理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缺陷率”“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效率”等,所选择主题都需要确保具备可行性、贴切性、科学性,由小组成员选择主题并展开为期30d的主题专业管理。
建立制度:确定主题后围绕其进行各项工作制度的制定,根据手术器械种类进行细致分类,严格根据清洗规范进行器械清洁处理,清洗的方式要根据器械污染程度、形状等进行选择,将完成器械消毒工作的手术设备送到包装间,一旦发现存在缺陷则立即纠正。
应用前手术器械的管理:实施手术前按照手术基数卡认真清点手术器械,做好记录工作。若手术器械数量与手术基数卡不相符,则以物品标签的方式注明缺少的物品,并与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人取得联系,核对且补充手术器械。此外,若实施手术需额外添加手术器械,则单独提供手术器械,并将其标注在器械回收单上。
应用后手术器械的管理:实施手术完成后,用流动水对手术器械表面残留的血迹进行冲洗,并再次清点手术器械数目,以原有方式进行包装,放置在回收盒中,运用黄色胶带对特殊感染手术器械进行标记,在手术器械回收盒中放好感染类手术器械时,需在器械盒上做好标记,且单独放置。
接收和下送手术器械:每天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手术器械交接时可通过设置固定时间和指派专人进行手术器械的回收,回收手术器械时以手术器械交换单为依据,严格进行器械的清点,在发现问题时,快速反馈并及时解决。在清点好手术器械后根据手术器械类型进行分类工作,按照不同类型的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以及灭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
消毒清洗手术器械:对手术器械以及包装盒进行清洗消毒以及灭菌过程中,指派专人进行相关操作,以手术器械品质要求为依据展开分类。当手术器械能够拆卸时,需拆开后进行清洗,将手术器械放置在专用清洗筐中清洗,由专人进行清洗。对手术器械实施清洗时,需实时记录清洗过程中各项物理参数的变化情况,以促使清洗消毒工作质量满足相关标准。
检查包装:对手术器械机进行清洗消毒后,认真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若存在清洗不干净等问题,应予以退回重新清洗处理。与此同时,细致检查手术器械螺丝状况,在发现手术器械螺丝松动的情况下及时拧紧螺丝,从而保证手术器械能够正常使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管理质量:记录两组手术器械交接期间出现预处理不合格、器械损耗、器械丢失的情况。②管理评价:对两组手术器械交接管理效果、管理方式进行评价,由消毒供应中心及手术室共同担任评价角色,分数最高100分,分值与评价程度为正相关联系。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转化后采用±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管理质量
观察组手术器械预处理不合格、器械损耗、器械丢失事件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表1.两种管理模式下器械交接管理质量比较(n=200,n/%)
2.2 管理评价
观察组管理效果、管理方式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评价分数,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所示。
表2.两种管理模式评价情况比较(n=200,±s,分)
表2.两种管理模式评价情况比较(n=200,±s,分)
组别 管理效果 管理方式对照组 79.37±5.98 80.05±4.97观察组 92.31±5.61 93.05±5.41 t 9.621 10.236 P 0.000 0.000
3.讨论
为保证医疗相关工作能够安全顺利完成,消毒供应室积极加强和规范质量管理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而言,手术器械的分类、清洗、保存、灭菌以及发放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具有重要价值。而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专业能力属于保证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基础。因此,械清洗要做到分类管理,将各类手术器械放置于相对应的器械框后进行清洗,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完成各项操作。
3.1 传统交接方式存在问题
归纳可分为以下两点:①交接不清点。无论是手术室或者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于手术器械包当中的器械物品均没有完全掌握,因此在交接的过程中对于物品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清点检查不到位,每次都是将器械清洗之后送到包装区进行包装的时候才会对总数进行单纯清点,在发现存在不对接的情况下由包装人员向手术室询问,因此难以厘清消毒供应中心以及手术室之间的责任,这是产生矛盾纠纷的常见原因[4]。另一方面包装过程中才会对器械信息进行反馈,此时已经难以找回缺失的器械,产生难以及时挽回的损失。②手术器械包当中物品常有变动。器械包当中无论是物品或者数量都没有固定,因此供应室工作人员对器械包当中的物品仅有模糊印象,在进行交接的时候不能明确是否出现器械变动、丢失的情况,无疑导致物品交接难度增加,即使清点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5]。
3.2 改进价值
此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手术器械预处理不合格、器械损耗、器械丢失事件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管理效果、管理方式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评价分数,分析原因:具体原因包括如下:①对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之间的交接方法进行改进有利于提升该项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手术器械包的规范让供应室人员也能够掌握交接清点技能,且经过培训考核之后对于各种专科手术器械在种类与数量方面也有较为系统的认知,很大程度缩短了交接所需时间,同时也保障清点的质量,促进交接速度[6]。②降低成本损耗,避免职业暴露。改进手术器械交接方法后手术器械丢失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在本次数据比较中可知,同时对于器械的预处理情况也有所调整,传统交接模式下消毒供应中心员工存在被尖锐器械伤害的风险,其中部分器械沾有患者血液、黏液,不但增加器械处理难度同时对工作人员的威胁程度极高,改进后预处理质量的提升降低了清洗难度,医疗器械再使用时依然有突出质量,而职业暴露被控制也有利于提升科室的工作效率[7]。③促进科室之间的合作。器械交接方法改进后清点方面更加严格,且清点效率明显提升,在发现有异常时能够及时反馈,明确了科室之间的责任,这都有利于降低在交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改进科室关系[8,9]。
3.3 小结
医院各个科室中以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之间的往来最为密切,而期间器械交接所引发的情况也相对较多,通过器械交接工作的改进不但能够提升器械交接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保障了其工作质量,也减少了科室器械交接过程中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为医院的顺利发展和患者健康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