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音乐课中节奏教学的“守”与“放”

2022-04-15曹雪寒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节奏教学小学低段音乐课

【摘 要】节奏是音乐的基础,是音乐最动人的部分。基于此,小学低段音乐课节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着力提高小学生音乐课堂参与度,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并深化音乐教学目标和重点。节奏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师应探索节奏教学的“守”与“放”,为小学低段音乐节奏教学创新服务。

【关键词】小学低段;音乐课;节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200-02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创作者丰富的情感,而情感和音乐艺术魅力的呈现,与节奏息息相关。小学低段开展音乐教学,重在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初步感知和审美素养,引导学生逐步探索音乐的奥秘。小学低段音乐课中的节奏教学要坚持“守”与“放”,“守”住读谱、拍击、预示和进度,“放”开情境、乐器、图谱、律动以及创编,为小学音乐节奏教学创新提供支持,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一、小学低段音乐课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音乐课堂参与度

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教学以美育为核心,重在通过音乐课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养,强化学生艺术感知能力。与其他学科不同,小学音乐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课堂,更是开展互动教学的平台。节奏教学强调互动和感知,以多元的游戏和途径来强化节奏教学效果,吸引小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感知,培养小学生音乐课堂的学习自信,让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更愿意积极参与[1]。

(二)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氛围是支撑音乐课节奏教学的关键,节奏教学也能够有效塑造音乐课堂氛围,两者相辅相成。在开展音乐节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辅助工具,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来感知节奏,在良性的互动中实现教学氛围的娱乐化和活跃化,激活学生的音乐天赋、学习能力及创造力。

(三)深化音乐教学目标和重点

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是重点,节奏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独特认知,透过音乐看到其中更深刻的本质。节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能让多元的音乐教学模式成为推动音乐教学创新的主要内容,挖掘音乐教学中更深刻的目标与重点内容,促进小学音乐课深入发展[2]。

二、小学低段音乐课中节奏教学的“守”

(一)“守”读谱

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节奏本身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在日常的小学音乐课堂上,节奏教学的呈现方式以重复性的朗读为主,虽然能够让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节奏,但效果一般。小学音乐课中节奏教学的“守”,则是要“守”读谱,坚持柯达伊教学法,将音乐中抽象的节奏以立体化的符号呈现,以此确定不同节奏的不同唱法,让学生将节奏存储到脑海中,形成固定的思维印象[3]。

(二)“守”拍击

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拍手,相较于日常生活中的拍手,“守”拍击是小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双手交叉进行拍击,不同的拍击部位、力度的不同,自然发出的声音也会存在差异。如抒情类的音乐,拍击过程可以抬高手腕,找准重音节奏,保持整个人以舒展状态进行拍击。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则可以尝试压低手腕,快速拍击,跟随节奏变化来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三)“守”预示

节奏本身有规律可循,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偏弱,对节奏的规律很难准确把控,容易在节奏表现时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为此,“守”预示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开展节奏教学时,需要跟随音乐的节奏特性,給出学生预示,如通过肢体动作和夸张的表情延伸来预示节奏加快,或者直接给出“一二”等指令,使学生对节奏的感受更充分,并可以在心理层面与教师的节奏预示保持共鸣。当学生熟练之后,节奏的预示环节可以逐步取消[4]。

三、小学低段音乐课中节奏教学的“放”

(一)以情境讲故事

节奏教学作为小学低段音乐课的主要内容,要以情境创设讲好节奏的故事,使学生可以感知节奏的美。情境创设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空间环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充分地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变化。如在教学《理发师》时,为了方便小学生理解音乐的节奏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理发的场景,自己扮演小小理发师,跟随音乐的节奏用手比作剪刀的形状,跟随节奏做出“剪”的动作,让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5]。

(二)以乐器显音韵

乐器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的主要教学形式,通过乐器的辅助来表示音乐的节奏,更能彰显节奏的音韵,帮助学生把握音乐的节奏特征,在体验和实操中强化学习认知。如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时选择沙锤、铃鼓、碰铃等乐器,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操作乐器,以敲击或者是摇晃的方式,完成节奏呈现。在乐器选择上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音乐课节奏教学当中,通过实践的方式把握音乐节奏,彰显音乐韵味。

(三)以图谱展画面

小学低段音乐课的节奏教学本身较为抽象,大部分学生很难把握节奏重点,从而造成节奏教学质量大打折扣。通过图谱教学的方式将音乐的节奏立体化呈现,方便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图谱是使用图片、记号、文字等方法记谱,让小学生可以准确读谱。当然,图谱教学方法在歌曲选择上要以简单节奏为主,并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征选择形象化的内容。如在教学《赛马》时,使用回首扬鞭的动作图表现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则使用拉马缰绳的图画为主,图谱让内容一目了然,形象生动。图谱的呈现方式可以充分借助信息资源整合的便捷性,以生动的画面来呈现音乐节奏,使得小学生可以建立正确认知,把握节奏[6]。

(四)以律动促律动

体态律动随着音乐旋律进行律动,是一种受到音乐环境的感染而自发出现的有规律的动作。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体态律动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特点鲜明。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的应用,考验学生的音乐性、注意力以及肢体协调能力。在小学低段音乐课节奏教学中,可以尝试通过律动教学让学生跟随节奏进行肢体律动。如教师精选不同音乐和节拍,让学生以走到跑的律动方式来感知不同的节奏,在四分音符时通过缓慢行走的方式律动,八分音符时快步小跑。以直观的律动特点和呈现方式,学生可以真切感受到不同节奏的变化。体态律动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征精选教学要素,保持体态律动与音乐节奏的一致性。

(五)以创编显创意

小学低段音乐节奏教学,知识的传递方式以单纯讲解很难发挥教学效果,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节奏教学中,成为节奏课堂的一份子,感知音乐的节奏特征。如教师可以选择跨学科知识要点,激发小学生参与节奏学习的积极性。将《春晓》以四分音符的方式朗读,并引导学生可以改变节奏。由浅入深,举一反三,让小学生可以结合不同的语文古诗词进行节奏的朗读,以此来了解音乐节奏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节奏教学作为小学低段音乐课堂的关键内容价值显著。提高对节奏教学的重视程度,协调好“守”与“放”尤为重要。“守”的是传统小学音乐课堂节奏教学的基本框架,“放”的是小学音乐课堂节奏教学的模式,以多元形式支撑节奏教学创新与发展,为小学生节奏感培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雯.浅谈音乐教育新体系下的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教学[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1).

[2]黄春丽.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的教学方法分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6).

[3]朱琼华.趣味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20(19).

[4]张芸华.小学唱歌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5]陈思琪.“节奏”,不可忽视的旋律——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的教学方法分析[J].北方音乐,2020(9).

[6]邓丽.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策略分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6).

【作者简介】

曹雪寒(1991~),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小学初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节奏教学小学低段音乐课
喜欢的课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节奏教学的意义和策略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提高童谣节奏教学有效性探究
小学音乐中的节奏教学探析
浅谈小学音乐节奏教学有效方法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