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析

2022-04-15郭玉芳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获得了更为广泛地关注,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广大教学工作者重点探究的课题。在此背景下,一些教师积极革新教学理念,尝试将支架式教学融入习作教学之中,以期提高习作教学实效,助推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文章着重分析支架式教学融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意义和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140-02

支架式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搭建有利于知识理解和吸收的“支架”,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更深层次理解的教学模式。同时,它也是一种教学思想,强调释放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学生习作兴趣不浓厚、习作思路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教学的实效,也限制了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新时期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支架式教学的价值和优势,并以支架式教学思想为引领,为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习作课堂,让学生习作能力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一、支架式教学融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融入支架式教学,对于学生的习作学习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动力。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材料搭建情境支架,如音频、视频以及图形等,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习作氛围,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促使学生创作出更高水平的作文。与此同时,通过支架式教学思想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习作中切实体会到习作话题的趣味性和习作学习的规范性,进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进行习作[1]。其次,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习作方法和技巧。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搭建导学支架,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引导下,积极运用习作方法和技巧,如抒情式表达、联想式结尾等,达到提升习作能力的目的。

学生习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感悟。支架式教学可以给学生别样的学习体验,使学生保持对习作的兴趣和热情,以最佳的状态进行习作学习,掌握习作技巧和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二、支架式教学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精选支架导入,唤醒习作兴趣

一旦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此时无需教师督促和约束,学生就会自觉参与习作。对此,在习作教学中,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尤为关键。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问题支架、工具支架以及范文支架等唤醒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习作,有效提高习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支架时,要结合习作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否则将偏离习作主题,不利于习作教学的有序开展。

如在“习作:我和    過一天”的教学中,教师可紧扣习作要求,应用问题支架引入习作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相信同学们阅读过许多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你们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呢?你们最喜欢的人物有什么特点呢?假如让你和童话、神话故事中的某个人物过一天,你会选择谁呢?你们会去哪里?做些什么呢……”教师的问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习作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习作的方向,进而更好地构思,创作出内容丰富的作文[2]。

通过支架式教学思想的应用,唤醒学生的习作兴趣,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伊始就产生较强的习作动力,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后续的习作之中。

(二)搭建情境支架,明确习作方向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缺乏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支架式教学的作用,通过情境支架帮助学生解读、剖析习作要求,使学生明确习作方向。这样一来,学生在习作中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如在“习作:家乡的风俗”的教学中,教师不直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而是设计引导性的问题:“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它指的是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么大家的家乡有什么风俗呢?对家乡的哪些风俗记忆最深刻?”接着可让学生紧扣上述问题思考,并且说说自己的想法、见解。最后当学生阐述完毕后,教师加以归纳、总结,适当指导学生习作。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问题,难以具体描述,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搭建情境支架,借助已有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加生动、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更好地明确习作的思路和方向[3]。如有的学生提到春节的风俗习惯,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庆祝春节的视频,其中包括贴春联、吃年夜饭、穿新衣以及收压岁钱等画面。通过情境支架的创设,学生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有效避免无从下笔的问题,进而写出吸引人的作文。

(三)强化习作指导,鼓励自主创作

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点,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核心。对此,在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时,教师要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支架式教学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发现、感受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需要说明的是,小学生各项能力尚未完全形成,教师需要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适时、适当、适度地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的习作更加精彩。

如在“习作:推荐一本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说说当看到这个题目后想推荐什么书。此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纷纷阐述个人的想法。有学生说:“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好看极了,里面的主人公十分勇敢,我想推荐这本书。”还有学生说:“我想推荐一本童话故事,它的内容非常有趣,我想大家都会喜欢它的。”课堂氛围十分活跃[4]。此时此刻,教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并非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更重要的是考虑自己对要推荐的书是否熟悉、能否写出真情实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真思考,选择了熟悉并可借以表达真实情感的图书。

总之,支架式教学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模式,对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效的提高大有裨益。小学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中的引路人,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认识到支架式教学的优势,并且积极寻找支架式教学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间的契合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促进二者的融合,创设良好的习作环境,使学生在习作中书写真事、抒发真情,真正实现习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苏颂兵,白姗姗,屠贞贞.浅谈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中支架式教学的应用与实践[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24).

[2]余江慧.例谈小学语文写作支架的教学设计[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3).

[3]陈赛樱.巧搭多种支架,助力习作教学——以统编语文三(下)习作《国宝大熊猫》为例[J].作家天地,2019(8).

[4]骈文丽.搭建学习“支架”发展学生语言——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8(10).

【作者简介】

郭玉芳(1976~),女,回族,福建福安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作文教学。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