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民间剪纸 建设美术校本课程

2022-04-15施伟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初中美术

【摘 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融入丰富多彩的民间剪纸艺术,设计美术校本课程。在剪纸校本课程中,教师要展示各种剪纸造型,引导学生学习临摹,然后展开自主创作,并通过比赛活动感受剪纸的乐趣。这样一系列课程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剪纸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民间剪纸;校本课程;初中美术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046-02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民间艺术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设计校本课程,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家国情怀。剪纸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民众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引入民间剪纸设计校本课程,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创造美,提升教学质量。

一、模型展示,感性认知

在校本课程中,教师可首先安排学生初步了解剪纸,获得感性认知。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类型、风格、内容的剪纸,并展示剪纸的各个步骤,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了解剪纸的基本技巧。接着教师可展示各种和剪纸文化有关的信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剪纸艺术[1]。

教师可围绕剪纸的特点设计历史沿革、作品分类、方法技巧、内容意义、剪纸流派等各个课件,这样能让学生在翻转课堂中自主阅览,从而促使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剪纸艺术。如在历史沿革部分,可介绍从唐朝到宋朝,再到明清、近现代的剪纸艺术,展示它们的变化和发展。在作品分类中,展示彩色剪纸、单色剪纸和立体剪纸等各种不同种类的作品。在方法技巧中展示折叠、阴刻、阳刻、刺孔等剪纸技巧。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课件,学生对剪纸的了解更深入,兴趣也更浓厚,教师即可顺势展开下一阶段的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二、复印临摹,运刀刻镂

在学生初步了解剪纸艺术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和实践操作有关的校本课程。为了降低难度,可以先安排学生复印临摹,让学生尝试掌握运刀刻镂的技巧。教师可让学生将剪纸图案放在色纸上,然后装订起来,用刀片进行镂刻,这样学生少了自己构图的烦恼,能帮助他们感受剪纸的奥妙。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剪纸中常用的符号,如云勾纹、锯齿纹、月牙纹等,让他们在以后的自主创作中灵活运用。

在复印临摹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给学生展示几种常见的剪纸符号,让学生说说它们给人的感受是什么,猜测一下它们一般用于什么地方。如云勾纹是很多剪纸作品中常见的花纹,学生在观察后发现这种花样展现了云朵的样子,具有一定的装饰功能。教师给学生展示几种不同的云勾纹图案,让学生将它们粘贴在纸张上,然后用刀将其刻下来,再将样纸去掉,自己就创作出了云勾纹。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初步掌握了云勾纹的剪法,同时也对其形状有了印象。

在镂刻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原来剪纸并不神秘,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到自主学习的情境中。此后教师可以逐步提升难度,让学生尝试欣赏剪纸名作,并激发他们自主创作的兴趣。

三、临摹名作,激活灵感

在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剪纸技巧后,教师即可在课程中设计临摹名作的活动。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各种剪纸名作,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作。教师可以适当将传统文化融入进去,给学生讲解各种名作的创作思路,其中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观察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

在名作欣赏中,教师可给学生展示一系列经典的剪纸造型,如“鹿鹤同春”。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该剪纸,说说它的特点是什么。如有学生提出:“我认为这个剪纸的特点是十分形象地展现了鹿和鹤的造型,让人觉得栩栩如生。”此后教师又给学生介绍了该作品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鹿象征温顺,而鹤象征长寿,将鹿和鹤组合在一起,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2]。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自主临摹创作的活动,引导学生适当改变其中的内容。如有学生提出:“这幅作品中有很多花草,我觉得看上去比较复杂,我想将这些东西都去掉,只保留鹿和鹤这两个主要形象。”还有学生提出:“我认为我们可以将其他的东西加入进去,比如可以在中间放上一个小孩,这样就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教师不应限定学生的思路,而应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将自己的创意融入进去。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避免让学生完全照抄名作,而要让学生在名作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适当改变其中的图案。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变其中的某些细节,从而将自己的创意融入进去。

四、随心造型,表达情感

在学生学会模仿后,教师要在校本课程中适当安排无稿剪纸的活动。学生要在自己的脑海中构思出整个造型,然后在创作中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在剪纸作品中。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想象,其次要让他们思考如何将想象变为现实,最后还要引导其思考如何体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以“幸福校园”这个主题展开创作活动,有学生认为:“我心中的校园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所以我想展现的是大家在操场上锻炼的场景。我想设计一个圆形的剪纸,代表操场,里面有很多人在跑步,还可以添加毽子、足球等体育用品。”还有的学生提出:“我觉得在剪纸中加入人物形象对我来说难度太大了,我觉得人物的五官是很难剪的。所以我想剪的是夜晚宁静的校园,没有人,但是有一幢教学楼,方方正正的,比较好操作,旁边还可以用豆芽纹展现出草木蔥茏的样子,我觉得这样的难度比较适合我。”虽然学生的创作能力不同,但是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对剪纸的理解,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到了作品中。

此外,学生还可以围绕自己的作品展开互动交流,说说自己的创作理念是什么,看看能否从他人身上得到启迪。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尽情创作,进而体会到随心创作的快乐。

五、长龙接力,比赛创意

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动力,在校本课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和剪纸有关的游戏活动。如可以组织剪纸接龙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学生轮流完成剪纸的一部分,最后看看哪一个小组的成品最精彩。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让他们投入其中,提升合作能力。

在创作“春节多热闹”这一主题的剪纸作品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展开接龙创作的活动。学生首先要分组讨论春节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如元宵、年夜饭、鞭炮、雪花等,此后则要思考如何将这些春节元素融入到作品中,看看怎样才能体现出创意。如有学生首先剪了烟花燃放的样子,并将自己创作好的作品传递给了下一个学生,后一个学生则在此基础上剪了一个欢笑的小朋友的造型,体现出新年的欢乐气氛,后面的学生则在旁边剪了腊梅的造型。此时留给最后一个学生的创作空间比较小,该学生灵机一动,剪了一个电视机,表示大家都在收看春节连欢晚会。

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学生的创作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剪纸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创作过程,所以要不断地寻找灵感,创作出更有新意、能体现自己个性的作品。

设计剪纸类校本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各种剪纸技巧,更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设计剪纸类校本课程,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关注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陈国娟.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以剪纸艺术文创设计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3).

[2]陈素华.“剪”出精彩——初中美术课堂剪纸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19(9).

【作者简介】

施伟(1988~),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本科,中学初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美术。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初中美术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