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评估女性产后早期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22-04-11张永红张阿伟陈金华
张永红 张阿伟 陈金华
女性妊娠后盆底结构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部分患者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以及腹直肌分离,进而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功能性障碍等疾病发生[1]。导致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妊娠期的激素水平变化、盆腔及腹腔压力升高[2]。但是通常患者是在生产后较长的时间才会发生盆底功能障碍、腹直肌分离的情况,而在产后早期症状表现的不明显,因此错过了最佳干预恢复时机[3]。目前尚无早期确诊的指标,但是研究认为产后早期腹直肌恢复情况和盆底结构变化是影响盆底功能的重要指征[4]。超声是检查女性盆腔的最佳手段之一,具有无创、无辐射、结果准确等优势。为了观察女性产后早期腹直肌和盆底结构或盆底功能之间的关系,本院使用超声对150 例初产妇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至本院进行分娩的150 例初产妇进行临床研究。产妇年龄22~42 岁,平均年龄(27.41±5.33)岁,其中顺产114 例,剖宫产36 例。本研究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并予以批准。纳入标准:①单胎,孕足月产妇;②初产妇;③病例资料完整,产后12~24 周至本院行盆底超声检查;④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5]。排除标准:①多胎产妇;②生产时使用器械助产;③既往有盆腔或腹腔手术史;④合并慢性咳嗽;⑤超声检查时合并泌尿系统感染;⑥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所有产妇于产后3~6 个月时行经会阴二维盆底超声检查及腹部超声检查,检查前给予收缩肛门、瓦氏动作、Head-Lift 动作培训。超声设备为美国GE Voluson E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三维容积RAB 6-D 探头,探头频率4~8 MHz,腔内RIC 5-9-D 探头,探头频率5~9 MHz;线阵高频探头L9-D,探头频率9~12 MHz,C1-5-D 腹部探头。首先给予经会阴超声检查,使用三维容积探头,检查并记录患者静息状态下和最大收缩肛门状态、瓦氏动作时患者盆底结构声像图、尿道内口开放情况、提肛肌功能、最大瓦氏动作时提肛肌裂孔面积。所有数据均测量3 次后取平均值。而后给予腹部超声检查,确定静息状态和Head-Lift 状态下腹直肌内侧缘,测量静息状态下脐、脐上3 cm、脐下3 cm 的腹直肌间距。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盆底组织异常组和盆底组织正常组。盆底组织异常判定标准:最大瓦氏动作时膀胱最低点低于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可诊断为膀胱膨出;子宫颈最低点低于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诊断为子宫脱垂;直肠壶腹低于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诊断为会阴体过度运动;直肠前壁凸入阴道后壁,诊断为直肠膨出。盆底组织异常:尿道内口开放、膀胱膨出、子宫脱垂、会阴体过度运动、直肠膨出,上述情况出现任意一种即可诊断。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提肛肌裂孔面积及不同位置腹直肌间距,并分析提肛肌裂孔面积与不同位置腹直肌间距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50 例产妇中,82 例出现盆底组织异常,占54.67%。其中尿道内口开放7 例,膀胱膨出37例,子宫脱垂22例,会阴体过度运动14例,直肠膨出2 例。盆底组织异常组和盆底组织正常组患者的年龄、分娩方式、身高、分娩前体质量、分娩后体质量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分娩方式 身高(cm) 分娩前体质量(kg)新生儿出生体重(kg)顺产 剖宫产分娩后体质量(kg)盆底组织异常组 82 26.93±4.17 61 21 164.86±5.33 63.55±8.47 56.42±7.29 3.57±0.76盆底组织正常组 68 27.52±5.29 53 15 163.90±5.65 62.90±7.49 56.07±6.88 3.42±0.69 t/χ2 0.764 0.257 1.069 0.493 0.300 1.254 P 0.446 0.612 0.287 0.623 0.764 0.212
2.2 两组患者提肛肌裂孔面积及不同位置腹直肌间距比较 最大瓦氏动作下盆底组织异常组产妇脐部腹直肌间距(34.55±8.93)mm 以及提肛肌裂孔面积(23.19±5.17)cm2均大于盆底组织正常组的(26.89±7.63)mm、(15.30±3.24)cm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脐上3 cm 和脐下3 cm 部位的腹直肌间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提肛肌裂孔面积及不同位置腹直肌间距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提肛肌裂孔面积及不同位置腹直肌间距比较()
注:与盆底组织正常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置腹直肌间距(mm) 提肛肌裂孔面积(cm2)脐上3 cm 脐 脐下3 cm盆底组织异常组 82 27.41±9.49 34.55±8.93a 20.49±7.42 23.19±5.17a盆底组织正常组 68 25.76±8.42 26.89±7.63 21.19±8.06 15.30±3.24 t 1.115 5.582 0.553 10.927 P 0.267 0.000 0.581 0.000
2.3 提肛肌裂孔面积与不同位置腹直肌间距的相关性分析 提肛肌裂孔面积与脐部腹直肌间距之间正相关(P<0.05),与脐上3 cm、脐下3 cm 部位的腹直肌间距无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提肛肌裂孔面积与不同位置腹直肌间距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是腹壁的重要肌肉结构,其作用包括维持脊柱、骨盆等结构的稳定、保持腹压稳定,同时协助呼吸、排便、分娩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6,7]。但是在妊娠期,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女性的胶原纤维会出现逐渐伸展、肌力减弱的变化,以便为分娩做准备[8,9]。此外,随着胎儿的逐月增大,会对盆底肌肉、腹直肌造成长期压迫,进而对盆腔、腹腔脏器的支持系统造成破坏,导致盆底功能障碍、腹直肌分离等疾病的发生[10]。但是盆底功能障碍和腹直肌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
腹直肌间距一直被认为是腹直肌分离的诊断依据,而提肛肌和耻骨所形成的提肛肌裂孔的大小是反应提肛肌顺应性和弹性的重要指标[11]。瓦氏动作时,患者盆底结构状态能够得以最佳展示在超声影像图中,因此本次研究选择了瓦氏动作,以超声为诊断手段[12]。从本次研究来看,最大瓦氏动作下盆底组织异常组产妇脐部腹直肌间距以及提肛肌裂孔面积均大于盆底组织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脐上3 cm 和脐下3 cm 部位的腹直肌间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肛肌裂孔面积与脐部腹直肌间距之间正相关(P<0.05),与脐上3 cm、脐下3 cm部位的腹直肌间距无相关性(P>0.05)。说明对盆腔功能障碍的患者而言,提肛肌的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同时腹直肌也出现分离的情况,脐水平腹直肌间距增加与盆底肌肉功能变化具有相关性,是促进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在评估女性产后早期腹直肌和盆底结构与功能相关性中具有可行性,提肛肌裂孔面积与脐部腹直肌间距之间正相关,因此对于脐部腹直肌间距过大患者应给予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