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思辨教学的措施探讨

2022-04-11吕德松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作用内容措施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思辨教学,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结合思辨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来制订具体的思辨教学措施,确保思辨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辨教学;作用;内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7-0004-03

引  言

打造小学数学思辨课堂,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问题情境的引导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思辨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促进作用

思辨教学的开展是基于人类对世界认知的辨证理性,也是当前小学教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开始从原来的感性认知转向理性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断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更趋向理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思辨教学,是经过严格的理论论证和实践论证的,是符合当前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的,所以加强思辨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1]。

(二)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促进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思辨教学,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基础。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开展思辨教学时,教师要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并且要突出思辨性。此外,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逻辑理解和抽象理解能力。

二、小学数学开展思辨教学的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思辨教学,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分別是形式上的内容、方法上的内容及结构上的内容。

(一)形式上的内容

小学数学的思辨教学形式追求多元性和互动性,以确保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形式的多元性,是指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从而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大,他们的思辨认知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知识接受能力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展思辨教学时,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表扬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耐心解答。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而且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在开展问题情境教学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问题要具有新颖性和恰当性,以保证教学效果。

(二)方法上的内容

小学数学思辨教学要突出融通性,也就是说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问题及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思辨教学展开,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通过比较、探究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使学生在思考中构建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比如,在思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否定的内容中找到肯定的内容,在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辨析能力。

(三)结构上的内容

小学数学思辨教学结构上的内容要突出问题统领性。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教师要构建一个个的问题结构,借此支撑思辨教学的开展。比如,在思辨课堂上,教师要将质疑的精神渗透其中,并且通过问题解答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在提问题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置不同的问题,而且数学问题的答案要具有多维性。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辨能力。

三、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思辨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

为了充分发挥思辨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师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来制订具体的教学措施。首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导致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不强,容易人云亦云,学习积极性有待提升,学习效果一般,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加强思辨教学,教师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二)加强对问题情境的设计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思辨教学,教师要重视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借助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辨。开展思辨教学,首先要有思辨教学材料。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素材,从而开展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思辨教学。比如,在思辨课堂上,教师要把解决问题作为教学导向,借此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进而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问题设计是否合理,是思辨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重视对数学问题的设计,保证问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提问时,要保证提问的时机恰当,以便点燃学生的思辨火花,推动学生的思辨进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质疑能力和分析能力[2]。

(三)加强课堂互动教学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思辨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加强课堂互动,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减少对学生的学习束缚,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3]。比如,在解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學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寻找多种解决方法,借此来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提出的数学问题应当有多种解答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为了更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提高思辨能力。

(四)做好课堂检测教学

为了巩固小学数学思辨教学的效果,教师要重视课堂检测。通过课堂检测,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之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调整提供依据。课堂检测也可以帮助学生自我检查,及时发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容易错漏的知识点等,从而做好数学知识的巩固学习。在进行课堂检测时,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确数学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及时消化和整理课堂所学知识,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辨能力。

四、构建思辨式课堂教学策略,形成教师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我们课题组教师大致摸索出了一套思辨课堂教学模式:①情境创设——问题提炼、诱思;②合作探究——问题驱动、释疑;③多元对话——深度研学、辩论;④汇报展学

——归纳反思、辨析。

情境创设——问题提炼、诱思。这一环节是引入阶段,是整堂课的开篇布局,要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根据教材需要,巧妙再现生活情境,以问题启动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炼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学情境要彰显三大特点:紧扣所要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反映学生熟悉的或者能理解的事物;有一定的“童趣”。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内容时,实验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我校学生给孤儿院孩子送礼物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围绕在买礼物和送礼物过程中遇到的总价、单价、数量和路程、速度、时间等问题展开探讨,这也是本节课最核心的问题。因问题来自学生,也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合作探究——问题驱动、释疑与多元对话——深度研学、辩论。这两大环节是中心阶段,是整堂课的开荒探秘。在问题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主展开探索,自发寻求合作,主动构建新知[4]。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动态、直观、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猜测、验证、推理、辩论、辨析等学习活动获得感性体验,理解所学知识。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让学生真切体验数学学习的发生。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课题组发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真正的生长点是有余数的除法,所以我们对教材内容及教学顺序做了适当调整,把例4中的第二个问题前置,通过创设“学校图书跳蚤市场上5个小朋友合伙开店共收入21元,在分红过程中21元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后有余数”这样一个现实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炼出本课的核心问题:“余下1元怎么平均分”。在问题驱动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这时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约而同地想到可以把1元换成10角,再把10角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2角,也就是0.2元。受前面思维的启发,有学生说出如果余下1米,也可以看成10分米然后继续平均分,还有学生提出1也可以看成10个0.1,继续平均分计数单位……这时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学生在观察、交流、辨析中也就明白了小数除法算法蕴含的算理。这样,看似比较难懂的小数除法问题就在学生的思考、对话、辨析中得以解决。学生在一个一个的问题链中展开学习,用原来的旧知识、旧经验来解决新问题,有利于教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

汇报展学——归纳反思、辨析。这一环节是发展回顾阶段,是整堂课的固本厘清。灵活应用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终极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综合运用于实践,体验知识带来的便捷,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5]。例如,实验班教师在教学“简单的周期”这一节内容时,先让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预设的烟花燃放顺序,有部分学生只看前面一两朵烟花的颜色就轻易下结论推测接下来烟花的颜色,但也有学生质疑。出现不同的声音后,学生都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力求说服对方。这时,教师可以继续播放课件,最后学生便会总结出周期规律,即至少要出现三组才能推断规律。这样,学生就能在不断否定、反思、肯定的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思辨教学,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其次,教师要重视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要做好引导教学,引导学生寻找恰当的学习方法,加强思辨教学和课堂教学之间的结合,同时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李艳.小学数学思辨教学的策略[J].教师博览,2020

(36):70-71.

杨金龙.在思辨中自主感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32):77-78.

杨传冈.基于小学数学开放题学习的思辨能力[J].江西教育,2020(26):24-27.

陈汉章.谈小学数学课堂思辨式教学的运用[J].读写算,2020(17):162.

沈会成.小学生数学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0(10):73-74.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德市普通基础教育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第二批)“小学数学思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MS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吕德松(1979.4-),男,福建福鼎人,任教于福鼎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作用内容措施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