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文化的传承与重构

2022-04-11叶建松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东风人文办学

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创于1898年,始名“达善学堂”,是余姚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在一百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该校曾培养了原北大校长蒋梦麟,画家大师陈之佛,著名学者黄云眉、楼适夷等杰出东风学子。作为以实现义务教育公平化为目标的公办基础教育集团,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现有东风、东江、梦麟三个校区,共四千五百余名师生。一百二十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全面育人为目标,以“成德达才”校训为引领,不断丰富办学文化。

学校文化传承与重构,就是要对学校自身的达善精神、绿色教育文化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将学校已有文化传统与未来社会、未来教育的价值导向相结合,凝练成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重构学校核心办学文化,明确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基于此,学校提出了“传达善精神,承绿色教育,创人文东风”的理念,也就是在传承基础上重构和发展学校文化。

一、传承:基于历史的校史文化和活动特质

(一)凝练“达善”办学精神:从校史中挖掘文化精髓

办学历史是学校宝贵的文化资源,往往蕴含着一代代教师的办学追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百年前的校名“达善学堂”,就有深刻的含义。“达善”即通过修身立德,砥砺品行,达到尽善尽美的人格境界,最终为师生的“达善人生”而服务。“达善人生”的含义包括三点:知善,让师生能够认识和感知事物的美好、完好,懂得真善美;行善,掌握体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让师生不仅有一颗善好、向善的心,更有积极行善的行动;品善,让师生不仅成为一个好人,更能成为一个善人,将行善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和人生底色。

(二)提升“绿色”办学理念:从活动中梳理文化脉络

学校传统活动是一所学校的重要特色。从1991年开始,东风小学“手拉手护卫队”就走街串巷宣传环保理念,开启了东风人承担社会责任、心怀环保的历程。近十年,我们将节能环保的行动进行提炼、提升,提出“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绿色成长”即为“顺天致性”,就是尊重人的“一念之本心”,尊重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和个性。学校秉承“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丰富学校“节能环保”特色教育的成果和内涵,体现生命安全,自然成长,使教育、绿色与生命达到和谐。

二、重构:指向人文的达善精神和绿色教育

学校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与重构。“人文东风”是达善精神、绿色教育的传承,是行动的发展。人文就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达善精神、绿色教育、人文东风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一)构筑绿色德育体系,强人文东风底色

“绿色德育”是指以学生为德育体验的主体,建立“三全育人”德育机制,关注学生道德与精神世界,关注生命与心灵成长,树立“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的教育观,追求和谐无痕的育人艺术。

1.让学生成为主人,德育内容课程化

我们通过向学生征集作品,举行“科技作品展”“DIY包干区标志绘制作品展”等活动,展示学生的才能,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2.让人格得到健全,心理疏导常态化

学校建立由校长、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组成的三级管理辅导机构,通过心理普测、开放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灵信箱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排解困扰。

(二)着眼绿色教学推进,固人文东风本色

“绿色教学”坚持学生立场,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达真善、礼天下。在绿色课堂上,学生能够在自然、和谐、自主、发展的学习氛围中,将课堂演绎成思维灵动、妙趣横生的“学堂”。

1.推进基于学科思维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加强学科教学,教师要以发展学科思维为关键,推进深度学习,探索高效绿色课堂。教师要坚持素养导向,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科实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搭建基于持续成长的多元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可以采用“成长期、成熟期、成家期”的教师梯级发展模式,通过“青年教师成长孵化课”“三年三课业务成长制”“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比赛”等多元平台,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努力为“成家期”教师搭建更高层次的专业平台。

(三)落实绿色科研理念,葆人文东风成色

学校打造教育品牌需要凝神聚力走好科研兴校之路,用教育科研的高度和深度服务教育决策,提高教育品牌的含金量。学校要重视教育科研在发展中的作用,开展原生態研究,克教育教学之“死结”,解教育教学之“瓶颈”,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持续发展。

1.指向师生生命成长,以科研助力发展

教育科研能够助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学校要把“研究型学校、学习型教师、成长型学生”建设作为教育科研工作的整体思路,立足发展,挖掘、发现、提炼学校在建设“研究型学校、学习型教师、成长型学生”上的着力点,关注达善精神、绿色教育的传承。

2.推动教师持续学习,以服务成就提升

学校要完善、优化科研管理和服务意识,优化学校教科研工作组织管理,明确学校(校区)、教研组、教师个人三级教科研职责,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以管理和服务促进科研持续发展。

(四)强化绿色管理引领,创人文东风特色

绿色管理的目标在于实现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的和谐发展。绿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内在动力作为宗旨,力求人人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创造更多品牌特色。

1.党建引领,以生为本,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

提高站位,打造“堡垒型”党组织。学校要探索新时代集团化学校党建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形成集团党总支、校区党支部、党小组三级一体化党建工作格局。

2.品质管理,以精促提,推动集团办学持续发展

以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为抓手,探索集团化学校管理制度。学校要造就一支具有专业管理素养的管理团队,提高管理效能。

(五)注重绿色文化营造,显人文东风亮色

办学校、办教育归根结底是办文化,办学校、办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办文化。“绿色文化”的营造能够给予师生真善美的感染与熏陶,是学校发展活力的源泉力量。

1.培生培能,弘扬绿色达善文化

学校要完善教学区、休闲区、运动场地等规划及整体板块标识、楼宇道路标识、班级个性化标识等的设计和建设,将绿色达善文化内化于每一位东风人的心田。

2.育人育心,丰富德育教学文化

学校要积极探索德育与绿色环保教育、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交融的途径、策略和模式,发挥班级文化、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展以班级或级段为单位的才艺广场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张扬个性,发展特长。

校园文化的传承和重构,可以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具有精神和灵魂,使学校办学更具生命力和延续性。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显性和隐性文化的营造,有利于引领、激励师生的成长和进步,是现代学校高品质办学值得探索的路径。

叶建松,1979年12月出生,男,浙江宁波人,本科学历,浙江省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党总支书记,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东风人文办学
人文时光(组诗)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Honda第十一代思域
东风日产轩逸e-Power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