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演变的理论维度分析

2022-04-07彭一鸣

甘肃理论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分配制度公有制经济体制

彭一鸣

(厦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有力指导。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深刻领悟基本经济制度演变的理论来源,才能更好地以理论促实践,不断推进基本经济制度成熟定型。

一、三维理论视阈下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基于社会主义矛盾、社会结构和社会再生产环节三维理论视阈透视基本经济制度演变背后蕴藏的逻辑,能够为制度的完善和成熟提供理论支撑。

(一)社会主义矛盾视阈下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

马克思提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2-3这就是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为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指导。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经济社会的演变进程,是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根本驱动力。作为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换句话说就是决定着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同时必须看到,社会基本矛盾贯穿社会发展全局。人类历史上的五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演进都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

恩格斯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2]160。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明确指出,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的,不运动的物质无法存在,归其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始终存在,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基本矛盾演变所导致的物质的运动都是矛盾的表现形式。此外,作为物质运动所产生的发展过程,也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

主要矛盾源于基本矛盾,是基本矛盾的阶段性和具体性体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根源。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中所有矛盾的集中体现和决定因素,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突破。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改变以后”[3]132。“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历史上主要发生了三次转变,且每一次转变都促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生了新改变。中共八大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第一次重大转变,由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转换成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对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确立单一公有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全社会投身社会主义大规模建设的能动性,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早日实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中,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社会生产间的矛盾。为解决物质文化的供需矛盾,进而解决经济的停滞问题,国家对以所有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形成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分配模式的变化与完善后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从而丰富社会发展中人民所需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间的矛盾。新矛盾表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的多元需求。为此十九届四中全会完善了基本经济制度,发挥所有制、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合力疏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堵点和痛点,加快实现经济转型,从而以经济成果支撑驱动其它领域成果,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多领域发展成果的需求。

(二)社会结构视阈下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

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的社会学成果,是唯物史观的精华。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基本原理做出了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2-3。在这段话中,马克思列出了社会结构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结构理论进一步可以细化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五个组成要素,共同推进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进步。

马克思话语体系中的社会结构具有层次性、主体性和动态性,为研究基本经济制度的演进提供了新思路。首先,社会结构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第一层次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运动,第二层次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运动,两个层级又相互制约和促进,推进社会结构更加协调和完善。生产力决定其他三个方面,其他三个方面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第一层的辨证运动决定第二层的辨证运动。社会结构可以细化为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三个层面,三者均由生产力决定。经济结构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政治结构是政治法律上层建筑的具体形态,文化结构是意识形态的具体形态。在三大结构中,经济结构是基础和核心,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是完善经济结构的重要保障。其次,社会结构具有主体性和客观性。社会的主体是人,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依靠物质资料生产,人类的生产实践是人对自然界能动地改变,从中获取自己生活发展需要的各种资源,人能动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生产力。在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的初期,人与人不得不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社会是人实践的产物,实践将社会生活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实践产生了经济结构,通过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了政治结构,借由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诞育了文化结构,三者共同构成了社会结构。最后,社会结构具有动态性和历史性。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不同于简单的生物有机体,而是一个具有自身变化发展内在规律的有机体。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的社会关系集合体,是包含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多种关系按特定方式组合形成的内在统一体。社会有机体是在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有机整体,其通过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维持机体实现内在不断自我更新,凭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使社会成为不断演化的有机整体,不断为演变成更高水平的社会经济形态积蓄能量。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也就必然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方式和经济体制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当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所有制、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社会结构的动态性要求我们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基本经济制度,厘清基本经济制度演变的逻辑进路。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发展生产力,单一公有制、单一按劳分配和政府决定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中国走上计划经济的发展轨道。当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提升产生阻碍时,就需要所有制、分配方式和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因此,当计划经济发展模式阻碍了经济健康发展时,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逐步被纳入国民经济中。同时,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也逐步做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调整,在拓展所有制和分配方式的过程中推进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相结合的双元所有制、按劳动和生产要素市场贡献相结合的双元分配方式,以及政府和市场协调作用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发力推进生产力的现代化。此外,经济体制的改革还需要考虑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以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经济不仅要求市场进行高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政府从对经济的直接管控转到有为服务上,“放管服”结合,促进资源配置高效、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同时要看到,基本经济制度的转变直接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与之相对的是经济结构的升级决定了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更好完善,促进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总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是基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配性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适配层面上进行的,国家通过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实现社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社会再生产环节视阈下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

马克思指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1]699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在动态上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共同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其中,生产是生产关系的决定因素,也是生产全过程的起始环节,统领后边的三个环节,四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为社会再生产开辟了道路。“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1]699,社会生产决定其他三个环节和相互关系,从根本上有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分配决定论。具体来说,这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结和相互作用的。从相互联结的角度说,生产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起点,消费是全过程的终点,分配和交换则是生产和消费的媒介。此外,这四个环节有严格的逻辑和实际联结顺序,依次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不可随意更换顺序。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主要分为两个层面,分别是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以及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从生产的决定作用来看,生产决定分配对象、分配的性质和方式;生产决定交换的发生和发展程度以及交换规模;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此外,生产还是消费的动力。从反作用角度来看,分配的合理程度对影响生产的发展速度;产品的交换快慢,会影响生产的质量;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标志着产品生产的最终完成;消费引导生产的发展,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消费为再生产创造劳动力。这样四环节相互作用联系,浑然整体,促进生产的循环和经济发展。

马克思将生产关系在静态上定义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的集合体。动态生产关系和静态生产关系是互相对应的。从广义上说,生产环节对应静态生产关系的三个要素经济运行方式。从狭义上说,生产环节对应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环节对应产品分配关系。其中交换和消费对应的是市场交换,即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极大拓展了生产关系。因此说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反过来,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也拥有对所有制能动的反作用力。基于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理论,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其中生产是决定性因子,因此对于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而言,也应当呈现多维度的统一体。在基本经济制度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是生产关系层在经济生活的制度体现,生产与分配的相互关系决定相关制度的动态演进。基本经济制度中的经济体制是从生产关系的动态层面,即从社会再生产的交换角度出发来考虑的。生产决定交换,因社会分工产生的交换是消费的前提,因此国家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于生产关系的动态和静态定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成为包含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内的多元统一体,从实质上来说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环节的统一体。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在法律上的经济定义,是指导经济生活健康发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生产力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反作用。生产决定分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驳斥了庸俗经济学的分配决定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分配的结构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4]36。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和其形式,随着所有制的变动,分配结构和其形式也会发生变动。分配结构和形式的变动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多元的分配方式要求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更加多元,分配方式兼顾公平与效率要求所有制更加注重对公共产权和合法的私有产权的保护。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场域,其基本框架包含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多种制度,在这个意义上讲其具有深刻的制度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相互作用的场域,生产是四个环节相互作用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作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发挥着统领和决定作用,所有制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此外,只有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才能将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结合起来,才能将社会生产力由可能变为现实。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我国生产关系的核心所在,其决定和统领生产关系的所有元素,所有制的完善发展决定了经济体制的变革,经济体制也对所有制产生反作用。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要求所有制改革要更加注重对包括私有产权在内的多种产权的认可和保护,并通过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市场主体的内在竞争力。

二、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逻辑推动制度演变

新完善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建立在社会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制度体系,其内部的所有制、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三要素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联系。此外,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部三要素地位也存在不同,需要界定清晰三要素的内在规定性,为制度完善提供必要的理论借鉴。因此,厘清新概括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组成要素间的内在逻辑,有利于为我国在新时代持续系统推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创新发展和完善成熟提供理论依据。

(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联系推动制度演变

事物的内因和主要矛盾决定其发展方向,事物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推进其运动变化发展。厘清基本经济制度内部要素的联系,有利于充分发挥要素合力促进制度发展。

完善后的基本经济制度包含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部分,在政治经济学上分别对应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厘清基本经济制度内部的必然性联系,有助于集合制度各要素优势,激发基本经济制度整体合力,推进经济治理效能提高。

从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关系来看,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分配制度对所有制的完善起到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明确指出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2]365。公有制在所有制中占据主体地位决定了我国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2]363,按劳分配主要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劳动者凭借个人劳动领得一张“社会凭证”兑换自己的劳动所得,依据商品交换中的同一原则,努力做到个人劳动量与报酬获得量呈现正相关。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要素和市场交换的基础,为确保物质利益合理分配和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将按生产要素分配纳入社会主义分配体系之中。将分配制度上升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为了增强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联系,更好发挥二者的制度合力,推进制度成熟定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要求分配结构充分反映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归属,最终形成与所有制结构相对应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结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有力促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发展,在物质利益归属分配上保证所有制得到发展完善,最终促进我国所有制改革不断顺利推进。

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关系来看,所有制为经济体制提供了市场主体,同时也决定了经济体制的建设方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促使所有制主体更具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更加丰富多元。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使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家庭农场、外资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多元市场主体,它们成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主体,繁荣了市场经济。我国所有制的核心要义是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我国要通过壮大经济体制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同时不断完善政府宏观经济治理职能,确保市场经济始终在社会主义轨道上运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市场机制展现自身实力提供了良好经济环境,促进资源要素在市场中的自由组合、流动和聚集,国企和民企通过适应市场的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利润,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混合持股交叉经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出现并深入推进,促进国民经济产值不断实现内涵式增长。国企的市场化改革和非公企业实力的壮大构筑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高水平发展,为实现经济顺利转轨创造了基础条件。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打造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序经济秩序、稳定经济环境和统一完善开放大市场,为国企和民企等多种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开辟道路,增强所有制结构的活力。

从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关系来看,分配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润滑剂,促进市场经济体制良性运转;市场经济体制是分配制度发挥作用的场域,为分配制度顺利运转生产出源源不断的财富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建设过程中因为要利用资本,在一定范围不可避免拉大了收入的贫富差距。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也在于“社会主义”,国企对国民经济命脉的引领力不断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同时政府实行积极的再分配政策和财税金融政策,保障了身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中下层收入群体逐步转变为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成长。中国在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展现出自身在世界经济中的超大市场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势,增强中国市场对全球优势资源要素、产业、人才和科技的吸引力,创造出更高质量的生产力,催生出更多财富,为分配制度和方式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此外,市场经济体制孕育出了按生产要素分配模式,并将生产要素群不断拓展完善,丰富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了社会财富的高效分配。从这个层面上讲,将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纳入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二者互为助力,开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的崭新空间。市场经济信奉“强者为王”的丛林法则和自然选择定律,难以确保市场主体经营和劳动者劳作所得结果的公平正义,易加剧社会经济领域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恰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机会公平,并缩小了社会各阶层和同一阶层内部的贫富差距,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未完全形成,社会生产的总财富以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为分母得到的人均财富量在全球人均财富排名中处于落后地位。只有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市场经济顺畅循环,才能规模化增加财富产值,为我国分配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支撑,促进分配制度依据现实财富的多种来源进行适当完善。

(二)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推动制度演变

事物不仅存在与其它事物的共性,还存在自己的个性,即此事物与其它事物间的区别,事物间的区别集中体现为各自的内在规定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要素之间的区别通过彼此质的内在规定性来厘清,制约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完善方向。

从质的规定性上来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体系的中心和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所有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关系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将劳动过程中的人与物联系起来,创造了现实的生产力,并为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最根本的制度条件。离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谈论生产方式,犹如“空中楼阁”,所有制是社会化大生产能否实现的关键,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路径,国家通过对公有制地位的坚持和对非公有制的支持引导,促进人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推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不断迈向更高阶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充分说明了所有制对分配制度的决定作用,同时也点明了生产关系的命脉所系。从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始终以双元结构的所有制为根本原则和指导,所有制也因此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我国生产资料质的规定性决定我国的所有制改革要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协调推进多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从质的规定性上来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分配不仅是民生问题,还是一个关系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经济问题。不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二者都同样重视分配,但都肯定分配在经济发展中的激励作用。分配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调动经济要素的积极性,促进要素高效运转组合。分配制度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要更好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经济,需要更有效的激励手段。人民的物质利益得不到保障,经济建设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社会主义分配意义重大。分配关系的制度化是生产关系制度化的重要成果,分配关系具体化为制度规范,能够为经济发展成果的社会分配提供权威指导。分配制度进入基本经济制度体系,不仅是地位上的飞跃,而且是制度优势转化成经济治理效能的飞跃,进一步激活分配所蕴含的经济激励效能。我国分配制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我国分配领域的改革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积极探索按多种生产要素分配增加社会和个人财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质的规定性上说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市场经济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需要配套的良好市场环境。经济发展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意为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某个区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现代化创新过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结构的现代化升级为基础,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与生产关系现代化密不可分,反映在基本经济制度层面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诸多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和排序的整体,是创新的集散地,也是规模效益和价值的实现场所。市场机制推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商品和服务通过市场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关系新的外延,是内涵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资源配置和要素、产品和服务交换场所,对于实现基本经济制度体系一体化意义重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我国必须在兼顾市场于资源有效配置和政府于资源充分利用方面的积极作用中促进经济转型,从而以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突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历了重大转变,从单元的经济制度转变为双三元结构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飞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不发达时期的特定产物,有别于以计划为主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包含市场要素在内的制度体系。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所有制经历了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的制度飞跃。这一制度飞跃背后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突破,是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飞跃。具体来说,所有制理论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跳出了社会主义是单一公有制的误区。第二,跳出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是一成不变的误区。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对社会主义是单一公有制的误区的突破,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无产阶级政权取得政权后,通过不断增强社会生产力来消灭私有制,最终在全社会确立彻底的公有制。马克思将未来社会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态是单一的公有制。这些提法虽然有所差异,但都认为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的唯一所有制。中国在新中国建立以来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是单一公有制,但长久以来单一的公有制削弱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限制了生产力发展。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全社会未占有一切社会生产资料,因此还存在着公有制的不同形式,存在集体经济,还存在着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通过对市场经济的研究,逐步认识到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组成,“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5]73。因此,我国逐步突破所有制是单一公有制的误区,并结合经济实践探索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双层所有制,将双层所有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范畴。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对社会主义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是一成不变的误区的突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确立创造了重要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在消灭私有制,建立起全社会范围内的单一公有制后,社会所有制将会以单一公有制的形式一直存在下去。这一理论也因此成为我国建国初所有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单一的公有制模式无法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正向激励后,我国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开始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突破了所有制禁锢、拓宽了所有制结构,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二元所有制结构,促进了市场经济的高水平发展。私有制也会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马克思要求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是从别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从生产力角度出发。私有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拉动生产力、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和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经济价值。新时代在利用私有制经济和私有产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要看到社会主义的政府鼓励支持引导的私有制经济只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不允许发展具有剥削色彩的任何私有制经济。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但我国保护的私有产权也只是合法的私有产权,不包含违法的伤害他人物质利益的私有产权。私有制和公有制,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公共利益、个人利益,整体利益、局部利益的统一协调,有助于消灭剥削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分配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期,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飞跃。这一制度飞跃背后是分配制度的理论突破,是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飞跃,“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5]75。具体来说,分配制度理论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跳出了社会主义是单一按劳分配的误区。第二,跳出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分配制度结构是一成不变的误区。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对社会主义是单一按劳分配的误区的突破,为按要素分配的确立开辟了道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分配原则作出了构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前一社会阶段社会的分配方式是单一的按劳分配,即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对个人消费品进行分配时,在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后,按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对个人消费品进行分配。我国在建国之初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该分配模式趋于平均主义,虽然一定时期内保障了社会公平,但从长远来看却削弱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生产力和经济效率的提升。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商品经济不发达,需要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逐步迈入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包含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劳动要素就是包含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在内的劳动,非劳动要素包含可以辅助劳动参与价值创造的土地、资本、管理、科技和数据等生产要素。非生产要素参与财富创造的多少构成了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就将劳动手段致富和非劳动手段致富都纳入其中,在确保物质利益分配的相对公平时提高了经济效率。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对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制度结构是一成不变的误区的突破,为分配制度多元化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基于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的设想,新中国建立后进行按劳分配的单元分配实践,在特定历史时期确实维持了社会和谐,但单一的平均主义色彩的按劳分配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能解放社会生产力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按劳分配的补充,进而提高经济效率。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经济,存在市场和货币,因此需要按劳动量多少进行货币收入分配,之后劳动者通过市场进行购买消费品和私人投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实行趋向平均主义的按劳分配,全行业一个分配标准,但因社会中存在着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行业甚至同一行业乃至同一公司部门的收入分配因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区别各不相同,所以平均主义的按劳分配不具备可操作性,必须按劳动量多少进行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分配。新时代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包含按传统生产要素的分配,还包含按科技、管理和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分配。生产要素的合理使用可以撬动稀缺资源进行自由流动升级组合,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创造更多财富,有效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还孕育出高水平的交换方式,推进经济体制完善促进大循环畅通。国家在改革开放时期将单元的按劳分配制度调整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双元分配制度,并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分配制度作出调整和完善,将双元分配制度结构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实现了分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飞跃。这一实践飞跃背后蕴藏着关于经济体制的理论突破。具体来说经济体制理论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跳出了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误区。第二,跳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经济只需要强政府即可的误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对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误区的突破,为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创造了有利条件。“劳动时间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和劳动时间的节约,是共同生产(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首要经济规律”[6],这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具备了实行计划经济的经济条件,但处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却不具备实行计划经济的经济环境。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调整,为经济转轨创设优质环境具有一定的理论缘由。计划和市场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不具备制度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是市场经济和公有制结合的产物。“今天的公有制经济的特征已经发生了变化,蕴含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即公有制经济已经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7],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并不矛盾。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在经济转轨期有效发挥市场经济和公有制的合力,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社会主义生产力。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政府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双层所有制、双层分配制度、市场体系、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是可以一体协调建设的,有机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经济只需要强政府即可的误区的突破,为协调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道路。“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无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8],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权掌管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主要靠政府作用。马克思认为在未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市场将会消亡。在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期间,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虽然当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化建设进行了认真思考和规划,提出了“要合理利用价值法则发展经济”的科学论断,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改革开放前我国始终未能建立起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国家逐渐认识到我国政府的经济角色应是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和微观经济的服务者,政府逐步简政放权,努力做到放管服结合,“要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5]80。同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市场经济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实现了由重要制度向基本制度质的转变,进一步夯实了新时代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基础。换言之,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国家充分利用市场对微观领域稀缺资源的高效配置作用,提高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利润,畅通市场经济大循环,同时通过强政府和强市场的协调配合促进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分配制度公有制经济体制
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新中国七十年探索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土地分配制度略考
论中国特色收入分配制度的现代化转型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刍论社会主义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