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校合唱实践教学现状研究
——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合唱实验室为例
2022-04-06蔡华明
蔡华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一、学生音乐社团概述
调查结果显示,合唱教师的人数和学生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合唱实验室没有具体的课程,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指导教师的专业性不足等问题。 本研究将对合唱实验室管理、教师培养、授课情况和学生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采访结果了解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合唱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强化管理制度,合唱活动内容需要课程化,为指导教师和增加校外训练次数必要性等方向性的理论基础资料,同时为改善海南省合唱实践教学环境,寻找音乐专业创新教学模式提供启示。
高校的音乐专业课程中,由于合唱涵盖了多种音乐类的课程,又是集体性和参与度最高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充实课余生活和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的实验室是为了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多样性结合理论的实践活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合唱实验室没有年级限制,以发展特长、增长见识、提升能力为目标,以组织有益身心、开拓视野的活动为主,在某些方面展示学生的特殊才干。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艺术比赛活动,该活动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让当代大学生有崭新的精神面貌,展示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推动高等学校音乐艺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为目标。从2005 年7月教育部下发文件《关于举办全国第一届大艺术展演活动的通知》参赛规则中,将合唱的表演形式正式纳入艺术展演的范畴中,可见,教育部对大学生合唱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合唱教学从课堂内走向了课堂外,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走向了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可见建设和发展高校合唱实验室越来越受到重视。(李法桢.2014)[1]
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合唱教学现状
由于课堂教学中音乐课只能按照课本内容进行学习,学习音乐的知识量,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恰恰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弥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强获取更多、更丰富的音乐知识,可以进一步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求。(余佳.2021)[2]因此,合唱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自主能力,还能够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尹爱青.2004)[3]由于海南省是一座四面环海、信息流通不够便利,影响了合唱教育的发展。 为了改善教学质量,教育部全省各级学校下达了要求组建多种类型实验室的文件,并且要求各省每两年举办一次音乐教师五项比赛和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黎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黎族是海南岛上的土著民族,在海南省居住生活的黎族人口占据全国黎族总人口的95%。海南是黎族族性文化生存的活态传承域境,对于黎族文化的延流、发展具有重要的发言权(中国大百科全书.黎族卷,2011)。因此,黎族音乐是黎族文化中的瑰宝,是黎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海南师范大学的老师张睿、鲁禹君(2020)在论文《四维一体模式构建地域音乐特色课程的教学研究——以“黎族合唱”为例》[4]的论文和蔡华明&杨佳辉(202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合唱指挥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例》[5]的论文可以看出,海南省的高校合唱教学情况一直在积极建设和发展,社团总体规模、管理和师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为了掌握海南省合唱实践教学的现状,本人利用已有的人力资源和研究背景,从2022 年3 月至5 月,共3 个月的时间,以海南省教育厅1 名处长、海南热带海洋艺术学院院长和音乐系主任各1 名、3 名指导教师、50 名合唱社团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访谈一共进行了3 次。通过本人对访谈者和受访者提及的信息进行了分类和整理以后,掌握了合唱教师现状、学生现状、管理现状、设备现状和授课现状,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合唱社团老师现状
目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合唱实验室教师3 名,其中一名老师负责指挥、一名老师负责合唱发声技术技巧、一名钢琴伴奏老师。从2011 年合唱社团没有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到2019 年发展到三名指导老师来看,学校对合唱教学的工作力度在不断增大。可是,从合唱本身的专业性来看,指导老师存在“合唱作品更新滞后”的问题。目前的状况是,三名老师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很高,三名老师能够带领合唱社团的学生学习合唱乐谱,指导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技术,欣赏合唱作品,但是对于排练合唱这种多声部的音乐作品舞台表演的创新意识,教学内容设计专业多元化,以及解决声部音效平衡等方面的教学能力还比较欠缺。
从以下通过访谈整理的老师数量可以看出,从2011 年到2022 年的11 年间,合唱老师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表1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学院合唱老师数量
(二)合唱实验室学生现状
根据访谈得知,目前合唱实验室有70 名合唱团员,由于大四的音乐专业学生涉及毕业论文和就业的问题,一般都退出实验室活动。所以,统计的学生人数以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为标准。其中女高音声部为20 人、女中音声部为20 人、男高音声部为15 人、男低音声部为15 人。从每五年一次的实地调查来看,从2011 年到2022 年的11 年间,合唱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发展规模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以下是学生人数的统计情况。
表2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合唱艺术学院合唱实验室学生数量
(三)合唱实验室的管理现状
通过访谈得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学院对学生申请参加合唱实验室的要求较为宽松,凡是对唱歌有爱好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报名时间不固定,一般都是在秋季开学所有社团具体方案制定之后,向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传达合唱实验室的报名信息,合唱实验室内有简单制定学生的管理条例,包括考勤制度,上课之前教师做好考勤,原则上不得请假,也没有奖惩制度。社团的指导老师在每个学期期末安排一次成绩考核,以便展示学生在学期内的学习效果。根据惯例,每年的6 月初,指导老师会通过学生投票和专业考核的方式为合唱实验室选举学生干部的人选。目前,合唱实验室的学生干部由一名团长,两名副团长,一名宣传委员、两名组织委员和若干名声部长组成。全部合唱实验室的学生将根据考核被分配到四个声部,即男高音声部、男低音声部、女高音声部和女低音声部。声部的人选是由指导老师根据新生申请加入的时候,通过面试对学生的声音特点、音域、音色和询问学生的意愿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声部的划分。
(四)合唱实验室设备现状
根据合唱的专业特点,在合唱实践排练中,必须配备钢琴和合唱实践教学排练教室。就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教学设备的配备是否齐全,标志着政府的投资力度和学校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一所学校的教学设备是否齐全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所以,学校的设备情况在发展中的海南地区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实地调查了解得知,合唱实验室的设备从2011 年到2022 年的建设和发展中有了很大的变化,目前的教学设备能够满足日常的课程需求。在访谈中得知,指导老师对目前学校对合唱设备的设备表示满意,认为完善的设备配置有助于提高合唱排练效率,学生进入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合唱教室进行实践活动会很到很开心。可见,教学设备对于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是本研究根据收集整理的设备情况制作的表格:
表3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合唱艺术学院合唱实验室设备数量
(五)合唱实验室课程情况
根据访谈得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合唱艺术学院合唱实践排练的时间比较固定,专业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从周一至周四的晚上5:30—7:30 进行实践活动,在常规活动方面,指导老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声音演唱技术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验室大部分学生反馈说,合唱实践活动目前没有固定的教材,也没有系统的专业合唱训练进度安排,合唱对曲目也是自由选择,没有规范化。目前,合唱排练的选曲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学生向老师自主提出排练曲目的建议,由老师同意后进行排练;二是每年学校举办大学生合唱比赛或者需要参加艺术展演活动的时候,老师会将为比赛而选定的合唱乐谱发给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课程进行排练。由于学生的人数较多,且音乐专业能力层次不齐的情况,在初期活动的时候,指导老师会采用齐唱的方式进行统一的基础训练。
根据社团的何老师介绍,学生对于新布置的合唱乐谱在学习中的热情并不高涨,还有学生虽然报名参加了合唱实践活动,但是参与合唱排练的时候经常以各种理由请假缺席,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引起了本研究的关注。通过访谈得知,合唱实验活动中,学生在演唱多声部音乐作品中的合作能力比较薄弱。由于合唱属于多声部的音乐,学生在学习一首新的合唱作品时总是感到困难,这个问题成为了导致一部分学生抵触学习新作品,逃避日常合唱排练活动的原因。
三、现状总结与改善建议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音乐专业的合唱实践教学教学现状与2011 年以前所调查的结果相比较确实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从访谈的结果中看出,存在课程规范性不足、管理制度不规范、指导老师专业技术更新滞后的问题,这些问题为高校合唱实践教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然会对未来的总体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为了尽快解决发现的问题,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和政府指导性文件,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学院合唱实践教学的研究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建议突破传统合唱教学模式,依托互联网的在线音乐教育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教师和学生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等连接网络,便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学习合唱知识,开阔视野,可以从合唱延展到器乐类、声乐类等音乐内容。
(2)建议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参照大众审美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音乐需求,结合高校美育的审美标准,将课程按照音乐风格、民族民间、社会关注度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鼓励大学生创作和改编独唱作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作意识,把教学形式改为实验实践中心的多样性形式,利用多媒体设备传播实验室的合唱成果,及时获得听众的反馈,让实验室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总之,本研究希望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能够对海南省高校的合唱实践活动氛围有所启发,在国家教育政策指引下,让大学生可以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专业拓展和技术发挥。总之,虽然本人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合唱实践教学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但是,由于本人的研究能力有限,写作过程中可借鉴和参考的文献有限,使得本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借此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同时提高学术界对高校合唱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