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件唐代白釉盘口瓷瓶浅析焦作古瓷窑址发展历史

2022-04-06张新顺

焦作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釉瓷制瓷焦作

张新顺

(焦作市文物勘探队,河南 焦作 454000)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修武输水支线工程建设,2013年10月16日—22日,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焦作市马村区待王村发现的一座唐代墓葬(编号2013JD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内出土了陶器、瓷器、铜器等13件随葬品。其中一件白釉盘口瓷瓶最为珍贵(图1)。该瓷瓶造型优美、釉色温润、胎质细腻、白釉清亮。口部呈盘形,卷沿、圆唇、亚腰,盘底中空。盘下为小口,短颈、溜肩、鼓腹,腹下内收,最大腹径在下部,平底。整个器身外部和盘口内均施白釉,腹下部釉不及底,施白色化妆土。口径5.2厘米,最大腹径12厘米,底径6厘米,高17.2厘米。

图1 白釉盘口瓷瓶

1.中国白瓷的发展历史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英文中瓷器的单词“CHINA”就是中国的代称。瓷器是在陶器烧造的基础上创烧而成的,与陶器又有着质的不同。瓷器是以瓷石或高岭土作器物胎料,在器身施釉后入窑装烧,经过1300℃以上的高温焙烧而成。其胎体坚硬、胎釉紧密、器表光滑,吸水性低、耐腐蚀,较陶器更易保存和更具实用性。瓷器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发明,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和人类文明多元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具有极高的科学技术和艺术价值。

中国瓷器历史经历了原始青瓷阶段、青瓷向白瓷过渡阶段和瓷器大发展阶段的三个阶段。白瓷处于中国瓷器历史的第二个阶段,是在青瓷烧制技艺的基础上产生而发展的,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白瓷发轫于南北朝时期,历经数百年的烧造技术转化演变,至隋唐时期逐渐发展成熟,于宋金时期达到发展高峰。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确切纪年的白瓷是1971年在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中出土的5件白釉瓷器,器型有碗、杯、罐、长颈瓶等。瓷器胎质细腻洁白,器物上部施白色、乳白色釉,釉层较薄,玻璃质感较强。1972年,河南省博物馆在《河南安阳范粹墓发掘简报》中称“余皆为白色和乳白色瓷”[1]。2005年—200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对河南巩义北魏时期白河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出土了大量的青釉、白釉、酱釉、黄釉和少量的唐青花、唐三彩等器物。出土的白釉瓷器器型有碗、洗、壶、罐、杯、盘等,其胎色灰白,胎质坚致,白釉微泛黄或泛青,部分器心有积釉、垂釉现象。其中“发现有白釉瓷器与青釉瓷器同窑装烧现象。特别在该窑址清理的一座烧制白釉瓷器的窑炉,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烧制白釉瓷器的窑炉”[2]。由此说明,这时期我国北方烧制青瓷窑口正处在向烧制白瓷转化演变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将中国白瓷的烧造年代提前了百余年。白河窑的烧制年代从北魏一直延续到唐末,可能是我国创烧白瓷的窑口,它为我们研究白瓷的起源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依据,为中国瓷器制造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也为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隋代时期北方的制瓷业仍以烧制青瓷为主,但白瓷烧造技艺得到进一步提高。河北邢窑烧制的白瓷质地更加细腻坚硬,胎体较白,釉色清亮,泛青、泛黄釉色和积釉现象减少。这时期烧制白瓷的窑口还有河南安阳相州窑和鹤壁集窑等。1959年,在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张盛墓中出土的白釉瓷器近70件,器型有俑、盘、壶等瓷器。无论是从器物类型和数量上,还是胎质、釉色上,都远远超过范粹墓出土的白瓷,让我们看到了隋代白瓷烧造技艺的迅速发展过程。

唐代时期国力强盛、社会繁荣,瓷器的生产规模更加扩大。烧造技艺推陈出新,器型种类繁多。南方越窑青瓷系进一步发展,与北方兴起的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系分庭抗礼、交相辉映,形成了“南青北白”格局。这时期北方邢窑烧制出的白瓷以粗胎为主,但烧制细白瓷“类如银、白如雪”,胎质坚硬、器型规整、制作精细、釉色洁白,敲之能发出金属声,瓷化程度高,已达到了现代白瓷的标准。此外,北方烧制白瓷的著名窑口还有河北定窑、安阳相州窑及河南巩义窑等。北方以邢窑为代表窑口烧制的白瓷虽以粗胎为主,但已出现粗胎细作的装饰手法。窑工们运用化妆土来改变坯体表面颜色,达到了瓷器的美观效果。本次焦作唐代墓葬中出土的白釉盘口瓷瓶腹下部施的白色化妆土,就是这时期白瓷粗胎细作装饰技术的充分见证。

到了宋代,白瓷步入了中国瓷器生产发展的高峰期。这时期北方窑口林立、制瓷技艺百花齐放,形成了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和磁州窑系。其中以定窑白瓷最负盛名。定窑烧造出的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洁白,烧制技艺极高,且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准,曾为皇家烧造白釉瓷器。北方诸窑口争相模仿其器形、纹饰、釉色和烧制方法。这时期烧制白瓷的磁州窑系是宋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生产白釉瓷器品种诸多,以白地黑花、刻划花等最为著名。它的装饰手法突破了北方宋代官窑、定窑等著名窑口单色釉的局限,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修武当阳峪窑就是磁州窑系代表性窑口之一。河南省博物院的杨爱玲在《白瓷的起源与发展——从河南博物院藏白瓷谈起》中提到:“白瓷及白瓷黑花瓷器是北方磁州窑系代表作品。其中规模较大、产品丰富的著名窑口有:修武当阳峪窑、禹县扒村窑等……。河南宋代白瓷要数禹县扒村窑、鹤壁集窑和修武当阳峪窑的产品最为精良。”[3]宋代白瓷制瓷工艺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白瓷烧制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对元至明清时期白瓷的烧造技艺具有深远的影响。

2.中国白瓷的形成原因

白瓷的形成与发展,与烧造瓷器的地域历史文化、烧造技术差异和制瓷的自然条件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南北朝时期(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而北魏鲜卑族素有“以白为善、尊白为吉”的民族习俗。其入主中原后,这种独特的“尚白”习俗越发广泛而强烈,深刻影响着上层社会的审美情趣,进而促进了北方瓷业白瓷的迅速发展。北魏统治者和皇室上下皆以使用白瓷为荣,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国内最早发现白瓷的北齐骠骑大将军范粹墓;隋代征虏将军张盛墓随葬的70件白瓷;陕西李静训墓等随葬的白瓷,均为当时的达官显贵所用,深刻影响着隋唐及后世统治者以洁为美、以白为荣的审美情趣,并将白瓷作为皇家贡瓷。如河北邢窑、定窑和河南巩义窑均曾为皇家烧贡瓷。其中,巩义白河窑址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白釉瓷器和青釉瓷器,比对研究后发现,与洛阳汉魏故城内出土的北魏白瓷和青瓷的造型和制作工艺完全一致,从而确定为北魏皇室使用白釉瓷器和青釉瓷器的原产地[2],巩义白河窑可能就是文献记载中的“洛京窑”。

白瓷能够在中国北方烧制成功,与北方特有的窑炉技术有着很大关系。中国北方的窑炉自战国以来是馒头窑,创新发明了倒焰窑。而南方是龙窑。龙窑的特点是依山而建,窑身很长,火焰流通较为均匀,并且窑壁较薄,窑温冷却时间较快,非常适宜青瓷的烧制。北方的馒头窑则与龙窑恰恰相反,窑炉呈馒头状,为倒焰窑。由操作坑、火门、火膛、窑室、烟囱组成,窑工点火后,火焰由火膛进入窑室,使热量循环,可重复使用,升温、降温都比较慢,可以长时间保持高温,窑工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温度将瓷器中氧化铁还原成低阶状态,使青色逐渐变淡,保证白瓷烧制的成功率。此外,白瓷的烧制与我国南北地区瓷土的矿物质含量也有关。北方制瓷原料中的含铁量,比南方瓷土低约一半,在烧制过程中更容易克服铁的呈色干扰。经过北方制瓷工匠长期烧制研究,控制胎、釉中的含铁量,克服铁的呈色干扰,成功烧制出了白瓷。白瓷的产生,是我国古代制瓷技术的重大突破与进步,对瓷器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打破了自东汉以来青瓷的垄断局面,为后世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3.焦作古瓷窑址的烧造历史

焦作的陶瓷历史久远,传说黄帝时期的陶正宁封子就在焦作烧陶,死后葬于修武北山,被后人尊称为陶祖、陶神。西汉刘向《列仙传》载:“宁封子者……世传为黄帝陶正。……封子积火自烧……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4]汉代时期,焦作山阳大地上的古代先民已具备高超制陶技艺,烧制出的建筑明器陶仓楼气势宏伟、高大巍峨,陶仓楼集雕刻与彩绘为一体,图形繁简有致,疏密对应,具有独特的装饰美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艺术瑰宝,充分见证了焦作地区制陶业高超的手工技艺和制陶水平,也为焦作地区制瓷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焦作位于黄河中下游北岸,处于河南巩义窑与河北邢窑之间,是北方白瓷瓷器烧制技术交流与商品流通的交汇处,焦作地区的窑口无疑会受到这些制瓷中心的辐射与影响。从唐代时期,焦作地区以当阳峪为代表的窑口开始学习河南巩义窑的烧造技艺和装饰手法,于北宋晚期达到高峰,并于宋金时期发展成为磁州窑系中著名的民窑生产基地。

焦作北依太行山区,地下地层内蕴藏着丰富的瓷土和煤炭资源;焦作境内自北向南分布有丹河、白马门河、沁河、黄河等多条河流,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为焦作的制瓷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并且焦作还是隋唐大运河永济渠起点,北通涿郡(今北京西郊),南达黄河,与沁河、丹河等河流相通,形成了丰富的水路交通运输网,为焦作地区的瓷器等商品提供了便利的运输通道。据考证,焦作地区共有古瓷窑址五十余处。其中有6座是唐代时期的窑场,分别是焦作市区的定和窑、店后窑,博爱县的月山窑、白坡窑和柏山窑以及修武县的当阳峪窑。焦作地区唐代瓷器可分为白瓷、黄釉瓷、黑釉瓷、茶叶末釉瓷、绞胎瓷和三彩陶器。唐前期瓷器制作手法沿袭隋制,大件器物仅上半身施釉,盛唐以后多施满釉。从所发现的唐、五代时期6处窑址的规模和品种看,是焦作地区瓷器发展的先声,为北宋时期以当阳峪窑为代表的庞大窑群的兴起奠定了基础[5]。

北宋时期,焦作当阳窑峪广泛学习河北定窑、陕西耀州窑、河南登封窑、禹县钧窑等窑口制瓷技艺,集百家之所长,逐步形成以当阳峪为中心窑场的庞大窑群,烧制出的陶瓷产品风格变化多样、造型品种丰富、做工特别精细。釉色有白釉、黑釉、酱釉、茶叶末釉等。胎质有粗、细之分。胎色有白、灰白、黄白、灰香灰、黄褐、灰黑、砖红、棕灰等。制作手法有绞胎、绞釉、剔刻花和红绿彩瓷等。窑工们在制瓷过程中承袭唐代窑口的装饰手法,巧妙地运用化妆土改变坯体表面颜色,掩盖坯体的粗糙及缺陷,进行粗胎细作,以有限的材料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装饰效果,对瓷器起到美化作用,是白瓷粗胎细作的传承制瓷技艺。其中,绞胎瓷器在继承巩义窑制作手法的同时,又推陈出新,编制出羽毛纹、编织纹等新品种,闻名天下。白釉瓷器更是“声如磬”“白如雪”“薄如纸”“润如玉”,适合不同阶级使用。河南省博物院的杨爱玲在《白瓷的起源与发展—从河南博物院藏白瓷谈起》中提到:“修武当阳峪窑,列河南诸窑白瓷之冠。它的白瓷有粗细两种,尤其是细白瓷,胎质细腻,很少有杂质,釉色莹润纯白,胎子较薄,很有定窑白瓷的特点。”[3]当阳峪《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文记载:“成器曾将汴国呈,当时见者增羞愧。”说明当时焦作当阳峪窑生产的瓷器呈送到开封皇宫,别处的制瓷作坊见后自感不如而羞愧。

“靖康之难”后,焦作为金国属地,当阳峪等窑口部分窑工南迁江南地区。金国政权稳定之后,焦作地区的制瓷业在原来的窑址基础上又重新发展。当阳峪等窑口利用北部山区丰富的瓷土、煤炭、水源等资源,四处设窑,积极发展制瓷业,并烧造出一批瓷器佳品,满足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需求。元代以后,焦作制瓷业逐渐衰落,窑口数量锐减。明清时期,虽仍有少数民窑存在,但无论从规模、数量上,都无法同宋金时期相媲美。明清以后,修武县(今焦作市区)的李河、冯河等窑又重燃窑火,延烧至新中国五、六十年代。

焦作地区出土的唐代白釉瓷器,在历年来的考古发掘工作中极少见到,尤其是唐代白釉盘口瓷瓶更为罕见。仅在2006年焦作博爱聂村发现的唐墓M6中,发掘出土过一件青釉盘口瓷瓶。该瓷瓶盘口外侈,束颈、鼓腹、圈足、内外施青釉,外部施釉至腹下部,釉不及底,露胎,胎呈白色,胎上施以白色化妆粉。口径5.6厘米,腹径11.7厘米,高17.1厘米,为唐高宗咸享二年至唐玄宗天宝年间产品[6]。

4.结语

盘口瓷瓶是我国古代陶瓷器造型很有特点的瓶型之一,因瓶口呈盘状而得名,其样式可追溯到东汉晚期的盘口壶。北朝时期的盘口瓶为长颈,腹瘦长,最大腹径在近底处。隋唐则变为短颈、平底,腹部较丰满,略呈椭圆形。这次发现的白釉盘口瓷瓶器身施白色化妆土,釉不及底,器型圆润饱满,与博爱聂村出土的青釉盘口瓷瓶器型相似,为唐代中期风格。其窑口和产地有三种可能。一种可能为当时焦作当阳峪窑口产品;另一种可能为河南巩义窑产品;再一种可能就是河北邢窑、定窑产品。焦作南临黄河,与巩义相邻,从地理位置分析,白釉盘口瓷瓶的窑口产地以河南巩义窑可能性最大。

这件唐代中期白釉盘口瓷瓶的发现,对研究焦作地区古窑址的发展历史、烧造技艺、装饰手法和河南白瓷的烧造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猜你喜欢

釉瓷制瓷焦作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黑釉瓷的当代创作与烧成实践
黑釉瓷的工艺研究
黑釉瓷的审美与文化
进口原料及设备制瓷对启新瓷厂发展产生的影响
地方立法:助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
开启焦作民主法治建设新篇章
焦作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成为省级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