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2016-2021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2022-04-01闫国栋张正东曾林子陈有才
张 洁,闫国栋,陈 岗,张正东,曾林子,周 敏,陈有才,陈 曦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传染源主要为染疫动物,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肉制品及排泄物等感染[1]。自贡市自2014年出现首次报告布病病例以来,疫情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并多次出现暴发疫情,为了解自贡市布病暴发疫情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将2016-2021年自贡市布病暴发疫情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暴发疫情监测 对自贡市2016-2021年医疗机构报告的所有布鲁氏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其中从事牲畜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存在流行病学关联病例进行现场调查。暴发疫情指3周内,同一乡镇、饲养场及屠宰加工厂等场所3例及以上急性期布病病例。
1.2 现场调查 对病例家庭成员及共同暴露者进行问卷调查。联合畜牧、食药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查,查验病例所在村(街道)周边羊只交易、检疫情况,评估病例所在街道及周边羊肉餐馆卫生学状况,了解羊肉加工流程及人员职业暴露情况。
1.3 病例定义
1.3.1 疑似病例 2016年以来自贡市医疗机构报告的布病病例以及与病例有关的职业人群(含养殖、屠宰及餐馆加工等)及家属中,出现发热伴关节肌肉疼痛、多汗乏力者。
1.3.2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中,血清学阳性或者细菌培养阳性。
1.3.3 隐性感染者 与病例具有共同暴露的人员血清学检测阳性(SAT滴度≥1∶100)但无布病相关临床表现者。
1.4 实验室检测 采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及试管滴度试验(SAT)对涉疫重点人群开展血清学筛查,实验方法和判定参照WS 269-2019《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所有医疗机构分离培养出的布鲁氏菌菌株送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鉴定和分型。
1.5 溯源分析 利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 locus variable-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MLVA)技术,对布鲁氏菌病菌株采用16个位点进行引物扩增,根据测定的各点位PCR 产物长度与已知标准菌株16M的16个可变数名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number tandem repeat,VNTR)位点PCR产物序列、重复单元序列与串联重复数目进行比较,计算待测菌株16个位点的串联重复数目[2-3]。将各位点重复序列重复数与MLVA数据库(http://mlva.upsud.fr)收录的布鲁氏菌各种型菌株数据采用Bio Numerics 5.0软件,利用非加权配伍图平均法对16个位点进行聚类分析,获得MLVA聚类图。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Epi info7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布病病例基本情况 2016-2021年自贡市医疗机构报告布病病例35人,病例中男性占62.86%(22/35);病例年龄跨度最小19岁,最大76岁,中位发病年龄为49岁;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3-6月;人群分类以从事餐馆生肉加工、屠宰及养殖人员为主,分别占28.57%(10/35)、25.71%(9/35)及22.86%(8/35)。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人群筛查,共发现符合布病暴发疫情定义4起。
2.2 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4起暴发疫情传染源均为病羊,均与外地输入羊只存在关联。暴发疫情一共涉及患者20人(含隐性感染者),无死亡病例。20人布病患者中,其中7例为医院报告,另外13例通过主动筛查发现;主动筛查时共采集相关人群血清样本75份,经检测血清学抗体阳性13人,阳性率 17.33%,2人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发病(以脱离传染源起算)(表1和表2)。疫情输入可能原因中,3起与养殖户引种未检疫羊相关,1起为羊肉餐馆聚集。
表1 自贡市2016-2021年布病暴发疫情基本特征及重点人群筛查情况Tab.1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population screening of brucellosis outbreaks in Zigong City from 2016 to 2021
表2 自贡市2016-2021年布病暴发疫情20例病例基本情况Tab.2 Twenty cases of brucellosis outbreaks in Zigong City from 2016 to 2021
2.3 动物疫情调查 对自贡市4起因养殖、屠宰相关联暴发疫情开展畜间血清学筛查,共采样114只羊,检出阳性19只,阳性率16.67%,扑杀109只山羊,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见表3。
表3 畜间疫情血清学筛查Tab.3 Serological screening of animal epidemics
2.4 病例治疗 对所有发现布病患者告知检测结果,并督促其到自贡市定点治疗机构进行治疗,由乡镇卫生院医生定期对患者开展随访督导。同时密切关注无症状感染者,截至2021年10月,所有患者均已痊愈,无症状感染者无临床症状。
2.5 菌株鉴定及MLVA分析 2016-2021年我市医疗机构共分离到5株布鲁氏菌,其中3株来源于2019年某羊肉汤馆关联布病暴发疫情。经由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菌株进行复核鉴定,所有菌株均为羊种布鲁氏菌病3型。MLVA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为MLVA-8基因型,为42型,属于东地中海型。其中2019年暴发疫情分离到3株布鲁氏菌MLVA-16型别完全一致,与2018年报告病例(某屠宰场工人)血液中分离到菌株(编号BSC201911)仅存在bruce04位点存在重复数目差异,与北京及宁夏地区分离到菌株同源性为90.6%。见图1。
图1 自贡市布鲁氏菌临床分离株MLVA聚类分析Fig.3 Cluster analysis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Brucella MLVA in Zigong City
3 讨 论
四川属于国家划定的布病二类防控地区,畜间疫情监测为主动发现染疫动物的主要手段。2016-2020年畜牧部门布病常态化防控监测累计检测羊只血清样本25 930份,无阳性检出。近年来发现的布病疫情大部分能追溯到外地输入,本地无布病持续传播[4-7],人群和牲畜自然感染率和疫苗免疫率均极低,疫情输入后容易引起暴发疫情。本研究4起暴发中的2起源于中转站,另外2起发生在屠宰和餐馆销售环节,以养殖场/中转站、集中屠宰点工作人员为中心,向散养户、餐馆加工人员及消费者蔓延,与我国北方布病传统牧区以牧民、兽医为主的散发模式存在较大差异[8-10]。本研究对布病病例先完成流行病学调查,联合畜牧、食药部门对其中有动物接触史的病例进行现场追踪,不但发现了大量处于潜伏期感染者并开展了早期治疗,还发现2处牲畜疫点,病例和病畜发现率远高于直接监测水平[11-13],提示这一模式在非牧区布病防控中可能存在推广运用价值。
自贡市无成规模牧场,所消费羊肉主要来自外地活羊输入。羊肉产业链模式主要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养殖户购置外地山羊与本地羊混养,之后直接供应集中屠宰点或当地羊肉餐馆。分子分型(MLV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自贡菌株均为42型,与全国主要流行毒株型别一致[14-15],2019年羊肉餐馆暴发疫情分离菌株与2018年屠宰场工人分离的菌株均与北京、宁夏分离布鲁氏菌菌株亲缘关系较近,提示布鲁氏菌病随着畜牧业发展和畜产品的交易逐渐向非牧区扩散,优质羊种引种及肉制品交易同时可能会伴随布病持续输入的风险,加之本地羊中转站内一直不断有羊购入和售出,不同批次的羊混养,可能形成局部持续传播。
对于非牧区,应将牲畜中转站和屠宰场作为检疫和管理重点,定期对场所内牲畜开展检疫手续查验和畜间布病筛查,及时发现并剔除病畜,严格牲畜分批次管理,对从业人员及其家属开展定期布病筛查,降低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染疫动物造成自身感染的风险。医疗机构发现布病病例后,应对病例可能感染环境人员和牲畜开展筛查,早期发现隐性感染病例和清除畜间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