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篮球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2022-03-30韩怀涛张秀丽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篮球运动高中学生

韩怀涛,张秀丽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河南 郑州 450001)

1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其优势

1.1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概念,指的是在利用体育课堂课内空间的基础上,将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让传统的课堂空间得到拓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契合新时期高中篮球教学的基本要求,对学生的篮球运动体验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化都有积极、正向的影响。

1.2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现代教育的进步和发展,使针对体育学科的全新教学模式逐渐形成,“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则是其中之一,目前该模式已经被成功运用到体育教育领域中,且在实践中发挥了显著效果,“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优势明显,具体包含以下方面:(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打造,强调充分释放传统的课堂空间,但目前课内教学内容是固定的,需要整合课外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发课堂教学空间,以此来开阔学生视野、革新教学模式;(2)“课内外一体化”整合了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支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入视频、图片等多形式内容,将体育教学内容以生动的方式呈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3)“课内外一体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实践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教师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设置体育教学内容,而是可以延伸到课外的体育教学场景,开辟新的教学场景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环境。由此可见,“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2 高中篮球教学现状

2.1 高中篮球教学模式现状

篮球运动的历史悠久,运动特色鲜明,趣味性较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备受欢迎,高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但高中体育课堂中的篮球运动教学实践内容枯燥,无法展示篮球运动的全貌,大部分高中学生的参与兴趣并不高,主要原因是高中篮球教学是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讲解核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教师的动作示范、重复演示为主,枯燥的篮球内容呈现方式以及篮球教学任务的限制,导致高中篮球教学陷入困境。

2.2 高中学生篮球参与现状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该阶段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和文化课学习压力,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身到文化课学习中,参与篮球课堂的时间偏少。加之传统教育框架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不高,经常出现因为文化课的教学压力而导致体育课堂被占用、课时被压缩的情况。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阶段的篮球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高中学生的篮球学习和参与活动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2.3 高中学生篮球知识学习转化情况

对高中学生而言,良好的知识转化能力培养是篮球课堂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但目前由于篮球课堂的教学局限于学校平台,学生的成长体验明显不足。“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尝试,可以将篮球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的运球、投篮以及突破等技术要点,在篮球课后的实践中有效转化与运用,在课外的篮球活动中检验学习成果,让高中学生所学内容得到直观的呈现,更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感兴趣程度,发挥自身的特长,使高中学生把握自身定位,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 高中篮球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3.1 转变理念

传统体育教育环境受外部环境的限制与影响,学校内的现有资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学生被局限在固定的课堂环境中。例如,在开展篮球教学实践时,教学使用到的场地、篮球器械设施等都是以学校的基础设施为主,导致教学的可拓展性不强,教师的教学观念受到现在。除此之外,高中学生面临一定的升学压力,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将关注点放在了升学方面,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关注度十分有限,教学理念并未得到革新。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下的现代理念,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自身观念,意识到补充课内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善于利用课外空间支撑篮球教学的有序展开。

3.2 整合资源

高中篮球教学实践对教学资源方面的要求主要是以场地资源、器材资源为主,可拓展性有限。而课外资源则不同,多元多样的运动形式、多姿多彩的体育活动,都能使传统体育课堂得到进一步的延伸,虽然资源存在差异,但二者有极强的互补性,对篮球教学资源的全面整合有助于体育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一方面,高中篮球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挖掘篮球运动的独特价值,并积极做好篮球教学资源方面的倾斜与投入,让传统的场地空间环境得到优化,建设标准化的篮球场地,并补充篮球器械设施,做好日常的维护与管理,提高器材设施的使用寿命,完善校内篮球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学校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与周边的俱乐部、学校开展合作,定期举办围绕篮球运动的相关活动,包括友谊赛事等,让传统的高中篮球教学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展现出良好的篮球教学实践效果,满足“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基础资源提出的新要求,整合篮球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3.3 实践教学

篮球运动的实践教学过程是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细化,通过篮球运动实践教学的方式来检验该模式的有效性,可以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2个方面出发。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具体指标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出发,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在篮球教学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课内外一体化”篮球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级指标应以核心素养指标为主,并对二级指标具体细化。运动能力方面包括运动技能、运动认知以及体能;健康行为大指标框架下,二级指标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篮球教学目标的具体细化,使篮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方向得到定位,围绕篮球教学目标积极推进该模式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在篮球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分为篮球体能、运动技能系列以及健康教育3个方面的内容。体能和健康教育的内容明确,在篮球内容的设计方面主要是从运动技能系列切入,打造层层递进的篮球教学内容,形成不同的篮球教学模块,以便支撑高中生对篮球技能的充分掌握。在篮球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共计设置36课时,主要是围绕篮球教学的基本运球、脚步、投篮技术为主,完成基础教学,并积极整合课内外的篮球教学资源,让教学课时在课内外的教学平台有序展开和推进,在完善的支撑框架下使高中生获得良好的篮球学习体验,感受篮球运动的独特魅力。

3.4 动态评价

高中篮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动态评价,需要打破传统课堂空间的局限性,转变终结性的评价模式,形成动态性的评价方案。一方面,制定体育学习评价档案。高中生面临学习压力,篮球运动是释放压力、展示自我的主要平台。为检验高中学生的篮球课堂学习效果,建立体育学习评价档案。设置多元的篮球教学评价指标,具体维度包括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运动技能学习以及体育品德等,并以分数的统计与分析评定为不同级别,以每周评价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变化,为体育篮球教学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形成全新的体育评定方法。在现有的体育评定方法中,以成绩的划分为依据显然不够合理。为此,应尝试重新优化分数框架。将成绩的评分框架划分为所选项目课堂成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身体素质测验成绩3个方面,占比分别为40%、40%和20%。形成动态的评价方案,让高中篮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推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支持。动态评价方案的形成需要多方努力,为高中篮球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4 结 语

高中学生获得良好的体育学习体验,对其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高中篮球教学实践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受制于固定教学框架的限制,高中学生的篮球学习体验大打折扣。“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形成,打开了课内外篮球教学空间,使学生篮球学习体验得到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利用率提升,篮球教学质量得到强化。

猜你喜欢

课内外一体化篮球运动高中学生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高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究
开展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