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形成协同效应的路径研究
2022-03-30文秀丽张孔军
文秀丽,张孔军
(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8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之后,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作为新兴的备受师生欢迎的体育舞蹈课程,在注重传输给大学生体育舞蹈知识、技术、技能,培育大学生形体美、气质美、艺术审美的同时,怎样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内容,真正达到“立德树人”,则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无比重要。
1 体育舞蹈、课程思政及二者关系
1.1 体育舞蹈的概述
体育舞蹈属于体育类竞技运动项目,它是男女搭配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它包括摩登类5支舞(华尔兹、探戈、快步、狐步、维也纳华尔兹)和拉丁类5支舞(伦巴、恰恰恰、桑巴、牛仔、斗牛),共计10支舞蹈,是一项体育与美育高度融合的体育艺术类项目,在我国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但是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成为大学体育类必修或选修课程还是最近二十年的事。1997年,教育部将这一科目正式列为全国高校体育院系课程,2000年后它以选修课的形式逐渐走入普通高校的课堂。因其具有娱乐性、健身性、交际性、艺术性、多功能等特征,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领域受到了很多教师和大学生的欢迎。
1.2 课程思政的概述
2017年初,上海市教委工作党委高德毅与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宗爱东两位教授联合撰写的文章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课程思政”理念提出并逐步建立。文章中所提及的思政课程在“群舞中领舞”,其他高校课程在“共舞中共振”的全景敞视式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建构,可谓高屋建瓴,意义重大。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结构是立体多元,方法是显隐结合,思维是科学创新,它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中,以课程思政为主要手段的价值塑造是首要任务。
1.3 二者的关系
体育舞蹈是课程思政的系统化和具体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课程思政的一个主战场、主渠道。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的礼仪、文化、内容以及练习中所需要的刻苦坚毅的体育精神和师生间、舞伴间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都很好地阐释了课程思政的元素。反之,课程思政是一个广泛的、综合的、全面的教育理念,它需要在各门类各学科以及各专业教学中去具体实施,做到真落实,达到真效果,那么无疑课程思政实施的范围包含了体育舞蹈这一教学活动。总之,体育舞蹈与课程思政二者关系密切,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图1)
图1 课程思政与体育舞蹈互相融合的二者关系图
2 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
2.1 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了思政教育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强调要将思政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坚持不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无论是文史哲、经管法课程还是理工医学类课程或者是艺术类、体育类课程,这些课程都要积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力量,形成协同育人的大好局面。作为体育类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体育舞蹈教学也同样肩负着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发展的使命与责任,教师要充分挖掘体育舞蹈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积极发挥思政力量,为党为国培育所需要的人才。
2.2 达成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历史使命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就是要让大学生成为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特别是在思想道德品质、身心素质方面,制定符合教学质量和教学实力的措施,以此来保证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以及实际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高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同理,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锻炼大学生的强健体格和优美体形,而且要注重大学生内在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2.3 满足体育舞蹈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多年,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也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同样,体育舞蹈课程方面,部分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较深,重技术、轻理论,过度强调身体技术技能的掌握,忽视了体育舞蹈十支舞本身蕴含的丰富文化、礼仪以及体育的精神和魅力。因此,应改变“重技术、轻文化”的传统教育观念,加强体育舞蹈育人的全面性,共同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有能力的时代新人。在体育舞蹈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推动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融合,重视精神理念和思想内容的传递,深入落实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
3 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具体路径
专业课课堂是课程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专业课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专业课教师是“主力军”。体育舞蹈教育教学要发挥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课程思政在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的路径体现
在体育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真正将体育与德育有机结合,使大学生不仅拥有健康体魄,而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术、技能需要大学生反复练习和掌握,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2 课程思政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中的路径体现
部分体育舞蹈是男、女舞伴双方以握抱姿势为运动形式的运动,二者之间肢体亲密接触,初步接触此课程的大学生,往往会放不开、羞涩、难为情,此时需要教师对大学生用心、用情、用爱去教育,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以解放思想、解放手脚。同时,舞伴双方男、女生之间还需要多交流,多鼓励对方,快速达到双方的默契配合。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体育舞蹈是一种交际手段,同时具有娱乐性和艺术性,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会逐渐形成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阳光心理,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缓解大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降低患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概率。
3.3 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中的路径体现
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包括摩登舞蹈、拉丁舞蹈、形体训练和体能训练等,教师在进行华尔兹舞蹈教学时,可以选用《我和我的祖国》《丝路兴国》等音乐,带领大学生在歌颂祖国的优美旋律中培育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在探戈舞蹈教学时,可以选用《我也想参军》《中国范儿》等铿锵有力、积极向上的舞曲,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感受国家的力量和民族的力量;在进行形体训练和体能训练时,要求大学生控制好姿态、刻苦练习,在反复的举手踢腿中磨砺大学生的意志,培育大学生的顽强意志和体育精神。
3.4 课程思政在体育舞蹈文化和礼仪中的路径体现
体育舞蹈教育教学极为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明教学,健康向上、格调高雅。毛泽东曾在《体育之研究》中提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那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其中的“精神”则是指体育舞蹈各支舞的起源发展、文化背景、文明礼仪以及男女舞伴之间的互相尊重、理解、互相鼓励和相互协作。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而在体育舞蹈中,无论国际或是国内的比赛或舞会,都是一个非常讲究高尚礼仪的社交活动。体育舞蹈中的礼仪包括请舞、领舞、起舞、共舞、谢舞。例如,在请舞时,男生应姿态端庄、彬彬有礼地走到女生面前,伸出右手、掌心向上,弯腰以15°为宜,手指向舞池并说:“我可以请你跳舞吗?”
3 结 语
体育舞蹈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久久为功的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体育舞蹈教师要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并不断提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能力,不断积极学习、深刻领悟,把大、宽、广、深的课程思政渗透到体育舞蹈教学的每个大学生、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真正实现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