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2-03-30高世超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3期
关键词:品德体育教师素质

高世超

(河南省汝州市第五高级中学,河南 平顶山 467599)

高中体育教学不仅具有健身功能,而且具有德育功能。但就目前来看,很多高中对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关注较少,既影响了高中学生的品德素质发展,又制约了高中体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本文对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旨在为高中体育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1 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内涵

渗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2个含义:一是渗入、透过;二是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高中体育教学本身具有德育价值,但受传统体育教学观的影响,很多高中体育教师将体育教学与运动技能教学等同起来,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关注较多,而对学生品德素质发展的关注较少。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德育渗透。

德育是一种思想教育,是教育者以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法规法律、社会道德规范等为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使他们的思想及其催生的行为符合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是高中体育教师围绕“思想教育”,对体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要素做出的考虑与操作。德育并非将思政课知识和体育课知识简单相加、被动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德育不仅表现为高中体育教学关键环因素的变革,更重要的表现为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观的变革。

2 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的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高中体育教师将德育渗透进体育教学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设定明确、合理、全面的目标。(1)从学校与教师角度而言,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的目标是推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学校领导干部和体育教师要利用德育渗透对高中体育教学各因素的重要影响,推动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评价指标、课程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变革。(2)从学生角度而言,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体育教师要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奉献意识,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等品质,最终实现面向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培养。

3 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的理论依据

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无论采用何种策略,只有让学生主动接受、主动学习、主动实践,才能取得良好的渗透效果。基于以上分析,建议高中体育教师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的理论依据。其核心内容包括:(1)学习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别人的帮助,然后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2)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3)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实现建构性学习,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依据以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议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按照以下4个环节渗透德育。一是创设情景。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出利于开展德育的情境。二是提出问题。在创设情景的基础上,体育教师向学生提出与当前德育内容密切相关的体育类问题,作为学生获取德育知识的中心。三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体育教师应多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加深其对问题答案的理解。四是效果评价。由于德育是对学生思想的教育,而学生的行为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学生品德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测验,只需在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即可。

4 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可行策略

4.1 德育内容渗透高中体育教学内容

高中体育教学以高中体育教材为基础,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版本的高中体育教材中的内容以体育理论知识和专项运动技能知识为主。为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直接将德育内容渗透于体育理论知识和专项运动技能知识中。

以人教版高中体育必修教材《体育与健康》为例,全书共十三章,其中前七章为体育理论知识,内容包括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学习、科学发展体能、培养体育品德、塑造健康行为、体育文化、运动技能学习原理、比赛战术的制订与运用。若依据本教材教学,体育教师可以将德育内容直接渗透入第三章——培养体育品德中。当然,德育内容也可以渗透入其他几章,如表1所示。

表1 德育在高中体育理论知识中的渗透

人教版高中体育必修教材《体育与健康》的后六章为运动技能知识,内容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武术与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水上运动、冰雪类运动。不同的运动技能知识对应不同的运动项目。虽然各运动项目的知识不同,但体育教师可以把刻苦学习、相信自己、不畏困难、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等德育内容渗透其中。在武术与民间传统体育类运动这个章节,体育教师除了可以渗透以上德育内容之外,还可以将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渗透其中。

4.2 德育方法渗透高中体育教学方法

将说服教育法渗透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例如,体育教师向学生讲解体育比赛规则时,可以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遵守体育规则是体育运动者基本的品德素质,分清是非,提高学生对“遵守规则”的品德认识。再如,体育教师向学生讲解体育运动中的团队配合时,可以向学生提问:“篮球比赛中,若每个人只关注自己,不关注团队配合,是否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当有些学生做出确定回答后,体育教师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和比赛特点,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深刻认识“篮球运动是一项强调团队配合的运动”“篮球比赛中,队员间的良好配合是队伍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保证”,提高学生对团队配合(团队协作)的品德认识。

将榜样示范法渗透到高中体育示范法和演示法,能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例如,体育教师在足球抢断球技术教学中,可以向学生示范运球足球抢断球技术动作,当示范错误的技术动作时,可能会造成对方球员(由教师指定的学生扮演)摔倒。此时,体育教师要立刻询问对方球员伤情,将其搀扶起身。在这个示范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向学生示范了抢断球技术动作,而且向学生示范了比赛中如何做到尊敬对手、互帮互助。再如,体育教师可以借助录像设备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演示某学生(或某职业运动员)在体育运动训练或比赛中的一些行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对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有更深刻的理解。

将陶冶教学法渗透于高中体育运动游戏法和运动竞赛法,能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体育运动游戏,创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自信心、集体主义观、规则意识和协作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可形成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将实践锻炼法渗透高中参观法,能够收到很好的德育效果。例如,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到其他高中的体育教学现场,观察、接触体育教学、训练或比赛,从中学习其他高中学生在体育学习、训练或比赛中表现出的良好品德。再如,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到本地举办(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现场,观察、接触职业体育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从中学习他们的良好品德。

5 德育评价渗透高中体育教学评价

学生品德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是德育工作重要的内容之一。长期以来,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关注较多,而对学生品德素质发展水平的关注较少。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将德育评价渗透高中体育教学评价。在具体工作中,体育教师要科学设定学生品德素质评价指标以及各指标的等级分值。例如,体育教师设定政治素质(20分)、思想素质(24分)、道德法律素质(56分)3个一级指标。其中,政治素质(20分)包含政治信念(11分)和政治表现(9分)2个二级指标;思想素质(24分)包括基本观点(12分)和思想方法(12分)2个二级指标;道德法律素质(56分)包括热爱集体(12分)、劳动观点(9分)、责任意识(6分)、规则意识(9分)、文明礼貌(8分)和遵守公德(12分)6个二级指标。

6 结 语

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是实现高中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为确保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效果,高中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德育内容与高中体育教学内容间关系、德育方法与高中体育教学方法间关系、德育评价与高中体育教学评价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努力将德育渗透高中体育教学全过程。

猜你喜欢

品德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好学者贤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